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陳建斌、董勇、郝平主演的新劇《三叉戟》,沒有流量明星加盟,一水兒的老戲骨在撐戲。受眾一開始聚焦的應該也是三四十歲以上的中老年市場,然而沒想到的是,精彩的故事同樣吸引了年輕人的目光。
豆瓣開分8.2,收視率和#三叉戟#話題熱度亦在迎頭追趕,而且真正的好作品,從來不需要自來水的按頭安利,只靠內核與演技來獲得關注。
不過也有觀眾在看完《三叉戟》的第一集之後,吐槽剪輯突兀、節奏拖沓,這兩點一直都是國產劇的通病,可放在《三叉戟》這部作品中就變成了優點。
先說說剪輯突兀的問題,其實並不是「突兀」,而是編劇有技巧地在講述故事。比起通篇的流水帳,一部電視劇,更多的應該是挑起觀眾的觀看興趣。
《三叉戟》一開始講的是二十年前的事情,濾鏡昏黃,場景破敗,在廢棄的綠皮火車旁邊,有幾個人在做「暗中交易」。
本來談得好好的,女頭領接了個電話的瞬間,一切就變了,臥底警察被發現身份,還面臨著與警察的線人二冬子之間你死我活的抉擇,一聲槍響,畫面突然轉場了。
觀眾現在只想知道剛才那場戲誰死了,怎麼一下子換成了陳建斌在修燈泡?故事從這裡才是正敘,陳建斌飾演的崔鐵軍就是當年那個臥底警察「大背頭」,他現在退居二線,只是個後勤的修理工。
二十年前的風雲故事,與二十年後的平淡生活,成為了鮮明對比。輪番出場的「四大名捕」從年輕的時候起就是默契的搭檔,如今全變成了有故事的老男人,大背頭崔鐵軍、大噴子潘江海、大棍子徐國柱、大撒把夏春生。
他們都到了接近退休的年齡,然而四個人中的大哥老夏在正式退休的那一天被歹人捅傷,不幸身亡。雖然這段戲有一些生硬,但是憑藉著幾位老演員的演技,一口氣看下來並不會覺得節奏拖沓。
看著老夏犧牲的場面,聯想到警察們保衛老百姓時的艱險和意外,是真的淚目了。只有演員們真實地融入進角色中,有一定的閱歷和滄桑感,才能演出這種效果。
故事的起承轉合都能挑起觀眾的胃口與興趣,二十年前到底發生了什麼?大背頭與大棍子為何一直不對付?捅傷老夏的人到底是誰?
一個接一個的謎團擺在面前,由「三叉戟」一起去揭開答案。與想像中的沉悶不同,三個角色都很十分有個性,大背頭沉默嚴謹,大噴子話癆可愛,大棍子勇猛衝動。
比起叫響噹噹的名字「三叉戟」,還不如叫他們「老可愛」,一場跟小混混的群架,讓他們找回了當年一起衝鋒陷陣的熱情,於是決定回到一線,接手調查老夏的命案。
好漢不提當年勇,英雄遲暮還是英雄,期待《三叉戟》後續更加精彩的故事,讓觀眾感受一場真正的老戲骨通常飆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