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投毒門」促俄向東轉 促中俄深合作

2020-12-13 環球網

據俄羅斯報紙網3月27日報導,在西方國家跟隨英美以謝爾蓋·斯克裡帕爾被毒殺為由驅逐俄羅斯外交官的同時,另一些國家卻沒有急於附和這場外交行動。令人意外的是,其中有華盛頓的主要亞洲夥伴——韓國和日本,還有中國。專家認為,莫斯科將再次「向東轉」。

英國指控俄羅斯涉嫌在索爾茲伯裡毒殺謝爾蓋·斯克裡帕爾,進而引發了一場近30個國家參與的大規模反俄外交行動。150多名俄外交官被遣返回國,其中很多人被指從事情報工作。

報導指出,華盛頓在這場證明與倫敦團結的行動中發揮了不小的作用。白宮發言人拉傑·沙阿表示,川普總統親自給盟友們打電話,呼籲他們追隨華盛頓驅逐俄外交官。然而,美國在亞洲的主要盟友韓國和日本沒有響應。

瓦爾代俱樂部項目負責人季莫費·博爾達喬夫表示,歐洲國家和美國的行為只是向俄羅斯證明了與亞洲國家發展關係的必要性。

這位專家說:「我們的歐洲朋友用這些行動讓俄羅斯更加堅信,必須發展與亞洲國家的關係。我們必須消除對歐洲貿易的傾斜,任何單方面依賴都不是好事。儘管這總的來說令人難過,但在政治和戰略上只有好處。」

日本用歐洲的憤怒換千島群島

報導稱,日本外務省對是否驅逐俄外交官含糊其辭。它表示使用化學武器是不可接受的,但沒有把矛頭對準俄羅斯。外務省發言人強調,東京希望「斯克裡帕爾案」儘快水落石出。

俄高等經濟學院「亞洲經濟與政治」項目負責人丹尼斯·謝爾巴科夫認為,日本不會附和西方對俄採取措施。東京在「斯克裡帕爾案」上表現出的「不順從」符合近5-7年來的政治圖景——日本不斷擺脫美國的束縛。唐納·川普不但未能扭轉這一趨勢,自他上臺以來,東京在國際舞臺上的表現反而愈發自信了。

這位專家說:「因此,日本對俄採取措施的可能性很小。更何況日本現任首相非常親俄。顯然,在當前的有利局面和政經關係下,日本不會驅逐我國外交官。」

前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格奧爾基·庫納澤指出,對日本來說,參加這場示威行動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破壞對俄關係前景。

這位外交官解釋說:「日本正在努力建立對俄關係,現首相安倍晉三希望在南千島群島問題上取得一定進展。為了實現這個夙願,日本寧願引起其他盟友的不滿。」

報導認為,不過,安倍的「千島群島野心」絕不是東京努力維護對俄關係的唯一理由。相鄰的韓國和中國也在積極地同莫斯科打交道。謝爾巴科夫認為:「如果日本破壞對俄政治關係,它就面臨在經濟中失去競爭優勢的危險。」

報導稱,目前,日俄經濟合作在對雙方都有利的領域持續發展。日本公司參與的「薩哈林-1」和「薩哈林-2」項目正在進行。此外,日本總是需要資源,俄羅斯也珍視這個向俄購買原料和資源性產品的國家。類似項目可能發展得更大,俄羅斯與西方關係惡化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忘恩負義」的韓國

報導稱,韓國的情況和日本不盡相同——首爾沒有正式宣布不驅逐俄外交官,但也沒有聽說它有遣返俄代表的計劃。

報導指出,韓國對美國的依賴比日本更大,至少在國防領域。兩國執行互相防衛條約,美國據此在韓國部署了軍事基地。

報導稱,但這還不是全部——美國剛剛在鋼鐵進口稅上對韓國作出了重大讓步,把它排除在設置新貿易壁壘的對象國清單之外。而韓國是美國的主要鋼鐵供應國之一。

曾在韓國任大使的庫納澤表示,首爾本應表現出更大的團結以示對華盛頓的感謝,但它沒有這麼做。

這位外交官解釋說:「因為韓國非常不想把俄羅斯推開。這是顯而易見的政治考慮。」他認為,通過對美國的呼籲置之不理,韓國希望未來在國際熱點問題上得到俄羅斯的幫助。

中國怎麼樣?

