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城公園內,人們在座位上下棋娛樂。
近日,在深圳龍崗區文體旅遊局局長張耀、副書記葉可方,中國建築一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小玉等的見證下,深圳布吉文體中心BTO項目施工總承包戰略協議正式籤約,老大難的布吉文體中心終於不用再著急,年底將正式開工。
近三年,深圳龍崗區文體旅遊局的成績單引人矚目,新增文體設施達30萬平方米,龍崗109個社區基本都有至少1處中小型文體設施,居民小組、花園小區「三小」設施正逐步實現全覆蓋,居民文體「休閒難」問題得到緩解,「十五分鐘文體服務圈」基本形成。
出了門就有文體設施
居民盡享綠色福利
今年上半年,投資700多萬元的龍崗街道南聯社區文體廣場(公園)完工,曾經佔地1.8萬平方米的荒地,種下了喬木、灌木、花樹,建起了防扒網、排水溝、草地、涼亭和廣場,建成了兩個籃球場、兩個五人足球場,球場設有燈光。這讓周邊居民很興奮,他們有了跳舞、打球、踢球的好地方。
同樣,橫崗街道華樂社區工作站黨總支負責人劉漢喜也很感嘆:「我們社區3000平方米的文體設施只花了1個多月就基本搞定,沒想不到文體部門辦事效率這麼高。」
橫崗街道的翠湖山莊建起的網球場和籃球場也贏得了居民點讚,「球場改造建設,不僅方便了居民健身,還提升了小區環境,居民紛紛叫好。」翠湖山莊管理處項目負責人王大平說。
對百萬布吉人來說,最近的最大利好就是布吉文體中心終於向前邁了一步。11月5日,布吉文體中心BTO項目施工總承包戰略協議正式籤訂,建設深圳平安大廈的團隊將來打造這個戰略性標杆項目。
從2013年底開始啟動布吉文體中心項目至今,經過兩年多的努力,現已辦理項目選址及預審、用地方案圖和用地規劃許可證等,並確定了施工單位。投資不低於5.5億元的該項目建築設計方案已定,年底前有望動工建設,建成後產權歸政府,建設單位享有30年運營權。龍崗區文體旅遊局負責人表示,布吉文體中心採用的創新性的BOT建設模式,對促進龍崗區基本公共文體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
社區文體廣場躍居「國家級」
針灸式建「三小」文體設施
從2013年初至今,深圳龍崗區基層文體設施「補短趕超」的成績單顯著,實現了三年三跨越:年新增公共文體設施面積分別達7、9、13萬平方米,累計約30萬平方米。大部分公共文體設施項目為群眾熱切期盼、人大代表密切關注的民生項目,填補了區域公共文體設施空白。
在什麼地方建立文體設施?龍崗區文體旅遊局的做法是——「針灸式」建設「三小」公共文體設施。該局靈活地在邊角地、「插花地」等小塊土地以小額資金建設「三小」文體設施,即小球場、小文體廣場、小文體公園。
三年來,在龍崗區各個地方見縫插針建成了400餘處文體設施。
同時,為配合「萬眾創新」和創客空間的打造,龍崗還將在天安數碼城、天安雲谷等主要創客園區,配置2.0版的「三小」設施,如「健身倉」、小型科技圖書館等,以創新文體設施建設方式保障和促進社會經濟創業創新。
現今的龍崗,區級場館有「三大中心」——龍崗大運中心龍崗體育中心、龍崗文化中心,及正在建設中的「三館一城」,連同8個街道的大中型文體中心(含片區文體中心)、109個社區的中小型文體設施,及居民小組、花園小區的健身路徑、兒童樂園等,龍崗的區-街道-社區-居民小組四級公共文體設施網絡基本建立,居民公共文體福利普遍得到提升。「十五分鐘文體服務圈」基本形成。尤其難得的是,坪地街道的四方埔社區文體廣場項目被評為「國家級社區多功能公共運動場資助項目」。
一個令人矚目的數字是,截至今年底,深圳龍崗區公共文體設施面積總量170多萬平方米,可實現特區一體化2015年底人均公共文體設施面積達0.89平方米的目標。(易芬 陳海明 易玉鋒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