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是學問,敬茶是修養,存茶是技巧!

2020-12-18 騰訊網

一片樹葉,

落入水中,

改變了水的味道,

從此有了茶。

人在茶中,

與佛相通,

佛在心中,

與茶共融。

時光流轉,雲水千年。茶成了生活中的習慣,成了修行者不可缺少的知音。只是多少人,可以將洶湧不安的歲月,喝到水靜無波。多少人可以將渾濁紛紜的世象,喝到純淨清朗。

人人都會喝茶,但不一定會泡茶。當前,茶葉品類繁多,水質差別明顯,衝泡技術各不相同,每個人泡出的茶色、茶香、茶味必定不同。

即便擁有好茶、好水、好茶具,若沒有掌握好泡茶工藝和技術,也難真正泡出一杯好茶。

本是一泡好茶,可為什麼你泡出來滋味那麼苦澀、香氣那麼低沉,甚至讓喝的人都懷疑起這款茶是不是值得買。

而有些人卻往往能將一泡很通的茶,泡出它最好的那一面。要把一泡茶泡好了,確實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

泡茶是技術更是學問

泡出一杯好茶,必須具備五個條件:水質、水溫、茶量、時間、心情。

一是水質

水為茶之母。水之於茶,猶如水之於魚一樣,魚得水活躍,茶得水則更有其香、有其色、有其味。擇水先擇源,水有泉水、溪水、江水、湖水、井水、雨水、雪水之分,但只有符合「源(出處)、活(流動)、甘(甘甜)、清(潔淨)、輕(分量)」五個標準的水才算得上是好水。

茶聖陸羽有「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的用水主張。當代科學試驗得出用於泡茶的水質評價結果——泉水第一,深井水第二,蒸餾水第三,自來水最差。

二是水溫

水溫不同,泡出的茶的色、香、味也就不同,泡出的茶葉中的化學成分也就不同。

通常,泡茶水溫的高低與茶葉品類、制茶原料密切相關,比如較粗老原料加工而成的茶葉需用沸水直接衝泡,而細嫩原料製作而成的茶葉則需用降溫以後的沸水衝泡。

具體而言,龍井、信陽毛尖等高檔細嫩綠茶宜用溫度降至80度的開水衝泡,烏龍茶等青茶宜用茶具燙熱後再泡,磚茶等蒸壓茶宜用100攝氏度以上的沸水衝泡,最好是煎煮後飲用。

三是茶量

你是否知道,泡不同茶類除了放不同量外,還要考慮泡茶器的容量,並不是所有的量都是放3g、5g或者7g。家裡有電子稱的如果輕鬆記住兩個數據就基本上不怕出大錯了。

蓋碗容量為110ml的時候,紅茶、綠茶、白茶、花茶、黃茶等這一類,一般3g就可以來一泡了,而烏龍茶、黑茶、普洱茶一般要7g到8g才能成一泡。正常來說,按照這個比例,茶葉基本都處於比較適口的狀態。

但是具體的量,可以根據自己濃淡的口感,再在這個基礎上面自己調整。沒有稱的小夥伴就是考驗眼力的時候了,這個是要靠長期泡下來的感覺。

紅茶、綠茶最簡單剛剛覆蓋蓋碗底部就可以了,它們要求得並不多。

白茶如果不壓餅,一般比較飄逸蓬鬆。像白牡丹、壽眉就得佔蓋碗的二分之一,銀針大約佔四分之一,餅茶就佔蓋碗的五分之一。

條形烏龍,只需要蓋碗的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體積就行。緊實的球形烏龍茶一般更重,只要蓋碗底部鋪滿就好。

