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洪洞大槐樹的那些傳說,是真的嗎?

2020-12-06 環球網

你去一個地方,當地人一般會說歡迎來我家,但到了山西洪洞大槐樹,人們說的卻是:「歡迎回家。」

從1370年到1417年,明朝政府在山西組織了18次大的官方移民,近百萬人遷往河南、山東、安徽等地,移民遍布中原地區。因傳說移民多在洪洞大槐樹下匯集轉遷,此處也成為知名移民遺址,成為移民後裔共同的鄉愁。

再現600多年前的那段悲壯歷史

「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居叫什麼?大槐樹下老鸛窩。」在悲戚的歌聲中,演出開始了:人們扶老攜幼來到大槐樹下,卻被告知要遷往外地。兒子拜別老父,兄弟砸鍋各取一份以便日後相認……第二屆大槐樹孝文化節暑假期間在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舉行,大型實景演出《大槐樹移民》感動了不少觀眾。

「他們太可憐了。」一個7歲的小女孩看得入神,看到老百姓被官兵帶走,更是哭得不能自已。「暑假帶孩子過來,是想讓她了解祖先故事,學會感恩、孝順。」孩子的母親梁女士說。

王明明是劇中官兵首領扮演者,由於演得太逼真,還曾被看演出的小孩子打過。「這也是對我表演的認可。」王明明說,「每次演出都有人落淚,甚至有人常坐不起。」

明朝初期,頻繁的戰亂使中原地區人口驟減,為鞏固統治,恢復生產,明朝政府決定從人口興盛的山西向中原地區移民。

「洪洞大槐樹移民在正史中沒有記載,主要是各地家譜、碑文等有記載。」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文化顧問樊德昌說,目前主流觀點認為,大槐樹移民是官方組織的規模最大、移民人口最多、持續時間最長、影響範圍最廣的移民。而洪洞是一個集散地或說是辦理手續的地方。

關於大槐樹的那些傳說是真的嗎?

移民是被騙到大槐樹來的嗎?

有傳說認為,人們不願離開故土,明政府便廣貼告示,欺騙百姓說,不願遷移者,到洪洞大槐樹下集合,願遷移者,可在家等待。人們聽到消息趕來後,卻發現被騙了,只能被迫移民。

樊德昌認為,這只是個傳說,並沒有根據。大槐樹移民前後持續了近50年,明政府不可能總騙老百姓,而是提出了很多優惠政策,如減免稅賦,發放銀兩、種子、耕牛等。

移民後裔腳小趾指甲都是復形?

據說,官兵在移民的腳小趾指甲上,用刀子砍一刀作為記號,以防逃跑。至今,移民後裔的小腳趾指甲都是復形的。

來自浙江省樂清市的遊客金康煥就是跟著傳說而來的。「我們家人都這樣,所以就總想自己會不會也是大槐樹移民,就過來祭拜。」

樊德昌說,從遺傳學角度來講這是不可能的,之所以會有這種傳說,是人們想通過一個最簡單的方法來辨認老鄉。

「解手」一詞來自大槐樹移民?

在大槐樹尋根祭祖園內,所有的衛生間都叫「解手場」,而當地人也稱如廁為「解手」。有人認為,為避免移民逃跑,官府下令將所有人從背後捆手,用長繩聯結在一起。在押解途中,要上廁所就得讓解開手。後來,「解手」也就成了如廁的代名詞。

樊德昌認為這也是後人的一種編排、演繹,沒有可靠依據。「關於大槐樹的很多傳說都是沒有根據的,但有趣動人,具有傳奇色彩,對此,大家不用去計較其真實性,聽之一笑即可。」

