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和服,韓國有韓服,那我們中國的傳統服飾有什麼

2020-12-04 傳統文化搬運工

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人說日本有和服,韓國有韓服,那我們中國的傳統服飾有什麼?旗袍?漢服?還是唐裝?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我們要搞清楚什麼是中國傳統服飾。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文化,所以並不能用「中國傳統服飾」來概括,畢竟我們還得照顧少數民族。雖然日本有彌生、古墳、繩文等一大段歷史,但是最終都被大和族連同服飾一遍吞併了,所以和服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了日本的傳統服飾。那麼究竟該如何理解中國傳統服飾呢?我們的腦海裡應該存在的是「蒙古族的傳統服飾」、「壯族的傳統服飾」、「苗族的傳統服飾」、「漢族的傳統服飾」等等。

很多人眼裡認為中國的傳統服飾就是漢服,那我們就來詳細地說說漢服。漢服的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叫做「漢衣冠」、「漢裝」、「華服」。在一些古籍中記載漢服是黃帝製作出來的,大約五千年前,中國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有了農業和紡織業,人們用麻布開始製作衣服,黃帝的妻子嫘祖發明了養蠶和絲紡,人們的衣服也逐漸完善起來。

殷商以后冠服制度已經有了初步的模型,到了西周,服飾制度逐漸完善。春秋戰國時期 ,衣服的款式就開始豐富了起來 。秦國統一六國以後,建立了各種制度,其中就包括衣冠制度。秦漢時期的男子的穿著主要是以寬大的袍子為主,女子則是深衣,也有穿襦裙和褲的。魏晉南北朝時的服飾主要是以自然灑脫、清秀空疏為特點。男子的服裝主要是袖口寬大的一種衫,女子的服飾多是上身穿衫,下身穿裙子。到了唐朝服飾制度已經基本成型,女子大多數上身穿短袖的衫,下身穿緊身長裙。宋朝的服飾基本都沿襲了唐朝的風格,男子服裝都是圓領的袍子,女子的裙子和唐朝比起來稍微窄一些。元朝時長衣統稱為袍,樣式南北差異也不是很大。

到了清朝,清政府為了削弱漢族人的民族認同感,要求漢人剃髮易服,並且強行更改了漢人的服飾,因為穿漢服被清政府屠殺的人不計其數。漢人的長期抵制迫使清政府也做出了讓步,為了穩定局勢,他們提出「十從十不從」。雖然因為清政府的這一點讓步讓我們保留了一點漢服的特點,但是總體上漢服還是在清政府的武力鎮壓下逐漸消亡了。

2017年林志玲一身漢服裝扮出現在紐約時代廣場的大屏幕上,「素淨的豆青色,繁複的花紋,襯託著溫婉的東方面孔,精緻典雅,高貴大氣」,這是她留給人們的印象。這一下關於漢服的爭議又開始升溫了,喜愛漢服的人們發起了漢服運動。著名學者龔鵬程表示:「漢服運動存在誤區,很多人認為漢服在滿清入關之後就消亡了,其實並不是這樣。雖說滿清實行了剃髮易服,但是服裝體系並沒有很大的改動。真正讓漢服中斷的是大家都開始穿西洋服。另外,漢服並不是像我們在電視裡看到的只有寬袍大袖,長裙曳地,它們按照功能的不同可以分為很多種。」龔鵬程認為漢服並沒有中斷數百年,只是因為西服慢慢在中國流行起來以後,國人不願意再穿漢服了,現在出現的漢服運動正是回歸到每個民族都應該有自己的衣服,穿上代表自己民族和文化的服飾的基本狀態。而一些海外華人更喜歡穿漢服是因為漢服是一種文化的象徵,而且還顯示了中國人的情懷。

為什麼現在的人不願意穿漢服,有人也表達出了自己的觀點。他們覺得漢服雖然特別漂亮,又有民族內涵,但是真正穿起來是各種的不方便。比如說穿著寬大的袍子擠公交,姑娘們穿著齊胸的襦裙上了街就完全是在掃大街,而且穿漢服還不能搭皮鞋,一些女孩子就不能穿高跟鞋了。其實歸根結底一句話,就是因為穿著不方便。不過也有人成功地把漢服和高跟鞋搭配在了一起,那就是徐嬌。我們都知道徐嬌是漢服的忠實擁護者,她把漢服融入了現代,而不是只停留在古裝裡。她覺得在傳統文化流失嚴重的今天,她有義務將它繼續傳承下去。

