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認為兩岸進入「準戰爭狀態」;他們:有人麻木有人狂丨臺灣一周

2020-12-11 直播港澳臺

文/許億

兩岸進入「準戰爭狀態」了嗎?

曾經在馬英九當局任臺灣方面陸委會副主委的學者趙建民教授,最近表示,兩岸現今已進入「準戰爭」狀態,認為當前兩岸的首要之途是要避險,但是蔡當局的問題是從來沒有解決兩岸問題的辦法,一直把責任歸咎對方。

趙建民說,當前兩岸關係非常嚴峻,是40年最嚴峻的時刻。40年前大陸提出和平統一的方針,而現階段卻是兩岸形勢最嚴峻之時。

趙建民

他指出陳水扁8年執政,從美國軍購110億美元;馬英九任內,對美軍購增加一倍,為205億美元;而蔡英文在任4年多,已達到150億美元,其中還未加上提升F-16性能的140億美元。三任臺灣地區領導人任內軍費都是呈倍數成長,從陳水扁到現在,已花費1.53兆新臺幣向美採購軍武,這還未加上其它訓練的費用。

他說,如果兩岸開戰軍事競賽,臺灣怎麼可能持續下去?

趙建民指出有 「八個指標顯示兩岸進入準戰爭狀態」。所謂「八個指標」是指:

第一,臺灣防務部門開始動員後備力量,代表臺灣的軍方已經認到問題不是一般性嚴重;

第二,解放軍軍機頻越所謂「臺海中線」,代表兩岸休戰默契不存在;

第三,大陸對臺相關決策者發言越來越激烈,如人民日報要臺灣情報部門不要被「臺獨」綁架,稱勿謂言之不預。

第四,大陸修改《國防法》,增加「發展利益受到威脅」作為開戰的條件之一;

第五,大陸剛頒布香港國安法;

第六,兩岸「軍備競賽」;

第七,臺灣方面主動兩岸經濟「脫鉤」;

第八,臺灣方面增加了對兩岸的管制。

趙建民因為過去的「主委」身份,被認為是對兩岸事務見解頗有價值的學者,所以他的「準戰爭狀態」說引起了媒體關注。臺灣方面陸委會24日晚回應,對於學者的看法沒有評論,「但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雙方均有責任」。回應含糊其辭,且繼續推責給大陸方面。有媒體追問現任的臺灣方面陸委會主委陳明通,陳則閉口不談。

臺灣安全部門負責人邱國正29日上午在臺立法機構接受質詢時,被問到趙建民的分析。他說,臺海最近的階段確實蠻緊張,有目共睹。

國臺辦在例行記者會上對所謂「八個指標」作出回應。發言人朱鳳蓮表示,注意到相關報導,民進黨當局與「臺獨」分裂勢力勾連外部勢力,加緊謀「獨」挑釁,是造成當前臺海形勢複雜嚴峻的根源。朱鳳蓮重申,我們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意志堅如磐石,絕不為各種形式的「臺獨」分裂活動留下任何空間。

儘管島內的有學者及官員頻頻示警,但臺灣社會卻對此顯得非常麻木,甚至說是非常無感。畢竟40年來的和平時光,讓人們很多時候把預警的言論當成政論節目上的誇誇其談。他們從心底不覺得會發生戰爭,於是,就像一個人站在岸上,就覺得自己不會溺水,卻不知道腳下自以為堅硬的基礎,其實正在分崩離析,一切將往汪洋中滑去。

所以各種民調的結果就顯得很滑稽,因為決心和認知是分裂的,所以島內人們覺得不會發生,也就不會害怕,因為不害怕,所以就敢表決心。

比如根據臺灣民主基金會公布「2020臺灣民意價值與治理」民調結果顯示,在「大陸若為統一對臺灣使用武力,是否願意為臺灣而戰」一項上,島內高達79.8%的受訪表示願意,民調結果顯示20到29歲的年輕人,將近九成不怕戰爭打仗。相較2019年願意為臺而戰為68.2%,上升11.6%;不願意為臺灣而戰的,相較於2019年的20.5%,2020年下降為12.7%。此外,根據「東森新聞雲」民調顯示,高達有96.3%的18、19歲的青年人 「願意自己或家人上戰場」,但戲劇性的是,此年齡層不支持恢復徵兵制的比例卻高達87%。簡而言之,他們不願意當兵,卻願意上戰場。

