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泰來:意外得到藏寶圖,花10年登記造冊,向祖國捐6萬件珍品

2020-10-29 桃煙讀史

藏寶圖,這個只存在於小說電影裡的東西,雖然知道它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機率很小,但還是免不了讓很多人產生無限遐想,它究竟是什麼樣的?如果得到它將會怎樣?

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國家想要收回那些早年間離鄉背井、流落他鄉的歷史文物的決心,不少各界人士遊走於各種國際拍賣場,用各自的關係,極盡所能的讓那些原先就屬於國家的物華天寶回到祖國的懷抱。

對於舉世罕見的奇珍異寶、和壁隋珠,很多人不僅想一睹芳容,更想私獲囊中。

但也有不少清廉正直的人,他不僅覺得這不是一筆財富,而是一份負擔和壓力。

就像趙泰來,在意外獲得藏寶圖後,花了整整10年的時間把這些寶藏登記造冊,隨後,更向祖國捐贈了6萬件珍品。

名門後裔 淡泊名利

趙泰來,是著名近代外交家伍廷芳外曾孫,他出生於東莞潮汕的一個名門世家,在當地,人們尊稱他為「潮汕好姑爺」。

趙泰來的家族極其顯赫,祖輩們也多是社會名人,極具聲名地位。

趙泰來的叔公趙聿修是太平紳士、元朗富豪,祖父和父親在香港行醫,在新中國成立以後,趙泰來的父親便帶著家人重新回到了東莞,做起了一名普通醫生,在當地治病救人。

由於從小接受的良好教育以及看多了家族的顯赫,趙泰來淡泊名利,對於財富更沒有急功近利的追求之心。

這也是他能不為那些罕見寶物所動的一大原因。

1969年,因社會變革,失去雙親的趙泰來回到香港投奔了他的姨媽,因緣際會下,也因此成為了著名畫家趙少昂的入室弟子。

1977年,終生未嫁的姨媽告訴了趙泰來一個藏於內心多年、從未和人提起過的驚天秘密。

在香港和歐洲有一批遺產需要趙泰來繼承,並千叮嚀萬囑咐不得將這一秘密洩漏出去一個字!

趙泰來聽到這一秘密的第一反應並不是激動興奮,而是感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緊張和壓力。

他不知道這批遺產是什麼?有多少?

直至1979年,趙泰來接受了姨媽在香港的遺產,除了價值上千萬的房產以外,還有放滿兩層樓的收藏品。

多年的藝術薰陶以及跟隨師父趙少昂學了不少古玩鑑賞方面的知識,趙泰來對文物也頗有研究。

但即使見過不少奇珍異寶,趙泰來還是被眼前琳琅滿目的無價之寶給震撼到了,不僅在數量上,更是在其價值上。

與此同時,姨媽還給了趙泰來一張藏寶圖,告訴他在英國倫敦一處趙氏莊園內,還藏有很多的稀世珍寶。

1981年,趙泰來的姨媽與世長辭,不久之後,他便接到了去英國接受遺產的通知。

定居海外 淪為「地下工作者」

趙氏位於英國倫敦的莊園是趙家在80多年前購買的,辦完姨媽的喪事以後,趙泰來便帶著藏寶圖來到了英國倫敦。

雖然手握藏寶圖,但多年來謹慎低調的趙家為了保護這塊藏寶地不被外人所知,在圖上花了一番心思

趙泰來費了不少周折,才在莊園的一個隱秘處找到了藏有寶藏的地窖入口。

懷著忐忑的心情進入地窖,趙泰來被眼前所見驚的目瞪口呆。

那裡堆放著各種各樣、不計其數的木箱,木箱上面還蓋有稻草和棉花,經過了多年的擺放,箱蓋也早已變得腐朽。

打開那些脆弱的箱蓋,印入眼帘的全是古書畫、陶瓷、玉器等珍貴名物。

這應該是趙泰來此生見過的最多一次的文物。

對於這滿室的木箱,不僅數量上難以估值,連價值也同樣難以預計。

此時的趙泰來在驚訝之餘漸漸有了驚喜,但他並不是喜於這些文物的價值,而是對於一名喜愛藝術酷愛收藏的人來說,這一室的寶物是璀璨歷史的見證人,是沉寂多年後的重見天日,它的輝煌能再一次出現在世人面前。