尋根祭祖訴鄉愁

數百年滄桑輪迴,明代古大槐樹早已毀於水患,現存的是與古大槐樹同根生的二、三代大槐樹。陸續有人回到大槐樹下尋根問祖,慎終追遠。

趙志旭是河南封丘縣姚務村農民,在三代大槐樹處駐足良久後,他將紅、黃色的祈福帶系了上去。

「老祖宗就是從這裡移民到河南的,還定下了世代耕讀的祖訓。」趙志旭說,姚務村有2000多人姓趙,都是大槐樹移民後裔,「尋根祭祖蔭蔽子孫」是根植在人們心中的一個信條,因此,來這裡祭祖也成了姚務村村民們共同的心願。

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每年收到大量尋根問祖信函,人們希望能在這裡找到自己血脈的故事。「河南、河北、山東等地最多,還有香港、臺灣等地寄來的。」大槐樹尋根祭祖園工作人員說,有一年,江蘇豐縣張氏來信尋根,工作人員將其家譜與洪洞縣馮張村張氏家譜比照後發現,二者記載的方位、距離和遷移時間正好一致,兩地張姓本是一家。

2016年4月4日,第二十六屆洪洞大槐樹文化節尋根祭祖大典在洪洞縣大槐樹尋根祭祖園舉行。來自海內外的近萬名大槐樹移民後裔匯集於此,緬懷移民歷史,共祭移民先祖。新華社發(王培基 攝)

為滿足人們祭祖願望,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每年在清明節、中元節、寒衣節都要舉行祭祖大典。平日裡,尋根祭祖園也有祭祖儀式展示。「洪洞大槐樹祭祖習俗」也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人們來大槐樹不僅是遊玩,更是感受文化,了卻尋根的心願。」樊德昌說,大槐樹移民文化有著強大感召力,這種揮之不去的「同宗共族,天下一家」的情結,構成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厚重的親情文化和根祖文化。

