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千億黑馬」房企福晟再陷泥淖

2020-12-17 中國經濟網

    多個樓盤項目停擺、跟投款難兌付、6.3億元債券違約…… 昔日「千億黑馬」房企福晟再陷泥淖

  昔日「千億黑馬」福晟近來麻煩不斷。 

  11月24日,網上流傳的一封《致福晟集團全體跟投員工的公開信》顯示,用於支付福晟員工跟投款的2.6億元被轉走。一周後,一份銀行轉帳記錄印證了上述公開信內容的真實性。 

  更早前的11月19日,福晟集團發布公告稱,公司未按時兌付應於當日支付的「18福晟02」回售本金及債券利息,合計6.31億元。同日,大公國際決定將福晟集團的主體信用等級由A+下調為C。 

  事實上,2019年深陷資本困局的福晟一直話題不斷,由此也引來業界的持續關注:目前福晟的「合作聯盟」情況如何?原福晟員工的跟投糾紛到底進展幾何?主要項目復工情況如何?能否形成良性循環解決當下危機? 

  11月底,《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赴福晟大本營福州調查發現,錢隆府、中央美墅、錢隆雙璽、音江南等多個項目處於停工或半停工狀態。 

  與此同時,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上,記者也看到不少業主反映福晟旗下樓盤項目的停工問題,其中除了福州的項目外,還包括長沙、淮安、寧德、漳州等多地的項目。

  

福晟雲樾東升項目已停工半年以上 每經記者 吳若凡 攝 

  跟投款和抵房都拿不到 

  對於上述公開信中描述的「用於支付福晟員工跟投款的2.6億元被轉走」一事,世茂方面回復《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該資金是世茂所有。共管資金的性質是附條件的「借款」,而非無條件兌付。世茂轉出資金的原因,是福晟未能按照協議約定履行應盡義務,世茂正常收回帳戶資金。 

  2.6億元被轉走後,福晟的跟投員工該怎麼辦? 

  「我們的跟投款和抵房都出現了一系列問題。因為涉及複雜的流程,穿透了幾層操作,我們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大家都焦急萬分。」多位福晟前員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 

  實際上,早在今年4月,《每日經濟新聞》就曾以《出資15億?福晟遭數百員工「討債」,房企青睞的項目「跟投」緣何變形?》為題,報導了數百原福晟員工因跟投公司產品無法兌付本息,一度展開多輪維權。 

  在一輪輪的維權潮之下,事情終於有了一絲轉機,公司高層也出面作出一些解釋,並給了跟投員工兩個選項——跟投款抵房款、退還跟投款。 

  參與維權的福晟前員工孫維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在高層在場的情況下,他們在福晟錢隆廣場3樓的會議室籤訂了一份協議,首先是跟投款的收益部分打五折,同時員工自願放棄延期部分利息。籤完協議後,選擇抵房的員工可以去相應項目公司辦理認購協議。 

  據孫維介紹,目前大部分跟投員工選擇抵房來拿回跟投款,若全款抵房(即抵房款夠房子全款)的,房子需手續完整後員工才能自己賣。當時孫維選擇抵房的項目是雲潮,隨後他去項目上簽署認購協議。協議約定,只要達到首付要求,案場會幫助其賣房。 

  但讓孫維奇怪的是:「協議上只有一個認購章,而不是公司的正式公章。後續也沒有付款的發票或收據,更沒有正常的買房籤合同程序。」 

  為此,孫維從區域營銷負責人到區域董事長挨個找了個遍,催了4個多月也沒有進展。得到的答覆永遠是,上頭要求暫停房抵的事情。 

  相比孫維,福晟前員工王強則更近了一步。他告訴《每日經濟新聞》,當時抵的是福晟錢隆府的房子,籤了協議後同時收走了他手上的跟投款收據。如今,他的房子已經找到了下家,並且辦理了貸款。按照協議,公司應該在9月4日前就給他辦理退款手續,但直到現在也還沒有辦理。 

  同樣遭遇的還有前福晟員工張曉,他與一部分前同事選擇了跟投款抵車位,也遲遲沒拿到具體的單據證明。「我們現在遇到的問題,是跟投款本金不知道去哪邊要,利息就更別說了。而且,房子及車位的產權無法落實。」 

