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約3000字 預計10分鐘閱讀完畢
商務君按:昨天是世界讀書日,商務君的朋友圈被各種活動刷屏了。其中有一條消息引起了商務君的注意——全國首家天貓無人書店亮相。央視晚間新聞還對這家無人書店做了重點報導,無人書店到底是什麼?它有什麼特點?商務君來說給你聽。
昨天的央視晚間新聞有這樣一則報導:
線上購書漸成氣候,線下書店也在尋求改變。今天(商務君註:4月23日),全國首家無人書店在上海亮相。刷臉進店,拿了圖書就走,讀者感受到的不只是購書時的便利,通過大數據的分析,書店還能綜合讀者閱讀習慣,優化他們在書店內的瀏覽路徑,未來還能夠味讀者智能推薦、偏好讀書,打造個性化的閱讀體驗。
央視隨機採訪了兩位讀者,他們對無人書店的評價是這樣的:
讀者1號:還蠻新奇的吧。
讀者2號:這個新技術,是種嘗試吧。
天貓無人書店到底長啥樣?
全國首家天貓無人書店於昨日落戶於上海復旦大學,名為「志達書店-天貓未來店」。從這個名字中我們可以看出一點端倪——這是天貓通過新技術賦能實體書店的產物。
在此之前,志達書店在復旦大學南門外經營了14年,在天貓新零售解決方案的改造下,老店煥然一新。
志達書店-天貓未來店經營面積94平方米,共有5000多種、6000多冊圖書,涵蓋文學、小說、社科等多種品類。書店分為淺閱讀和深閱讀兩大區。
光從外觀上看,它似乎與普通實體書店沒有什麼區別,推開大門便會發現其中的「奧妙」。入門時顧客可以「刷臉」綁定支付寶帳號,開通免密支付;店內無人值守,每本書後面都貼著RFID籤,就是這本書唯一的ID,書店擺放了兩張長閱讀桌及懶人沙發,顧客可在這裡閱讀。當選好圖書,走到結算區時,不論將書拿在手裡,還是放在包裡,掃描設備都可以捕捉這個RFID籤,自動識別商品數量、價格以及對應的優惠信息,在顧客關聯淘寶或支付寶帳號、開啟免密支付功能的前提下,即可實現無感支付。
志達書店-天貓未來店還保留了二維碼支付和傳統的收銀通道。消費者如果不肯接受免密支付或刷臉支付,也可以使用二維碼支付,小朋友和老年人也可以通過收銀員買書。
「書店尋求創新發展已成必然,志達書店希望將創新體驗注入到傳統實體書店,讓書店重新煥發活力,成為一家更年輕、更智能、更開放的書店。」志達書店創始人鄒斌表示,希望通過新零售的實踐,革新經營模式,提供全新的購書和閱讀體驗。
天貓無人書店的運營模式是怎樣的?
談到布局無人書店的初衷,天貓方面表示,傳統書店帶著深厚的文化基因,沉澱了太多知識的底蘊,希望能夠通過無人書店、智慧門店等模式,將新技術與傳統業態融合,賦能書業大數據、新技術的力量,重新定義讀者的線下消費行為,打造更年輕、更智能、更開放的書店,讓書店這樣一個傳統業態能重新煥發源自「黑科技「的活力。
「黑科技」對年輕人的吸引力可想而知,而從志達書店-天貓未來店的所在位置,我們也可以看出其讀者群傾向。技術能夠帶來更好的場景體驗,從而吸引年輕人走進書店。
目前,志達書店-天貓未來店陳列的5000多種圖書是從70000個品種中精選出來的,未來可能會將陳列品種數擴充到10000種。不過每個品種只保留3本書,主要用於展示和閱讀而非銷售。
「無人書店」理論上可以做到24小時營業,突破了經營時間的約束,能夠進一步提升對年輕人的吸引力。天貓無人書店的「無人」主要體現在無人支付上,但為了加強書店的體驗感和服務度,志達書店-天貓未來店有3名店員,主要承擔圖書的上架、補貨、引導等工作,這對於加深讀者的品牌忠誠度有很重要的作用。
志達書店-天貓未來店後續還將添加電子屏等設備,當消費者拿起一本書,電子屏上便可以自動顯示關於這本書的動態書評、作者介紹,甚至能夠關聯到好友書評,以及根據閱讀興趣進行圖書推薦。
經過新零售改造後,實體書店成為一個結合圖書周邊相關內容的信息中心。正如天貓圖書總經理張煒所說:「無人書店落地只是未來書店的開始,未來天貓上成千上萬的書評、周邊等,將匯集在書店,增加消費者體驗,同時消費大數據也將能反作用於書店的經營與選品。」張煒希望通過新零售、新技術等創新舉措,讓更多人愛上閱讀,讓圖書產業持續煥發活力。
志達書店-天貓未來店將專注於高校領域,未來兩年內計劃拓展到上海的10所高校。
為什麼是天貓和志達?
