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3)——石家莊趙縣柏林寺塔

2020-12-10 靜思齋

本文系靜思齋·於嶽原創、自行拍攝,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

昨天夫人提議去趙縣柏(音bǎi)林禪寺散散心,我表示同意。我們樓裡有兩位「級別較高」的居士,每年春節都會收到寺中僧人送來的對聯,因此我在很小的時候就知道柏林禪寺之名了。而在若干年前我也曾來過一次,不過那次可沒留下什麼好印象,當時門口招徠生意的商販和「導遊」一群圍上來實在讓人很煩躁。如今看起來當地是對此有過一些整治的,然此風猶存,只能說是好些了,我「只」被問了四五回吧。另外友情提示,在柏林禪寺西邊的柏林大街,有一挺大的免費停車場(見下圖紅筆標識),如果您在附近路邊被老鄉攔下來掏錢停車,那就恭喜您中招啦。

柏林禪寺停車場方位圖

如今石家莊地區最著名的寺廟可能首推正定的隆興寺(大佛寺),這是從旅遊的角度來說的,但作為佛教信徒,柏林禪寺才是最重要的修行禮佛之地。柏林禪寺始建於漢獻帝建安年間,追溯其歷史,香火綿延足有1800多年,它曾用過觀音院、永安院、柏林禪院等寺名,在元代改稱柏林禪寺,一直沿用至今。由於自唐以來歷代多有頂級高僧坐鎮,柏林禪寺逐漸成為燕趙地區名副其實的佛教中心,亦是禪宗歷史上的一座祖庭,其重要的地位自古有之。

柏林禪寺正門

顧名思義,禪寺之得名是因為一片柏樹林,而古代的這片柏樹林,也還真有20餘株「幸」存至今。不過此幸亦為不幸,在近百年間,柏林禪寺遭到了滅頂之災,到1988年時,寺中所有的殿堂法物已是蕩然無存,碩果僅存者,僅一塔和這20餘株老柏樹了(淨慧法師的照片展中有一張當年的老照片,可惜由於玻璃反光我沒法複製下來)。自80年代末開始,時任河北省佛教協會會長的淨慧法師親自主持柏林禪寺的重建,歷時十餘年,才有了如今重煥光彩的宏偉風貌和如織的遊人香客,淨慧法師可謂功德無量矣!

寺中一隅

由於寺中基本上所有的建築都是90年代之後落成的,柏林禪寺從傳承關係上雖號稱千年古剎,但嚴格來說已並不能算是古蹟。網上也有不少關於柏林禪寺是國保單位的說法,此說雖不是空穴來風,其實也並不準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錄中是有「柏林寺」,但那是北京的柏林寺,可不是指這裡,很可能是被一些不知詳情的朋友搞混淆了。而同批另有「柏林寺塔」被列入,也就是我在上段中提到的那碩果僅存的「一塔」,這確為貨真價實的古蹟。非是我故意咬文嚼字,從文物的角度來說,塔和寺真不是同一概念,所以說,這座柏林寺塔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柏林禪寺目前並不是。我之前有一篇正定開元寺的文章中(本系列第13篇),也談過這個主體問題,那個情況還複雜些,有興趣的朋友可參考。

柏林寺塔的文保牌照

前面已經把柏林禪寺鋪墊完了,作為國保尋蹤系列小文,自也要留些筆墨給這座塔了。柏林寺塔又名趙州禪師舍利塔,建於元文宗天曆三年(1330年),塔額上書「特賜大元趙州古佛真際光祖國師之塔」。這座塔的「主人」其實是一位唐代高僧——從諗禪師(趙州禪師)。趙州禪師是禪宗歷史上一位震古爍今的大師,據說他在八十高齡時行腳至趙州,在此弘法四十年,120歲時圓寂,如果歷史記載沒有誇張的成分,這般長壽可比金氏世界紀錄還厲害。

