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漢毛澤東也能如此婉約?烽火連天年代,毛澤東詩詞裡那一抹嬌豔

2020-08-25 獨到文化

  說起硬漢,毛澤東應該是當之無愧的,然而不可思議的是,他竟也有柔情的一面。

青年毛澤東

婉約直逼李煜的毛澤東詩詞。

  對於毛澤東的這首詞——《虞美人·枕上》——或許大家不太熟悉:

堆來枕上愁何狀,江海翻波浪。夜長天色總難明,寂寞披衣起坐數寒星。

曉來百念都灰盡,剩有離人影。一鉤殘月向西流,對此不拋眼淚也無由。

  這首詞中,一股子哀婉幽怨、秋意春情,只覺得此刻作者柔情似水、心駐太虛,哪裡還有雄霸天下、叱吒風雲的英雄模樣?

毛澤東詞《虞美人·枕上》

  這讓我想起了婉約派的「愁宗」李煜,毛澤東的這首詞與李煜那首流芳百世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格調有得一拼。

  尤其是毛澤東這首詞末「一鉤殘月向西流,對此不拋眼淚也無由」,與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有異曲同工之妙。

毛澤東

柔美詩詞的背後,是一首悲壯的情歌。

  毛澤東的這首《虞美人·枕上》是寫給他一生最愛的女子楊開慧的。

  1920年冬天,自由戀愛的兩人結合了,雖然日子艱苦,但兩人情真意切,十分甜蜜幸福。

  幾個月後,也就是1921年春天,毛澤東因工作需要去外地考察。新婚燕爾的他對妻子楊開慧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於是寫下了這纏綿悱惻的一首詞,盡顯毛澤東多愁善感的「文藝青年」本質。

  然而,由於投身於革命,恩愛的小兩口總是聚少離多。

毛澤東與楊開慧

  1927年8月,毛澤東去參加秋收起義,分別時兩人情意綿綿、依依惜別,不料這成了兩人的永別。

  在此後的三年間,夫妻倆無法通信,楊開慧唯一能了解到丈夫毛澤東音訊的竟然是圍剿「朱毛」的報紙。

  1930年,軍閥何健抓捕了楊開慧,用殘酷的刑罰逼迫楊開慧交代毛澤東的去向,並表示:只要楊開慧公開斷絕與毛澤東的關係,即可獲得自由。

  然而,忠貞堅韌的楊開慧斷然拒絕了,並說:「死不足惜,但願潤之革命早日成功。」

楊開慧

短暫的婚姻留下的卻是一輩子的思念。

  毛澤東後來還有兩次婚姻,但他與楊開慧的感情卻是他一生最刻骨銘心、不能忘懷的。

  即使在27年後,已經是64歲的毛澤東,在回復李淑一的信中,附帶了這首大家都耳熟能詳的詞《蝶戀花·答李淑一》:

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颺直上重霄九。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廣袖,萬裡長空且為忠魂舞。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 。

  這裡的「驕楊」正是指楊開慧,詞中對楊開慧的思念絲毫沒有減淡,並如老酒般,時間越久,香氣越烈。

  這首詞,已然沒有了毛澤東年輕時那種「寒蟬悽切」的詞風,更多地是顯露出了高遠的格調和瑰麗的想像,這與屈原的《離騷》有些近似。此後,毛澤東的詩詞在向著「大氣磅礴」的路上一去不復返了。

毛澤東

從毛澤東的書法中,可以窺見他對楊開慧不僅有懷念還有敬重。

  現在,我們還可以看到毛澤東當時《蝶戀花·答李淑一》的手稿如下:

  據說,毛澤東當時本想寫「我失『楊花』君失柳」的,但他略作沉吟,隨後就把「楊」字塗抹了,並改為了「驕楊」兩字。

  著名學者章士釗十分不解,他問毛澤東:形容女士為何不用「嬌」字,而用了一個「驕」字。

  毛澤東意味深長地說:「女子革命而喪其元,焉得不驕?」

  一個字的斟酌,看出毛澤東對楊開慧不僅有著濃濃的情意,更有著深深的敬意。


  想了解更多相關知識,可點擊下方卡片搜索【蝶戀花·答李淑一】

相關焦點

  • 毛澤東詩詞:偏於豪放,不廢婉約,這也是對立統一
    在表現手法和風格氣勢上,毛澤東詩詞「豪放」與「婉約」兼得,相映成趣、相得益彰。毛澤東有詞論云:「詞有婉約、豪放兩派,各有興會,應當兼讀。讀婉約派久了,厭倦了,要改讀豪放派。豪放派讀久了,應當改讀婉約派。我的興趣偏於豪放,不廢婉約。」「婉約派中的一味兒女情長,豪放派中的一味銅琶鐵板,讀久了,都令人厭倦的。人的心情是複雜的,有所偏但仍是複雜的。所謂複雜,就是對立統一。
  • 多情如何不丈夫:毛澤東的婉約詩詞
    一代偉人毛澤東詩詞造詣很高,寫下了大量古體詩詞,很多篇目膾炙人口。他的詩詞,伴隨著的他一生,真實而又藝術地反映了我黨數十年艱苦卓絕奮鬥的歷史。他的詩,波瀾壯闊、豪邁放達是主基調。同時,毛澤東又是一個重感情的人,這在他留下的詩詞中也得到了充分體現。情寄婉約, 兒女情長,讓我們認識一個更真實的毛澤東。我們來欣賞他的婉約詩詞。虞美人·枕上堆來枕上愁何狀,江海翻波浪。
  • 毛澤東檔案背後的故事(16)毛澤東的豪放與婉約
    正因為他多才多能,所以才敢寫:「秦皇漢武略輸文採,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也才有「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自信。毛澤東的詩詞至今傳唱,我們更要認識一個詩人毛澤東。毛澤東是湖南人。湖南在春秋戰國是楚國。楚國有個偉大的詩人,也是中國古代的第一位有名的詩人就是屈原。屈原忠肝義膽,懷才不遇,留下了《離騷》《九歌》《天問》等著名詩篇,開創了中國詩歌的一個新體裁——楚辭。魯迅在《漢文學史綱要》中評價屈原道:「逸響偉辭,卓絕一世。
  • 毛澤東詩詞的文化氣象
    (《七律・長徵》)不僅奔走了,而且縮小了,綿延千百裡的山系竟然成了細浪、泥丸,如宋朝的《詩人玉屑》所說:「有?土障黃流氣象」,若無大氣魄是不能把如此浴血苦戰的千山萬水看得如此「只等閒」和「盡開顏」的。這種馬背山頭的奔騰感,使得充滿神話色彩的崑崙山也「飛起玉龍三百萬」(《念奴嬌・崑崙》),使得新開拓為中央根據地的秦晉高原也是「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沁園春・雪》)。
  • 毛澤東的婉約情詞《賀新郎》是寫給誰的?
    最近,首部全景展現偉人毛澤東生平的大型史詩電視劇《毛澤東》正在央視熱播。該劇用全新視角展現毛澤東從韶山出生、讀書求學、參加革命到建立國家、治理國家波瀾壯闊的一生。毛澤東不僅是一位有著輝煌業績的政治家、軍事家,還是一位著名的詩人、詞人。  作為革命家的毛澤東在詩詞中充滿沖天豪氣,不過他後來也曾自我總結說:「我的興趣偏於豪放,不廢婉約。」
  • 毛澤東檔案背後的故事(16)詩人毛澤東偏於豪放,不廢婉約
    正因為他多才多能,所以才敢寫:「秦皇漢武略輸文採,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也才有「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自信。毛澤東的詩詞至今傳唱,我們更要認識一個詩人毛澤東。毛澤東是湖南人。湖南在春秋戰國是楚國。楚國有個偉大的詩人,也是中國古代的第一位有名的詩人就是屈原。屈原忠肝義膽,懷才不遇,留下了《離騷》《九歌》《天問》等著名詩篇,開創了中國詩歌的一個新體裁——楚辭。魯迅在《漢文學史綱要》中評價屈原道:「逸響偉辭,卓絕一世。