而臺灣方面陸委會民調結果卻顯示,對比蔡英文就職演說前後,「臺灣獨立」聲浪下降,「主張維持現狀後再『獨立』」的民眾比例,由2020年3月的26.7%下降到2020年8月的26.2%;「主張儘快『獨立』」的民眾比例,由2020年3月的9.3%,下降到2020年8月的5.5%。中國國民黨智庫10月20日公布最新民調,結果顯示有近六成的臺灣民眾認為兩岸不會發生戰爭,其中20至29歲有66.3%認為兩岸不會發生戰爭,60至69歲則有54%。

臺灣學者柳金財縱向對比分析後得出結論:臺灣的年輕人欠缺保衛臺灣安全的決心。對捍衛臺灣安全的認知,凸顯出群體與個體策略選擇之衝突。這種集體主義與個人主義產生巨大分歧,恰恰表明年輕人在臺保衛灣安全上,存在「搭便車」的心理依賴,這才是臺灣安全最大困境,將自身安全高度依賴在他人身上,尤其是高度依賴美國。

實際上,問題何止是依賴美國,而是臺灣人明明水深火熱,卻當自己隔岸觀火。這種滿不在乎的態度,讓兩岸進入某種螺旋式上升的危局當中,即一方面衝突與對抗的因素不斷加大,乃至到了趙建民所說的那種「準戰爭狀態」,而另一方面,他們還是覺得這一切都是虛擬的,所以不必害怕,繼續我行我素。

又如前民進黨民代沈富雄日前在臺灣政論節目公開主張「共軍登陸成功就投降」, 甘冒臺灣「主流民意」之大不韙,結果當然被網上的酸民一通謾罵。媒體分析說,有些政治人物為名聲、選票計,而一般民眾為所謂的「自尊」計,自是極力避免「長他人志氣」的「投降」兩字自口中說出,以免淪為「臺奸」、「投降主義者」,甚至「戰至最後一兵一卒」反成主流。畢竟,戰爭還未真正發生,豈能「滅自己威風」。

可是面對危局,哪能一直感性大於理性?不去對危險的後果作出實際的判斷,就不會提出化解危機的見解與舉措。

沈富雄是明白人,但他即便想當一隻烏鴉,也不能喚動這個僵局,只能自討沒趣。

戰爭畢竟不是一件開玩笑的事情。

一方面,年輕人們空口白話,而另一方面,臺灣的軍事人員卻承受著空前緊張的壓力。

10月29日臺灣一架F-5E戰機在臺東失事墜毀,機上一名飛行員遇難。罹難飛行員的媽媽悲痛地控訴當局:孩子之前曾經說過,媽媽!F-5早晚會出事!一定要等到出問題才有人重視?他明知戰機那麼破舊、老舊,竟然還要每天承受這壓力,他有孩子有老婆。今天這責任他扛了,我的孩子爭氣,可是軍方給我的是什麼?當局給我的是什麼?

說到激動處,她還說:「再有下一個!」

臺視新聞截圖

2020年以來,飛機失事、演訓時戰車翻覆等意外事故已累計造成臺軍方15名官兵死亡,其中甚至包括數名高級將領,如 「參謀總長」沈一鳴。蔡英文當局巨額軍購,卻改善不了這些軍備的安全。

那些不願意當兵,卻居然表態願意打仗的臺灣年輕人,他們哪裡能理解這些遇難軍人家庭的悲痛。和平時期,這些軍事事故或還只是意外,而真要遇到了兵兇戰危,恐怕死難者將成為司空見慣。假如兩岸一直這樣對抗下去,這些他人的悲痛遲早會變成切身之痛。