新華社記者王菲菲、王勁玉

原標題:洪洞大槐樹:延續600年的鄉愁

相關焦點

  • 1303年洪洞大地震與山西洪洞大槐樹族根傳說
    顯然,把這個歷史傳說理解為「山西洪洞大槐樹移民」或者「遷民」傳說,並不能找到它與「洪洞」的關聯點。在文獻資料不足以用來「正當」地、合理地回答山西洪洞大槐樹族根傳說與「洪洞」之間的確切關係問題的情況下,就只能從現實歷史本身出發去尋求可能的答案。
  • 山西洪洞大槐樹移民傳說是假!反清復明動員才是真!
    但在數據利用後的結論上,就分出不同了:安介生《山西移民史》的最後結論是,洪洞大槐樹移民傳說是可能的!其他一些支持洪洞大槐樹移民傳說的學者,認為山西平陽府移民當時最多,所以力證山西洪洞大槐樹移民的真實性!
  • 山西洪洞大槐樹的移民傳說,一場民眾記憶的大遷徙
    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或者比較準確地理解這類傳說的產生和流布。這一步步深入的過程,也正體現了作者關於區域社會史或者歷史人類學的方法論意義的思考和闡述。《說不盡的大槐樹》的作者,是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趙世瑜。大槐樹是一個民間傳說。
  • 山西洪洞大槐樹真相
    民間還流傳著若干關於洪洞大槐樹移民的故事。有民間傳說稱,當時的官府預先張貼告示:除廣濟寺大槐樹底下的人不遷,所有地方的人都遷,也有的傳說限定某日凡願遷者都到大槐樹下報導,不願遷者也必須到那裡向官府央情。
  • 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 山西的重趾真的是移民所致嗎?
    「若問老家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居叫什麼,大槐樹下老鴰窩。」山西洪洞的大槐樹很久以來被許多地方的人認為是自己的祖籍所在地。山東移民通常說自己洪洞縣的棗林村是自己的祖籍所在地,江蘇沛縣孫氏的家譜也常常稱來自洪洞縣,如此事例還有很多。
  • 問我祖先來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
    山西洪洞大槐樹。問我老家在哪裡?山西洪洞老鴰窩。這些大槐樹是有來歷的,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出處,那就是山西洪洞。不知道別的地方怎麼傳說這些大槐樹,記得我們村很多上年紀的人都說自己的祖上來自山西洪洞,其實關外的人大都來自山西、山東、河南等地,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祖傳記憶,山西洪洞大槐樹,那句民諺更是家喻戶曉:問我老家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
  • 04.開篇語2:山西洪洞真的有那麼一棵大槐樹嗎?
    我國有不少地方,都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居叫什麼?大槐樹下老鴰窩。」意思是說,我們這些人的祖先,都是來自於山西洪洞縣的大槐樹。那麼,這句話是怎麼來的呢?真的有那麼一棵大槐樹嗎?
  • "解手"原來是這麼來的《山西洪洞大槐樹》
    民間還流傳著若干關於洪洞大槐樹移民的故事。有民間傳說稱,當時的官府預先張貼告示:除廣濟寺大槐樹底下的人不遷,所有地方的人都遷,也有的傳說限定某日凡願遷者都到大槐樹下報導,不願遷者也必須到那裡向官府央情。
  • 華夏子孫根之所在:移民的故鄉——山西洪洞大槐樹
    山西洪洞大槐樹。」「問我故鄉叫什麼?大槐樹下老鴰窩。」相傳,民謠中所說的山西洪洞大槐樹曾歷經數次大遷徙,無數華夏在華人由比移民至海內外,故此其被喻為華夏子孫的根之所在,成為世世代代華夏移民魂牽夢繞的地方。其實,關於山西洪洞大槐樹的傳說並非空穴來風、以訛傳訛。
  • 問我祖先何處來,山西洪洞大槐樹
    民間還流傳著若干關於洪洞大槐樹移民的故事。 為了證實這種說法,老人們總是讓孩子們看小腳趾甲,說凡是過去從山西洪洞縣老鸛窩底下遷來的,最小的那個腳趾甲都是兩瓣的。這是對發生在明代驚天動地的「老鸛窩底下」事件的慘痛記憶。
  • 問我祖先哪裡住,山西洪洞大槐樹。我們的祖先是洪洞大槐樹的嗎?
    問我祖先在哪裡住,山西洪洞大槐樹,問我故鄉在哪裡?大槐樹下老鴰窩。這句話已經流傳了很久。我們很小就聽長輩常說,這句話怎麼來的呢?政府知道人不願意遠離家鄉,就故意對外說山西別的地方人都要移民,唯獨洪洞老鴰窩人不移。人們故土難離啊,於是人們就紛紛的往那塊聚,聚的人越來越多,政府就把洪洞縣老鴰窩的人全部移走。人們走的時候總要看一眼那棵大槐樹,看一眼大槐樹上的老鴰窩。
  • 《洪洞大槐樹移民史》出版
