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讀書會|書有興味,寧靜致遠

2020-12-13 南境southern

初秋的雨,溫柔又淅瀝,洗淨天空大地,山谷變得更加蔥鬱。山林裡滲透出淺淺的、可人的,林木的芬芳。這樣的季節裡,與朋友們在山谷生活館讀書分享,是一件再好不過的事。

一盞明燈幾杯清茶,我們暢遊於書中世界,敞開胸懷安靜分享。

淡淡墨香的紙張,書香、茶香在心頭繚繞,心在書香裡放飛,情在淡墨裡起舞,安享自由時光,書香最能致遠。

滿懷寧靜,赴一場心靈之約

我們相約著一起,穿過竹林大道,蜿蜒的石徑路上能輕嗅到竹葉的清香,甚是好聞的淡淡氣味醉入心田。我們慢慢地、閒散地走著,茫茫雨霧裡,饒有興致地看雨滴滑落樹梢的軌跡,聽雨絲敲打竹葉沙沙作響的聲音。

就這樣,感受著自然的純粹和內心的寧靜,赴一場心靈之約。

與文相伴,心是善的人是笑的

山谷生活館,幾杯清茶,幾本詩集,雨聲為背景音樂,讀一段文字,分享一首小詩。我們靜靜地感知歲月的流水之音,聽著朝花夕拾,春花秋月的故事,不言惆悵,只問欣喜。

在文字的馨香中,去細品十裡長亭塞外曲,巴蜀夜闌看流螢。去追尋渤海古國的震顫悠遠,用厚重的文化鎖住記憶,感受唐代「海東盛國」的文化脈絡。用文字淺訴心語,輕說離愁,借風邀月,感知漸行漸遠的光陰。

在季節的輪迴中,盡情揮灑悲喜,於文字的八千裡路煙波中去看雲和月,用感動鋪染開一方溫潤,在歲月於水色光影的幽幽情懷中,淺行,深愛。

讀書的價值在於點亮心靈。每個人的世界,都在物質、精神與情感中交融,唯讀書這盞燈悄悄燃起,用它那溫潤、持久、平和的光亮,把路途溫暖,擁有內心的光明,才能在物慾橫飛、浮躁膨脹的社會環境下,去拓展生命的長度和寬度,增加生命的厚度和深度,用它來溫暖生命,點亮心靈的家園。

此刻,我們彼此的心更加貼近,逐漸打開了自己的心扉。

有才華的人自帶光芒。年輕的小夥子彈起吉他,輕快的音符在幽靜的山谷跳動,隨即悠揚的琴聲也響了起來,我們不由自主地跟著打節拍哼唱,信王軍老師聲情並茂地讀著一首小詩,黃色的燈光下,他們的身影溫暖又高大。

