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1 16: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日,駐哥打基納巴盧總領事梁才德在《星洲日報》《詩華日報》《亞洲時報》《華僑日報》《婆羅洲郵報》《每日快報》等馬來西亞和沙巴州主流中英文媒體上發表署名文章《偉大抗疫精神是全面戰勝疫情的力量源泉》,向沙巴各界介紹習近平主席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重要講話精神,宣揚中國偉大抗疫精神。全文如下:
9月8日,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發表重要講話,並向鍾南山頒授「共和國勳章」,向張伯禮、張定宇、陳薇授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現場兩千多位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代表也獲得褒獎。這種禮遇,是國家對於在抗疫鬥爭中作出重大貢獻的各界人士的崇高敬意,歷史和人民也將永遠銘記他們的名字和功績:
鍾南山—中國呼吸疾病研究領域的領軍人物,提出的防控策略和防治措施挽救了無數生命,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作出巨大貢獻。
張伯禮—指導中醫藥全過程介入新冠肺炎救治,主持研究制定的中西醫結合療法成為「中國診療方案」的亮點,為推動中醫藥事業傳承、創新、發展作出重大貢獻。
張定宇—紮根醫療一線的傑出代表,作為漸凍症患者,疫情期間仍義無反顧、衝鋒在前、救死扶傷,為打贏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作出重大貢獻。
陳薇—長期從事生物危害防控研究,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在疫苗、防護藥物研發方面取得重大成果,為疫情防控作出重大貢獻。
……
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來全球發生的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遭遇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在過去8個多月時間裡,中國政府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以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大無畏氣概,進行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經受了一場艱苦卓絕的歷史大考,取得了抗疫鬥爭重大戰略成果。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指出:「中國的抗疫鬥爭,充分展現了中國精神、中國力量、中國擔當……,鑄就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這種精神,是激勵全國人民英勇抗擊疫情的精神支撐,是中華民族偉大民族精神在新時代的新發揚,也將成為國際社會徹底戰勝疫情的力量源泉!
生命至上,集中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追求。「為了保護人民生命安全,我們什麼都可以豁得出來!」習近平主席在會上的這句講話,是中國政府執政為民理念的最好詮釋,也是中國人民敬仰生命的人文精神的最好印證。疫情發生後,中國政府反覆強調「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果斷關閉離漢(武漢)離鄂(湖北)通道,不惜按下經濟社會運行發展「暫停鍵」,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果敢的歷史擔當,堅決做到「不遺漏一個感染者,不放棄每一位病患者」。在疫情最嚴重的的湖北,有3600多名80歲以上的新冠肺炎患者被治癒,其中還包括7名百歲以上老人。「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定宇曾說過,「當病人危在旦夕的時候,作為醫務工作者,腦子裡只有一個想法,竭盡所能救死扶傷。」在遇到巨大困難、危險之際,全力護佑人的生命、人的價值、人的尊嚴,應當成為各國政府最自然、最樸素也是最堅定的選擇。
舉國同心,集中體現了萬眾一心、同甘共苦的團結偉力。疫情面前每個人都是戰士,中國幾乎所有行業和職業都直接和間接地投入到疫情防控中,中央政府舉旗定向、戰略決策,醫務工作者白衣為甲、逆行出徵,科研工作者焚膏繼晷、接力攻關,軍隊官兵晝夜星馳、奮勇當先,共同創造出僅用10多天時間先後建成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大規模改建16座方艙醫院、迅速開闢600多個集中隔離點的奇蹟。在人類發展歷史上,團結的精神始終為全人類凝聚著踏平坎坷、激越向前的磅礴力量。
捨生忘死,集中體現了敢於壓倒一切困難而不被任何困難所壓倒的頑強意志。危難時刻,方顯英雄本色。面對這場嚴峻的危機與大考,全國抗疫勇士們臨危不懼、視死如歸,他們中間,有把生的希望留給他人而自己錯過救治的醫院院長,有永遠無法向妻子兌現婚禮承諾的丈夫,也有犧牲在救治崗位留下幼小孩子的媽媽……一名方艙醫院建設項目的負責人曾經感嘆到,「哪有什麼基建狂魔,不過是普通人在拼命!」這次表彰的一千多名抗疫先進個人中,有50多人已長眠於他們深愛的山河熱土。「別樣元宵夜,抗魔戰正酣。你好我無恙,春花迎凱旋。」「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伯禮在武漢抗疫一線寫下的詩句,展現著廣大抗疫人員以生命赴使命、用大愛護眾生的大無畏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尊重科學,集中體現了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的實踐品格。新冠肺炎是一種前所未知的新型傳染性疾病,想要徹底戰勝它就必須秉持科學精神、科學態度,把遵循科學規律貫穿到決策指揮、病患治療、技術攻關、社會治理各方面全過程。疫情初期,中國科研人員以舉世驚嘆的速度破解新冠病毒全基因序列,分離出病毒毒株;在沒有特效藥的情況下,中國實行中西醫結合,先後推出八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篩選出「三藥三方」等臨床有效的中藥西藥和治療辦法,被多個國家借鑑和使用;中國開展的新冠病毒疫苗研製工作取得重大進展,已有三種進入第三期臨床試驗階段,距上市投產僅一步之遙。事實證明,每當人類面臨重大危機,只有堅持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並駕齊驅,才能依靠這兩股相得益彰的強大力量渡過難關。
命運與共,集中體現了和衷共濟、愛好和平的道義擔當。中國秉承「天下一家」的理念,既對中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負責,也對全球公共衛生事業盡責。在自身疫情防控面臨巨大壓力的情況下,中國已向世界衛生組織提供兩批共5000萬美元現匯援助,向32個國家派出34支醫療專家組,向150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提供283批抗疫援助,向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和出口防疫物資。人類本就是榮辱與共的命運共同體,重大危機面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任何自私自利、嫁禍他人、顛倒是非、混淆黑白的做法,不僅對本國人民造成傷害,也會影響全球疫情防控,只有團結合作才是人間正道。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挑戰中,中國與沙巴始終守望相助、患難與共,堪稱國際抗疫互助合作的典範。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沙巴州政府和人民在中國最困難的時候伸出的寶貴援手;沙巴疫情發生後,中國總領館第一時間全力以赴籌措多批抗疫物資馳援沙巴;今年4月中國醫療專家組在沙巴工作的情景至今依然歷歷在目。未來我們將繼續推進疫情防控國際合作,向世界各國提供抗疫物資、分享疫苗研製成果,並同沙巴州政府和各界一起攜手,為中沙全面戰勝疫情不斷注入正能量!
當前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中國人民在這場抗疫大戰中鑄就的偉大抗疫精神,能夠為世界各國共同戰勝疫情提供無窮的精神力量,各國休戚與共、風雨同舟、團結合作,定能最終戰勝疫情,共建美好家園!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