    日前,由山西省洪洞縣縣政協黨組書記、主席程延平,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有限公司董事長範忠義,縣誌辦原主任張青主編的《洪洞大槐樹移民史》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洪洞大槐樹移民史》分上部、中部、下部三冊,是一部以大槐樹移民為主線,分別記述大槐樹移民歷史、移民地理分布、移民文獻資料、移民姓氏分布等內容的「大槐樹移民百科全書」。
  • 尋根問祖——明代山東的「洪洞大槐樹」移民
    青島是一座移民城市,「問我祖先何處來,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居叫什麼,大槐樹下老鸛窩。」這是一首在青島廣為流傳的民謠 。它代代相傳,潛藏著一個宏大的背景,那就是明代山東大移民。明代為什麼向山東大移民呢?主要是因為山東人煙稀少。人煙稀少主要是因為戰亂,而其中又有諸多的傳說。
  • 洪洞大槐樹舉辦中元節祭祖大典
    山西晚報訊(記者 劉江 )9月2日,以「尋根·祭先祖 回家·悅生活」為主題的洪洞今年,嚴格按照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大槐樹祭祖習俗九項傳統儀程進行的中元節祭祖大典,與往年相比更加精彩紛呈。洪洞大槐樹見證了明朝洪武永樂年間規模最大、時間最長、範圍最廣的大移民,600多年來,數以億計的移民後裔不遠千裡,來到這裡尋根問祖、共話親情。大槐樹下,承載了豐富的移民傳說和尋根故事,形成了悠久的祭祖傳統習俗。在本次祭祖大典中,共有迎請神主、敬香通神、典帛安神、敬獻供品、奠酒獻禮、敬致祝文、敬獻樂舞、飲福受胙、鞠躬辭神等九項祭祖議程。
  • 洪洞大槐樹文化節開幕 海內外移民後裔「回家」祭祖
    任彥微 攝   第27屆洪洞大槐樹文化節開幕 海內外移民後裔「回家」祭祖  中新網臨汾3月29日電 (範麗芳 劉小紅)29日,素有「華人老家、天下故鄉」之稱的山西洪洞大槐樹景區根雕大門前,鑼鼓喧天;來自海內外的各界遊客500餘人齊聚此地,共慶第27屆大槐樹文化節開幕。  「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
  • 從山西洪洞大槐樹說起
    "問我祖先何處來,山西洪洞大槐樹"。數百年來這首民謠,在長城內外,大江南北祖輩相傳,婦孺皆知。洪洞大槐樹已經成為尋根祭祖之地。正如一位詩人所寫:"拔地巨槐衝碧漢,相承一脈密分枝"。元朝末年,自然災害,黃河水患嚴重,戰亂紛紛,民不聊生。
  • 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洪洞大槐樹移民史》出版
    日前,由洪洞縣政協黨組書記、主席程延平,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有限公司董事長範忠義,縣誌辦原主任張青主編的《洪洞大槐樹移民史》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洪洞大槐樹移民史》分上部、中部、下部三冊,是一部以大槐樹移民為主線,分別記述大槐樹移民歷史、移民地理分布、移民文獻資料、移民姓氏分布等內容的「大槐樹移民百科全書」。該書的出版將為移民後裔提供更為詳實的尋根憑據,為大槐樹移民文化研究提供真實的史料,也為槐鄉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提供強大的支撐和源動力。
  • 從洪洞走向世界的大槐樹移民,究竟蘊含著什麼樣的精神信仰?
    而在這些波瀾壯闊的移民史中,明初「山西大移民」的大槐樹傳說,則是其中人們最耳熟能詳的故事之一!洪洞大槐樹,移民們的精神信仰!在華夏大地遍布的山西移民中,很多人口中都流傳著關於大槐樹的傳說!「問我祖先來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居叫什麼,大槐樹下老鴰窩。」為什麼關於大槐樹的故事能夠流傳至今?這與那段古老的移民故事終究密不可分。據說,每次遷民,不管家在何處,都以洪洞為集中地。據古書記載,明朝時在洪洞城北二華裡的賈村西側有一座廣濟寺,為唐貞二年所建。
  • 蓬萊移民與洪洞大槐樹
    -「問我祖先來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一句膾炙人口的民謠,道出了蓬萊移民的主要來源。六百年前後的移民大潮,使蓬萊乃至山東近半數以上的人有了一個共同的根——洪洞大槐樹。  日前,蓬萊歷史文化研究會歷時兩年多,對蓬萊市村莊進行了全面調查研究,得出了上述結論。
  • 國內旅遊:臨汾「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
    對於這種創新,我很贊同,因為它「一箭雙鵰」,更符合現在人們的生活方式,更好的跟上時代的腳步一同發展,所以我也追隨著這份潮流,來到了洪洞大槐樹這個聖地。農曆九月初九是我們的重陽節,這是一個祭祖的節日。傳說這一天要帶著親人們出來登高「避災」,不過我覺得這也是一種增進親情的方式。這天,我帶著我的家人一起來到了這個地方――洪洞大槐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