「臺灣光復日」暴露島內存在的認同問題

1945年10月25日,中國軍隊在臺北接受日軍投降,臺灣重新進入中國政治版圖,國民黨當局將每年10月25日定為「臺灣光復節」。2000年12月,首次執政的民進黨取消光復節全臺放假的慣例,取消的是假期,但實際上卻是民進黨刻意淡化中國收復臺灣的意義。

今年大陸方面以「紀念臺灣光復,推進祖國統一」為主題,召開「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學術研討會」。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出席,並以臺灣光復「無可辯駁地證明,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為定調。臺灣媒體認為,大陸藉此強化「反『獨』促統」的用意十分明顯。

相較民進黨當局對「光復日」的無動於衷,國民黨舉辦臺灣光復75周年音樂會,國民黨4名前主席吳伯雄、馬英九、吳敦義、朱立倫以及現任主席江啟臣等人上臺合唱歌曲。

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受訪時批評民進黨刻意淡忘臺灣光復這段歷史,令人遺憾。

馬英九則在臉書稱,對於這個重要的日子,民進黨居然有人說,這是與對岸唱和「一中」原則,配合大陸對臺灣進行政治鬥爭與操作,還有人堅持以「終戰」的說法來否認臺灣光復的史實。他表示,種種荒謬的言論,凸顯部分人士對歷史的無知。希望民進黨的朋友多讀一點近代史再批評,比較有水平。 

對於馬英九的批評,臺灣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25日聲稱,馬英九講過的許多話,事後都可以被臺灣人民檢驗,但作為曾經的領導人,「講話最好以臺灣利益為優先」。

蘇貞昌對馬英九的批評顧左右而言他,除卻他想迴避光復節就是中國收復臺灣這一歷史事實以外,其中還可能包含了島內一種很隱秘的「皇民化」情結。蘇貞昌家族本身就是「皇民化」的受益者,有學者曾指蘇貞昌的祖父蘇雲英出賣當時的抗日英雄林少貓,所以「臺灣利益」這四個字在蘇貞昌嘴裡尤感可疑。

所謂「皇民化」運動,指的是為防止臺灣人民響應祖國抗戰而進行的一場覆蓋臺灣全島的運動。抗戰期間,曾經一年中有5萬臺灣人內渡參加抗戰,而臺灣人民50年的抗日鬥爭中,先後犧牲者據統計達65萬之眾。

當時的臺灣總督小林躋造驚呼殖民者「猶如坐在火山口上」,為改變臺灣人依舊視中國為祖國的現象,他上任就以「皇民化」、「工業化」、「南進基地化」三原則統治臺灣。臺灣總督在昭和以前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文官,小林卻是以軍人的身份就職,手腕強力。

小林躋造

日本殖民者規定每家設置榻榻米、日本式澡盆;採用日本式的嫁娶儀式和葬禮;廢除舊曆春節改過公曆新年,不許貼春聯、貼門神和放鞭炮,代之以在門口的兩邊插松竹;供奉在家庭正廳裡的祖宗牌位也得取下來改拜天照大神。為切斷臺灣人民對祖先之思念及對過去的眷戀,開展改姓名運動。日本殖民者尤其覺得讓臺灣人將漢式姓名改為日式姓名,是推進「皇民化」工作的最實際、最適當手段。所以不肯更改姓名的公職人員會受到撤職處分,一般居民則不予登記戶口,不分發木炭、米糖、麵粉、菸酒、布類等戰時配給品。

小林躋造希望通過這場「運動「使臺灣全島更接近皇民」。雖然在日本殖民統治初期,在臺的民政長官後藤新平就斷言過「假如要將在臺灣的中國人同化,再花八十年,或者一百年時間能成功的話,已經是很僥倖的」。但日本的「皇民化」運動還是在臺灣社會造成了很嚴重的後果,尤其在是對中國人的身份認同問題上,產生了很直接的影響與分歧。