這些藏品大多是趙泰來的曾祖父伍廷芳所珍藏,伍廷芳在清末年間是駐美國、秘魯等國的大使,民國成立以後,其職位更是步步登高,成就一世英名。

而趙氏家族歷來酷愛收藏,家族經過三代以後,藏品日漸豐富,到了趙泰來手上已經超過了數萬件。

為了這些家族世代相傳和守護的寶物,趙泰來加入了英國籍,放棄了心愛的繪畫事業,決定從零開始,一邊研究,一邊清理古董,並把它們登記造冊。

而這一做就是10年,這10年間,趙泰來為了不引起外人的注意,害怕走漏風聲而招致殺身之禍,他每天獨自一人把這些文物從地窖搬到公寓中,雖然身住豪宅,但卻沒有請一個傭人和保安,而是養了四條兇悍勇猛的獵犬來守護這座藏有秘密的莊園。

這期間,趙泰來結婚了,但有了家室的趙泰來因為姨媽身前的萬千叮囑,他並沒有把這個秘密告訴妻子,只是日復一日的做著辛勤的「搬運工」。

除了三餐時間,他都是呆在陰暗潮溼的地窖裡工作,一幹就是一整天。

面對這些重複的枯燥無味,趙泰來的心情反倒變得格外愉悅,因為他知道,每一天的工作結束以後,就將會有更多的古董重放光彩。

為了尋找這些古董的外包裝材料,家具城和貨物運輸場是他忙完工作以後光顧最多的地方。

搬運移動這些文物,不僅需要體力,還要萬分小心,但意外還是會不時發生。

有一次,在搬運一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時他不慎砸傷了左腳,醫院的檢查結果是,五個腳趾全部粉碎性骨折。

自那之後,家裡人開始反對趙泰來去地窖,但他什麼都沒說,第二天又重新回到了地窖。

這一幹,就是整整的10年,而他所清理的文物更是多達6萬餘件

千萬財富 毫無所動 物華天寶 重見天日

就在所有的親朋好友都以為趙泰來會因為這些奇珍異寶而變成億萬富翁時,他卻做了一個決定:將所有的古董運回國,捐獻給國家。

家人不理解他這一舉措,而趙泰來卻只是輕描淡寫的說道:「那是國家的寶藏,我只是暫時收藏」。

為了將這些寶物運回國,為了湊齊高昂的運費,趙泰來更是賣掉了4處別墅。

而他向祖國捐獻的5萬多件文物總價值更是超過了8億。

2005年9月3日,趙泰來獲得「世界傑出華人獎」。

小結:

一名富商後裔,原本可以衣食無憂、安然自在的過著他的人生,可他偏偏選擇了長達10年的「螞蟻搬家」。比起他的身份,他更像是一名「管家」,忠於職守,不忘初心,日復一日的守護著莊園和家族的秘密。

而作為一名「管家」,趙泰來更是極盡職責,千萬財物在眼前,也毫無所動,他原本可以和他的祖輩父輩們一樣,繼續做著收藏,代代相傳。

但是,趙泰來不但沒有把這些佔為己有,更一心只想著把這些收藏品帶回國,他盡到了一名「管家」應盡的以及職責外的責任。

很多人在財富面前看到的都是滿眼的榮華富貴,但在趙泰來眼裡卻是一份責任和擔當,他讓這些寶物重見天日、重現輝煌,讓更多世世代代的後人都能見到這些,看到這些曾經屬於五千年歷史文明中的一抹璀璨。