報導稱,中國也沒有和西方一起驅逐俄外交官。3月27日,北京對針對俄羅斯的「外交整治」表態,強調俄英衝突應「在事實基礎上」解決。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在當前國際社會面臨諸多挑戰的情況下,各國應摒棄冷戰思維,放棄對抗。

報導稱,有趣的是,就在各國被華盛頓慫恿紛紛驅逐俄外交官的幾天前,中國也前所未有地感受到來自美國的壓力。3月22日,川普籤署了限制對華貿易的備忘錄,事實上向北京發起貿易戰。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主任研究員亞歷山大·羅曼諾夫指出,華盛頓幾乎在驅逐俄外交官的同時給北京施加貿易壓力,這為進一步發展中俄關係創造了前提。

他解釋說:「中國可能反而想要轉向俄羅斯,加強在戰略和經濟問題上的合作。這種靠近是有可能的,因為現在中國進一步成為利益相關方。」

報導指出,這與2014-2015年俄羅斯試圖猛然「向東轉」(特別是轉向中國)的不同之處在於,那時中國對與西方的關係非常樂觀。羅曼諾夫說:「當時北京不覺得對美關係會突然出現重大摩擦。但事實卻恰恰相反。」

報導稱,貿易戰不是對美關係中唯一令中國焦慮的問題。在這些限制出臺前不久,美國國會批准了允許美國高級官員訪問臺灣的相關規定。

博爾達喬夫也認為,加強中俄關係的前提條件已經具備。這位專家提醒:「現階段,中國是俄羅斯在東方最重要的投資夥伴。中國外交部長的來訪並非偶然,或許是為了就美國對中國實施的貿易制裁和歐美對俄羅斯採取的措施'對表'」(編譯/賀穎駿)

