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嶼「世遺」標誌、被命名為「時光晶體」的大型石雕8日正式揭幕。 楊伏山 攝
中新網廈門7月8日電 (記者 楊伏山)在廈門鼓浪嶼歷史國際社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成功三周年之際,8日,坐落在鼓浪嶼核心景區日光巖附近一小廣場上的「世界遺產」標誌——被命名為「時光晶體」的大型石雕正式揭幕,日光巖從此有了「姊妹石」相伴,鼓浪嶼又添一處新景點和打卡地。
捐贈方、上市公司萬裡石董事長胡精沛(中)向廈門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葉重耕介紹相關建設情況。 楊伏山 攝
廈門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葉重耕、思明區委書記廖華生和捐贈方廈門萬裡石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胡精沛等嘉賓一同為其揭幕。
「時光晶體」所使用的石料與日光巖材質相同,不同的是,日光巖為大自然鬼斧神工之作,「時光晶體」則由當代大師工匠精雕細琢,二者相得益彰,均成為鼓浪嶼歷史國際社區裡的地標性建築。
「時光晶體」的落成,日光巖從此有了「姊妹石」相伴,鼓浪嶼又添一處新景點和打卡地。 楊伏山 攝
鼓浪嶼於2008年啟動申遺工作,2012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中國預備名單,2016年1月正式推薦作為2017年文化遺產項目。翌年7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作為鼓浪嶼「世遺」標誌,背靠日光巖,毗鄰歷史建築黃家花園的「時光晶體」大型石雕,從選址、確定設計方案到選材、落成,前後歷時三年。
中新網記者在現場看到,新揭幕落成的「時光晶體」,外觀猶如一塊結晶體,長4.9米、寬2.45米、高1.9米,重量20.72噸,基座面積180平方米;整個石雕平放在同樣材質並有著波浪紋理、寓意的基座上。放眼望去,整個雕塑就像是置放於萬頃碧波中、縮小版的海上花園鼓浪嶼。
「歷史國際社區」是鼓浪嶼申遺的內容,見證了過去一百多年來東西文化交流與共融的一段特殊歷史。「時光晶體」之命名即取意於此,寓意凝聚鼓浪嶼這一世界優秀歷史文化的精華和沉澱。
其正面以簡潔洗鍊的「晶石切割面」為造型特徵,嵌入銅鑄「世遺」標誌和鼓浪嶼歷史國際社區金色銘文;背面雕刻閩南古厝和西式騎樓,寓意於中西建築文化在鼓浪嶼的完美交融。
1996年創立於廈門的萬裡石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國改革開放大潮中開啟中國石材「走出去」的諸多先河,推動吸收合併全球行業巨頭,成就「A股石材第一股」。萬裡石從全球各地精選的石材樣品中,最終確定源自福建的惠安花崗巖作為原材料。
胡精沛表示,能為鼓浪嶼「世遺」標誌貢獻一點綿薄之力,是身為本土企業的榮譽所在。作為起步於廈門,內地最大的石材企業,萬裡石將繼續為廈門建設貢獻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