紅網時刻長沙11月27日訊(通訊員 謝鵬)「請大家聽好:一定要遵守交通規則!一定不要闖紅燈!一定不要逆行!」近日,瀏陽市天虹廣場早晨10時許,不時會出現近200名外賣員統一站成一排,聽交警講述交通安全注意事項的場景。
「這項工作我們從10月20日就開始了,到目前集合上課有3、4次了,前往公司給他們具體講課也有過。」瀏陽市公安局交警大隊一中隊民警易海洪表示,近年來,有部分外賣小哥為了追求時間效率,沒有嚴格遵守交通規則,導致大、小交通事故不斷發生。
部門:處教結合 引導外賣員改掉交通陋習
今年7月末,瀏陽市啟動對全市電動車上牌工作,隨著全市絕大多數電動車上牌工作的推進,以往難以處理的電動車違法違規行為也有了一條新的通道。「以前針對電動車違法違規行為,我們交警只能採取現場巡查執法的模式,而且出於安全考慮,現場執法也存在著一定的難度。」易海洪告訴記者,現在每輛電動車都有了自己的「身份證」,交警一旦發現電動車存在違法違規行為,可以直接鎖定車輛所有人,極大地提高了執法的效率。
為此,在10月16日,瀏陽市交警部門召開了城區外賣、快遞行業相關負責人交通安全會議。會議決議:凡是在城區交警現場糾違查處的如闖紅燈、逆行、不戴頭盔行為的外賣快遞人員車輛,不僅要接受交警的處罰而且將一律通報到交通網格群,由各所在公司再進行處罰,嚴剎外賣快遞行業交通違法頑瘴痼疾陋習。
為此,交警部門採取上門宣講與上班前臨時勸導相結合的模式,為快遞、外賣從業人員灌輸交通安全知識,敲響交通安全警鐘。「經過我們前期調查發現,快遞、外賣從業人員,尤其是外賣從業人員存在著逆行、闖紅燈、隨意穿插等交通違法行為。」易海洪表示,針對這些行為,交警部門也加大了日常查處力度。
「以前外賣員交通違規的重點地段在大潤發附近的十字路口及周邊。」易海洪介紹,有部分外賣員為了抄近道,選擇在靠近大潤發一側的花炮大道上逆向形勢,「以前我在這個路口執勤時,基本上每天都能抓到5、6起。」但隨著近期交警部門加大勸導、執法力度,這種現象也隨之減少。
企業:給外賣員「鬆綁」 交通安全第一
「對於交警部門的做法,我們舉雙手支持。」負責美團瀏陽地區業務的相關負責人楊忠國告訴記者,目前美團在瀏陽僱傭的外賣人員有400餘名,此前幾乎每個月都會有多起事故發生,「7月、8月、9月三個月加起來發生的事故有近20起。」
在楊忠國看來,發生了事故之後,公司需要花費人力、財力來進行處理,還額外增加了經營成本,「我們也想著能夠把事故數降下來。」楊忠國說,現在交警部門一旦查到自己公司內的外賣小哥出現了交通違法違規行為,公司內部會第一時間對違規人員給予嚴重警告,並處罰款,「如果還有第二次,那麼就直接勸退。」楊忠國表示,交通安全不容忽視,公司應當承擔起安全主體責任。
「事實上,我們公司一般情況下不會因為外賣小哥被投訴、短時間的延時派送就進行罰款。」楊忠國說,外賣小哥如果每天只有一兩單超時,一般不會予以罰款,「除非是故意拒送、不送,我們才會進行處罰。」
楊忠國告訴記者,從該項措施實施以來,公司內已有數名外賣員受到了處罰,「10月26日下午的時候,外賣員餘某就因為在白沙路慶泰路口違規逆行被交警查獲。我們隨後對他進行了內部罰款200元、嚴重警告一次的處罰。」此後,外賣員交通違法違規行為大幅減少。
外賣員:公司允許有誤差 自身安全更重要
「我們以前確實會有這種逆行、闖紅燈的情況,包括我自己也這樣做過。」外賣騎手劉恩全告訴記者,但從10月下旬交警部門加大了對外賣人員的交通安全培訓以來,情況有了大幅好轉,「無論是我還是我的同事,都明白了公司和交警部門的決心,平時送餐也格外注意了。」
劉恩全介紹,平時自己之所以會選擇違反交通規則,主要原因就在於為了更快地把餐送到市民的手中,但經過多次的交通安全培訓後,自己更加注重交通安全。「公司雖然有送餐超時的處罰,但其實我們很少會因此受到處罰,公司的標準是允許我們出現部分送餐超時的。目前來說,我覺得貫徹交通安全對我們外賣員是弊大於利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