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的表現形式有很多種,但在繪畫師的眼裡,藝術的繪畫幾乎都是用畫筆和顏料組成的。吳冠中曾說過,單一的線條與顏色如果脫離了畫面感,那就不能稱之為藝術的繪畫。
但在國外,玩另類藝術繪畫的藝術師大有存在,很多程度上他們走的是西方的藝術理念。尤其是他們所用的繪畫手法,更是有著極強的藝術表達效果。
不同於中國的油畫與國外,國外的大師對於藝術的表達更開放,更具有張力。一位來自於國外的藝術大家沙爾曼·科索羅,他繪畫就從來不用畫筆,而是用調色刀和顏料來堆砌自己的作品,而且畫人物從來都是不畫臉。
這種另類的藝術作品效果怎麼樣呢?下面我們帶著關於藝術的疑問,一起來欣賞一下他的作品吧。
首先與其他的作品一樣,他用調色刀刮出來的作品,一樣給一種視覺的衝擊感,而且絲毫不輸於一些寫實派的油畫作品。
整個的藝術完整性與完美性都達到了,尤其是這種看似乎不全面的表達手法,更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觀。對於沙爾曼·科索羅的作品,很多歐美的藝術愛表示稱讚,尤其是在設計領域裡面,沙爾曼·科索羅的作品無疑是一種獨特的色彩自創畫。
用大型的調色刀刮出作品,沒有用筆來畫是不是就不符合藝術的章法之內呢?答案是否定的。細看了他的繪畫,只是形式不一樣,與油畫一樣,他也是採用了顏料給欣賞者的視覺欣賞。
而且看顏料構成的人形,更能體現一種明顯的能量值,這是油筆繪畫所不能表達的一種藝術效果。作品充滿著藝術的張力,而且給人的精神強度極高,更有一種動態的人體繪畫效果。
用的顏料與油畫的一樣,給人們呈現的形式也是在畫紙上,只是一個用畫一個用刮。但不管藝術創作的手法怎麼樣,給人的感受其實同油畫作品是一樣的,甚至這種視覺的享受,用調色刀刮出來的更好,更能夠吸引人。
雖然他任何一張作品之中並沒有重在描寫人體的五官,但就這種用刮刀創作的作品,每一個顏料的落刀點,還有色彩元素給人的那種構圖的張力,無疑是讓藝術的表達更具有自己的精神層次感。
省去了畫人體的五官,絕不代表著作品就是懶,或者是證明這種繪畫的形式有缺陷性。只是作品認為這種藝術的表達,粗線條一點更具有藝術的美感而已。
刮出來的油畫?又或者是用顏料厚畫法來形容?一塊塊顏色的碰撞,然後構成了一個整體的藝術作品,不知道大家應該怎麼來評價這樣子的藝術作品呢?
很多人表示這樣子的作品屬於新時代的藝術產物,但是在中國藝術繪畫的層面上,其實它很難適應於中國的市場,至少他不應該與寫實派的油畫相提並論。
如果把它融入到繪畫的藝術範疇內,應該怎麼來給他下一個定義呢?這種充滿著張力的藝術作品,算不算是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