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說古今奇聞趣事,傳遞世間真情善意。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440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
今天給大家講一篇發生在過去東北某村子裡的一則民間小故事。看過這則民間小故事,希望大夥都能引以為鑑。
文白不多言,咱這就開講這則民間小故事:
今兒咱要講這則民間小故事,是筆者聽老家李爺說的。
李爺是東北人,在他年輕那會兒村子裡曾發生過一件事兒,今天筆者整理成文,以供各位看官品鑑。寫得不好,您多擔待。
說在過去大東北的某個村子裡,有一個放牛的王老漢。王老漢家裡很窮,膝下有一個兒子,兒子一直到了22歲依舊沒娶媳婦兒。
這在過去來說,絕對是晚婚了。不是這兒子眼光高,而是因為家裡實在窮,娶不上媳婦。
後來王老漢養了幾頭牛,日子才好過了一些。經過村裡的媒婆介紹,娶了隔壁村子的一個姑娘。
兒子娶上了媳婦,王老漢懸著的心才算落了地。於是乎,王老漢便找大隊要了一塊地基,那塊地基在村子的西面,一直是一片荒地。
王老漢張羅著親戚就把這新房子蓋了起來。
新房有了,兒媳婦也進了家門,王老漢這心裡啊別提多樂呵了。
可新房蓋好後的第二年,王老漢的老伴和兒媳婦就得了一種同樣的怪病。
有看官會問了:啥怪病呢?您別急,咱接著說:
每到夜裡,王老漢的老伴和兒媳婦就會發燒,而且還聽見東屋有人在哭。
可王老漢和兒子倆人卻沒事,您說這事怪不?
這要是偶爾出現一次也就罷了,連著半個月,那娘倆總是發燒。
「不對勁啊!這咋她們娘倆都發燒啊?還說夜裡有人哭,咱爺倆咋沒事呢?明天你別幹活了,咱倆帶她們看看病去。」王老漢擔心地對兒子說道。
兒子也覺得奇怪,點頭算是應了。
第二天,全家人便去了幾十公裡外的一個老郎中那看病。
老郎中號了半天的脈,也沒看出來到底是咋回事,隨後開了些藥,一家人就回了家。
這藥也吃了,可娘倆的怪病還是沒好,這可把王老漢愁壞了。
一晃3個月過去了,一天,打村頭來了一位戴破草帽子的乞丐。
他挨家挨戶要飯,走到王老漢家門口時,他看著房子愣了半天,最後敲響了王老漢的家門。
王老漢這人心善,再加上過去的乞丐那都是真的,給啥吃啥。王老漢推開門一看是個乞丐,趕忙讓進了屋。
他拿來了餑餑和水就遞給了那乞丐。
那乞丐謝過王老漢後就說道:「看上去你歲數應該比我小,我就叫你一聲老弟。不瞞你說,老弟,我走南闖北,見多識廣,你這房子別住了,趕緊換個地方住吧!」
王老漢一聽就是一愣:「咋的老哥,我這房子有問題?」
「你家最近是不是有怪事發生?」
「倒是我老伴和兒媳婦一到夜裡就發燒,還說有人哭,吃了很多藥也不見好。」
「老弟你聽我的,趕緊換地方,這房子主傷女子啊!」
王老漢一聽乞丐這麼說,就琢磨著抓到了救命稻草,他忙向乞丐求破解之道。
可那乞丐就是搖頭:「這局破不了,只有換地方。」
王老漢一聽,心說:「我這房子可是剛蓋的啊!再說花了我不少積蓄,怎麼忍心捨棄呢?」
王老漢一下犯難了。
那乞丐也看出了王老漢的顧慮,於是又對他說:「看破不能說破,老弟我也只能說到這了,你自己做決定吧!」
說完那乞丐躬身施禮,走出房去。
自打乞丐走後,王老漢就開始琢磨。他反反覆覆地想:這事兒別說還真就怪了,以前住老房子的時候,老伴一直很正常,自打住進新房後,那娘倆就得了這病,莫不是這房子真有問題?
想到這,王老漢一拍大腿:「得嘞!寧信其有不信其無,搬家!」
說搬就搬,於是乎,一家人就搬回了老房子住。說來也怪了,自打搬出新房後不久,這娘倆還真就正常了。
王老漢不得已,只能將新房用作柴房了。這房子也沒人願意買,一直空著。
直到後來村子重建,王老漢的房子也歸了大隊,在重建挖地基的時候,在這所房子的下面挖出了幾個棺槨。
這幾個黑漆漆的棺槨,弄不清是哪個年代的。木頭有些糟了,隱約能看見裡面的骨頭。
大隊幹部不敢亂動,只得請了一個風水先生,將這幾個棺槨請走後,才在上面重新建了房子。
打這之後,新房子一直沒有出過怪事。
而棺槨挖出的那天,王老漢看了個滿場。他暗自慶幸當初信了那老乞丐的話,不然妻子和兒媳指不定會出啥事呢!
而那位老乞丐,王老漢再也沒見過。
本期故事我們到這就講完了,我有酒,也有故事,就差一個愛聽故事的你。
文/小田
文中故事來源於民間傳說,目的是藉故事來明事理!切莫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感謝大家的支持!圖片來自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