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冬奧盛會 創文明城市」為從小培養青少年的歷史、文化底蘊,營造更加濃厚的社會文化氛圍。張家口日報社小記者團攜手張家口市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局(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創城工作部)及張家口市文化旅遊局下屬6家文化單位舉辦小記者走進市各大文化場館參觀採風活動,了解我市的文化歷史,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8月18日上午,雖然下著小雨,40多名小記者還是早早就來到了張家口戲曲藝術研究院,近距離感受傳統戲曲文化的獨特魅力。「我和我愛人一聽說有這樣的活動就馬上給他報名參加了,希望能和孩子一起近距離接觸地方戲。」一位小記者的家長說。
張家口戲曲藝術研究院始建於1959年,歷經張家口青年晉劇團、張家口口梆子藝術劇院,2011年與市藝術團資源整合,組合張家口演藝集團,2015年重新組建為張家口戲曲藝術研究院,是全市唯一一所集藝術研究、創作、演出為一體的市級綜合性藝術機構。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晉劇的主要傳承單位,雲集了一批享有盛譽的藝術家和優秀演職員。
活動開始,公宣傳部李曉丹老師首先給小記者們介紹了我院的發展情況,並帶領大家參觀晉劇團《六月雪》的排練現場。我院演員為小記者們介紹了基本戲曲知識,也講解了晉劇的起源和發展,小記者們都認真的一一記錄。
為了讓孩子們能近距離接觸晉劇,實驗團的的演員們還穿上演出服裝,為大家表演了戲曲片段、舞蹈快板和二人臺。行雲流水的水袖、如銀盤飛旋的刀花、高亢清脆的唱腔、如水上漂一般的圓場贏得了小記者們陣陣掌聲,大家讚嘆不已,一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小記者的目光也被各式戲曲服裝、頭飾和道具吸引住,「老師,我看你這個鞋很別致,這是怎麼做的?」面對小記者的提問,老師們耐心地向小記者解答:「這個鞋在戲曲中叫厚底靴,不要以為這鞋底是用泡沫做的,實際上是用紙張壓出來,然後在外面刷的白漿。」
在互動環節,小記者們興奮不已。女孩子們大多選擇學習旦角的身段,男孩子們則對花臉和舞刀顯得興致勃勃。在專業演員的指導下,小記者們將身段做的有模有樣,飄逸靈動;男孩子們把刀花耍得虎虎生風,得到了老師們的稱讚……
有趣的體驗很快結束,短短一個小時在孩子們心中種下了戲曲興趣的種子。小記者們意猶未盡,紛紛表示,不僅學到了戲曲文化知識,還體會到了「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內涵。
此次「戲曲進校園之小記者走進文藝院團」活動非常有意義,是我院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四年以來學生和小記者首次走進我們專業文藝院團,相信這種互動模式不僅有利於學生的身心發展,也助力了戲曲的傳承創新和傳播。為孩子們了解傳統藝術,提高藝術修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圖文:張家口戲曲藝術研究院
排版:文旅張家口
備註:侵權聯繫刪除
了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實時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