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利縣零陽鎮:蜜蜂嗡嗡 助唱脫貧攻堅之「歌」

2021-01-15 紅網

紅網時刻張家界5月29日訊(通訊員 王中建)慈利縣零陽鎮兩溪村駐村扶貧工作組立足當地天然花源粉源植物豐富的優勢,因地制宜,幫助該村貧困戶走上特色養殖——養蜂之路。蜜蜂「嗡嗡」,助唱脫貧攻堅之「歌」。

養蜂戶主在改用活框養殖蜜蜂。

兩溪村是該鎮三個貧困村之一,市交通運輸局駐村幫扶幹部陳新平自去年8月進駐該村以來,通過細緻走訪和調查發現,該村地處山區,植被茂密、蜜源粉源豐富,具有得天獨厚的養蜂條件;當地人歷來也有飼養中華蜜蜂(即土蜂)的習慣,少則幾群,多則幾十群,由於缺乏技術,產量不高、效益不是很好。陳新平是養蜂愛好者,技術嫻熟獨到,他決心用自己的技術幫助他們提高經濟效益。

他經常利用空閒時間,深入養蜂家庭和戶主交流養蜂經驗並主動進行技術指導。通過他的帶動,全村養蜂家庭由原來的30多戶現發展到40多戶(其中有8戶是貧困家庭,每戶養殖3群以上)。在他的指導下,有幾戶自願改變傳統的圓桶養殖方法,改用活框或格子框養殖,極大地提高了蜂蜜產量。5月上旬是柑桔花蜜收穫季節,老養蜂戶獲得豐收,多戶貧困戶也喜獲初蜜,信心大增。預計養蜂家庭全年戶平增收在4000元以上。