臺灣日據時期

其中有人一直為「皇民化」時代招魂,聲稱「當時臺灣的同胞們,毫無疑問都是作為日本人,為了祖國而戰,大家身懷保護國家而死的覺悟」。還有些人,因為抗戰後期臺灣受到了盟軍的轟炸,感覺抗戰勝利不是他們的勝利。而來到臺灣的國民黨人,只不過是另一群「殖民者」,又因「二二八」事件本省人和外省人的衝突,綠營的一些人不斷重複,更藉此放大了這種對立與敵視。所以在看待「臺灣光復」的問題上,出現了蘇貞昌的那種解讀。一些臺灣的文藝作品,也反覆描述了這種對於日本曖昧又複雜的認同情結。

於是島內還出現過類似「臺灣民政府」這種怪胎組織。這個組織聲稱臺灣的「主權」在日本,「治權」在美國。他們不認同現在的臺灣當局,所以成立「臺灣民政府」,依據日據時期行政區劃,設計了一套中央-州-郡的三級行政體制,將臺灣分成六州四十餘郡,獲得「政務官任職資格」證書的民眾可以候選郡守、郡推,通過「郡守筆試」後得到任命,而州知事與州眾議員由郡守「選舉」產生。各部「大臣」及「參議院」,則由秘書長在各州現任或曾任州知事中「特別任命」。裡面所有涉及的資格個人都可以交錢獲得,交越多的錢,便可獲得越多的紙面上的「特權」。

這樣荒唐的組織居然有三萬多人上當成為其成員。當然,這個組織的核心業務就是詐騙,但其中有很多細節還是很堪玩味,他們多年以來能大行其道,還是迎合了一些臺灣人混亂的自我認知。