相關焦點

  • 俄媒:中俄科技創新合作潛力巨大
    新華社記者 梁旭 攝國際在線專稿:2020—2021年是中俄科技創新年,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流行,中俄科技創新年部分活動的舉辦期限和形式受到一定影響,但不會延期或取消。近年來,中俄兩國在多領域的科技創新合作蓬勃發展,俄羅斯專家指出,中俄在科技創新方面的合作潛力巨大。
  • 俄媒稱中俄正就出口RD-180火箭發動機磋商 但俄不會轉讓技術
    圖為俄媒報導的RD-180火箭發動機線圖與結構示意圖。(環球網11月29日報導)據俄羅斯文傳電訊社11月28日報導,中俄正在就出口RD-180火箭發動機的可能性進行磋商,俄方官員表示,合作將不光包括交付成品發動機,還涉及到轉讓生產許可證。但是俄方也強調,俄不會直接轉讓相關生產技術,優先選項是俄方根據中方需求研製新型發動機。
  • 中俄軍事合作前所未有!俄專家對中國表態做出回應:這是世界唯一
    弗拉基米爾·沙特羅夫認為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上將,在開幕式致辭上所提到的中俄軍事合作進入了一個全新水平觀點非常正確,沙特羅夫在接受俄國內記者專訪時稱:「我非常贊同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上將的表態,中俄關係目前確實正處在歷史最高點,而軍事方面的合作又是兩國關係的重中之重。不論從中俄軍事合作的哪一方面來說,這都稱得上是世界唯一的合作關係。」
  • 俄媒:《西遊記》中俄雙語兒童版推介會在莫斯科舉行
    參考消息網12月11日報導俄媒稱,尚斯國際出版(集團)公司表示,莫斯科國際書展期間舉辦了《西遊記》中俄雙語兒童版推介會。《西遊記》中俄雙語兒童版內頁(資料圖)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9日報導,《西遊記》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在中國及世界各地廣為流傳,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幾百年來,西遊記被改編成各種地方戲曲、電影、電視劇、動畫片、漫畫等,版本繁多。俄文版《西遊記》首次發行於1959年。
  • 美媒:中俄是對手 俄對華友好是出賣靈魂的「浮士德式交易」
    對於中俄關係,文章稱中俄是地緣政治的對手。對於俄羅斯而言,發展對華關係是一樁為達目的而出賣靈魂浮士德式交易(Faustian bargain)。短期來看,俄羅斯通過對華出售石油、天然氣等自然資源而獲益。但長遠來看,此舉似乎將中國變成俄羅斯的競爭者。俄羅斯正幫中國助長經濟實力、變為更為強大的國家。
  • 訊飛翻譯機助力中俄抗疫後續 俄媒給出高度評價
    訊飛翻譯機助力中俄抗疫後續 俄媒給出高度評價 2020年03月04日 14:38作者:Iyfts編輯:劉明鵬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 美國正圖謀遏制中俄新戰略?俄回懟:痴人說夢
    長安街知事注意到,對於美國離間中俄並遏制中俄的圖謀,俄外長拉夫羅夫9月曾兩次發聲力挺:任何挑撥莫斯科和北京之間關係的企圖都不會得逞!俄總統普京上個月在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部全會上也曾直言:中國是無法被遏制的。
  • 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吳昊:增進溝通才能促民心相通
    「感覺自己的責任更重了,這種責任感驅使我好好做事,不能辜負海聯會和中國駐俄大使館及僑胞對我的信任和期望!」在俄羅斯華僑華人青年聯合會,吳昊和聯合會成員組織各項活動,為青年僑胞學習、發展和創業提供平臺,推動中俄兩國青年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同時協助使館做好日常領保工作。
  • 2019中俄文化大集赴俄觀摩活動今日啟動
    2019中俄文化大集赴俄觀摩活動今日啟動 時間:2019-06-25 15:15:03  來源:黑河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 6月23日,2019中俄文化大集赴俄觀摩團啟動儀式在黑河口岸舉行。
  • 中俄兩國聯合培養的首批俄漢翻譯碩士順利畢業
    祖雪晴 攝黑龍江大學1日對外發布消息,「黑大—莫大高翻學院」首屆聯合培養MTI畢業生通過網絡,在莫斯科國立大學順利通過答辯,標誌著中俄兩國聯合培養的首批俄漢翻譯碩士順利畢業。雙方採用「1+1」的聯合培養模式,互認學分,共同培養高水平、國際化頂尖專業翻譯人才。
  • 中俄「東北—遠東」合作展現活力
