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8 21: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6月7日,合江九支鎮赤水河二橋施工現場,九支岸主橋墩12根直徑達2.5米的樁基全部澆築完畢;赤水岸邊,主墩12根樁基還在進行鑽孔作業。
隨著汛期臨近,赤水河水位不斷升高,為保證工期不再被延誤,施工單位開始製作鋼圍堰。
大橋力爭在2022年建成通車
據四川路橋赤水河二橋項目現場負責人蔣松介紹,自今年復工以來,大橋施工進展順利。僅用3個月時間就完成九支岸主墩地下樁基澆築,開始進行承臺部分的鋼筋焊接和模板拼裝。
施工現場100米外的鋼筋製作棚裡,在飛濺的鐵花和刺眼的亮光中,一個個直徑2.5米的鋼筋籠子焊接完畢,等待吊裝。
「這些鋼筋籠就是是赤水岸的樁基『骨架』。」蔣松說,受疫情影響,赤水河二橋赤水岸復工時間推遲到4月份,再加上岸邊樁基位置緊鄰居民區,為減小噪音對居民造成的影響,樁基鑽孔不能使用衝擊鑽,只能用噪音小的水磨鑽,導致施工進度相對滯後。
蔣松告訴記者,要保證工期不落下,在汛期來臨之際能正常施工,赤水岸橋墩位置將安裝鋼圍堰,以便樁基鑽孔、澆築不受影響。
「根據施工計劃,赤水河二橋建設周期為30個月,受疫情影響,建成通車時間可能會相應延遲。」蔣松說,為了把落下的工期儘快補上,施工單位主動延長每天作業時間,同時優化施工方案。今年的目標是完成兩岸橋墩0號塊(橋面位置)以下塔柱澆築,大橋力爭在2022年建成通車。
建成後,將聯動川黔毗鄰地區發展
在建中的赤水河二橋又名九支大橋,位於合江縣九支鎮夾子口河段,右岸連接赤水市人民南路與河濱西路路口,左岸連接九支鎮夾子口處,與X03縣道及在建中的G546相連。大橋採用矮塔斜拉橋型,全長1407米,寬24米,設計為雙向4車道,計劃投資2.6億元。
赤水河二橋建成後,將更好聯動川黔毗鄰地區發展,打通合江九支的出省通道,有效緩解九支鎮部分路段擁堵現象。
作為世界自然遺產地,赤水市近年來遊客量激增。一河之隔的九支鎮也承接了赤水市旅遊產業帶來的輻射效應。同時,九支鎮同樣歷史悠久,是四川通往貴州的重要門戶,川南、黔北、鹽馬古道、古代南方絲綢之路和古代夜郎道的重要驛站,素有川黔鎖鑰之稱。
但受赤水河阻隔,兩地間僅有一座建於上世紀70年代的省道公路橋相連。因為橋梁病害,目前已禁止車輛通行。兩岸來往需經高速路繞行。因此,在赤水河上再建一座大橋,已是兩岸群眾已期盼多年的夢想。
原標題:《聯動川黔毗鄰地區發展丨赤水河九支大橋有望2022年通車》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