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哲新聞|哈佛大學教授:中國佛教學術成果 對西方學者很有幫助

2020-12-07 南京大學哲學系

在南京大學《中國佛性論》翻譯暨在海外出版學術研討會期間,鳳凰網佛教對話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教授James Robson: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是什麼吸引您來參加本次研討會?

James Robson教授:我對佛性的研究特別有興趣,賴永海教授《中國佛性論》非常有價值,當我聽說這次研討會是要翻譯賴永海教授《中國佛性論》的時候,我們就從各個國家過來幫忙。這也是我第一次知道中國用這樣大的團隊,來翻譯一本佛教學術著作,我也想看《中國佛性論》的翻譯工作是如何做的。

《中國佛性論》翻譯出版對西方佛教學術研究會產生哪些影響?

James Robson教授:這很難說,《中國佛性論》是三十年前的著作。在過去三十年,有很多日本、美國,以及歐洲的一些國家的學者,開始對佛性的問題做研究。但這些研究者,很少有讀到賴教授的《中國佛性論》。我認為他們應該了解中國學者是如何研究「佛性」以及學術成果。

《中國佛性論》翻譯出版對西方佛教學術研究會產生哪些影響?

James Robson教授:我們(西方學者)都是依靠日本、中國學者來了解佛教經典,中國學者,比如賴教授,他在做研究的時候,讀了很多佛教經典,即使我個人,也無法做到這一點。所以,中國佛教學者的學術成果,對西方學者有很大的幫助。

鳳凰網佛教對話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教授James Robson

(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徐上傑)

(本文轉自鳳凰網)