找準路子、發展產業是實現穩定脫貧、長期增收的根本之路,陳新平為當地群眾和貧困家庭養蜂增收提供了堅實的技術基礎,相信兩溪村養蜂家庭將在養蜂道路上走得更遠更堅實。

相關焦點

  • 黨建引領 「鳳凰」展翅|慈利縣交通運輸局駐零陽鎮鳳凰村幫扶工作...
    黨建引領 「鳳凰」展翅|慈利縣交通運輸局駐零陽鎮鳳凰村幫扶工作紀實 2020-11-16 17: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慈利縣零陽鎮城北中學:兩學生在全省「感恩資助,助夢飛翔」手抄報...
    紅網時刻張家界3月26日訊(通訊員 李紅暉)日前,湖南省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公布了2019年全省中小學生「感恩資助,助夢飛翔」手抄報比賽評選結果。慈利縣零陽鎮城北中學楊粟堯同學榮獲全省初中組一等獎,這也是張家界市初中組獲得的唯一的一等獎,張朵同學榮獲三等獎。
  • 科學網—科學家破譯蜜蜂嗡嗡歌
    蜜蜂聲音有助科學家了解其活動。圖片來源:Jennifer Geib 就像噴氣式飛機會在無線電臺中呼叫空中交通管制一樣,蜜蜂的嗡嗡聲也能幫助科學家摸清誰在大片土地上為何種植物授粉,以便改進耕作方式和提高作物產量。 在過去,農民主要依靠視覺觀察了解授粉者的活動,這是一個費時費力的過程。
  • 茂名蜜蜂協會會長曾振華獲頒國家蜂業脫貧攻堅之星
    茂名網訊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開展蜂業扶貧是保障助農增收、脫貧不返貧的有效途徑。近年來,許多地方政府及蜂業主管部門、蜂業企業、蜂業合作社、蜂業從業者,積極發揮蜂產業優勢,開展蜂業扶貧、助力脫貧攻堅取得了顯著的成效,通過蜜蜂讓綠水青山的資源稟賦變成了金山銀山的社會財富。
  • 嗡嗡蜜蜂歌告訴農民種什麼—新聞—科學網
    蜜蜂聲音有助科學家了解其活動。圖片來源:Jennifer Geib 就像噴氣式飛機會在無線電臺呼告空中交通管制一樣,蜜蜂的嗡嗡聲也能幫助科學家誰在大片土地上為何種植物授粉,以便改進耕作方式和提高作物產量。 在過去,農民主要依靠視覺觀察了解授粉者的活動,這是一個費時費力的過程。
  • 蜜蜂嗡嗡響 村民蜜蜜甜
    邵陽日報訊(記者 肖燕 通訊員 陳遠志 胡波) 「七江山水好風光,蜜蜂採花釀蜜忙,蜂農心裡甜滋滋,脫貧致富奔小康。」3月15日,隆回縣七江鎮養蜂人劉成邦唱著自編的《釀蜜歌》,表達他養蜂致富奔小康的喜悅之情。 劉成邦的養蜂場,小蜜蜂嗡嗡作響,飛進飛出,一片忙碌。「發展養蜂產業,確實讓我嘗到了甜頭。
  • 慈利縣啟動「助力脫貧攻堅·盡寫美麗家鄉」優秀美術作品寫生活動
    紅網時刻張家界12月2日訊(慈利縣融媒體中心 實習記者 陳豔)11月30日,慈利縣「助力脫貧攻堅·盡寫美麗家鄉」優秀美術作品寫生活動在高橋鎮舉行。來自全市各區縣的32名美術協會代表參與寫生創作,描繪新農村在脫貧攻堅中的振興與變化,展示慈利縣決勝脫貧攻堅新成就。縣政協副主席卓耀楚參加活動。
  • 慈利縣零陽鎮一完小:六堂性教育講座 助孩子們健康成長
    紅網時刻張家界12月15日(通訊員 劉琴)近期,慈利縣零陽鎮一完小開展小學生性教育系列活動,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吳慈玉、陳妮、黎昌菊為該校四五六年級全體學生進行六場小學生身心安全自我保護分享課,受眾1573人。
  • 國資國企協同作戰 助慈利縣三王村衝刺脫貧「最後一公裡」
    崇山峻岭,雲遮霧蓋的張家界市慈利縣廣福橋鎮三王村,因交通落後,物流不暢,資源短缺,信息閉塞,多年來,貧窮如影相隨。2020年,湖南省國資國企承擔起三王村的脫貧攻堅重任。「三王有情廣結福緣橋連湘南湘北;四水多義力攻貧堅心繫國企國資」,從此,一場展現國資情懷,國企擔當的「決戰」在這裡打響,至此,山鄉巨變,三王村面貌煥然一新。宣戰!衝刺「最後一公裡」向貧困宣戰!
  • 湖南慈利縣力推易地扶貧搬遷 近千貧困戶「挪窮窩、改窮業」
    湖南張家界慈利縣零陽鎮墨硯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貧困戶張樹貴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  去年11月,慈利縣第一個精準扶貧易地搬遷安置區落成,包括張樹貴在內的18戶原居住在墨硯村大山深處的貧困戶開啟了新的生活方式。  慈利縣位於張家界市東部,地處武陵山脈東部邊緣,是典型的「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貧困地區。
  • 慈利縣零陽鎮一完小:舉行課題研究階段性總結會
    紅網時刻張家界12月16日訊(通訊員 卓勇)近日,慈利縣零陽鎮第一完全小學課題組舉行課題《常態化課堂教學中學生批判性思維培養與研究》階段性工作總結會。會議由教師發展處代必鴻主任主持,課題組全體成員參加。
  • 紫陽縣檢察院:正是人間四月天,「脫貧攻堅」戰在前