時光悄悄從指間溜走,就這樣度過美好而又愉快的下午。

讀書豐盈自己,寧靜致遠

竹林聽雨、簷下讀書,這一份閒情難得。行走在文字間,在書裡自可化濁俗為清雅,變奢華為淡泊。在名利紛爭的俗世中,保持一顆超凡脫俗的淡然之心面對人生中的風風雨雨。

希望我們都能以一顆澄淨的心,低眉於空靈的文字中。在屬於自己的半畝花田裡,精耕細作,將人生的感悟,心中看到的美好,一一撿拾,匯成篇章。

來源:瑪御谷溫泉小鎮

相關焦點

  • 山谷讀書會 | 書有興味,寧靜致遠
    ——魯迅初秋的雨,溫柔又淅瀝,洗淨天空大地,山谷變得更加蔥鬱。山林裡滲透出淺淺的、可人的,林木的芬芳。這樣的季節裡,與朋友們在山谷生活館讀書分享,是一件再好不過的事。一盞明燈幾杯清茶,我們暢遊於書中世界,敞開胸懷安靜分享。
  •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這是諸葛亮的名言,放在當今社會,對我們來說,也是有一定積極作用的。當代社會,世人皆為名利所困,為名利所苦,我們不妨把名利看淡一些,淡泊一些,這樣我們的志向就明確了,前進的大方向就明朗了,我們有了正確的方向,才可以正確前行!寧靜了,我們才可以很好的修行,靜心做事,提高自己,使自己有所長進,修身養性,走得更遠!
  • 時尚內在美 讀書興味長
    書裡面有遠方的人和事,有不曾看過的風景,有石破天驚的思想,也有潤物無聲的撫慰。在時尚青島,買書、讀書、聽書、交流書,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愛書人的故事。不同的閱讀方式和閱讀場景,帶來不同的生命體驗,又隨時隨地伴你成長。翻開塵封的書籍,聆聽愛書人的故事,傳遞閱讀的馨香。【私人閱讀】獨屬自我的「書適圈」    雜誌也好,書也好,我們深信很多人仍舊迷戀閱讀。
  • 「淡泊明志,寧靜致遠」與「超凡脫俗,與世無爭」
    (作者:千嶺之松)「淡泊明志,寧靜致遠」和「超凡脫俗,與世無爭」有著截然不同的的含義。「淡泊明志,寧靜致遠」,也寫作「澹泊明志,寧靜致遠」。這句話最早出自西漢初年劉安的《淮南子:主術訓》之「是故非澹漠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意思是:一個人不要去追求虛名和勢利,要明確自己的志向,保持平和寧靜的心態,不被各種誘惑和艱難所困擾,才能達到高遠的境界。
  • 淡泊以明志 寧靜以致遠
    放一曲輕柔的音樂,在這種溫馨的氛圍中思緒任你飛揚,此時,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不可以想,就這樣靜靜的坐著,盡情感受孤獨中所帶來的那種美麗,已經習慣了一個人,很久就學會了用筆和自己說話,風絕不會為雲而停留,雲變成了雨,淚流成行,有些事情無法確定,要發生的必然發生,有些人註定要離去,必然要離去,有相聚就有分離,有愛就有恨,有情就有傷。
  • 寧靜心——寧靜以致遠
    四季有寒暑,六時有陰陽。心可有寧靜?躁世浮華,癮誘魅惑,樹欲靜而風不止。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寧者智,靜者聰;寧靜而慧生,寧靜以致遠。
  • 「淡泊明志,寧靜致遠」和「超凡脫俗,與世無爭」
    「淡泊明志,寧靜致遠」和「超凡脫俗,與世無爭」之間有非常不同的含義。「淡泊明志,寧靜致遠」,也寫「澹泊明志,寧靜致遠」。這個句子起源於西漢早期的「是故非澹漠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和《淮南子:主術訓》的「是故非澹漠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意思是:一個人不應追求虛榮和勢利,而應明確自己的野心,保持一種平和的寧靜心態,不被各種誘惑和困難所困擾,從而達到高遠的境界。
  • 寧靜齋:澹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寧靜齋,是承德避暑山莊旅遊景點之一,是清朝皇帝讀書的處所。寧靜齋位於山莊千尺雪後,依山構齋三間,為清帝讀書之所。此處環境極佳,清山遠映,水繞階前,幽靜悅人。為「乾隆三十六景」第三十景,主要在於言志。它緣於諸葛亮的「澹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 修道院隱藏在寧靜的山谷中,這裡被稱為全法國最美麗的山谷之一!