編輯 | 叢藝偉 責編 | 劉雨軒

相關焦點

  • 哈佛大學教授:中國佛教學術成果 對西方學者很有幫助
    鳳凰網佛教對話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教授James Robson(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徐上傑)在南京大學《中國佛性論》翻譯暨在海外出版學術研討會期間,鳳凰網佛教對話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教授James
  • 南哲新聞|南京大學哲學系2020年度 「經典與前沿」暑期夏令營快覽
    優良的學術傳統與求真求實的學風傳承至今,共同塑造出南哲濃厚的學術氛圍。最後,王主任表示,在百年校慶來臨之際,期待更多優秀的同學加入南哲,傳承南哲精神,書寫未來新的篇章。劉懷玉教授代表馬克思主義哲學學科進行了介紹。我系馬克思主義哲學為全國重點學科,馬克思主義社會理論研究中心是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從經典馬克思主義研究到當代中國,馬哲學科覆蓋領域廣泛、積澱厚重;學科主要方向有: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以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孫伯鍨先生、劉林元先生、張異賓教授等皆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學者。
  • 百年南哲(上)| 名家與源流——哲學系系史回顧
    一方面,湯用彤在《學衡》雜誌發表一系列介紹西方、印度哲學宗教的學術文章,成為「學衡派」重要學者;另一方面,在1922年支那內學院成立後,湯用彤進入該學院,與同期哲人熊十力先生一同在佛學居士歐陽竟無門下學習,在次年成為支那內學院巴利文導師。湯用彤通過學術譯介和講學、著述的方式踐行「昌明國粹、融化新知」。
  • 中外學者齊聚南京大學 探討當代漢傳佛教學術經典翻譯
    南京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楊忠出席開幕式並致辭,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院長賴永海,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教授、倫敦大學哲學博士淨因法師,英國倫敦大學東方與非洲研究學院榮譽教授Tim Barrett,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教授James Robson,英國倫敦大學東方與非洲研究學院榮譽教授鄭振煌等國際一流專家學者以及《中國佛性論》翻譯團隊成員共70餘人出席了開幕式。
  • 南京大學哲學系百年史上《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名噪一時
    一方面,湯用彤在《學衡》雜誌發表一系列介紹西方、印度哲學宗教的學術文章,成為「學衡派」重要學者;另一方面,在1922年中國內學院成立後,湯用彤進入該學院,與同期哲人熊十力先生一同在佛學居士歐陽竟無門下學習,在次年成為內學院巴利文導師。湯用彤通過學術譯介和講學、著述的方式踐行「昌明國粹、融化新知」。
  • 南哲新聞|對話賴永海:中國佛教文化走出去需要優秀的「翻譯」
    2019年8月10日至12日,《中國佛性論》翻譯暨在海外出版學術研討會在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召開。《中國佛性論》是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中華文化研究院院長賴永海的專著,是我國學術界第一部系統研究中國佛性論的專著,在海內外具有廣泛影響。
  • 西方流傳百年英文名著 《哈佛經典》登陸中國
    1890年,他被任命為美國國家教育委員會主席,後任《哈佛經典》(五呎叢書)主編。  在哈佛大學及美國其他名校100多著名學者歷時數年的努力下,《哈佛經典》於1909年問世,至今仍成為西方家庭的必備藏書,是西方學生接受古代和近代文明教育的最權威讀物。
  • 2013年第八屆青年佛教學者學術研討會在香港中文大學舉行
    「2013年第八屆青年佛教學者學術研討會」。今年的點評嘉賓包括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學愚教授,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的廣興法師、臺灣義守大學應用日語學系創系教授釋依昱法師、澳門大學歷史系的賈晉華教授、復旦大學哲學系的劉宇光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的姚治華教授,以及香港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的吳有能教授。
  • 專訪東京大學佛教學教授:日本是一個佛教國家
    當然,現代學術意義上的佛教學研究由大谷大學的南條文雄教授(1849-1927,淨土真宗僧侶)、東京大學的高楠順次郎教授(1866-1945,淨土真宗僧侶)、大正大學的荻原雲來教授(1869-1937,淨土宗僧侶)等學者留學歐洲後,引入語文學等西方學術理念與方法,再與日本傳統的「宗學」和漢文教育相結合後形成的。
  • 哈佛大學教授王德威受聘南開,系美國現代中國文學研究領軍人
    哈佛大學教授王德威受聘南開,系美國現代中國文學研究領軍人 南開大學 視覺中國 資料圖著名學者、哈佛大學東亞系講座教授暨比較文學系教授王德威10月24日從南開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陳洪手中接過聘書
  • 中國佛教學者在美國
    近三十年,美國在佛學研究方面的努力與成果,居於歐美各國之冠,但這其間,中國佛教學者也盡了一分心力。      一、陳觀勝博士:陳博士(Dr.Kenneth Chen)於一九○七年出生,他是中國飲譽西洋學術界的中國佛教史學者,他出生於夏威夷檀香山,就讀於夏威夷大學,獲學士學位後,復就讀燕京大學,獲碩士學位。
  • 著名佛教學者方立天教授今日上午逝世
    迄今為止,方立天教授共發表著作15部,合著18部,主要代表作有:《魏晉南北朝佛教論叢》、《華嚴金師子章校釋》、《慧遠及其佛學》、《佛教哲學》、《中國佛教與傳統文化》、《中國古代哲學問題發展史》(上下冊)、《法藏》、《中國佛教哲學要義》(上下冊)、《方立天文集》(10卷12冊)等。
  • 哈佛大學終身講席教授、美國院士帶你做大數據分析項目!
    項目報告 哈佛大學數據學科領頭人物 Dominici 教授是世界數據領域傑出女性科學家,現為哈佛大學生物統計學終身講席教授,哈佛大學新啟動的數據科學項目聯合主任,負責帶領數據科學領域的傑出學者進行研究。
  • 哈佛CBDB資料庫「落戶」中國,學術資料庫能否走向大眾?
    哈佛中國歷代人物傳記資料庫(CBDB)是由哈佛大學費正清研究中心、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臺灣「中研院」史語所共同開發的歷史人物資料庫。近日,哈佛中國歷代人物傳記資料庫(CBDB)與中文在線數字出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籤署項目合作協議,意味著這一學術資料庫開始尋求大眾化和商業化路徑。哈佛大學費正清研究中心教授包弼德(Peter K. Bol)在採訪中向澎湃新聞表示:「學者沒有能力進行商業運作,但『中文在線』可以。
  • 歷史學者、南京大學近代史教授陳蘊茜今日凌晨病逝
    著名歷史學者、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暨學衡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陳蘊茜,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7月22日凌晨在南京逝世,享年55歲。陳蘊茜,1965年6月生,江蘇南京人。1983年進入南京大學歷史系學習,先後獲得學士、碩士、博士學位。
  • 哈佛大學終身講席教授、美國院士帶你做健康大數據分析項目!
    成功有「捷徑」可以走嗎?世界頂級科學雜誌Nature發表的一篇文章中稱,如果你能夠進入好的大學、找到好導師,成為頂級科學家的概率能超過50%!「相比於那些早期學術生涯相似但沒有頂尖合作者的同齡人,與頂尖科學家合作發論文會給初級研究人員在學術生涯中帶來持久的競爭優勢。
  • 【消息】哈佛大學東亞系教授韓南昨去世
    哈佛大學東亞系教授、哈佛-燕京學社第五任社長、著名中國文學研究家韓南教授昨日在美去世。
  • 書香南哲丨洪修平:專業與興趣相結合
    這兩個方面的書籍,他們之間有區別又有聯繫。第一類就是專業學習和研究的書目。讀大學的時候,我們主要是使用上課發的教材以及參考書,並圍繞相關的專題來開展閱讀,幫助我們寫作文章、完成學業,這一方面純粹是以專業的學習為導向。
  • 前哈佛教授稱TikTok是中國報復西方的鴉片
    近日,一名曾在哈佛和牛津等西方名校擔任歷史學教授、並供職於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院的資深學者,為美國彭博社撰寫了一篇讓人非常震驚的文章。彭博社給出的介紹顯示,他曾在美國哈佛大學和英國牛津大學這兩所西方世界的名校教授歷史學,目前他則在美國史丹福大學旗下的胡佛研究院擔任資深研究員。
  • 【百年中文】哈佛大學霍米巴巴教授演講會成功舉辦
    作為一個教學科研單位,北大中文系的教學與研究始終往現代化的方向轉換發展,不斷突破舊有的格局,形成新的學術規範,並逐步協調西方學術方法與中國傳統固有學術方法的關係,在中文學科的教學體制、課程設置等方面,對全國相關系科有著輻射性的良好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