  因為抵押的房產一直辦不下房產證,福晟前員工陳璐已經開始裝修錢隆奧體城的房子,甚至準備入住了,雖然依舊是「名不正言不順」。 

  《每日經濟新聞》此前曾調查報導,錢隆奧體城項目牽扯到福晟一隻3億元的私募基金產品,而基金投資人因為無法拿到收益,曾多次前往項目、公司討說法。 

  正因為以該項目為底層資產的基金是三方共管,只要其中一方不同意,這些原福晟工就不可能拿到房產證。 

  堅持要求退回跟投款的這一批福晟前員工同樣遭遇各種不順。 

  福晟前員工劉明告訴記者,他的跟投款本金共計35萬元,當初約定分三期歸還,第一期25%,第二期25%,第三期50%。 

  到目前為止,劉明才收回了第一期本金,並且是分好幾次給到的,延遲了約2個月。第二期本金的收回時間是2021年1月31號,還有不到2個月時間。他現在越來越擔心能否收回後續本金。 

  劉明表示,這批跟投了的福晟前員工,如今遭遇各不相同,但沒一個是順利的。大家時不時會去錢隆廣場(福晟總部)討要一下說法,怕公司只會拖著。

  

處於半停工狀態的福晟錢隆府 每經記者 吳若凡 攝 

  在職員工受牽連遭待崗 

  離職的員工和公司幾乎已「反目成仇」,在職的員工日子同樣也不好過。 

  在世茂福晟一個重要部門擔任副總監職務的張靜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她已經兩個月沒領到工資了。 

  和張靜有同樣經歷的還有另外一些同事,且基本都是福晟系的員工。 

  據張靜透露,從11月24日起,在福晟錢隆廣場48~49層上班的福晟總部員工就接到部門主管的通知,不用去公司上班,在家待崗。 

  「我這周想去公司樓上拿個東西,結果被保安攔在外面不讓進。」一名福晟的在職員工董鵬告訴記者。 

  據了解,福晟錢隆廣場48~49兩層包括開發、資金、設計、工程、財務、人力等部門,屬於世茂福晟。 

  至於何時能夠復工,多名員工坦言「還不清楚,一切等待通知」。 

  為何不讓這些員工去上班?一位內部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因為世茂和福晟的高層正在談判。 

  該內部人士透露,在世茂和福晟談判沒有最終結果之前,福晟將47~49三層樓封掉,為的是防止有人破壞重要文檔資料。而事件起因則源自上述《公開信》所述的,世茂未經福晟允許私自轉帳。 

  而同樣位於福州的福晟福州區域公司福晟錢隆大第辦公室,員工則接到通知每日上午正常去公司上班,下午就不要來了。 

  原福晟員工的跟投款無法兌付,福晟在職員工也遭待崗,加之福晟到期債券違約,作為合作方的世茂有何說法? 

  對此,世茂方面回復《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作為本次的紓困對象,福晟仍以獨立的法人身份和名義對外經營並獨立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同時,各方亦未約定紓困方應對福晟的債權債務承擔責任,故對於紓困之前或之後的債權債務均應由各債務主體自行承擔。」 

  而對於跟投款和員工工資問題,福晟方面回復《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員工跟投款兌付)確實進展緩慢,員工工資確實有部分拖欠。目前雙方(福晟和世茂)正在進行談判,談得如何尚不清楚,相信本周就會有一個結果。「我們一直是以歡迎的態度和對方合作。」 

  旗下多個城市項目停擺 

  種種跡象表明,福晟的資金問題已經頗為緊迫,而這也傳導到了在建的多個項目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位於福州市內的多個樓盤現場發現,項目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停工問題。 

  曾被視為標杆項目的福晟錢隆府,現場只有零星幾棟樓裡傳出敲打的聲音,但並沒有多少工人在施工。該項目保安告訴記者,項目基本上是做做停停。一名現場工人則稱,他們已經被告知明年10月撤場。也就是說,項目還有近一年時間才會竣工交付。 

  針對福晟錢隆府的半停工問題,今年10月就有業主在福州12345便民服務平臺反映過,福州市城鄉建設局也給出了回覆:因福晟與各金融機構的債務梳理,目前監管帳戶無法動用。該項目債權方、股東方、施工方等多方正在對後期項目的施工及運營進行溝通協商,近期將制定出較為穩妥的方案。建設局也只能在職能範圍內與相關部門努力推動項目。 