    四月的天,春意盎然,陽光明媚,四月的紫陽,生機勃勃,綠茵遍野,嗡嗡的蜜蜂正在盛開的油菜花中辛苦勞作,田間地頭、茶園鄉間、山林樵夫,一片春的忙碌映入眼前。4月16日清早,紫陽縣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王開富在向陽鎮調研督導脫貧攻堅工作和春耕春種情況。他作為該鎮脫貧攻堅指揮團團長,年初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復工復產、復學複課、春耕春種,比往年都要推遲一些,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到王開富帶領全體檢察幹警堅決打贏2020年全面脫貧攻堅戰役的信心和決心。
  • 抗擊疫情的青春之歌 ——慈利縣共青團系統疫情防控工作紀實
    抗擊疫情的青春之歌——慈利縣共青團系統疫情防控工作紀實固定布局工具條上設置固定寬高背景可以設置被包含可以完美對齊背景圖和文字以及製作自己的模板疫情暴發以來,慈利縣共青團組織和引導廣大青年衝向抗疫一線,用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抗擊疫情的青春之歌。
  • 「脫貧攻堅群英譜」高劍霞:劍膽琴心
    紅網時刻張家界8月12日訊(文/易善任 圖/李享)高劍霞,「70後」,慈利縣龍潭河鎮人,中共黨員,慈利縣零溪鎮扶貧站站長。6月30日中午,在零溪鎮脫貧攻堅指揮部辦公室,記者見到高劍霞,她正與同事核實全鎮脫貧攻堅相關數據,「一定要精準,不漏一戶,不錯一人。」「檔案齊備,每個村都建立了建檔立卡貧困戶檔案專櫃。」
  • 書寫新時代脫貧攻堅的奮鬥之歌
    近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社教中心《人物·故事》欄目推出24集組合式系列片《脫貧攻堅三部曲》,該系列由《脫貧路上的「第一書記」》、《把論文寫在大地上》、《小康路上的奮鬥者》組成,將鏡頭對準脫貧攻堅路上的奮鬥者、引領者和建設者,全方位、全景式地展現了我國脫貧攻堅事業波瀾壯闊的時代畫卷,熱情謳歌了他們以
  • 戰旗高舉 築夢成真——張家界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紀實
    合力攻堅 不獲全勝不收兵 今年2月,省政府發布批覆意見,同意桑植縣脫貧摘帽。至此,張家界攻克了脫貧攻堅最後一個「堡壘」。 脫貧攻堅四個字,被歷屆市委、市政府「刻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向韜 攝 市委書記虢正貴上任後,聚焦最多的主題就是「脫貧攻堅」,從田間地頭、農家小院,到扶貧車間、產業基地,四個區縣都有他指導脫貧攻堅、看望貧困群眾的身影。 市委副書記、市長劉革安,也時刻關注著「脫貧攻堅」,多次深入鄉鎮、村居調研扶貧。 「黨員幹部走在前,脫貧攻堅就不難。」
  • 慈利縣零陽鎮:大國點名,普查員在人口普查中的「苦」和「樂」
    進入寒冬,紅網時刻新聞記者在張家界市慈利縣零陽鎮西街社區辦公室門前見到人口普查員戴紫嫣時,她正和同事準備吃晚餐,一份外賣,一杯白開水,簡簡單單,大伙兒吃得津津有味。自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開始,該社區組成一支近30人的普查隊伍,每人承擔80戶左右住房、約200人左右的普查任務。
  • 「傳承紅色基因,樹新時代共產黨員好樣子」,零陽鎮雙安社區這樣...
    9月9日,慈利縣零陽鎮雙安社區開展以「傳承紅色基因,樹新時代共產黨員好樣子」為主題的黨日活動。縣委常委、縣委宣傳部部長吳清英為社區所有黨員上了一堂生動黨課。零陽鎮雙安社區通過開展這次主題黨日活動,主要是讓黨員們進一步認識到傳承紅色基因,堅定理想信念,不忘拓荒精神,推進自我革新。黨員們紛紛表示,在今後的工作中,將以革命先烈為榜樣,不斷加強黨性修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紮實做好本職工作。
  • 中國記協用心用情助脫貧
    原標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中國記協用心用情助脫貧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陳多冬日裡,沒有下雪的文縣碧口鎮也格外寒冷。11月25日,中國記協派駐該鎮何家灣村的第一書記兼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宋曉明,冒著嚴寒來到二社的碧建農民養殖專業合作社,與合作社負責人董文勤商議合作社來年的發展事項。
  • 一草一木皆初心|龍潭河鎮鄭臺村脫貧攻堅紀實
    一草一木皆初心|龍潭河鎮鄭臺村脫貧攻堅紀實 2020-07-20 19: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