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為了充分發揮標準化的基礎性、戰略性和引領性作用,服務晉城經濟社會發展,晉城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白亞平先後深入綠洲紡織、藍焰煤層氣、皇城相府等重點典型企業,開展專題調研,和企業家面對面,總結實踐成效,剖析制約瓶頸,探究發展路徑,對晉城市標準化建設進行了深度思考。本報分兩期刊發白亞平同志的調研報告,以饗讀者。
晉城市標準化建設是隨著國家標準化戰略的實施開始啟動的,現在還處在起步階段。市委、市政府對試點工作高度重視。始終把標準化綜合改革試點作為推動高質量轉型發展的重要引擎,推動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抓手,推動市場監管體系和監管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全方位謀劃和推動,力求為全國標準化改革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經過近兩年不懈努力,全市標準化綜合改革試點實現良好開局。
1.健全體制機制,標準化建設氛圍日趨濃厚。市委、市政府把推進標準化工作列入重點工作,納入深改項目,制定實施了《晉城市貫徹落實山西省國家標準化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方案》,高起點拉開了全市國家標準化試點工作序幕。各縣市區政府均成立了以行政首長為組長的標準化工作領導機構,發布了各自的「國家標準化綜合改革試點工作方案」。市市場監管局認真履行全市標準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責,統籌協調,督查推進,並把標準化工作作為市場監管系統「三大戰略」任務之一,積極作為,強力落實。農業農村、文化旅遊、能源、畜牧等成員單位立足行業特點,齊頭並進,全力出擊。皇城相府、綠洲紡織、藍焰煤層氣、太行蜂業等企業積極響應,主動參與,重視標準、制定標準、應用標準。夯實了標準化試點改革的組織基礎。全市各級各相關部門加大了對標準化建設的宣傳動員,加大了對標準化試點的全面推動,全市上下、社會各界對深化標準化試點改革是事關全局的基礎性、關鍵性、牽引性的重大改革,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夯實了標準化試點改革的思想基礎。各級各部門各類企業以標準助推高質量轉型發展的意識越來越強,標準化建設的氛圍越來越濃,初步形成了「政府引導、市場驅動、社會參與、協同推進」的標準化工作新格局。
2.加強督查激勵,標準化試點工作順利推進。晉城市積極探索標準化工作的推進機制和激勵制度,形成了一整套工作機制。一是加強責任落實。各級標準化領導小組每年至少召開一次會議,對當年工作進行安排。根據標準化建設和試點《實施方案》,確定了《2019-2020年標準化工作改革發展重點任務分工》,把標準化「4+4」改革試點任務,逐項分解,逐級落實到了發改委等13家成員單位牽頭實施,明確目標任務,明確責任部門,明確時限要求,年底交帳。二是加強政策激勵。制定出臺保障和獎勵機制。設立了政府標準創新獎,建立了政府標準化戰略補助資金。市市場監管局聯合市財政局出臺實施了《晉城市標準創新貢獻獎管理辦法》和《晉城市實施標準化戰略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等制度性文件,將標準化工作經費列入財政預算。高平、澤州、沁水等地標準化經費也得到了財政保障。首批標準創新獎共獎勵10家企業、100萬元,最高20萬元。第一期戰略補助資金共補助7家企業、20萬元。三是加強考核督辦。實行「重點項目重點考核,重點項目專項督辦」,將標準化試點改革作為專項考核事項,納入到市委市政府「年度目標責任考核指標」體系,半年一小考,年底算總帳。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和特殊時間節點,適時啟動政府「13710」督辦系統,限時辦結,跟蹤落實。四是加強技術支撐。建設標準化專業隊伍,市市場監管局與省標準化研究院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建立了能源、農業、餐飲等12個行業152名標準化專家庫。協調市農業農村局、市文化旅遊局等主管部門,組建了10個市級行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為全市標準化建設和試點的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五是加強申報評價。探索建立了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體系,組織開展企業標準「領跑者」評價,推動企業提升以先進標準為核心的質量競爭力。首批有17項企業標準申報,參與評價。