  另一個項目中央美墅,11月份也曾遭業主投訴過停工問題。 

  11月17日,福州市城鄉建設局回復稱,目前該項目債權方、股東方、施工方等多方正在對後期項目的施工及運營進行溝通協商,近期將制定出較為穩妥的方案。 

  有關預售資金監管事宜,福州市城鄉建設局表示已牽頭相關部門出臺管理辦法。該項目為監管辦法出臺之前已有商業銀行與福晟公司籤訂資金監管協議,有關辦法出臺之前的監管行為由銀行與企業通過協議約定予以執行。並表示會在職能範圍內與相關部門努力推動項目,並已告之監管銀行不得違規撥付。 

  不過,從《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日的實地探訪情況看,中央美墅項目施工現場和整個工地空無一人,並沒有恢復動工的跡象。 

  工地保安室只有一名保安躺在臨時小床上。其告訴記者,項目已經停工半年有餘,不知道何時開工,可能要等到明年。 

  在福晟的閩江道1993(福晟江山府)項目現場,一名保安告訴記者,項目也不算停工,目前有三名工人在裡面做排線。「今天上午政府的人也來看過,說會盡力趕工期。」 

  而福晟江山府項目也曾多次遭到業主投訴。 

  對此,福州市城鄉建設局曾給出意見表示,福晟江山府目前各樓棟處於外牆真石漆、幕牆施工階段,項目現正常施工。並表示會加強對福晟集團所屬項目的監管。 

  福晟朝陽壹品項目也發生了同樣的問題。記者在項目現場發現,工地上只有零星的幾名工人在做園林景觀。一名正在澆水的工人告訴記者,工地上的工人已經半年沒發工資了。 

  在場的物業公司的人員則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直言,朝陽壹品項目確實停工半年有餘,目前正在進行零星的園林景觀施工。之前停工主要還是因為沒錢,現在正在積極登記賣車位,等車位賣了有錢了就能繼續開工了。 

  針對該項目,福州市城鄉建設局和倉山區房管局也均公開過進度問題和相關督促意見指出,朝陽壹品目前正在建設,據企業反饋,商品房按照合同交付使用時間(2020年12月31日)積極推進。 

  如今,距離朝陽壹品約定交付的日子僅有不到一個月時間。 

  相比之下,雲樾東升項目則切切實實「停工許久」。記者在項目現場看到,工地大門緊閉,工地上雜草叢生,到處是雨水坑。現場保安告訴記者,項目已停工近半年,「可能下個月能開工吧」。 

  在12345便民服務平臺上,記者同樣找到了業主詢問福晟雲樾東升復工時間的投訴函,暫未得到相關政府部門的回覆意見。 

  此外,福晟錢隆雙璽、福晟音江南項目也均已停工超過半年。 

  對此,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分院院長張波表示,首先還是要保障工期的如期進行,如果不能正常開工和交付,對於整個穩定的影響比較大;其次,對於問題比較大的房企,應該讓政府進行主導,按照工程進度如期進行資金的撥放,而不是讓資金由一方來單獨監管。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孫維、張靜、劉明、王強、張曉、陳璐皆為化名) 