    俄羅斯阿穆爾州州長奧爾洛夫表示,該項目運行後,將克服氣候環境對口岸運輸的制約,有效緩解口岸運輸壓力,大幅提高旅客通關效率,促進雙方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深化俄遠東地區與中國東北地區合作。近年來,中俄兩國跨境交通設施建設取得諸多成果。
  • 俄媒:歐洲已倒向美國成其僕從 讓美肆無忌憚
    自從斯諾登「稜鏡門」事件後,美國監聽外國領導人的醜聞多次曝光,但美國因此遭遇的批評總能很快就過去,而美國最常用的一個手段就是把矛頭轉向中俄,不時找茬指責中俄搞網絡襲擊。   美國頻頻指責中俄黑客網絡襲擊其實是打一場「網絡輿論攻防戰」。俄衛星新聞網引述信息和通信局原官員馬薩洛維奇的話稱,美國拋棄其網絡空間優越論,越來越多地承認受到襲擊。如果有這樣的事實存在,那就要問問美國為什麼僱用那麼多無能的二把刀?   美國國會6月2日通過了監聽法改革法案,削減了美國國安局通過監聽搜集情報的權力。但實際上,美國監控全球的計劃從未改變。
  • 俄回應:提議升級為G10,吸納中印
    分析認為,顯然,俄羅斯相對於與發達市場的經濟合作,更加看重與金磚國家間的經濟合作。這一點,在中俄印合作去美元化合作上就可以說明問題。俄媒RT稱,俄正在向持有美債為0而倒計時。值得注意的是,俄央行在今年年初時,就以高達14倍的速度增持了人民幣儲備。這進一步表明,俄羅斯正在用人民幣和黃金等非美元貨幣對衝美元風險,而去美元化。多位分析師認為,如果中國也同俄羅斯一樣大規模拋棄美債,增加黃金儲備,對美元和美國經濟的衝擊或將是「核」級別的。
  • 中美交惡 有俄羅斯人提議坐山觀虎鬥:對俄非常有利
    之前俄羅斯與越南之間也存著南海油氣合作和防務貿易。與此同時,美國西方一些前政客和學者則對中俄緊密關係十分忌憚,認為要提防中俄形成事實上的戰略同盟的同時,也要提防俄羅斯會對西方打「中國牌」。對這風雲變幻,究竟該怎麼看呢?
  • 疫情下 中國繼續保持俄最大貿易夥伴國地位
    中國海關總署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1-11月中俄兩國貿易額為973.89億美元,中國繼續保持俄最大貿易夥伴國地位。新冠肺炎疫情的陰霾遮不住中俄經貿合作的成色,中俄貿易額完全有望連續3年超過1000億美元。「後疫情時代」,中俄將繼續攜手向前,為全球深化經貿往來樹立合作共贏、共謀發展的典範。
  • 疫情下,中國繼續保持俄最大貿易夥伴國地位
    華輿訊據龍報網報導 中國海關總署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1-11月中俄兩國貿易額為973.89億美元,中國繼續保持俄最大貿易夥伴國地位。新冠肺炎疫情的陰霾遮不住中俄經貿合作的成色,中俄貿易額完全有望連續3年超過1000億美元。「後疫情時代」,中俄將繼續攜手向前,為全球深化經貿往來樹立合作共贏、共謀發展的典範。
  • 俄遠東大規模軍演暗指中國?
    【美國之音電臺網站7月14日報導】題:海軍演習剛落幕 俄立刻在中國邊境舉行大演習俄羅斯和中國聯合海軍演習落幕,中國軍艦剛剛離開符拉迪沃斯託克,俄立刻開始在中國邊境附近舉行蘇聯解體之後規模最大的軍事演習。有評論認為,這次有十多萬人參加的大演習的一個目的是向鄰國展示實力,並施加威懾。此次演習地點鄰近中國邊境。
  • 第五屆東方經濟論壇在俄遠東舉行
    在論壇首日活動中,中俄雙方代表均對當前中俄經貿現狀予以積極評價。當地時間9月4日,第五屆東方經濟論壇在俄遠東符拉迪沃斯託克舉行。圖為論壇會場外懸掛起論壇彩旗。 中新社記者 王修君 攝  中國、印度、日本、韓國、美國等60多個國家8200餘人參加了此次論壇,人數超過往屆。
  • 對俄科技合作基地聯盟第十二次年會在崑山舉行
    2020年12月10日,對俄科技合作基地聯盟第十二次年會在崑山拉開帷幕,科技部國際合作司副司長陳霖豪出席會議並作主旨講話,來自全國地方科技廳(委、局)、全國對俄科技合作基地聯盟近百名代表參加了會議。
  • 俄駐華大使:中俄關係70年 從心所欲不逾矩
    殷立勤 攝中俄關係走「中庸之道」文/安德烈·伊萬諾維奇·傑尼索夫俄中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歷史深遠,在兩國得到廣泛的社會支持,有著強大的經濟支撐與文化基礎。同時俄中之間還有著深厚的感情因素。2001年,兩國籤署了《睦鄰友好合作條約》,這份基礎性政治文件將平等、互信夥伴和戰略協作關係固定了下來,確認俄中兩國「世代友好,永不為敵」,為在可預見的歷史時期內俄中雙邊關係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對雙方切身利益的等同考量,在捍衛國家核心利益時的相互支持,是俄中關係的基本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