  • 毛澤東婉約詩詞,藏不住他偉大胸襟?他曠世才情,只怕稼軒也難敵
    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毛澤東的詩詞大多都是磅礴大氣的。然而,早年毛澤東的詩詞也有不少愁腸千百轉的婉約詩詞。毛澤東毛澤東的這首詞,婉約得簡直不像現代人的作品。  總之,這首詞無論怎麼看,都不像是個現代作家的作品,更別說與毛澤東後期那些磅礴大氣的詩詞相比了。若不是收錄在《毛澤東詩詞集》裡,恐怕第一次讀到的人都會以為這是古代哪位婉約派名家的作品。  毛澤東的這幅《賀新郎·別友》書法作品,應該是後期所作,其揮灑自如、暢快淋漓的筆意極具個人特色和魅力,讓人過目難忘。
  • 毛澤東回茶陵:猶記當時烽火裡,九死一生如昨
    幾天後,他以一首《念奴嬌·井岡山》記錄了這次行程: 參天萬木,千百裡,飛上南天奇嶽。故地重來何所見,多了樓臺亭閣。五井碑前,黃洋界上,車子飛如躍。江山如畫,古代曾雲海綠。 彈指三十八年,人間變了,似天淵翻覆。猶記當時烽火裡,九死一生如昨。獨有豪情,天際懸明月,風雷磅礴。一聲雞唱,萬怪煙消雲落。
  • 汪建新——從詩詞感悟毛澤東的偉岸人格
    一、毛澤東詩詞概述 汪教授通過對十個問題的提問和回答,對毛澤東詩詞進行了概述性的梳理。他為什麼能寫詩?毛澤東的知識底蘊和文化修養非常的厚重,他一生酷愛學習,終身與書為伴,特別是他還具有非常深厚的古典詩詞的修養,閱讀了大量的詩詞,所以毛澤東有生活又有底蘊,能寫詩,就很好理解了;他喜歡什麼樣的詩?
  • 毛澤東軍旅詩詞中的美學精神
    毛澤東詩詞,尤其是他在革命戰爭時期所寫的軍旅詩詞,反映了在特定歷史時期革命領袖的精神特質、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也體現了中華兒女特有的民族情懷和美學精神。毛澤東詩詞蘊含的美學精神,跨越歷史長河,扣人心弦,鼓舞人心,陶冶情操,為我們實現中國夢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力量。
  • 從數字中品毛澤東詩詞之家國天下
    讀毛澤東的詩詞,正如他自己所說:「詞有婉約、豪放兩派,應當兼讀。我的興趣偏於豪放,不廢婉約。」毛澤東閱讀詩詞的興趣是偏於豪放,不廢婉約,因而他喜歡讀蘇東坡、辛棄疾,他不太喜歡讀杜甫、白居易,說「杜甫的詩哭哭啼啼的。」事實上,作為一個革命家的毛澤東,胸懷萬物,自然,他的詩詞總體風格也是「偏於豪放,不廢婉約」。
  • 走出國界的毛澤東詩詞
    毛澤東詩詞的魅力,首先來自作品的思想性和他的人格魅力,同時也來自其運用高超的藝術技巧架構起的詩詞意象的新穎與獨到。由此,在他的詩詞中,我們可以看到思想家的深邃、革命家的氣魄、政治家的雄才、軍事家的膽略,以及真摯激情與橫溢的才氣。他的詩詞雄視千古、色蘊天地,撼五嶽、蕩四海。但凡是品讀過毛澤東詩詞的人,都會或多或少、自覺不自覺地為其詩詞那「橫空出世」的獨特魅力所激動、所感染。
  • 毛澤東詩詞中的十百千萬
    原標題:毛澤東詩詞中的十百千萬 數字原本枯燥單調乏味,可詩人的生花妙筆使其情趣陡增,韻味無窮。巧用數字的古詩佳作俯拾皆是,如邵雍的《山村詠懷》「一去二三裡,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因巧妙嵌入數字而膾炙人口。毛澤東心中有「數」,在數字王國「勝似閒庭信步」,將數字魅力揮灑自如,虛實有度,文採飛揚,氣象萬千。
  • 毛澤東詩詞中的長徵