普洱茶餅(緊壓茶)一般密度較高,只需佔蓋碗容量的五分之一就能輕輕鬆鬆給你一泡好茶。

四是時間

茶葉衝泡的時間和次數,與茶葉品類、水溫、用茶數量和飲茶習慣等有一定聯繫。

首先,注水的時候水柱最好不要直接和茶衝撞,這樣才能使茶湯更順滑。

其次,水線的粗細不同,出來的茶湯香氣、滋味也是不同的,水線粗有利於香氣的激發,水線細能夠讓茶湯的內質表現得更好。

同時作為新手的話,只需要注意在注水的整個過程不斷斷續續,保持注水的節奏,達到順暢的狀態就可以了。

蓋上蓋子才著急忙慌地掰著手指,在心裡默數出湯時間,然後一個不小心,出來的茶湯又苦又澀,難以下口。出湯時間,其實非常重要。

對初學者來說在蓋碗注滿水後,按照我們提到的衝泡計時大致不會出錯。當然了還需要根據自己的濃淡喜好來調整衝泡時間,先奉上茶語網茶評衝泡標準規則表。

一定要記得,出湯時間是從蓋上蓋碗蓋子開始算起的,不是從一注水算起的。

五是心情

好心情是泡茶人泡出好茶的關鍵因素。泡茶既是感受茶香茶韻,也是與自然的對話。

在茶藝界,有「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之說,這正是泡茶人良好心態的體現。唯有在平常心態下,才能泡出最優質、最純正的口感。

若想泡好茶,除了把握好水質、水溫、茶量、時間、心情,還要講究有序而優雅的衝泡方法與動作,總之,泡茶不僅是一種技術,更是一門學問,值得愛茶者、品茶者去深入探究。

敬茶是禮節更是修養

自古以來,我國就有客來敬茶的民俗傳統。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茶已被奉為禮品與貢品。

兩晉、南北朝時期,客來敬茶已經成為當時人際交往的社交禮儀。唐宋以來,以茶待客更是成為一種日常禮節。

至今,內蒙古自治區、青海省等區域甚至還有「敬奶茶」的習俗。

唐代傑出書法家顏真卿《春夜啜茶聯句》中寫有「泛花邀坐客,代飲引清言」名句。

唐代茶者劉貞亮在詩詞《飲茶十德》中寫道:「以茶散鬱氣;以茶驅睡氣;以茶養生氣;以茶除病氣;以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嘗滋味;以茶養身體;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

普通家庭邀請賓客飲茶,以示對客人的歡迎;文人騷客將茶端至客人面前獻與客人,以示對客人的敬意。

通常,敬茶包含四個環節:備茶、取茶、敬茶、續茶。在備茶中,準備用來泡茶的茶杯、茶壺、託盤及裝茶葉的罐、盒等茶具一定要潔淨,待賓客坐定後,主動詢問客戶是否對所飲的茶有特殊的要求。

在取茶中,要用茶勺、茶匙等專用的器皿,按照茶葉的品種決定投放量,儘量不用手抓,以免手氣或雜味混淆影響茶葉的品質。在敬茶中,茶杯應放在賓客右手的前方,請客人喝茶時要將茶杯放在託盤上端出,並用雙手奉上,手指不能觸及杯沿。

在續茶中,從桌上端下茶杯,雙腿一前一後,側身把茶水倒入客人杯中,可體現舉止文雅。當賓主邊談邊飲茶時,要及時添加熱水,體現對賓客的敬重。

為賓客敬茶時,有四個細節需要特別注意:

一是淺茶滿酒

俗話說:酒滿茶半。奉茶時倒往茶杯裡的茶水不要太滿,以八分滿為宜。水溫不宜太燙,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燙傷。如衝滿茶杯,不但燙嘴,還寓有逐客之意。

二是敬茶動作

上茶時應向在座的人說聲「對不起」,再以右手端茶,從客人的右方奉上,面帶微笑,眼睛注視對方並說:「這是您的茶,請慢用!」客人即應起立說聲「謝謝」,並用雙手接過茶託。

三是敬茶表情

敬茶時敬茶人的表情要溫文爾雅、笑容可掬、親切端莊,以給賓客留下良好的印象。

四是敬茶順序

敬茶時應依職位的高低順序先端給職位高的客人或來賓中的年長者,再依職位高低端給自己的同仁,如果是同輩人,應當先請女士用茶。

品茶有道,敬茶有禮。茶藝茶道活動中的敬茶除奉茶外,還包含鞠躬禮、伸掌禮、寓意禮等禮儀內容。

在日常待客過程中,敬茶禮儀需要結合平時生活實際,不斷地練習,若是品茶者對茶有著深刻的理解,這些敬茶的細節不僅能體現出敬茶人對賓客的歡迎與尊重,更體現出敬茶人自身的品位與修養。