漢服究竟是不是中國的傳統服飾,眾說紛紜,但是漢服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這是誰也不能否定的。俗話說:「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有人喜歡喜歡西裝,有人鍾愛漢服,不知道您喜歡什麼呢?歡迎下方留言評論。本文章為作者原創,未經作者允許不得轉載。圖片均來自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日本有和服,韓國有韓服,華夏神州大地什麼服?
    我們知道整個世界上有著四大文明古國,中國,古埃及,古巴比倫和古印度,這四大文明古國,分別代表著世界四大文明的發源地,雖然也有學者對此有著爭議,但是大多數的學者對此還是非常認可的。有一個奇怪的問題就是除中國外,其他三個國家都要在前面加上一個古字,這是為何呢?
  • 韓國有韓服,日本人有和服,中國人有什麼?林志玲穿著它面向世界
    歷史上的事情很多讓人捉摸不透,老羅用最獨特的眼光帶給大家一種全新的歷史真相,不同的角度就會有不同的歷史。我是老羅看歷史的小編又到了今天小編講歷史故事的時間了。世界上很多古老的民族都有象徵著本民族的傳統服飾,就像是最為著名的日本和服,韓國韓服,但是我們中國有什麼服呢?我們中國的歷史文明是遠遠超過任何一個國家的,而且幾千年的文明從來就沒有中斷過,那會沒有本民族的服飾?
  • 中國漢服有哪些特徵,對日本和服、韓國韓服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我們周邊的日本、韓國、朝鮮等國家,在歷史上一直以崇拜的眼光,把我們看作是宗主國,他們則以藩屬國自居,從政治、文化、經濟、商業等方方面面來效仿我們。如今,日本的國服叫「和服」,韓國的國服叫「韓服」,它們是在漢唐時期逐漸傳入的。
  • 中國漢服有哪些特徵,對日本和服、韓國韓服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我們周邊的日本、韓國、朝鮮等國家,在歷史上一直以崇拜的眼光,把我們看作是宗主國,他們則以藩屬國自居,從政治、文化、經濟、商業等方方面面來效仿我們。大唐王朝是周邊國家的宗主國,唐朝皇帝被周邊國家視作「天子」,在每年的固定時間,周邊國家和民族的首領或使臣,都要帶著禮物來到長安城朝謁中國皇帝,踐行所謂的「朝集」制度,然後接受中國皇帝的論功受賞。
  • 日本和服、韓國韓服、中國旗袍,還是中國最美
    這種歷朝歷代的服飾文化對古代中國的周邊國家影響很大。尤其以日本和韓國所受影響最深。現在日本的傳統服飾是和服。和服的樣式很多都來自於盛唐時代。唐代前,日本和服色彩較為單一,多為原始色彩、民族色彩,同一服飾幾乎同一色調;在唐朝文化的影響下,和服色彩尤其是大和型貴族服飾色彩進入鼎盛期,此時貴族以色彩劃分等級,如等級自上而下服飾顏色為深紫、淺紫、緋、紺、綠、黑;女性服飾顏色裝飾打破原來單一色調,而以綠、藍、紅為主調的同時,添加其他色調或紋樣,色澤豔麗,色調對比明顯,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 韓服、和服都是受到漢服影響,為何日韓傳統服飾的繼承比中國好
    古老的東風文明歷經歲月洗禮而屹立不倒,為周邊的日本、韓國提供了學習的佳作典範,最終使得日韓成為漢文化圈的一部分,其中較為突出的影響便是人們的傳統服飾方面。伴隨著日韓文化的強勢崛起與輸出,和服與韓服已經深入本國民眾的內心,隨處可見穿著和服、韓服的當地民眾,已然成為節日裡的一道靚麗風景。近年來漢服雖然在中華已有復興之勢,而日韓傳統服飾的繼承比中國要好多。
  • 漢服對日本韓國服飾有多影響?韓國:為什麼都有中華文明的影子?
    漢服不僅影響著漢族,它同樣影響著中國周邊。這是中華文明的強大而造成的,周邊國家學習中國文化時,並不是只學習一方面的,而是全盤的學習。不管是制度,還是政策,都學習的有模有樣。而朝鮮、韓國、日本、越南就是學習最多的國家。風俗習慣,飲食文化等,都能找到一些中華文明的影子。
  • 韓國的韓服日本的和服,都比不上我們的漢服,看了才知道有多美!
    日本有和服、韓國有韓服,我國周邊的很多國家都有屬於自己的民族服飾,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它們其實都是受我們的漢服文化影響而產生的。中國自古以來就有「衣冠上國」的美譽,漢服也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傳統服飾之一,它指的不僅僅是漢朝時期的服裝,而是整個華夏民族的傳統服飾。
  • 中日韓傳統服飾大比拼:和服、韓服、漢服