相關焦點

  • 趙泰來:意外獲得藏寶圖,花10年登記造冊,向祖國捐6萬件珍品
    2009年3月4日,央視四套的《華人世界》節目講述了傑出旅英華僑、著名文物收藏家趙泰來自1991年開始,無償向祖國捐獻6萬件國寶文物的故事。>隻身一人在遍布寶物的地窖中埋頭苦幹,整理文物、登記造冊。從1981年開始,單憑趙泰來一人之力,整整花費了10年功夫才將遍布寶物的地窖清理完畢,登記入冊的文物超過60000件,價值共計數億之多!趙泰來面對如此巨額的財富,說不清是高興還是擔心,竟漸漸開始變得寢食難安起來。
  • 繼承姨媽遺產的趙泰來,意外發現10萬件圓明園文物,價值8個億
    姨媽臨終前,將一張藏寶圖交給了趙泰來,叮囑他去倫敦郊外的一座莊園尋找那些稀世珍寶。1981年,姨媽辭世,為姨媽舉辦完葬禮後,趙泰來就帶著姨媽給的藏寶圖動身前往英國,在那裡進行了一場探寶之旅。意外發現10萬件文物順著藏寶圖的指引,趙泰來費了很大勁才在莊園的一個隱秘角落找到了藏著寶藏的地窖入口。剛進入地窖,趙泰來就被眼前的景象給驚呆了,裡面堆著很多大大小小的木箱,讓他意想不到的是,打開這些腐朽的木箱,裡面全是古書畫、陶瓷、瓷器等價值不菲的珍貴文物。
  • 27歲小夥繼承姨媽莊園挖出寶藏,10年整理,捐獻6萬多件文物
    1949年建國之後,他的父親帶著妻兒老小回到了祖國,回到了廣東東莞。趙泰來於1954年出生在東莞。趙泰來的父親和母親在六十年代末去世了,15歲的他投奔了在HK的大姨媽。趙泰來對於大姨媽的事情並不十分了解,認為她就是一個平常人。然而就在1977年的時候,姨媽卻對趙泰來說,她在當地和歐洲都有數量驚人的財產,將來這些全部留給他,但是這件事情絕對不能告訴別人。
  • 趙泰來捐贈5萬多件文物後:那是國家的寶藏,我只是暫時收藏
    珍寶曆經時間侵襲變得十分脆弱,氧化和破損更是常事,對於這些趙泰來只能加倍小心,一點一點的修復文物。尋找框架以裝裱字畫,學習抗氧化方法使青銅器具不被氧化,反覆擦洗文物,登記造冊記錄文物……這些枯燥繁瑣的工作他一天要做上十幾個小時,每天披星戴月,早出晚歸。工作辛苦程度難以言說,工作量之大恐怕只有趙泰來自己明白。
  • 真正的「中國首富」趙泰來:隱姓埋名20年,資產全部捐給國家
    趙泰來隱姓埋名20年資產全部捐給了國家,一共有六萬多件古代藝術珍品,並且還有自己的祖傳的所有寶物,價值超過了八億元,是真正的中國首富,毋庸置疑。 官宦子弟,名門望族 趙泰來是清末民初著名的外交官伍廷芳的外曾孫。伍廷芳更是中國近代的第一個法學博士參與過中國近代史上眾多的法律談判,目睹過中國近代史上一個又一個不平等的中國條約。
  • 廣東男子繼承英國別墅,意外發現7000件圓明園文物,價值8億
    有一位文物收藏家,他向祖國捐贈了數量高達6萬多件的文物,總價值超過了八億元,而這其中,就要許多文物是從圓明園流落到海外的。曾被稱作「萬園之園」的圓明園,是清朝花了一百五十餘年的時間修建的一座大型皇家園林
  • 華僑趙泰來:捐贈中國6萬件文物,價值8億元,賣掉別墅作運費
    "果不其然,1979年,趙泰來接收了大姨媽在香港的遺產,除了價值數千萬元的房產,還有放滿兩層樓的收藏品,除此之外,還有一張倫敦郊外的藏寶圖。。。兩年後,大姨媽溘然長逝,此時從英國傳來了一份接受遺產的通知,趙泰來想起來這張藏寶圖——這是趙氏家族80多年前購買的一處巨大的莊園,在藏寶圖的指示下,趙泰來找到了地窖的入口處;地窖裡面,大大小小難以計數的木箱
  • 中國小夥繼承英國莊園,挖出6萬件珍貴中國文物,無償上交國家
    在國外的知名博物館中,沒有一家看不見中國的文物,藏品共計有160多萬件。這些加上在民間的收藏,中國文物流失海外的便達1700萬以上,而其中又有多少真正是他們買回去的?恐怕更多的還是搶回去的,文物的遺失也是國人心裡的一塊病,數年以來不斷有愛國人士積極從國外收購,後無償捐回國內。 趙泰來便是這些人之一,不同的是,他是繼承英國莊園後得到的文物。趙泰來生於1954年,十五歲那年因著父母雙亡只好去香港投奔大姨媽。
  • 80年代,廣東小夥繼承英國莊園,根據藏寶圖從中找出8億中國珍寶
    後來,不少愛國人士和企業家在國外花高價收購中國文物,最後將它們一一捐獻祖國,讓文物再次回到祖國懷抱。他們的行為令國人感動不已,看到流失海外的國寶重歸國土,讓我們意識到文物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有著巨大的價值和意義。
  • 80年代,廣東小夥繼承英國莊園,根據藏寶圖從中找出8億中國珍寶
    後來,不少愛國人士和企業家在國外花高價收購中國文物,最後將它們一一捐獻祖國,讓文物再次回到祖國懷抱。他們的行為令國人感動不已,看到流失海外的國寶重歸國土,讓我們意識到文物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有著巨大的價值和意義。