儲茶是常識更是技巧

茶葉具有喜溫燥而惡冷溼、喜清濁而忌香臭等特性。這對存放茶葉的盛器內質和儲存方法有著較高的要求。自古以來,儲存茶葉都是一個生活難題。

作為至潔之物,茶葉易受潮、易黴變以及吸收異味,並且一旦黴變成敗茶,無論用什麼方法都難於復原,形同廢物。為此,茶葉必須妥善貯藏。

古今中外,人們對茶葉儲存的創新探索從未停止過。明代愛茶雅士馮夢禎在《快雪堂漫錄》中寫道:「實茶大甕,底置箬,封固倒放,則過夏不黃,以其氣不處洩也。」

這說明,明代時就已經有了用乾燥和減少氣體交換的方法以保持茶葉品質的寶貴經驗。

儲存茶葉要根據實際情況分為不同類型,比如大宗茶葉與家用茶葉的儲存方法就不同,不發酵茶、半發酵茶、全發酵茶的儲存方法也會也有很大差異。

比如,大宗的茶葉貯藏,除了傳統的石灰塊儲藏法和炭貯法外,還可以用抽氣充氮法、冰櫃儲藏法等。

家用茶葉的儲存方法主要有以下五種:

一、鐵製、錫制、有色玻璃瓶及陶瓷盛器密閉貯存;

二、石灰、木炭等乾燥劑貯存;

三、5℃以下的冰箱貯存;

四、保溫性能良好的暖水瓶貯存;

五、新而無味、無孔隙的塑料食 品袋貯存。

再比如,不發酵茶、半發酵茶與全發酵茶的儲存要求與方法也有不同講究。不發酵茶類包括白(如壽眉、銀針白毫等)、黃(如君山銀針、黃山毛峰等)、綠(如龍井、碧螺春、信陽毛尖等)茶類。

不發酵茶含高量的維生素及活性的營養素,最容易受到光曬、潮氣與氣味的影響及破壞。

一旦遭曬、受潮,茶葉便會變色、變味、變質。儲存綠茶必須防曬、防潮、防氣味,要麼放置於蔭涼通風之處要麼藏在冰櫃之中。

半發酵茶主要包括青茶、烏龍茶等,既有不發酵茶的特性,又有全發酵茶的特性。

儲存茶葉有一條基本規律:不論是哪種儲存法,存放茶葉的盛器要做到密閉、避光、乾燥、低溫、無味,並且盛器密閉性能越好,就越容易保持茶葉的質量,容器內茶葉保存的時間也就相對越長。

對於品茶者、愛茶者或賣茶者而言,儲茶不僅是一種常識,更是一種技巧。儲存好茶葉是泡好茶、品好茶的基礎環節,也是必要手段,不容忽視。

茶,是人與自然的融合,

是這片土地上,生命與生命的融合。

茶的命運,也是我們的命運;

它走過漫長的旅程,生命歷經枯萎,

重生、綻放;