3.創新思路舉措,標準化試點成效初步顯現。兩年來,按照省委省政府標準化改革要「改出生動實踐、試出先進經驗、創出地方特色」的要求,晉城市立足服務經濟轉型、推動社會進步,積極申報國家省級標準化示範試點項目建設,累計推進國家級試點項目6個、省級試點項目9個,涉及到綠色農業、有機旱作、蜜蜂養殖、旅遊服務、美麗鄉村建設、基本公共服務等多個方面,培育行業發展排頭兵。陵川太行蜂業承擔的國家中蜂養殖標準化示範區項目,採用「標準化+」工作模式,推動建立了中蜂養殖標準化體系,包括國家標準43項、行業標準24項、地方標準1項,制定企業技術標準規範16項、管理標準14項、工作標準12項,示範區覆蓋10個鄉鎮,面積達1420平方公裡,實現了中蜂養殖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和產業化,對實施精準扶貧、促進農民增收起到了積極作用。通過了國家最終考核。陽城皇城相府承擔的國家級旅遊服務業標準化試點項目,按照國家5A級景區標準,制定企業標準260項,起草省級地方標準《智慧旅遊景區建設指南》,建立了獨具特色的景區標準體系。城區澤州鄉村美景旅遊承擔的司徒小鎮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試點項目,制定企業標準213項,基本覆蓋了景區管理和服務各個環節,標準體系構成合理、結構完整,標準可操作性較強。兩項均通過中期評估。澤州山耳東村承擔的國家級美麗鄉村建設標準化試點示範項目,共收集適用法律法規136部,收集構建標準192項,採用有關標準137項,制定相關標準55項,形成了包括村莊建設、人居環境、公共服務、經濟發展、文化建設、基層組織等六方面的美麗鄉村建設標準化體系,有效提高了村級事務管理水平,促進了村莊繁榮穩定。近期通過中期測評。今年初新獲批的晉城市福利院承擔的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試點項目和高平凱永養殖承擔的國家生豬育種創新標準化示範區項目,正在快速推進。省級標準化試點項目已有五穀養生小雜糧種植、億利蛋雞養殖等4項通過最終考核,沁水小米、高平貢梨等5項順利推進。
4.圍繞轉型發展,標準化晉城體系基本成形。標準助推創新發展。在標準化戰略實施過程中,我們始終牢記總書記指示,把標準作為推動發展的重要支撐,以支柱產業為重點,抓點帶面、整體推進,把「標準化+」融入了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搭建起了獨具晉城特色的標準體系。晉城市是國家重點能源基地,在標準化建設上應該有所作為。藍焰煤層氣作為全國煤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煤層氣工作組承擔單位,積極開展煤層氣標準制定,建立煤層氣利用循環經濟標準體系,發布了《煤礦區煤層氣地面抽採效果檢測與評價》《地面煤層氣井壓裂施工設計規範》等10項標準,其中,國家標準5項、行業標準2項、地方標準3項。這些標準填補了國內空白,不僅在煤層氣開發利用商業化和市場化方面走在了全國最前面,而且在標準化及智慧財產權方面引領了全國煤層氣產業的發展。陽城國際發電成功發布國際標準,實現了晉城市國際標準「零」的突破。紡織是晉城市重要的傳統產業,急需升級上檔。其領軍者綠洲紡織作為國家大麻紡織品開發基地,近年來以質量標準化為突破口,大刀闊斧改革創新,先後牽頭制定了《紡織品麻紡織品術語》1項國標、《大麻棉混紡本色布》《大麻棉混紡本色紗》等8項行業標準,並獲國家工信部批准發布施行。企業快速發展壯大,產品多元,規模擴大,效益提升,成功入選「中國麻紡行業競爭力十強」。吉利爾潞綢織造和梅花絲麻共同起草的紡織行業標準,對絲麻交織物的定義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包裝標誌等作出了明確規定,推動了全市蠶桑業發展,產業化程度大幅度提升,形成了標準化、規範化、產業化生產格局。標準化助推我市在全國紡織行業的引領作用日益提升。冶鑄經過多年創新實踐,培育形成了以鑄管為主導的產業體系。泫氏鑄造是其中的佼佼者,先後主持和參與了14項國家及行業標準的制修訂工作,完成鑄管行業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開發項目25項,其中,省級以上3項,為行業技術進步做出了突出貢獻,成長為全國建築排水管道行業龍頭。正是在各級各部門大力推動下,在骨幹標杆企業強力引領下,全市各級各類企業紛紛把目光向質量標準聚焦,開始走上標準建設、質量提升之路。目前,全市累計主導和參與制修訂國際標準1項、國家標準18項、行業標準28項、省級地方標準34項、市級地方標準32項、團體標準27項。煤層氣、紡織、鑄造等企業標準已達到了國家乃至國際先進水平,初步形成了國標、行標、地標、團標、企標齊頭並進的標準化格局,為引領高質量轉型發展奠定了基礎。
白亞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