趙州禪師舍利塔
塔身細部

柏林寺塔是一座八角七層密簷式磚塔,通高33米,結構嚴謹,工藝高超,據說塔內供有從諗禪師的衣缽和舍利。現在已經不知,為何在禪師圓寂四百多年後忽然為他建了座塔?也不知為何僅有這座塔能在大劫難倖存下來?或許這正是因為千百年來人們對這位大和尚的景仰之情吧,總之這般藝術瑰寶能夠存世實在是幸事。由於趙州禪師在海內外佛教界影響力很高,常有國外僧侶來此參拜,我們來的這會就恰逢一隊韓國和尚。

千年古柏

在1966年的邢臺大地震中,柏林寺塔遭到了嚴重的損毀傾斜,1997年由新加坡的高家仁居士捐資重修,乃重現舊日之風貌。我隨著人們靜心饒塔禮拜一圈,又手撫千年老柏,慢慢的,最近積鬱的煩悶心情似乎恢復了50%。步出柏林禪寺後為時尚早,於是又去轉了兩處,趙縣的旅遊產業貌似不算發達,但文物古蹟卻密集,本是來寺中散心,一上午竟也走訪了三處國保。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前文連結: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2)——石家莊蒼巖山福慶寺

靜思齋 於嶽

2019年6月16日

相關焦點

  •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5)——石家莊趙縣陀羅尼經幢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5)——石家莊趙縣陀羅尼經幢本文系靜思齋·於嶽原創、自行拍攝,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當然還有更值得驕傲的,趙縣陀羅尼經幢是國內存世的經幢中最高大的,其通體由花崗巖所造,足有16米多高,由於個頭和外觀酷似一個塔,故當地人亦稱之為「石塔」。這條東西橫貫的主路便叫「石塔路」,相比於「經幢路」顯得更上口些哈。趙縣陀羅尼經幢也是1961年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第一批國保單位僅有180處,趙縣就取得三席(安濟橋、永通橋、陀羅尼經幢),這在全國都是排的上號的。
  • 石家莊39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您可曾都去過
    臨濟寺澄靈塔坐落於正定縣城生民街東側臨濟寺內,俗稱青塔、衣缽塔,始建於唐鹹通八年(867年),是為收藏臨濟宗開創人義玄禪師的衣缽而修建的,是一座磚砌八角九級密簷式實心塔,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3)——河北曲陽修德寺塔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系列遊記第53篇:河北曲陽修德寺塔本文系靜思齋·於嶽原創、自行拍攝(其中一張早年照片除外),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尋訪時間:2020年1月18日在曲陽北嶽廟南邊不遠處有一座修德寺塔,塔雖有三十多米高,但由於沿街建築的遮擋,從北嶽廟門口並不能看到它。修德寺塔亦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來曲陽一趟也不容易,既然都到跟前了,自然是要去看一下。
  • 尋訪石家莊市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毗盧寺
    我一直熱衷於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前幾日隨手查了下石家莊到底有多少處,發現竟有39處之多,這倒著實讓我吃了一驚。因為石家莊市既沒有什麼悠久的歷史,也缺乏旅遊資源,我是常為朋友來了帶去哪玩而苦惱。我將這39處國保單位瀏覽一遍,發現在正定和趙縣比較密集,大概有一半我是去過的,而且是多次,但早年對這些不甚在意,並沒有留下什麼記錄和影像,也沒有收集下來牌牌,實在是遺憾。其中有一處,忽然讓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就是毗盧寺。
  •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2)——石家莊蒼巖山福慶寺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2)——石家莊蒼巖山福慶寺本文系靜思齋·於嶽原創、自行拍攝,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蒼巖山是石家莊開發較早的旅遊景點,也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山,在西邊的太行諸山中,算是名頭比較響亮的一個。說來也奇怪,我在石家莊三十餘年,爬了不知多少山頭,獨蒼巖山從未來過,直到今天這才了了心願。蒼巖山位於井陘縣境內,距市中心70多公裡的路程看似不太遠,開過去卻要近兩小時。
  • 華夏古塔|供奉古佛的趙縣柏林寺塔
