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中國網訊】MBA中國網《2018 年管理類聯考·名師面對面》欄目,本期邀請到呂建剛老師做客我們的節目,為我們詳細解答:管理類聯考到底考什麼,管理類聯考命題特點以及各科的備考建議為準備參加聯考的考生們答疑解惑,指明聯考方向。
管理類聯考英語名師,呂建剛簡介
數學、邏輯、寫作全能名師。獨創「老呂邏輯」,數學「母題學習法」,將複雜術語口訣化、解題技巧公式化發放簡潔粗暴有效。連續4年押中管理類聯考數學邏輯30餘道,押中2013年管理類聯考、2014年經濟類聯考論說文。
實錄
大家好,我是呂建剛老師,江湖人稱「老呂」。老師講的是管理類聯考的綜合,數學、邏輯、寫作三科。經常有人問我:老呂,你講三科靠譜嗎?聽說只有小學老師才講三科。但是,你不知道,有一種叫天才,每天早上叫醒我的不是尿,是老呂的才華。不要問我靠不靠譜,聽一下我的課程,你就知道靠譜不靠譜。
管理類聯考考什麼
今天要講的是管理類聯考的管總三科到底如何備考。我一直認為我們要想在考試中取得勝利,第一要了解這個考試。我們有好多同學,學了大半年還沒有做過一套真題,還不知道我們的考試思路到底是怎樣的。那你的目標要指向何方?所以各位,要想備考,首先要了解考試。
管理類聯考到底考什麼?考數學、考邏輯、考寫作。數學考25道題,每個題3分是75分。邏輯考30道題,每道題是2分,總分60分。再加上兩篇作文,第一篇論證有效性分析,要求寫600個字。第二篇論說文,要求寫700個字。考試時間是180分鐘,但是考生們請注意,你的答題時間真的是180分鐘嗎?去掉55道題需要塗答題卡,每個題一秒鐘,檢查一秒鐘,那麼需要2-3分鐘時間來塗卡。再加上你總有2分鐘會走神,會緊張把。也就是說,全國心裡素質最好的考生大約有175分鐘的時間來答題。那麼175分鐘放到55道選擇題和兩篇作文上,也就意味著55道選擇題,每個選擇題平均只有2分鐘的時間。那麼,兩篇作文需要在60分鐘內寫完。
聯考數學的命題特點及備考建議
所以,管理類聯考第一個命題特點就是題量太大了。我們時間有限,題量又大。所以老師對你們的第一個要求就是做題要快。什麼題都會做,但是做題速度慢,這樣的考生是很難考上研究生的。
管理類聯考的第二個命題特點就要看看題型難度怎樣?從數學、邏輯、寫作來講,數學的原則,老師總結出來三點:不難、不偏、不新。所謂的不難,數學一共25道題,並不是一道難題也沒有,是整體上難度有限,依考常規題型為主。有25道題可能是9:1的結構,有90%的題是老師經常講的常規題型以及常規題型的變化,可能每年有1-2道題左右會有一些難度。但是,整體上看難度是不大的。所以,老師的要求就是有母題秒殺常規題型。我們的考試大概有常考104類母題。這是第一個,難度整體上有限,叫做不難。
第二個叫做不新。不新就是很少有新題。因為我們的考試要嚴格按照考試大綱上的要求來命題。新題目有限,大多數時候是原有題目的改編、組合。從來沒見過的新題非常少。
第三個是不偏。絕對不會出現偏題,就是超過考啊是大綱的題型。老師從來沒有講過,從來沒有見過的題型,是不會出現的。好了,這是數學。
聯考邏輯的命題特點及備考建議
我們來看邏輯的命題。我們把2012年稱為分水嶺。那麼2012年以前很少考一種叫做綜合推理。從2012年以後這類題型開始增多,仙子邏輯到底考什麼?分為三類:形式邏輯、論證邏輯、綜合推理。
什麼叫形式邏輯?顧名思義,考的就是思維的形式是什麼?舉例:一頭豬加一頭豬是兩頭豬、一頭牛加一頭牛是兩頭牛......所以說我們把它抽象出一個公式來就會出現1+1=2。我們把1+1=2叫做數學公式。什麼叫形式邏輯?就是類似於1+1=2的公式。我們把思維的思路表示成公式是什麼,這就是形式邏輯。如果a,那麼b。雖然說形式邏輯非常簡單,老師要求考滿分。
第二個是論證邏輯。什麼事論證邏輯?比如:老呂好帥啊!這是個論證嗎?不是,這是一個觀點。什麼是論證?有理由去支持的觀點,把觀點叫做論點,把過程叫做論證。什麼事論證邏輯?我們就研究在論證過程中,如何支持一個論證,如何削弱一個論證。在論證過程中我們會犯哪些錯誤。這個就叫論證邏輯。這個難度較高,考試過程中大概會考12道題左右。
第三種叫做綜合推理。就是綜合考察,比如有形式邏輯的支持,有數學的支持。所以說,如果要問什麼是綜合推理?可能會考到邏輯、會考到數學的內容,這種組合的題叫做綜合推理。
最近幾年,命題結構形式邏輯大約10到左右,論證邏輯12-13道,綜合推理8道左右。
從命題來看,邏輯難度有所增大,尤其是綜合推理增加了以後,因為這種題型對大家做題時間要求比較高。所以,總而言之,老師對你們的要求還是一個字,要快!