    日本的和服源於中國唐朝的服飾,在唐朝服飾基礎上改良而成,而和服腰包則是受基督教傳教士穿長袍系腰帶影響而創造今日和服主要為日本國民於冠婚葬祭以及卒業式、訪問、饗宴、劍道、弓道、茶道、花道、香道、雅樂、棋道、書道傳統禮儀場合中所穿著的。
  • 旗袍、和服、韓服、奧黛,亞洲四國傳統服飾你最愛哪件?
    說起東方服飾文化,人們一定會想起含蓄雋永的旗袍,優雅靈動的和服,端莊閒雅的韓服,垂蕩飄逸的奧黛……各國極具代表性的服飾不僅為其文化增添了一份靚麗的色彩,同時也將自身的民族文化發揚光大,形成一道世界文化中不可忽視的亮麗風景線。你,更喜歡哪一種呢?
  • 日本和服,韓國韓服,越南奧黛,近代旗袍——都源自漢服
    和服,即日本大和民族的傳統服飾。我們常見的這種是浴衣,是輕便、日常版的和服,不過也可以穿在一些正式的場合中。圖為新垣結衣和服照。大家都知道和服源自於唐朝時期的漢服,所以日本人也稱之為吳服,即來源於中國吳越地區的服飾。
  • 日本和服端莊,韓國韓服優雅,中國漢服集大成之美,尤勝幾分
    和服是日本的民族服飾,江戶時代以前稱吳服。和服可分為公家著物和武家著物。現今所謂和服都非源自吳服,而是源自本土的傳統服飾。和服在日本,出席冠禮即成人禮、婚葬禮、祭禮、劍道、弓道、棋道、茶道、花道、卒業式、宴會、雅樂、文藝演出及慶祝傳統節日時
  • 中國旗袍、日本和服、韓國韓服、越南奧黛,美麗女人你值得擁有
    說起東方服飾文化,人們一定會想起含蓄古典的旗袍,優雅靈動的和服,端莊閒雅的韓服,垂蕩飄逸的奧黛……各國極具代表性的服飾不僅為其文化增添了一份靚麗的色彩,形成一道世界文化中不可忽視的亮麗風景線。你,更傾向於哪一種呢?
  • 他國服飾和服,與中國傳統的漢服,到底有什麼關係
    他國服飾和服,與中國傳統的漢服,到底有什麼關係去過日本的人一定知道,許多日本人在假日都穿著自己的民族服裝,即和服。對於和服,很多朋友都比較陌生,甚至分不清漢服和和服的區別。幾年前,「愛國青年」誤把漢服當作和服。
  • 各國傳統服飾對比:日本可愛印度美豔韓國清新,中國是心動的感覺
    每個國家都有特色的服裝,來代表不同國家的文化涵養傳統,隨著時代的更迭,這些風格各異的服飾也變成了經典,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各個國家的傳統服飾。首先是印度,印度的傳統服飾是紗麗,是一種十分古老的裝束,看到印度人的裝扮就知道,她一定是個熱情奔放的妹子。其次是日本,日本的傳統服飾就是和服,不得不說當小姐姐穿上和服的時候,真的是十分溫婉優雅呢,盡顯了女人嬌小可愛。
  • 漢服 韓服 和服 區別在哪裡?
    再比如,中國的傳統服飾——漢服,在古代也同樣影響著周邊國家的穿著,甚至現在很多人根本分不清何謂漢服,何謂和服,何謂韓服了。「漢服」顧名思義,是指漢族傳統服飾的意思,而非狹義上的漢朝服飾。當漢服傳至朝鮮半島之後,與當地本土服飾發生融合,產生了於漢服略微不同的「韓服」。
  • 三張圖告訴你,漢服、韓服、和服究竟有何區別!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作為漢民族的傳統服飾,你對漢服了解多少呢?中國文明源遠流長,自秦漢時起,中國就一直影響著東亞、東北亞、東南亞地區,甚至中亞以及地中海地區。再比如,中國的傳統服飾——漢服,在古代也同樣影響著周邊國家的穿著,甚至現在很多人根本分不清何謂漢服,何謂和服,何謂韓服了。「漢服」顧名思義,是指漢族傳統服飾的意思,而非狹義上的漢朝服飾。當漢服傳至朝鮮半島之後,與當地本土服飾發生融合,產生了於漢服略微不同的「韓服」。
  • 各國的傳統婚服:日本的和服,中國的鳳冠霞帔,總有一款合你意!
    那麼,這些世界上各地具有傳統特色的婚紗和嫁衣,你最想穿上哪件呢?我們都知道日本的傳統服飾是和服,在以前的時候和服也被稱為吳服。在日本的傳統婚禮上,新郎和新娘都穿著正式的華麗和服。對於新娘子來說,穿著白色的和服,象徵著一種對於婚姻的忠誠,也表示了以後總愛情的純潔無瑕,這種白色的服飾也被稱為白無垢,而且新娘子還會在頭上戴一頂白色的棉帽,認為這樣能遮擋不祥之物。
  • 教你如何分辨漢服、和服和韓服
    除了這些之外,中國文化一直在滲透著別的國家,用自己非常獨特的魅力在影響著其他國家的習慣和文化,比如說我們中國人其實非常善用筷子,用筷子來吃飯,又簡單又方便,成本也非常低,於是後來日本,中南半島,朝鮮半島的一些地區都開始用筷子吃飯,再後來我們中國的傳統服飾漢服出現了,在古代也同樣。
  • 為什麼日本街上有穿和服的我們卻沒有穿漢服的?
    而和服來源於中國,是唐裝的改良版,在日本,出席冠禮(成人式)、婚禮、葬禮、祭禮、劍道、弓道、棋道、茶道、花道、卒業式、宴會、雅樂、文藝演出以及慶祝傳統節日的時候,日本人都會穿上端莊的和服去參加。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