茶的馨香,讓我們停留下來,

或許,

只是為了提醒匆忙行走的人們,

在明知不完美的生命中,

也可以感受到完美,

哪怕只有

一杯茶的時間。

相關焦點

  • 敬茶體現修養,我們在敬茶待客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
    若想讓自己身心放鬆,人際和諧,不妨嘗試放慢節奏,學會飲茶、品茶、敬茶。如今的社會,喝茶仍然是很重要的一種待客禮儀,也是社會交往的一項重要內容,不可忽視,敬茶之中,也有很多講究,體現著主人的修養。下面就一起來學學吧!1.敬茶的四個環節通常,敬茶包含著四個環節,即備茶、取茶、敬茶和續茶。
  • 泡茶有學問,敬茶有修養,存茶有技巧!
  • 如果你要給領導泡茶……
    在職場中有句話叫做」技多不壓身「 如果有一天,你要給領導泡茶, 你知道有什麼講究嗎? 來來來,學一學 這些技能你要get!
  • 盛夏三伏天,聊一聊白茶裡,泡茶,喝茶,存茶的那些事!
    不過在這盛夏三伏天裡,適合喝哪些白茶,泡茶祛暑又應該怎麼做,儲存白茶該如何防暑?這些有關白茶的二三茶事,今天就不妨來聊一聊。《2》三伏天喝茶之一,該選哪些白茶好?長時間坐在空調房內,喝一泡茶味甘醇,香氣甘美的老白茶,會讓人感覺到特別放鬆和愜意。《3》三伏天喝茶之二,消暑泡茶應該怎麼做?泡茶,人人都會。但泡好一杯茶,卻有著不少的方法和講究。
  • 泡茶學問多:花茶怎麼泡 花茶泡茶怎麼好喝?
    泡茶學問多:花茶怎麼泡 花茶泡茶怎麼好喝?時間:2020-11-25 16:0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泡茶學問多:花茶怎麼泡 花茶泡茶怎麼好喝? 花茶怎麼泡 為大家介紹的是花茶怎麼泡,接下來小編為網友介紹。
  • 金駿眉的泡茶小技巧
    泡茶也是一門學問哦,今天小陸介紹下泡金駿眉的小技巧。一、洗茶眾所周知,洗茶是泡茶很重要的步驟。相信平時大家喝茶時都會洗茶,不僅能洗去茶葉附著的部分汙染物質,還能除沫,使茶湯看起來更清澈。金駿眉也不例外。
  • 婚禮敬茶流程詳解 婚禮敬茶的禮儀
    敬茶是傳統婚禮習俗的一個重要儀式,那麼婚禮敬茶流程以及禮儀就非常重要了。婚禮敬茶流程——前期準備:1、跪墊/跪枕一雙紅跪墊——給新郎新娘用。你可以用媽媽或奶奶流傳下來的,或是買全新的。太子的金都商場或偉大的淘寶也有很多選擇。2、雙囍茶具這套中式茶具除了敬茶使用外,也是一對新人新婚的象徵信物。如果你的家族比較大,不妨數數人數預備多一些茶杯。
  • 敬茶是待客的一種日常禮節,是社會交往的內容,體現著自己的修養
    也許你不知道的是我國歷來就有「客來敬茶」的民俗。話說那還是很久很久以前,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茶就被奉為禮品與貢品,要知道那個時候茶還是很稀有的。經過幾個朝代的更替到了兩晉、南北朝時,這個時候「客來敬茶」已經成為人際交往的社交禮儀,也就是說,盛行了開來。
  • 用紫砂壺給客人泡茶都有哪些講究?擺放、斟茶、敬茶都大有學問!
    今天小花就和大家一起嘮一嘮,茶禮老師經常會說的茶桌上的那些學問~1.先問喝茶喜好每個人喝茶的喜好都不同,在泡茶之前要詢問一下,泡這種茶客人是否喜歡3. 茶葉抓取用工具有的人大大咧咧,習慣了,茶葉都是用手一抓,但是有客人在還是要講究一下,用工具去抓取,讓人看了乾淨又專業。
  • 初學者買茶、喝茶、存茶困惑,整理10年經驗送給你
    茶文化根深於我們生活中,待客品茶處處都是學問。我覺得,不懂茶的你,通過努力學習知識點的做法,似乎並不能讓你舒心喝茶。相反,我們的經驗,一些理解,在喝茶過程中,反而能發揮更大的作用。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買茶、喝茶、存茶的經驗。但這也僅僅是我個人的觀點,大家也別批鬥太厲害。
  • 參照茶葉店的存茶做法,能把茶存好?一次性披露三種錯誤存茶方法