邏輯到底怎麼學?首先要了解邏輯不考什麼?邏輯不考邏輯。因為這是考試大綱明確規定的,原文是:邏輯考試考察考生的邏輯分析、邏輯思維能力。但是不考察邏輯學的專業知識。也就是說你只要把題做對就好了,至於邏輯的學術術語是什麼並不重要。所以說,邏輯到底該怎麼學?我們把複雜的難懂的邏輯術語變成能聽懂得人話是怎樣的。我們不僅要考上研究生,還要簡單粗暴的考上研究生。這就是我們的教學目的。
聯考寫作的命題特點及備考建議
第三是關於寫作。寫作有兩篇,第一篇叫做論證有效性分析,第二篇是論說文。我們先看論證有效性分析,就是別人說了一段話我們怎麼去說這段話有毛病,有理有據的去分析。論證有效性分析師以邏輯為基礎的。對大家的備考建議:5-6月份以後開始備考,之前開始學邏輯。
第二篇是論說文。什麼是論說文?就是證明自己的觀點。論說文的備考有很多人陷入了誤區。一開始寫論說文就告訴自己「我」要開始說假話了。把文章寫的特別高大上,你就是世界上品德最高尚的人,你就是上帝,你來告訴芸芸眾生,你們該怎麼辦。這不叫論說文,這是傳教。論說文的目的是說服自己聽我的。論說文是寫給和我觀點不一樣的人看的,通過這篇論說文,成功的說服你聽從我的觀點,甚至按照我的要求去做。論說文的重點是能不能夠讓別人聽我的。雖然沒有文採,但是讓你聽我的了,這就是一篇好文章。所以說,大家要搞清楚論說文的目的。
怎麼去說服?老師總結了一個小小的套路。就是我們99%的生物其實只不過在做一件事:趨利避害。想想是不是這個道理?植物為什麼要向光向肥向水生長?趨利。你會發現,每一個人背後的動機都逃不了利害關係。我們只要把利害關係分析清楚了,這不就是能夠說服對方了嗎?
我們去談創新就要想想那些不遠創新的人或者做不到創新的人,為什麼啊?為什麼有人口口聲聲說創新很好,但他不去創新。我們就去分析背後的利害關係是什麼。因為很多時候通過生產舊產品就能獲益了。我就沒有做創新的動力,著就缺少利益誘惑。另外一方面,要去創新是要冒風險的,當我把人力、物力、財力投入進去卻沒有收穫的時候,那麼損失誰來承擔?正式因為對風險的恐懼,很多人就不去創新,這就是背後的利害關係。
但我們仍要勸他去創新,怎麼去勸?還是要分析利害關係。創新表面上看是有風險的,但是不去創新的風險更大,因為人類社會的進步就是一個創新的歷史。創新的腳步是無法阻擋的,區別在於:是你創新了還是你的競爭對手創新了。如果你創新,當然會有風險。如果你不創新,等待你的對手創新成功以後,你會被社會淘汰,會被你的企業淘汰。你或者你的企業會死無葬身之地,你還敢不創新嗎?這就是一篇論說文,把利害關係分析清楚,告訴你應該增麼做。
所以說論說文的寫作應該怎麼去備考呢?我的建議: 我們的考試常考的主題大概有30個,跟著老呂的書,再通過樹上對主題的分析以及對常見的寫作結構的討論,學會方法,把文章練在平時。
老師給大家的備考建議:
到考場上寫不可以嗎?不可以!因為考場上我們需要有60分鐘的時間寫完兩篇文章,考場上高創作室很困難的,所以我們就需要把文章練在平時。考場上需要我們寫700個字,可能有400-500個字是我們平時練好了的。所以各位,需要我們平時積累素材。
我還要強調一點,無論跟著那位老師學習,你學的不是三科,學的是一科。叫做如何考試。那麼既然考試,我建議你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個,你要永遠優先考慮能夠如何快速有效的得分;
第二個,一定要注重模考;
第三個,關於MPAcc/MBA/MPA等等,初試是不考專業課的,這就意味著在10月份有一次擇校機會,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備考情況選擇院校,這個時候也要進行一次模考。
第四個,在院校選擇上我要提醒各位MBA考生一點,MBA各大名校會有提前面試。那麼你可以先去參加提前面試,如果通過了,你就可以報考這所院校,還會對你們降分錄取。所以,MBA的同學一點過要把握機會。Mpacc的同學是沒有提前面試的,所以,需要你們打好基礎,爭取考一個高分。另外,在上半年備考不是特別沉重的時候,你可以提前看一看專業課,尤其是跨專業的考生。否則,複試非常容易淘汰。你一定要記住,只有複試也通過了才是研究生。
今天就講到這裡,我是呂建剛老師,期待與你們的溝通。
版權聲明:
本文為MBAChina原創文章,內容整理自訪談實錄。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文章來源:MBA China及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