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由遵義市人民政府主辦,遵義市旅遊發展委員會承辦的「紅色聖地 醉美遵義」遵義旅遊文化節在江北區大融城舉行。赤水石斛、湄潭翠芽、婁山黃燜雞、正安野木瓜、金銀花、仁懷醬香系列酒、海龍屯探秘、桐梓漂流等10餘萬元遵義特色吃住行產品,通過贈送和抽獎的方式發放給山城消費者,為重慶市民帶來一股清涼的黔北之風。
遵義市作為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南臨貴陽市,北倚重慶市,西接四川省,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是國家規劃長江中上遊綜合開發和黔中經濟區綜合開發重要區域,處於成渝—黔中經濟區走廊的核心區和主廊道,黔渝合作的橋頭堡、主陣地和先行區,是西南地區承接南北、連接東西、通江達海的重要交通樞紐,一直以來就是重慶市民出遊的首選目的地之一。遵義有世界文化遺產海龍屯、世界自然遺產赤水丹霞,也是中國的酒文化名城。享有中國長壽之鄉、中國厚樸之鄉、中國金銀花之鄉、中國高品質綠茶產區、中國名茶之鄉、中國吉他製造之鄉等稱號。
近年來,遵義市先後榮獲全國雙擁模範城、中國酒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等10餘個國家級城市品牌。
遵義會議紀念館(圖片來源於網絡)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這裡召開了舉世聞名的遵義會議,從而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使遵義成為紅色革命的聖地。在中央紅軍長徵轉戰遵義三個多月的艱苦歲月裡,「四渡赤水」、「強渡烏江」、「婁山關大捷」、「苟壩會議」、「青槓坡戰鬥」在這裡演繹;毛澤東最得意的詩詞之一《憶秦娥·婁山關》在這裡創作;紅軍縱橫萬裡,最關鍵的會議、最重大的轉折、最神勇的戰鬥都發生在這塊極富靈性的土地上。這些經典絕版的紅色印跡,使遵義成為舉足輕重、不可或缺、不可不訪的革命聖地。
赤水燕子巖景區(圖片來源於網絡)
遵義是鑲嵌在雲貴高原上的一顆璀璨綠寶石,這裡處處是休閒勝地、養生福地。這裡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常年平均氣溫15°C,全市森林覆蓋率超過50%,景區高達80%以上;空氣負氧離子含量平均每立方釐米達3萬個,景區每立方釐米高達15萬個以上。中國茶海、茶海之心景區松林密布、雲蒸霞蔚,林茶相依、薄霧繚繞,茶莊棋布。景區土壤富含鋅硒元素,出產極具養生功效的鋅硒有機茶,出口歐美,倍受青睞。熱情好客的土家族村民會邀您茶園採茶、教您親手制茶、閒聊話茶,實現您「春茶自己採,把春天帶回家」的夢想。遵義有可與張家界、三峽、九寨溝媲美,卻仍藏在深閨人未識的赤水景區、中國茶海景區、鳳岡茶海之心景區、烏江畫廊景區和寬闊水、大沙河、鳳凰山、竹海等眾多國家、省級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和森林公園,還有沿赤水美酒河150公裡的國際自行車標準綠道,黔北200萬畝茶海、100多公裡木棧道,遍地是溫泉和石斛仙草,既是避暑納涼的絕佳之地,也是一個自然天成與人文造化完美結合的康養天堂。
目前,遵義市有100多處特色景區,15個4A級以上景區,形成了拉動遵義旅遊消費的拳頭產品。「十二五」期間,全市接待遊客21679.68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903.23億元,年均分別增長30.9%和35.1%。2015年接待遊客6221.9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547.0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2%和23.1%。
同期,遵義市四星級以上星級飯店從3家增至8家,旅遊住宿床位數由5.4萬張增加到13.8萬張,旅遊接待服務條件進一步改善。隨著貴州省大數據的迅猛發展,正在建設一批智慧旅遊鄉村、智慧旅遊景區、智慧旅遊企業,旅遊信息化水平明顯提高,將為到遵義的人們提供更為便利的旅遊環境。
與此同時, 2015年遵義市獲得「十佳紅色旅遊目的地」的稱號,赤水市通過國家康養示範基地複評驗收,遵義縣花茂村獲「最美紅村」、婁山關和四渡赤水景區獲「十佳紅色旅遊景區」等,整個遵義市各旅遊景區景點美譽度和知名度大幅提升。目前,遵義市正在積極申報系列「國字號」休閒品牌和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等,這些都將成為遵義旅遊業的亮點、賣點和「引爆點」。
2016年,遵義市已經確定了旅遊發展的目標:確保接待遊客8460萬人次以上,實現旅遊綜合收入765億元以上,同比分別增長36%和40%,其中,省外入遵遊客佔接待總人數的50%以上。完成旅遊固定資產投資145億元以上,同比增長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