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音樂大道上,傳來一曲曲悠揚的國風音樂,一群穿漢服的小姐姐們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傳授著中國傳統文化禮儀,引來數位居民駐足觀看。
「hi,how are you?如果我們在大運會上碰到外國遊客,我們可以這樣與他們打招呼……」在成都市武侯區玉林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幸福雙語志願者公益培訓班」熱鬧非凡,二十多位熱心的居民志願者正在學英語迎大運,努力傳播成都新文明。
在成都市武侯區,厚植於三國文化地域文化特色,依託一核三級N基地載體建設,形成了以黌門裡「聞香、品味、篤學、懷舊」的社區服務、愛轉角的「成都生活美學」系列活動,以及音樂大道的「望江·音樂家」、龍江路小學的「美術文化培育」、本心書院的「名師公益講堂」等一批為代表的特色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通過線上線下同步推進,新打造的「武侯區新時代文明實踐雲平臺」,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
彰顯武侯文化特色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走出「網紅」範兒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如果說三國是武侯文化的底色,那麼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建設就是武侯文化的時代特色。「老年人喜歡什麼,年輕人談論什麼?先找準群眾的需求,才能策劃出組織包容性強、『用戶黏度』高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武侯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這樣說。
文脈的傳承與尊重是武侯區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主題,這裡有年設130門課程,學員7萬餘人次的市民公益閱讀活動「武侯書堂」;傳承天府文化、弘揚現代美德的「武侯書苑」; 讀經習藝、立德啟智的「本心書院」。這裡是講座,是課堂,更是充滿人文氣息的公共生活空間。
走進玉林街6號的愛轉角街區,仿若就走進了歌曲《成都》裡的詩和遠方。讀書,品茶,DIY,聽故事,品美食,甚至學成都話,這裡都可以找到。不僅僅是玉林,黌門裡、音樂坊音樂大道特色街區都是《成都》的正確打開方式,約上三五好友漫步錦江水岸,或在餐廳、酒吧、書店放鬆身心,亦或星空劇場聆聽一場經典音樂會,在音樂的律動中靜謐,感悟人世間最博大的深情、體驗武侯的生活之美。
友善和公益是新時代文明實踐最美的顏色。在黌門街社區,低齡老人幫助高齡老人送餐的「奶奶名廚」很美;南虹村社區免費取餐的「愛心冰箱」很美;「武侯文化大講堂」、「壩上華西」、「望江·音樂家」的藝術家、志願者也很美。簇橋街道錦城社區剛被評為全國最美志願服務社區,在武侯,有17萬公益志願者和他們一樣,奮鬥在敬老助殘、心理輔導、法制宣傳、關愛幫扶的一線,用愛與奉獻感動著武侯。
以居民需求為基本導向,以志願服務為基本模式,以文化浸潤為基本方法,一批「守得住底線、黏得住群眾、品得出文化、嗨得起氛圍」的文明實踐活動魅力初現,武侯區還全面整合文創園區、文化街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學校、社會組織等資源,形成了區級中心 2個街道實踐所 24個社區實踐站 8個特色實踐載體(街區、基地、驛站),逐步營造出「多層次 分眾化 互動式」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場景。
你提需求我來響應
新時代文明實踐雲平臺上線
「7月21日上午,暑期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在老馬路社區開幕,請有意報名的同學、家長關注近期報名信息。」「新城社區『愛成都迎大運』新時代文明實踐,防詐騙知識宣傳志願者服務剛剛結束,請熱心志願者關注我們的持續活動。」
要想第一時間了解家門口的文化活動或者志願服務,現在居民只需要在手機上點擊微信小程序,直接搜索「武侯新時代文明實踐雲平臺」就可以找到相關信息。志願者在「我要獻愛心」模塊中,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進行報名,和文化活動一樣,可以點讚、收藏活動,也可以留言進行諮詢。值得一提的是,「武侯新時代文明實踐雲平臺」有一個特別的 「六單服務」,居民有啥難事就到「我要點服務」尋求幫助,平臺就會採取「統單、制單、派單、志願者接單」,為居民解決難題。
與此同時,「武侯新時代文明實踐雲平臺」中還包括一個「學知識」模塊,包含書法、舞蹈、繪畫等不同類別的課程,為居民提供線上、線下的模式,有時間來上課的居民選擇線下課程進行報名,沒時間的也可以線上觀看課程視頻,極大的方便了居民業餘時間上課學知識。
「志願服務 文明實踐 融媒矩陣」, 「武侯新時代文明實踐雲平臺」以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區塊鏈為技術實現手段,打造融思想引領、道德浸潤、以文化人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平臺。在全面整合志願者、志願服務組織、志願服務項目、文明實踐站點、社會資源等核心要素的基礎上,推動與融媒體中心資源共享,打造文明實踐志願服務融媒體矩陣和統一指揮調度發布中心,而建立「中心制單,平臺統單、制單、派單,志願者和志願服務組織接單,群眾評單」的線上工作流程,則有效實現社區居民需求與志願服務供給高效對接,不斷提升服務水平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