    寺內矗立著一座七層八角形古塔——柏林寺塔。柏林寺塔建於元代天曆三年(1330年),今已有680餘年的歷史。柏林寺塔又名「真際禪師塔」,其全名非常長「特賜大元趙州古佛真際光祖國師之塔」。在這40年裡,從諗法師的弘揚佛法對當地以及全國的佛教發展起到了深遠影響,並形成了獨特的「趙州門風」,這也使得柏林禪寺在全國禪宗寺廟中的地位逐漸重要起來。最終,法師在此以120歲的高壽圓寂,人稱「趙州古佛」。
  •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1)——大同善化寺
    2019年張家口、大同遊記第13篇&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41篇:大同善化寺本文系靜思齋·於嶽原創、自行拍攝(佛像及老照片除外),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善化寺正門善化寺與華嚴寺同為遼金建築遺珍,也均是1961年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善化寺已取消門票免費參觀,顯得非常敞亮。剛參觀了九龍壁不久,又在善化寺門前見到了一個五龍壁。
  •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3)——邯鄲黃粱夢呂仙祠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系列遊記第73篇:河北邯鄲黃粱夢呂仙祠本文系靜思齋·於嶽原創、自行拍攝,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此前我一直挺納悶,如此聲名遠播、底蘊深厚的一處古蹟,緣何直到2013年才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來了之後,方有所悟,因近日開始研讀梁思成先生的《圖像中國建築史》,對於古建,似乎也稍能看出一些門道了。呂仙祠的大部分建築,尤其是內部結構,看起來並不甚古早。回來查閱資料發現,原來是在文X時期,這裡曾遭到了很嚴重的破壞,古建當是損毀於此時,只留下一些底子,故而本身的文物屬性大幅降低。
  •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9)——山西洪洞廣勝寺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系列遊記第69篇:山西洪洞廣勝寺本文系靜思齋·於嶽原創、自行拍攝,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此工程整整歷時十二年,直到嘉靖六年(1527年)方建成,因達連法師號飛虹,人們感念他的功績,遂將此塔命名為「飛虹塔」。歷經五百年風雨,飛虹塔依舊輝煌如昔,在我走訪過的古塔中,誠無出其右者矣!
  •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0)——大同關帝廟大殿
    2019年張家口、大同遊記第12篇&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40篇:大同關帝廟大殿本文系靜思齋·於嶽原創、自行拍攝,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而關羽尚武和尚義的精神,卻直接關乎黎民百姓的安身立命,或成為人情紐帶和道德準繩——在亂世及缺乏法治的年代,有些本領保護自己總是好的,當不了官,就當一條好漢嘛。更兼忠義關公又逐漸演變成為武財神,而人們對「財」的態度,上下五千年那也是從未變過。我想,比之儒家和佛家之類更高層次的精神追求,這些才是最樸素最原始的崇拜,或許也是關公成為最接地氣的「神」的原因所在吧。
  •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齊齊哈爾黑龍江省圖書館舊址
    此行我特意前往或順路訪得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十餘處,齊齊哈爾是本次東北遊的第二站,這裡給我留下的記憶最深,故今日就先從這裡寫起。11日上午遊覽扎龍溼地返回市區後,即前往著名的龍沙公園,除了遊園放鬆之外,我還有一重要目的,就是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黑龍江省圖書館舊址了。
  •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共計1080處)
    7 壯士所城、白灣堡和巡檢司遺址 明至清 浙江省蒼南縣 歸入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蒲壯所城  8 遇林亭窯址 宋 福建省武夷山市 歸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窯遺址  9 南坑窯址 宋至明 福建省南安市 歸入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屈鬥宮德化窯  10 滎陽故城 漢 河南省鄭州市 與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滎冶鐵遺址合併。