  每經記者 吳若凡 福州攝影報導 每經編輯 魏文藝 

相關焦點

  • 昔日「千億黑馬」房企福晟再陷泥淖 6.3億債券違約
    昔日「千億黑馬」房企福晟再陷泥淖 6.3億債券違約 每日經濟新聞
  • ...跟投款難兌付、6.3億債券違約……昔日「千億黑馬」福晟再陷泥淖
    昔日「千億黑馬」福晟近來麻煩不斷。11月24日,網上流傳的一封《致福晟集團全體跟投員工的公開信》顯示,用於支付福晟員工跟投款的2.6億元被轉走。一周後,一份銀行轉帳記錄印證實了上述公開信內容的真實性。更早前的11月19日,福晟集團發布公告稱,公司未按時兌付應於當日支付的「18福晟02」回售本金及債券利息,合計6.31億元。同日,大公國際決定將福晟集團的主體信用等級由A+下調為C。事實上,2019年深陷資本困局的福晟一直話題不斷,由此也引來業界的持續關注:目前福晟的「合作聯盟」情況如何?
  • 多個樓盤項目停擺、6.3億元債券違約……昔日「千億黑馬」福晟陷泥淖
    昔日「千億黑馬」福晟近來麻煩不斷。11月24日,網上流傳的一封《致福晟集團全體跟投員工的公開信》顯示,用於支付福晟員工跟投款的2.6億元被轉走。一周後,一份銀行轉帳記錄印證了上述公開信內容的真實性。
  • 又一房企「爆雷」,「瘋狂併購」負債700多億,千億目標成空談
    由於房地產行業的「降溫」,再加上央行限制流入地產行業的資金,導致了國內400多家房地產企業宣布了破產、倒閉、重組,從這一點能夠看出,房地產企業的資金壓力還是比較大的。而福晟集團作為房地產行業有名的黑馬,現如今也被曝出了各種不好的消息。根據相關報導,福晟集團由於步子邁得太大,導致了企業的高負債率,還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福晟集團的利潤下滑,現金流緊張。
  • 福晟集團「兇兆」:前11月僅完成全年目標66% 蹊蹺陷「破產傳聞」
    據克而瑞研究中心公布的《2019年1-11月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TOP100》排行榜顯示,以900億元銷售目標計,閩系房企福晟集團地產板塊前11月僅完成銷售額598億元,佔全年銷售目標66%。官網資料顯示,福晟集團創建於1993年,是一家地產、建築兩翼協同,涉足金融貿易、物業管理等多元化領域的大型綜合性企業集團。
  • 福晟集團最新消息 旗下多個項目停擺
    昔日「千億黑馬」福晟近來麻煩不斷。  11月24日,網上流傳的一封《致福晟集團全體跟投員工的公開信》顯示,用於支付福晟員工跟投款的2.6億元被轉走。一周後,一份銀行轉帳記錄印證了上述公開信內容的真實性。
  • 又一房企巨頭撐不住了?資產千億還不起6億債務,老闆還不知所蹤
    臨近年底,對於不少房企而言本來是到了展示良好業績的時節,但大部分房企的日子其實並不好過,不少企業都紛紛暴露出了財務危機。數據顯示,截止到今年11月,房企在銀行的貸款高達11萬億元,可以的看出來不少房企,都存在「高槓桿」的現象,對這一情況,也有專家分析表示,不少企業因為債務問題,抗風險能力嚴重不足,因為前期的盲目跟風和擴張,即便是大房企,也有很多開始「資不抵債」,瀕臨在破產的邊緣。
  • 福晟,千萬不要再摩擦業主的內心了|濱江時代|倉山|世茂|福晟集團|...
    福晟是在2016年拿下這塊地的。之所以2016年福晟能在全國大肆拿地,就是前1年,時任福晟老總的潘偉明組建300人的拿地飛虎隊,物色法務、財務、投資人才。有媒體報導:除了正職,還有兼職飛虎隊,公司內有土地資源的人都可兼職,年薪20萬元。11月底,福晟拿下了兩塊倉山的兩塊地。一個項目,如今叫萬科福晟翡翠裡溪望,另外一個項目就是福晟錢隆尚品花園。
  • 又一房企巨頭倒下,負債700億老闆失蹤,買了期房的人怎麼辦?
    又一房企巨頭倒下,負債700億老闆失蹤,買了期房的人怎麼辦? 福晟集團是一家典型的福建房企,作風凌厲、擴張兇猛,該公司由潘維明於2004年創立。
  • 福晟集團債券違約被下調評級為C 福晟國際難獨善其身
    A+下調為C,「18福晟02」信用等級由A+調整為C、「18福晟03」、「19福晟01」及「19福晟02」的信用等級由A+調整為CC。「18福晟02」目前已構成實質違約,這對於今後一兩年即將到期的其餘債券而言,或有可能是首張倒下的多米諾骨牌。  債券違約成了最近市場最為關注的事件,而福晟集團的債務問題,可是由來已久。在加槓桿的2016年以來,福晟集團拿地意願強烈。克而瑞數據顯示,2017年福晟新增土地貨值達到3199億元,列房企新增貨值榜單第七位,而同年福晟的銷售額僅396.2億元,新增貨值為銷售額的8倍。