這個詐騙組織最終在蔡英文任內被查辦,有人開玩笑說,畢竟同行才是赤裸裸的仇家。

相關焦點

  • 他認為:兩岸進入「準戰爭狀態」;他們:有人麻木有人狂丨臺灣一周
    文/許億 兩岸進入「準戰爭狀態」了嗎? 曾經在馬英九當局任臺灣方面陸委會副主委的學者趙建民教授,最近表示,兩岸現今已進入「準戰爭」狀態,認為當前兩岸的首要之途是要避險,但是蔡當局的問題是從來沒有解決兩岸問題的辦法,一直把責任歸咎對方。 趙建民說,當前兩岸關係非常嚴峻,是40年以最嚴峻的時刻。
  • 「兩岸已進入準戰爭狀態」?
    島內網絡最近的熱門話題是恢復徵兵、「小區皆兵」以及「美國民眾願意支持臺灣和大陸作戰」等等,甚至有民調聲稱如果大陸「武統」的話,有高達七八成臺灣人願意打仗。島內知名兩岸問題專家趙建民認為,這個結果「肯定是假的」,並根據「八個證據」,認為兩岸已進入「準戰爭狀態」。
  • 兩岸已進入準戰爭狀態?國臺辦回應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10月28日上午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主持新聞發布會。會上,有記者問,日前島內有學者列出「八個證據」,稱「兩岸已進入準戰爭狀態」,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朱鳳蓮表示,我們注意到了相關報導。
  • 兩岸被傳進入準戰爭狀態,蔡英文還不老實,美國有人坐不住了
    據央視新聞12月6日報導,一些美國政客加緊散布所謂"中國威脅論",一名加入了拜登顧問團隊的美軍退役上將斯坦利·麥克裡斯特爾,在接受採訪時聲稱,可能一覺醒來,大陸已經生米煮成熟飯,他們對臺灣傾瀉了大量的飛彈。麥克裡斯特爾警告拜登,絕不能小看所謂的"中國威脅",否則將付出難以承受的代價。
  • 美國一周4次批准軍售,臺灣學者警告:已進入「準戰爭」狀態
    美國其實很清楚,這些武器想要發揮作用,唯一的做法就是主動出擊、先發制人,搶先對大陸發動攻擊,否則大陸先動手的話,在強大的電磁壓制,以及空中優勢下,這些裝備將會在第一時間被摧毀,因此美國實際上就是在慫恿臺灣當局主動挑起兩岸戰爭,為美國爭取遏制中國的時間。
  • 「兩岸已進入戰爭狀態」?臺灣「精英」想事真的太簡單了!
    據《聯合報》25日報導,臺灣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趙建民稱,當前兩岸關係是40年來最嚴峻的時刻,他從八項指標判斷兩岸關係已進入準戰爭狀態:一是臺灣「國防部」開始動員後備力量如果說過去還覺得臺海戰爭很遙遠,那麼現在能說出「準戰爭狀態」,說明兩岸距離統一之戰真的不算太遠了。二、對兩岸形勢依然認識不清。說兩岸處於「準戰爭狀態」,兩岸哪裡有什麼「準戰爭狀態」?現在兩岸的形勢,其本質是中美博弈的一部分,是中美地緣博弈的一部分,如果非說是「準戰爭狀態」,那也是中美之間而非兩岸。
  • 「兩岸進入準戰爭狀態」?臺安全部門負責人這麼說
    在這種情況下島內民眾十分擔心,生怕大陸隨時會攻打臺灣,對他們的生活造成影響。,目前海峽兩岸已經進入到「準戰爭狀態」,隨時都有可能會爆發衝突。其實所謂的八項指標首相,就是臺灣防務部門已經開始動員後備力量,這說明目前局勢已經處於嚴重狀態。其次,大陸戰鬥機多次穿越所謂「海峽中線」,雙方默契被打破。第三,大陸對於臺灣一些決策者非常不滿,若是「臺獨」分子再挑釁大陸,大陸將會讓其付出代價。
  • 兩岸已進入「準戰爭狀態」?臺灣陸委會聽後反應亮了
    【兩岸快評第1003期】最近,在臺灣島內,有關兩岸發生軍事衝突話題持續受到熱議。有民意代表甚至提出恢復徵兵或「小區皆兵」等「餿主意」。10月24日,「兩岸發展研究基金會」召開了一場名為「化解兩岸僵局可行性探討」的記者會。會上,臺灣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趙建民的「準戰爭說」引發輿論普遍關注。趙建民指出,當前兩岸關係是40年來最嚴峻的時刻,兩岸關係已進入「準戰爭狀態」。
  • 臺灣學者分析:「8個證據」顯示,兩岸已進入「準戰爭狀態」
    在一些民調聲音中甚至還聽到「若大陸真打算『武統』臺灣,有七八成臺灣人表示願上前線打仗」的話。對此,島內知名兩岸問題專家趙建民則表態稱,這個民調結果「一定是假的」。此外,趙建民還拿出「8個證據」,認為現如今兩岸已經進入「準戰爭狀態」。
  • 臺灣學者分析:「8個證據」顯示,兩岸已進入「準戰爭狀態」