    但這種方式存茶,會給好茶帶來極大傷害。且不說其它,單是直接將存茶紙箱放在地面的做法,就完全不符合標準的存茶做法。這樣的不專業存茶做法,容易讓茶葉變質。沒有任何參考、借鑑價值。取茶後很開心,馬上就想趕緊泡茶喝,結果就忘了隨手將塑膠袋和鋁袋的袋口綁緊,直接將它們撂在那,敞了大半天。如果是西北,如果是極乾燥的深秋寒冬季節,可能這數小時的敞開透氣,還不至於讓茶葉發生多大的變化。
  • 給客人敬茶要注意什麼,這些禮儀不可忽視
    有朋自遠方來,一般招待朋友都會泡茶給朋友喝,當然我們敬茶時也要講究方法禮儀:上茶時,要用雙手捧上茶杯,從客人的左後側雙手將茶杯遞到客人面前,儘量避免從客人的正前方上茶,這樣不禮貌,更不要單手上茶,切忌勿將手指搭在茶杯杯口上,或是將其浸入茶水,這些動作都是不禮貌的。上茶的同時一定要輕聲附上一句:「請您用茶。」
  • 村姑陳一次性解鎖存茶技巧,零基礎也能學
    凡是存茶,無論綠茶、黃茶、紅茶、白茶、黑茶、烏龍茶,基本的存茶原則均適用。夏天在家裡喝茶,要做到防潮、防高溫、防臭、防擠壓等。夏日飲茶防潮,密封是關鍵。適於茶葉儲藏包裝,必須強調密封屬性。對於家庭存茶,專用冷藏間存茶成本過高,避光、涼爽環境存茶,效果更經濟實惠。夏季高溫時,存放茶葉時,應避免陽光直射在陽臺、窗臺等處;存茶房間應避免陽光西曬東曬;存茶房間應使用遮光窗簾,使熱量不被陽光照射。因此,在涼爽的室內環境中,好茶可以安逸地度過夏日夏日炎炎。
  • 客來敬茶當初被人嫌棄?敬茶時要注意哪些事情,以免客人不開心?
    中國是禮儀之邦,客來敬茶是千百年的傳統習俗。「泛花邀坐客,代飲引清句。」「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塘沸火初紅。」古人詩詞中,多有提及以茶待客的情景。因此,在國人的文化中,客來敬茶至少包含:對客表示尊敬、為客接風洗塵、與客談心敘舊、表達健康祝願等幾層意思。
  • 家裡如何才能存出好茶,教你幾招簡單的存茶技巧,記下來好好用!
    而如果是成規模的存茶,比如買了3、5斤白茶放在家裡儲存,那最好是採用福鼎茶農推薦的三層包裝法。用瓦楞紙箱,食品級的塑膠袋和鋁袋,逐層密封存茶。存茶唯有嚴實密封,對水汽做到嚴防死守,才能避免茶葉因吸附外界的水汽導致受潮。2、夏季存茶防高溫,避開太陽直射的地方很關鍵。
  • 泡茶九道工序介紹
    沏茶工序一、燙壺:在泡茶之前需用開水燙壺,一則可去除壺內異味,二則熱壺有助揮發茶香。二、置茶:一般泡茶所用茶壺壺口皆較小,需先將茶葉裝入茶荷內,此時可將茶荷遞給客人,鑑賞茶葉外觀,再用茶匙將茶荷內的茶葉撥入壺中,茶量以壺之三分之一為度。三、溫杯:燙壺之熱水倒入茶盅內,再行溫杯。
  • 品茶是一門藝術,泡茶亦是一門學問,如何泡好一壺茶?
    如何泡茶:選好茶具,掌握好泡茶時間,品茶是一門藝術,泡茶亦是一門學問。對於愛茶之人來說,泡茶也是很講究。想要泡一壺好茶,好的茶具是必不可少的。泡茶用具的質地對泡茶效果有很大的關係,壺具的種類有茶壺、蓋碗、蓋杯。購買陶瓷茶具要注意茶具的環保與質量,好的陶瓷茶具對人體健康有溢,劣質陶瓷茶具對人體健康有害。
  • 中國人的敬茶禮儀
    我國歷來就有「客來敬茶」的民俗。
  • 敬茶禮儀,來客敬茶時如何做,才會顯得更有禮貌
    來客敬茶,是中國最早重情好客的傳統美德與禮節,主要有看客選茶、量杯泡茶、以禮敬茶、用心品茶、適時續茶和客走收茶等六大程序。二、量杯泡茶。水為茶母、器為茶父。茶具,是展示茶好壞的重要媒介,器具適宜,茶愈為之生色。所以,不同的茶葉,適用的器具不一樣。綠茶、黃茶、白茶適合玻璃杯,紅茶適合陶瓷蓋杯或玻璃杯,烏龍茶和黑茶適合紫砂或陶瓷壺杯具,花茶適合青花瓷蓋杯或玻璃杯。
  • 敬茶的禮儀不應該被人所忘卻!
    馬上春節即將到來,這個中國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到來,大家都要從四海八荒回到老家團圓,長輩們都在家中,這時候一定會有許多的禮儀需要用上,包括敬茶禮。 春節期間往來的賓客肯定是十分之多,我們少不了的需要需要給客人斟茶、敬茶。這裡在敬茶的時候可是有不少講究的,我們是一定要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