  • 2020年「千億」大考,有房企負增長跌出
    千億是腰部房企的門檻 如果王健林說的先賺個「一個億」是小目標,那麼衝擊千億就是所有中小房企的一個大目標。 「千億」雖不完全代表了高盈利能力,但跨過這道坎,可暫被稱為「規模房企」。
  • 年終盤點:2020千億級房企又「上新」了!
    儘管壓力重重,仍有不少房企加速邁入千億陣營。克而瑞數據顯示,從全口徑銷售額來看,2020年千億房企數量達到43家,較2019年增加9家。2020年11月,龍光集團率先突破千億;12月,中駿集團、禹洲集團、新希望地產、建發房產、華發股份等房企亦紛紛撞線;聲稱「千億目標已經不重要」的時代中國,也終於在2020年實現跨越。
  • 世茂許世壇成福晟「白武士」
    有接近交易的知情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目前福晟狀況不容樂觀,工資拖延、項目全線停擺,公司內外對福晟的信心越來越弱。或許只有「去福晟化」,才可能將這批資產盤活。那麼這次,福晟終於要上岸了?福晟淪為配角這是一場以世茂為主導的發布會。「在這樣一個時機,我們和福晟集團有一個很好的合作。
  • 世茂福晟世紀合作最詳細節披露!風財訊深扒世茂「買」字背後
    呂翼則指出,世茂和福晟是強強聯合,從布局來看,兩家公司的布局有很強協同性和互補性。「比如,福晟在長沙、鄭州做得很牛,世茂在那裡做得不是很好,一整合就很強了。」福晟很多能拿證的項目,都在二線城市,這是很有潛力的。許世壇直言,這些項目如果銷售得好,利潤和現金流就可以走好。新的產品,我們會投入更多,做好一些,做出更多溢價。延伸閱讀:《超千億!
  • 房企還有規模化機會嗎?誰將是最後黑馬? ——鳳凰網...
    ,市場表現逐漸向頭部匯聚,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對於行業而言,「唯規模論」早已不再盛行,舉債擴張的高風險模式也將退出市場。當「三高」模式步入尾聲,面對僅存的窗口期,誰將會是去規模下的最後「黑馬」?  即便如此,金輝控股並未收穫資本市場的熱情,開盤首日即破發,表現低迷。  與金輝控股相比,祥生控股雖逃過開盤即破發的命運,但作為千億房企中的一員,其股價首日表現並不亮眼。不過祥生千億房企的身份也讓其免去了多次遞表的波折。
  • 地產「羅生門」:是世茂「不講武德」,還是福晟「謊話連篇」?
    讓子彈再飛一會兒,說不定還有瓜呢。白衣騎士與灰姑娘回顧世茂與福晟之間的恩怨情仇,兩家公司都令人有「人設崩塌」之感。在董事長、總裁潘偉明眼中,福晟集團發展前景十分廣闊。這是一家倉儲豐饒的房企,僅在粵港澳大灣區的舊改項目,建築面積已經達到1000萬平方米,這還不算遍布福建、湖南、鄭州等地的海量土儲。
  • 千億陣營再添閩系房企,中駿集團規模之路成色幾何?
    作為一家後續發力的閩系房企,中駿集團近幾年高速擴儲,規模迅速提高,千億目標也已按時達成。  今年以「黑天鵝」開局的樓市裡,仍有不少房企正在加速邁入千億門檻。在龍光集團首破千億後,中駿集團也宣布加入千億陣營。
  • 福晟集團黑天鵝不斷,多處樓盤爛尾業主怎麼辦?
    最近一周多,福晟集團的債務危機加速爆發,6億債券出現違約之後、福晟的上市平臺福晟國際又在75折賣樓,而福晟在福建的多個樓盤停工爛尾,加上公開信風波,可謂是黑天鵝不斷。這些不禁讓人擔心:內憂外患之下,福晟集團要涼涼嗎?尤其是那些買了房的業主怎麼辦?
  • 福晟集團2018年四盤齊耀 禮獻中山
    全國10強房企,7家已進駐!2017年是中山城市價值與土地價格齊飛的一年。據合富輝煌研究院統計中山市國土局數據顯示,2017年中山共計成交商住地塊53宗,合計佔面94萬平方米,同比2016年成交宗數上漲179%,佔地面積上漲78%,成交樓面地價綜合折算為5123元/平方米,同比去年上漲8%。
  • 2000億房企的遠慮與近憂
    來源: 36氪2019年房地產行業千億房企增加至36家,其中數量增長最快的是1000-2000億梯隊,從2018年的4家增加到8家,數量翻倍。而且還有中南置地、金科集團兩家企業已經衝到2000億門口。座次之爭與權益之困五年前業內還在說「千億是生死線」,但現在競爭門檻又被抬高了,想要在拿地、融資成本、多元化發麵均衡發展,擠進2000億才會活得更好。2019年兩千億房企梯隊中有「8+2」家,8個正式軍,2個預備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