    修道院隱藏在寧靜的山谷中,也是《山居歲月》一書的故事背景。這裡被稱為「全法國最美麗的山谷」之一,大部分明信片都取景於此。儘管這裡的燻衣草花田規模相對較小,但是前來觀賞的人絡繹不絕。塞南克修道院由Mazan修道院的僧侶們修建於1148年,整個修道院隱藏在山谷中,修道院以門前的薰衣草而聞名,大部分明信片都取景於此。也是《山居歲月》一書的故事背景。修道院至今還在使用,據說目前只有8名修士。
  • 「澹泊明志,寧靜致遠」與諸葛亮誡子
    「澹泊明志,寧靜致遠」與諸葛亮誡子 成語「澹泊明志,寧靜致遠」是指不追求名利,生活簡樸,以表現自己高尚的情趣;保持心情平穩沉著,專心致志,才可有所作為。
  • 教育中的寧靜以致遠
    一個人的學習必須是安靜的,非寧靜不能走遠。如何教育孩子一直是家長們永遠記得的問題。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有時我們說得太多,但是我們不能很好地表達它的意義,結果作用恰恰相反。這時候我們就要靜下來思考,如何表達才能讓孩子接受。
  • 我們只有守住寧靜的心,才會有詩和遠方,也才能在寧靜中致遠
    既然說是大海就會有狂風暗礁,大海始終沒有風平浪靜的時候。所以,我們作為世俗凡塵中的生命個體、普通人也總是會有歡樂也有憂愁。當生活的困惑與無名的煩惱頻繁向我們襲來,鬱悶、憂鬱甚至失意與彷徨就會燃燒著我們的每一根神經。但是,無論何時何地,遇到何種情況,請大家一定要牢記「寧靜致遠」的成語,千萬別忘了守住一顆寧靜的心,因為只有守住了那顆寧靜的心,我們的痛苦將不會再有。
  • 書香致遠 翰墨琳琅 第20場「彩雲讀書會」在昆舉辦
    雲南網訊(記者 段琪宇 劉暢 實習生 王惠冉)11月6日,由雲南政協報社主辦的第20場「彩雲讀書會」在昆舉行。此次「彩雲讀書會」的主題為「書香致遠 翰墨琳琅」,邀請著名書法家馮國語、馮雁雲父女分享書法文化、傳播書藝美學。
  • 望廬書法隸書新作品《淡泊明志,寧靜致遠》
    《淡泊明志,寧靜致遠》出自西漢初年劉安的《淮南子:主術訓》,後諸葛亮在他的《誡子書》中也有引用。淡泊,指對名利的淡泊,也就是不追求名利;明,表明;志,志向。寧靜,指心態安靜平和,不被世事所困擾;致,導致,使其達到的意思;遠,深遠和高遠。
  • 寧靜讀書以致遠
    朱子教人讀書的下一個方法就是「一」,讀這部書就只讀這部,讀這一段就只讀這一段,所謂「讀《論語》時不知有《孟子》」,曾國藩也力主這種讀書方法,他在家訓中交代子侄讀書,一部書不讀完萬萬不可換下一部。這種方法正適合我這種天資極笨的人。「看一段須反覆看來看去,要十分爛熟方見意味」,錢穆說,讀書只想攆著往前看,也是心不靜的表現,懂得向後反覆看,才有基址可守,才有業績可成。
  • 靈魂,在寧靜的山谷裡安放
    去看杏花飛滿山谷,去和李花一起傾聽佛音。觀音殿前的牡丹花,一年比一年開得旺盛,大概是得到了觀音娘娘的加持的原因。殿前一塊空地。不大,半個教室大小。紅色方磚鋪就的地面,乾淨清爽,是徐老師的功勞。地面中央一圓形石桌,青石板的桌面,乾淨利落,不染塵埃。
  • 「最是書香能致遠」 平度市西關中學開展青年教師線上讀書會
    大眾網·海報新聞 記者 馬雅麗 通訊員 王發香 青島報導  8月10日下午,平度市西關中學開展「最是書香能致遠」青年教師線上暑假讀書分享會
  • 五位書法家寧靜致遠書法欣賞 賞心悅目
    原標題:五位書法家寧靜致遠書法欣賞 賞心悅目寧靜致遠,保持一顆清澈的心,享受生命旅程中的感動,升華自己的靈魂。大千世界每天都在上演著各種各樣爭名奪利的劇場,多數人因為一個「利」字,弄得身心疲憊。很多人想得到片刻的寧靜,那都是奢望。
  • 讀書可致遠
    但是,在我們六八學社讀書會,因為有一群有夢想的同行共讀人,放棄可不容易!我們堅信,讀書可致遠!我們篤定,讀書可以讓我們更閃耀!她,是六八學社讀書會的一員!她的職業是什麼?我們讀書會只聊讀書,簡單純淨,所以,職業的話題,我們沒有刻意談論,但是,有一點是確信的,無論她從事什麼職業,我們相信,她一定都是很出彩和卓越的!
  • 寧靜方致遠
    有多慢,就有多難忘。有多慢,就有多長久。讀賈島的詩「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在長安清涼的月光裡,詩人騎著一頭毛驢去尋訪友人李凝。萬籟俱靜,詩人輕輕地敲著山門,引起鳥兒一陣噪動,它們從窩中飛出轉了個圈,又棲宿到巢中去了,是一枚小石子蕩起的漣漪,轉瞬就恢復了寧靜。正是這種幽雅的處所,悠閒自得的情趣,才引起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嚮往,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