    在一些民調聲音中甚至還聽到「若大陸真打算『武統』臺灣,有七八成臺灣人表示願上前線打仗」的話。 對此,島內知名兩岸問題專家趙建民則表態稱,這個民調結果「一定是假的」。此外,趙建民還拿出「8個證據」,認為現如今兩岸已經進入「準戰爭狀態」。
  • 臺灣學者認定兩岸已進入準戰爭狀態?美國會支援臺灣"抗中"?
    當前,臺海已經進入到40年來最嚴峻的時刻。臺灣學者根據八項指標得出結論,兩岸已進入"準戰爭狀態"。這個判斷是否準確?10月26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宣布對三家美國軍工企業實施制裁,這三家企業參與了最近一波的對臺軍售。顯然,這是向民進黨當局和華盛頓發出了一個非常清晰的信號。
  • 「兩岸已進入準戰爭狀態」?臺安全部門負責人回應
    臺灣陸委會前副主委趙建民日前以「八項指標」判斷,兩岸已進入「準戰爭」狀態。臺灣《聯合報》報導稱,臺當局「國安局」局長邱國正10月29日受訪時說,臺海最近確實蠻緊張,他還宣稱「臺方會嚴密注意」,要島內民眾不要緊張。
  • 兩岸進入「準戰爭」狀態?陸配老家一番話嗅出端倪
    解放軍軍機在臺灣海域附近進行實戰演習,臺海安全局勢緊張,讓外界懷疑兩岸是否已進入「準戰爭狀態」。對此,嫁來臺灣20年的湖南陸配陳新鈺表示,兩岸關係緊張到她老家的母親都要她別待在臺灣,可能要開戰了趕快回來。陳無奈直言,身為陸配看到兩岸局勢這麼糟糕,其實內心感到很無奈。
  • 「兩岸已進準戰爭狀態」?臺灣「精英」想事真的太簡單了
    據《聯合報》25日報導,臺灣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趙建民稱,當前兩岸關係是40年來最嚴峻的時刻,他從八項指標判斷兩岸關係已進入如果說過去還覺得臺海戰爭很遙遠,那麼現在能說出「準戰爭狀態」,說明兩岸距離統一之戰真的不算太遠了。
  • 「兩岸已進入準戰爭狀態」?想多了,兩岸「內戰」壓根就沒結束過
    臺灣大陸事務委員會原副主委趙建民近日以「八項指標」判斷,兩岸已進入「準戰爭」狀態。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當局「國安局」局長邱國正10月29日接受採訪時表示,臺灣海峽最近確實相當緊張。他還宣稱「臺灣方面會密切關注」,並要求島內民眾不要緊張。
  • 「兩岸已進入準戰爭狀態」?臺安全部門負責人:臺海最近確實緊張
    臺灣陸委會前副主委趙建民日前以「八項指標」判斷,兩岸已進入「準戰爭」狀態。臺灣《聯合報》報導稱,臺當局「國安局」局長邱國正10月29日受訪時說,臺海最近確實蠻緊張,他還宣稱「臺方會嚴密注意」,要島內民眾不要緊張。
  • 兩岸進入「準戰爭」狀態?蔡英文已得到美國支持?國防部回應來了
    作者:影覓編輯:枯木今年兩岸關係之間發生嚴重的衝突和動蕩,一方面是因為民進黨當局拒絕承認"九二共識",使得兩岸之間各領域的交往政治基礎徹底消失。還有個別臺灣島內的專家為了挑起兩岸之間的對立情緒,甚至揚言現在兩岸之間已經進入"準戰爭狀態"。最近美國環保署長惠勒即將"訪問"臺灣令臺灣島內的綠營人士感到興奮不已。民進黨當局外事機構甚至高調宣稱,美國環保署長是蔡英文的邀請而來。讓他們感到大失所望是,這位美國官員計劃的活動最終宣告破產。
  • 兩岸「已進入準戰爭狀態」,臺「名嘴」大放厥詞:臺不是被嚇大的
    據環球網報導,2020年10月29日在一起臺灣政論節目中,號稱臺灣「資深媒體人」的丁學偉再爆奇葩言論,丁學偉在政壇節目中表示,打死都不信大陸飛彈射得準,尤其是對於解放軍無人作戰裝備亮相渡海登陸演習,丁學偉稱「你告訴我你的飛彈會射多準,你的飛機飛行的話雷達偵測會很精準,你打死我,我都不會信」。
  • 「兩岸已進入準戰爭狀態」?臺安全部門負責人:臺海最近確實蠻緊張
    臺灣陸委會前副主委趙建民日前以「八項指標」判斷,兩岸已進入「準戰爭」狀態。臺灣《聯合報》報導稱,臺當局「國安局」局長邱國正10月29日受訪時說,臺海最近確實蠻緊張,他還宣稱「臺方會嚴密注意」,要島內民眾不要緊張。
  • 臺海「進入準戰爭狀態」?美國真想打一仗嗎
    當前,臺海已經進入到40年來最嚴峻的時刻。臺灣學者根據八項指標得出結論,兩岸已進入「準戰爭狀態」。這個判斷是否準確?10月26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宣布對三家美國軍工企業實施制裁,這三家企業參與了最近一波的對臺軍售。顯然,這是向民進黨當局和華盛頓發出了一個非常清晰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