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平遙古城」——文化底蘊深厚的歷史古城
初聞平遙,滿懷期待;再見平遙,一面之緣;又見平遙,傾心相許。還記得第一次聽到平遙的時候是萍水相逢的一聞,只是在廣播中聽到了它的名字,便覺得新奇。第二次來到平遙是為了接一位相識多年的故人,只是遠遠的望了一眼它的模樣。終於在第三次,我是專門為了它而來,滿足我這麼久以來想要見它的願望,它果然沒有讓我失望,讓我「心甘情願」的為它傾心。今天就來介紹一下這位讓人傾慕已久的「故人」——平遙古城。
平遙古城就在山西的晉中市,它有著悠久的歷史,建造於西周時期,到今天依舊保存的很完整,屬於我國的保存最為完整的古城之一。現在的平遙古城也是世界文化遺產的一部分,可見它的歷史文化價值之高。現在的平遙古城保存了古時候的很多歷史風貌和特徵,我們都能夠從其中感受到。並且在這裡所了解到的文化不是單一的,更是多元化的,它不僅展示著古代建築的藝術和色彩,古時精神和社會經濟上的發展都能夠展現出來,文化信息很豐富。因此當地的政府也要求小學生從小學開始就要了解古文化,以此為榮。作為山西人,我也感到很驕傲。接下來我們就走進這座傳奇的歷史建築,感受它所帶來的不一樣的古城之旅。
平遙古城離太原很近,所以它周圍的交通都很方便,最近平遙的天氣也是極好的,非常適合春遊。那就讓平遙作為我們開年的第一旅遊地吧!平遙古城內有許多的歷史建築,我們首先看到的就是平遙古城中心位置的縣衙。這座縣衙看起來風塵僕僕,已經有些年頭了,據說這座建築最早可以說到北魏時期,在清朝的時候才建築而成,是非常古老的一件古董,細細算一算到今天為止已經有大約六百多年,讓我們很是感嘆。縣衙的朝向和部署都有著文化知識覆蓋在其中,整體的分布是講究對稱美的,分別有南北兩條軸線,所以俯視看這座建築就會發現它非常的整齊,這就是我們中國傳統的建築美之一。
這座縣衙的面積也是不小,大概有兩萬六千平方米左右,十分的宏偉壯觀,可以想像到它在古代是多麼的氣派。因此這座縣衙也是我們現存的最大古老縣衙中的一個,很是有名。另外縣衙內的建築也是坐落有序的,我們可以在其中感受到他們都是有聯繫的,是一個有機的整體,這也是我們中國博大精深的古文化。到底人們對於這座縣衙也是很驕傲的,據說有一位班禪曾經為縣衙題詞「平遙縣衙古衙之最」,果不其然,位於古城中心的位置也是實至名歸呀!
參觀了古城的縣衙,我們接著來參觀一下古城的「銀行」和文廟。古城所謂的「銀行」便是日升昌票號,非常的古老。這個票號就在古城的西大街上,據說這裡是票號的總部,佔地面積大概有1500平方米左右,很有氣派和風範,它在清朝的時候就已經成立,發展到今天已經有了很多的分號,可以感受到它創建的成功。它內部的一些管理方法和特色在這裡都有介紹,我們可以多多了解一下,對理解今天的經濟文化很有幫助。
今天的票號已經發展到了全國各地,這就是它看不見的能力。經濟和文化是息息相關的,當時我們所了解到的被人們認可的文化應該就是孔子的文學觀點,因為在古城內有一座孔廟,不過這僅僅是我的推測。這座孔廟是用來紀念孔老先生的。據說這座建築從建造以來就一直保留著原來的歷史風貌,有著很高的文化建築價值。這裡的文學氣息非常濃厚,來到這裡心靈都是崇高的,滿滿都是對孔先生的敬畏與愛戴。每年來到這裡紀念先生的遊客數不勝數,這裡是古城的一個代表呢!
平遙古城的宗教文化也是有著一定的歷史淵源,代表景點就是古城內的清虛觀,這是古城內最大的一個道觀了,有典型的代表性。整座道觀的建造布局都是按照道觀文化的傳統設計的,按照一種「道東佛西」的特殊安排。這座道觀之前叫做太平觀,後來經過幾代歷史的改名,清代定名,才有了我們今天所見到的道觀。道觀發展到今天也是很滄桑的,內部的許多雕塑佛像都躲不過歲月的侵蝕,受到了多多少少的損傷,不過幸好政府已經做了保護措施,我們今天才能夠見到清虛觀的這些文物,很有價值的對於專家們來說。
參觀了這麼多景點,我們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看點沒有提到,這是平遙古城的一大特色,一般人們都會直接忽略,所以一定要注意了。這個重要點就是平遙古城的城牆。你可以一開始瀏覽,也可以作為旅途結尾的驚喜。我們可以看到城牆是一個方形的平面,這是明清時期經過多次翻修才得到的成果,它的總周長大概有600米,每一面牆都非常的堅實,外面都用青色的磚包裹著,非常的精緻。城牆上的一些建築更加精緻,有將臺四座角樓,在內部還有女兒牆,都是平遙古城的特色,值得我們好好看一看。在城頂部還有絕佳的觀景平臺可以俯視全城,非常大氣壯觀,視覺體驗極佳!
平遙古城作為歷史文化名城,也有著許多民俗傳統活動,比如劃旱船、踩高蹺,抬閣和觀龍燈等等,都十分有趣,意義頗深。每逢節假日來到古城或許都可以見到。來平遙古城走一走,感受這裡歷史上經濟、政治和文化上的頗深造詣,相信你會更加的了解平遙的歷史,對它更加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