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國戲劇文學學會、濟南市章丘區委宣傳部指導,濟南市章丘區文化和旅遊局、章丘區旅遊發展中心和官莊街道辦事處聯合主辦,濟南市章丘區官莊街道石匣村、山東石匣古村文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承辦,濟南市章丘區戲劇家協會、濟南市章丘區章丘梆子劇團、山東鴻藝章丘梆子博物館有限公司協辦的石匣「過半年」暨第二屆鄉村振興戲劇節在山東章丘石匣古村隆重舉辦。
戲劇節期間,中國戲劇文學學會鄉村振興(章丘)戲劇文化研討會成功舉行;中國戲劇文學學會與山東石匣古村文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主辦、中國戲劇文學學會戲曲與曲藝委員會承辦的《曲韻歌揚.石匣情——中國戲劇曲藝名家章丘聯誼活動》和中國戲劇文學學會石匣採風基地授牌儀式、「戲劇中國」2019年度作品徵集推選活動入選作品頒發證書儀式、「戲劇中國」2020年度優秀劇目展演、「脫貧致富奔小康」專題劇目展演暨「群眾喜愛的年度戲劇人物」推介活動啟動儀式,均獲得圓滿成功,並受到一致好評。
在中國戲劇發展史上,鄉村是中國傳統戲劇發生的原動力;作為鄉村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戲劇又是鄉村舞臺上最為傳統、最為流行、最具影響力的文化藝術形式。濟南市章丘區的石匣村,是遠近聞名的古村落,這裡山青水秀、泉水淙淙,有古戲臺,有寺廟,又是山東省級非遺項目章丘梆子的集結地。這裡人傑地靈,具有很深的文化底蘊。近年來,石匣村著力打造文化品牌,提升鄉村振興的內在動力,繼去年舉辦了首屆鄉村振興戲劇節之後,今年8月9日開始,隆重舉行石匣「過半年」暨第二屆鄉村振興戲劇節。
中國戲劇文學學會作為本次活動的指導單位之一,可說是傾力相助。此前,學會的領導專家就曾多次來這裡尋訪考察,出謀劃策。雙方深耕合作,深耕友誼,深耕文化發掘,交流研討,建立了深厚的情誼,達成了堅實的事業共識。章丘石匣所做的鄉村振興戲劇文化努力,與中國戲劇文學學會「還戲於民,惠及大眾」的辦會宗旨目標一致十分相合,而讓戲劇從都市走向鄉村、從廟堂走向民間正是一種正本清源。故雙方決定在更深廣的意義和更專業化的方向上展開合作,在振興鄉村戲劇文化上發力,以鄉村戲劇文化為根魂和龍頭,為拉動和促進當地田園一體化建設做貢獻。
這次石匣「過半年」暨第二屆鄉村振興戲劇節是一次當地的民俗文化與戲劇文化高度融合的盛會。連續10天的活動,周邊鄉村的章丘梆子、呂劇、五音戲、迷劇等民間劇團,紛紛登臺演出,精彩紛呈。為助力這次活動,由中國戲劇文學學會會長李東才擔任藝術總指導,駐會副會長羊馳、副會長兼秘書長孫曉燕擔任藝術指導,並派出學會演藝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李國傑提前住到村裡,進行指導和協助;為給活動添彩助威,學會還邀請了數十名業界專家、兄弟學會領導、劇作家、評論家和表演藝術家,圍繞戲劇文化如何在鄉村振興中發揮作用主題展開深入研討。出席「中國戲劇文學學會鄉村振興戲劇文化研討會」的戲劇和曲藝界嘉賓依次發言,李東才、孟學峰、王吉、孫毅、張景峰先後代表主辦方和相關方面致辭,劉蘭芳、周振天、侯露、張先、王笑林、譚志湘、常祥霖、謝柏樑、溫大勇、李龍吟、羅大軍、黎繼德、劉大敏、王九成、李佩泓、寶玉、羅彤、吳澤濤、馮亞、朱雅、吳乾浩、柏昱、袁少海等做了精彩的主題發言,孫曉燕和李寶燕做了總結髮言,研討會由羊馳主持。
魏明倫、尚長榮、遊本昌、杜高、顏振奮、戴月琴等學會多位前輩戲劇名家,雖因故未能到場,都以錄製視頻、贈送書法作品等方式對活動表示了祝賀;學會還出面邀請了劉蘭芳、裘芸、袁少海、李佩泓、李鴻圖、雷通霞、張小清、朱雅、周好璐、宋德全、王玉、郭瑋、王瀛政、史萍、黨中華等等眾多戲曲曲藝名家,於8月16日晚上,在石匣村的古戲臺上,與當地演員一起,為老百姓奉獻了《曲韻歌揚.石匣情——中國戲劇曲藝名家章丘聯誼活動》藝術饕餮盛宴。
活動受到當地政府部門高度重視、高度評價和老百姓的熱烈歡迎。章丘區政府、區委宣傳部、區文聯、官莊街道等各級多位領導先後到會致辭,觀看演出,陪同參觀百脈泉、李清照紀念館、章丘博物館等。
中央電視臺、甘肅衛視、北京電視臺、濟南電視臺和《光明日報》、《中國文化報》、《中國藝術報》等眾多新聞媒體對活動做了跟進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