  •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5)——綿山雲峰寺石佛殿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系列遊記第75篇:介休綿山雲峰寺石佛殿本文系靜思齋·於嶽原創、自行拍攝(歷史照片除外),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讓我頗感納罕的是,擁有如此多寶貝的雲峰寺,何以直到2013年才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且文保項還僅僅是雲峰寺石佛殿,範疇顯得也忒小了些。直到回來後深入了解綿山的滄桑史,才略釋心中這一疑惑。
  • 石家莊的趙縣,柏林禪寺真的是歷史悠久
    今天那到了這個石家莊的趙縣趙縣那有柏林禪寺這樣的一個景點去趙縣旅遊的人最常去的除了趙縣就是柏林禪寺始建於漢獻帝建安年間古稱觀音院南宋為永安院金代名柏林禪院自元代起即稱柏林禪寺也是河北人氣非常高的一座寺廟並且這個寺廟不收門票是免費的柏林禪寺一度改為律宗道場曾有五代律宗大德在此弘揚戒律達五十年柏林寺那也是有很多著名的建築
  •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5)——山西大同觀音堂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系列遊記第55篇&2019年張家口、大同遊記第15篇:山西大同觀音堂本文系靜思齋·於嶽原創、自行拍攝(歷史照片除外),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尋訪時間:2019年7月11日去年夏天的張家口&大同遊記寫到第14篇時,因十一出行後又有其他素材要寫而「毅然」斷篇。按原計劃這一系列還應有5篇,今日略有閒暇,補寫其一。
  • 湖北省歷次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錄
    武漢市江岸區 1926—1927年 大冶兵暴舊址 大冶市 1929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五裡坪革命舊址 鶴峯縣 1929—1933年 紅三軍團革命舊址 大冶市 1930年 中原軍區舊址 大悟縣 1946年 荊江分洪閘 公安縣 1953年六.與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物合併的項目 雨臺山墓群
  •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0)——山西洪洞商山廟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系列遊記第70篇:山西洪洞商山廟本文系靜思齋·於嶽原創、自行拍攝,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尋訪時間:2020年6月4日說起趙城縣,如今人們對這個地名恐怕是挺陌生了。東殿梁架已成鴿子窩商山廟在2013年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時,其建築年代被認定為明清。但當地則認為更早一些,比如這東殿,介紹便寫的元代,1996年重修竣工時所立碑記,亦作宋元。
  • 尋訪石家莊市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二)——常山郡故城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牌照從門樓拐進去,這條路名為「趙雲路」,一路向西,穿過南水北調乾渠,是元氏縣殷村鎮故城村,故城遺址就在這裡了。所謂郡治,通俗點說,就如同今天石家莊市區之於石家莊地區的關係。而這座故城直到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為劉黑闥所破,才就此徹底廢止。
  • 石家莊趙縣柏林禪寺
    去趙縣旅遊的人最常去的除了趙縣,就是柏林禪寺。柏林禪寺位於河北省趙縣縣城東南角,與趙州橋遙遙相望,始建於漢獻帝建安年間,古稱觀音院,南宋為永安院,金代名柏林禪院,自元代起即稱柏林禪寺。柏林禪寺在河北省內尤其是石家莊這邊的人,在心有所求或者心煩的時候就會選擇去柏林禪寺走一走,看一看,拜一拜。
  •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2)——河北曲陽北嶽廟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系列遊記第52篇:河北曲陽北嶽廟本文系靜思齋·於嶽原創、自行拍攝,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尋訪時間:2020年1月18日1月17日夜宿滿城秀蘭小鎮,翌日返石,順路前往曲陽一遊。不想重霾封路,G5入口封閉,不得已改走省道,行至唐縣高昌鎮,適逢開集(回來查為農曆四、九,當日正好是農曆二十四日)遭遇暴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