  • 中國低調富豪:和金庸同獲獎,向祖國捐8億元文物,隱姓埋名20年
    中國低調富豪:和金庸同獲獎,向祖國捐8億元文物,隱姓埋名20年。中國的億萬富翁數不勝數,有被大眾所熟知的,還有隱姓埋名默默無聞的,而我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位人物,他是英籍華人,甚至於和金庸,陳香梅等人同獲「世界傑出華人獎」,一個具有這樣名望的人,卻連一臺像樣的車也不買,但是他卻曾向祖國捐獻文物,藏品5萬多件,價值超過了8億元,而且據計算,這位老先生捐獻的遠遠不止這些,曾經捐贈的一幅長度有32米的古運河圖長卷以及近千幅唐宋元明清的畫作就已經超過了這個價
  • 他繼承姨媽英國房產,發現數萬件古代藝術珍品,他的做法令人稱讚
    來自於廣東東莞的趙泰來先生就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祖國貢獻了一份屬於自己的力量。不過,令趙泰來想不到的是,他在大姨媽的家中所見只是曾外祖父的財富中的冰山一角。1979年,趙泰來的大姨媽決定將伍家留下來的財產傳給趙泰來。
  • 東莞男子繼承姨媽家產,發現上萬件圓明園文物,隨即無償上交國家
    在收藏界,關於趙泰來捐贈文物古董這一事件有著巨大爭議。有的人認為趙泰來所捐贈的這些文物大多為贗品,其目的主要是為了炒作自己。也有的人認為趙泰來是一個無私的愛國古董收藏者,他將自己從遺產中獲得的大量文物捐獻給國內許多博物館,其目的是為了讓這些文物可以回歸祖國,不再流落海外,而且得到更好的保護。那麼趙泰來到底是何許人也?
  • 中國小夥繼承英國農場,找出了10萬件中國文物,價值數十億
    有一個中國小夥繼承了英國農場後,在裡面找出了10萬件中國文物,價值數10億。更讓趙泰來驚訝的是,香港遺產只不過是他們家族遺產的冰山一角,因為姨媽還拿出了一張藏寶圖,裡面的寶物位於倫敦郊外他們家族購買的一座巨大莊園裡。
  • 繼承姨媽財產的趙泰來,發現很多圓明園文物,均捐獻給了國家
    繼承姨媽財產的趙泰來,發現很多圓明園文物,均捐獻給了國家 文/錢毛毛相信大家都知道,在中國的近代史當中,不僅人民受到了眾多的磨難,而且很多文物也被外國掠走了尤其是作為東方文化寶庫的圓明園,也曾經遭遇了大肆洗劫,導致超過150萬件珍貴文物流失,更讓人感到痛心不已。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有識之士開始收集這些寶物,並無償捐獻給國家,也是一件非常值得稱道的事情。
  • 小夥在英國地窖發現國寶,將10萬件圓明園文物送回中國,後來如何
    廣東小夥繼承家人的英國遺產,意外發現有10萬件是圓明園文物,那麼,後來如何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小編我要介紹的這個人就是趙泰來。他的外祖父曾經是在朝廷當官,家世顯赫,擁有巨大的財力和權利。在那一代人中,趙泰來的外祖父還是混得不錯的,基本上沒有多少人的家世能超過他的外祖父。可到了他爸爸那一代,便開始走下坡路。趙泰來的爸爸當時只是個赤腳醫生,所以家裡的經濟沒有趙泰來外祖父那麼雄厚。
  • 旅英華人向廣東華僑博物館捐油畫 支持場館建設
    旅英華人向廣東華僑博物館捐油畫 支持場館建設 2009年05月08日 14:38  來源:中國僑網    趙泰來向廣東華僑博物館捐贈的油畫作品
  • 姨媽臨終交給他一張紙,囑咐他此紙價值連城,打開後,他捐了8億
    張伯駒在前面,趙泰來在後面,趙泰來也是中國人民的一員。他一生對祖國的貢獻堪比張伯駒。是近代著名外交家吳的曾孫。他生長在一個富裕的家庭。然而,隨著家庭的衰落,趙泰來的美好生活結束了。1969年,趙泰來去香港和他的姑母團聚。後來,他成了著名畫家趙少昂的弟子,受到了文化薰陶。
  • 他把183件國寶無償捐給美國,捐回中國卻收了450萬美元
    更讓國人覺得惋惜的是,波士頓美術館12月13日對外公開宣布,接受翁氏六代家藏的183件文物的捐贈。 這也是該館有史以來,接受數量最多、意義最大的一批中國書畫。 這183件文物包括130幅繪畫、31幅書法、18件拓片及4件織繡,其中不乏國寶珍品,光董其昌的作品就有7件。
  • 東莞小夥繼承姨媽海外遺產,發現家藏十萬件圓明園珍寶,價值百億
    圓明園是清代時期的大型皇家園林,是「萬園之園」,匯集了各式各類的園林風格。是「一切園藝藝術的典範」。 但是在1860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中,這一座世界園林藝術的瑰寶卻被貪婪的掠奪者燒毀。英法聯軍入京之後便直撲圓明園,進行瘋狂的搜刮與破壞。金銀財寶,文化珍寶。搶得到的就搶,搶不到的就打砸,燒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