在志達書店-天貓未來店的建設和經營中,天貓提供了整體解決方案。在近年來圖書電商進軍實體書店的熱潮下,天貓選擇了另一種路徑,即用新零售改造線下書店,為整個行業賦能。早在2018年1月9日舉辦的天貓圖書峰會上,張煒就曾透露,2018年天貓將和傳統書店展開新零售合作,打通線上線下場景,打造無感支付書店以及24小時無人書店。
那麼天貓為什麼會選擇志達書店作為新零售模式的試驗田呢?
志達書店在復旦大學南門已經經營了14年,在實體書店沒落的時期裡,這家書店的營業面積從400平方米縮減到200平方米,再到改造前的94平方米,實體書店經歷過的困苦和尷尬,志達書店和鄒斌都曾經歷過。但鄒斌不是在現實環境面前固守理想主義的人,2006年,他就開始接觸圖書電商業務。
單說志達書店可能業內並沒有多少人知道,但說到鄒斌的網上書店——悅悅圖書,那在行業內的知名度可是相當大的。悅悅圖書是淘寶網第一家五皇冠書店,現在位列天貓圖書類目專營店前五大賣家。上架圖書品種超過70000種,背後有300多家出版機構是它的供應商。熟悉線上圖書銷售的玩法,又了解實體書店的運營規律,鄒斌和他的志達書店成為天貓依託自身技術優勢賦能實體書店的合作首選。
能與天貓達成合作,也與鄒斌的前瞻性眼光密不可分。有報導稱,2017年冬,鄒斌看到天貓「無人超市」亮相烏鎮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的新聞,馬上意識到,可以將其沿用到自己的書店。雙方一拍即合。
2018年初,天貓團隊與志達書店的合作已進入方案設計環節。2018年春節放假前一天,雙方還在改進體驗方案。為了趕在4月23日開業,鄒斌帶著團隊連軸轉,但他認為,這一切很值得。志達書店平時客流在三十幾單,通過講座活動、產品組合等一系列方式,幫助這些冷門圖書聯動。新零售升級消費體驗,吸引年輕人來到書店,更容易地接觸到這些讀物。
志達書店-天貓未來店整合線上強大的流轉系統帶來的選品優勢、供應商優勢,並將其沉澱到線下。為加強線下書店的體驗感,志達書店二樓還開闢了悅悅書苑,依託書店開展各類講座,進行社區化運營。同時,悅悅圖書也在向出版業上遊延伸,今年3月在北京成立了出版中心,為出版社策劃圖書選題,同時推出音頻、視頻等知識付費產品。
關於無人書店的幾點思考
無人書店的出現無疑為讀者提供了全新的購書和閱讀體驗,通過一手大數據分析,書店掌握了讀者的選書偏好,在圖書擺放和選購上都可以及時進行調整。此外,「黑科技」在書店的智能應用,在人力成本越來越高的情況下,也可以減少實體書店的經營壓力。
無人書店作為一個新生事物,其未來發展前景如何,商務君不敢斷言。這裡僅提出幾點思考,拋磚引玉,希望能引起業界的關注和探討。
第一,無人書店的選品及陳列需根據地理位置和周邊環境做出調整和改變。無人書店因其佔地面積小,非常適合在社區、寫字樓或大學內開設,那麼為了滿足附近讀者的閱讀需求,在選品和陳列方面,需全面綜合地考慮讀者的閱讀偏好,並根據大數據做出適時調整。
第二,無人書店的商業模式值得探討。「黑科技」看著炫酷,成本也很高,據此前的媒體報導稱,無人書店的技術成本在10000元/平方米,毛利率30%-35%。商務君算了一筆帳:一個90平方米的無人書店技術成本合計90萬元,假設一本書售價為50元,毛利率按35%計算,可得利潤17.5元,需賣出51429本書,方能收回技術成本;假設每天售出200本書,要258天,也就是7個月後才能實現盈利。這樣的成本和成長周期對於一般小型實體書店來說,是個不小的負擔,天貓賦能實體書店的整體解決方案很好地解決了無人書店的技術難題,但無人書店的坪效能達到多少,還需一段時間的運營後方能測算出來。
第三,無人書店對出版業來說意味著什麼?對上遊出版機構來說,無人書店是一個新的銷售渠道,可以做增量;對於下遊渠道來說,無人書店能夠實現對小型實體書店的新零售改造,補充大書城的網點建設。但除了圖書銷售,無人書店另一個至關重要的運營邏輯在於大數據的獲取。網際網路時代,得大數據者得天下,通過大數據,可以分析一個人的消費習慣、性格特徵,甚至能夠預測或影響他接下來做出的選擇。對出版業來說,讀者大數據至關重要。
相關閱讀
網紅圖書館,「紅」過之後還剩什麼?
渠道窄化,地域稀釋,實體書店如何突破窒息困境?
「無人售書」來襲,實體書店距離真「智慧」還有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