    可以看出,長徵前後是毛澤東詩詞創作的一個高峰期。詩人著力創作的幾首詩詞,生動再現、描述了紅軍長徵中那些崇高壯烈、激動人心的戰鬥場面和情景。 細數毛澤東長徵詩詞作品,大體有《十六字令三首》《憶秦娥·婁山關》《念奴嬌·崑崙》《七律·長徵》《清平樂·六盤山》《六言詩·給彭德懷同志》《沁園春·雪》等7首。
  • 毛澤東詩詞裡的秋天
    原標題:毛澤東詩詞裡的秋天 收入毛澤東詩詞總量多達78首(一些不嚴肅的出版物所收入的非毛澤東詩詞作品及毛澤東所寫的非詩詞類韻語一概不取),納入了現在已經公開披露並經嚴謹考證的所有毛澤東詩詞,比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毛澤東詩詞集》還多收入十一首,首次公布部分毛澤東詩詞手跡;故而說它是收錄毛澤東詩詞非常完備的一個版本。
  • 毛澤東詩詞與他的哲學
    青年毛澤東曾說過「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與人鬥,其樂無窮」。 為什麼要如此重視奮鬥? 因為只有經過奮鬥才能改變面貌,實現目標。因為只有奮鬥的過程才是快樂的,只有奮鬥的經歷才是壯烈的。 舊中國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下,既無獨立可言,也無民主可言,國家任列強宰割,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 毛澤東詩詞裡的萬千柔情
    今天9月9日是一個不同尋常的日子,44年前一代領袖毛澤東逝世,中國全民哀哭,全世界降旗致哀,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謹分享毛澤東寫給楊開慧的幾首情詩,讓我們見識偉人背後平凡人的情深緣淺。毛澤東的詩詞我們讀書的時候讀過很多,大多是一些表現了他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和與紅軍與國家發展有關的詩,但在《毛澤東詩詞賞讀》裡,我讀到三首柔情萬丈的詩,可以說一點不比柳永詞的百轉千回差,讓我們看到毛澤東鋼鐵般靈魂的另一面。
  • 毛澤東詩詞畫風為何突變?「詞帝」李煜竟是「死人辦報」的原型?
    毛澤東對李煜的才華是高度肯定的,多次稱讚他「能詩能賦」、「多才多藝」,對他的詩詞反覆圈讀,尤其是本文開頭的《浪淘沙·懷舊》以及下面這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毛澤東不僅能背誦,還經常在他的詩詞中化用: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 汪建新:毛澤東詩詞中的詠雪情懷
    毛澤東詩詞中的雪,有很多種寓意:雪花飄逸多姿,流動剛毅,總是那麼瀟灑,無所畏懼,儼然是毛澤東的胸襟;雪花晶瑩剔透,潔白單純,象徵著完美人格,這恰恰是毛澤東的追求;雪花又縱情肆虐,嚴峻冷酷,象徵著險惡環境,正好能激發毛澤東的昂揚鬥志。 一、雪裡行軍情更迫 毛澤東的家鄉湖南,飛雪並不多見。1918年8月毛澤東第一次到了北京。
  • 毛澤東詩詞裡的四大情懷
    毛澤東一生共創作了100多首詩詞,他的詩詞與歷史現實緊密結合,展現了中國革命和建設波瀾壯闊的宏偉畫卷。讓我們一起欣賞毛澤東詩詞,從中領略其民族情懷、政治情懷、人民情懷、山水情懷。民族情懷:「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毛澤東同志在青年時期就立下拯救民族於危難的遠大志向;年輕的毛澤東同志,「書生意氣,揮斥方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