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阱還是餡餅?警惕網絡茶包代加工新騙局

2020-12-06 湖南在線

華聲在線7月22日訊(記者 餘茜 謝龍彪) 投資3700元,在家代加工茶包,產品由公司回購,一月可賺2000元,兩個月就回本。投資少,獲利豐,這樣的茶包代工廣告看上去很「誘人」,而「商機」的背後卻往往暗藏陷阱,讓不少想輕鬆賺錢的人直呼上當。

近日,《湘問·投訴直通車》欄目收到全國各地多名網友反映,湖南金懿通日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懿通公司」)以茶包加工名義,收取加工者數千元設備費後「失聯」,派單人員也聯繫不上。

投訴:

宣傳茶包加工月入數千元 實際3個月僅賺132元

金懿通公司給周女士發過來的合作協議。

江蘇的周女士是一名「寶媽」,今年4月底,她瀏覽58同城網頁發現,金懿通公司正在招募一次性茶包加工合作夥伴,工作簡單,把散茶放進茶包裡封裝即可。

「作為一名全職媽媽,就想利用碎片時間做些兼職補貼家用」,於是周女士向金懿通公司諮詢代加工相關事宜。

「對方工作人員聲稱一個人一天可加工1000多個,多勞多得,照此計算,一天可賺80元左右,一個月下來就是2000多元的加工費,做滿10萬袋,還可獎勵設備款。」一番諮詢後,周女士動心了。

4月28日,她與該公司籤訂了一份為期2個月的茶包加工合作協議,按合同約定,委託對方公司代購設備並支付了3700元設備款,對方將提供茶包製作所需的全部材料套件,並負責驗收回購。

5月初,周女士收到了一臺封口機和相關物料,通過對方發來的簡單視頻培訓後,便開始加工。

金懿通公司給周女士結算貨款。

5月6日,周女士向金懿通公司寄回2600個茶包,12日,公司驗收人員表示,茶包抽樣合格率為40%,結算了加工費84元,6月1日,周女士再次寄回的3000個茶包,合格率僅為20%,公司為其結算了48元,6月16號,周女士第三次寄回2000個茶包,但直到7月中旬,對方遲遲未驗貨。

「加工了近三個月,就賺了132元,與公司宣稱的月賺2000元差距甚遠」,周女士告訴記者,她向公司詢問合格率為何如此之低,一位自稱質檢部門的孫先生回應:「茶包線長了」。

與周女士遭遇類似的,還有福建的吳女士和江蘇的夏先生,他們也都與金懿通公司籤訂了茶包加工協議,並分別交了3660元和3680元費用。吳女士加工的成品合格率僅為30%,收到公司返還的加工費48元,而待夏先生寄回茶包成品時,金懿通公司法人已失聯。

調查:

公司成立僅半年多就註銷

7月14日,記者通過電話聯繫上了金懿通公司質檢部門負責人孫先生,他表示,「公司因資金鍊斷裂倒閉,目前僅留自己一人負責處理後續事宜,對於加工者合同期內寄回的產品,可進行正常回購,若加工者不想繼續加工,也可將設備寄回,視新舊程度,按每臺500元至2000元不等的價格回收。」

記者繼續追問是否取得生產一次性用品所需的衛生許可證,以及產品銷售情況等問題,該負責人僅稱「有農產品相關營業執照」,便拒絕回應其他問題。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湖南金懿通公司已註銷。

隨後,記者查詢工商信息發現,湖南金懿通公司註冊時間為2019年10月28日,2020年6月22日已決議解散,目前公司處於註銷狀態,經營時間僅半年多。

記者在搜尋引擎搜索關鍵詞「金懿通」的截圖。

記者又通過百度搜索「金懿通」發現,該公司還曾在網絡上大量發布「代加工一次性袖套、一次性雨衣、一次性防塵服、一次性口罩、一次性鞋套」等手工活外發加工信息,與茶包代加工「套路」如出一轍。

記者在阿里巴巴網站上注意到,一臺全自動袋泡茶包裝機,售價為3萬元左右,每分鐘可生產30-50個茶包,一小時的產量相當於一名手工代加工者工作2天。成品的一次性袋泡茶僅為5分錢一個,比回購代加工者的單價還低3分錢。而代加工者從金懿通公司購買的機器,在阿里巴巴上顯示售價僅為160元一臺。

同時,茶包加工,不僅需要取得衛生許可證和生產許可證,還需提供相關檢驗報告,家庭小作坊通常無法達到合格標準。而公司選擇回購手工加工茶包,不僅生產效率低、成本高,還無法監管衛生安全問題,這顯然不符合正常商業邏輯。

回應:

若公司不履行合同約定 可報案或起訴

7月15日,記者將情況反映給長沙市芙蓉區馬坡嶺工商所,戴所長稱,「此前就收到過類似投訴,執法人員上門檢查後發現,該公司已關門,6月22日已註銷了工商登記,現法人失聯。」同時,他還建議「代加工者」們,若雙方協商不成,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或尋求法律途徑解決。

湖南聯合天成律師事務所蔡衛華律師也表示,若公司不履行合同約定,拖延回購、拒不回購或失聯,可起訴公司股東。該公司已註銷的情況下,根據法律規定,將由公司股東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截至記者發稿前,周女士與金懿通公司協商一致,退回2500元款項,其他幾位投訴人仍在協商中。

在此,也提醒廣大網民擦亮雙眼,注意甄別網絡上的兼職、代工信息,以免上當受騙。

手工活外發加工暗藏陷阱 代加工者維權舉步維艱

記者調查發現,手工活外發加工方面,不乏騙取設備款的公司。這些公司為了規避風險,通常都是招聘外地合作者,進行異地交易,然後在合同上「做文章」。

採訪中多名投訴人向記者反映,代加工合同內的滿滿「套路」,通常他們需完成一定數目的成品才能退回約束金或返還設備款,而合同僅有2個月的期限,代工者根本無法在合同期內完成任務,即無法退回錢款。

同時,超低的合格率和極少的加工費,也容易讓代工者們淺嘗輒止,最終,投資款打了水漂。

「在與公司協商維權的過程中,公司要麼拖,要麼安撫,實在不行就少量退款敷衍了事。」採訪中,投訴人吳女士向記者傾訴維權難問題,「目前金懿通公司已註銷,導致維權頻繁無功而返,前往公安機關報案,又因涉案金額少、證據不足等問題,不符合立案條件」。

吳女士還告訴記者,他們籤訂的合同條款中還規定了,若發生爭議需到籤署地解決,而她們大部分人身處外省,起訴成本高,維權被迫中止。

類似代加工「陷阱」常被媒體曝光

今年5月8日,大慶晚報就曾曝光「手工茶包兼職」問題,在暗訪的過程中,記者通過多方核實,發現代加工公司漏洞百出,前後出現諸多矛盾的問題。一家公司宣稱和福建一家公司合作,代裝茶葉包,但福建這家公司卻對此否認,提醒不要上當受騙。

6月10日,中新網湖北頻道也曾曝光,趙先生在網上發現某公司以加工茶葉包為由,每加工一個能淨賺6分錢,只需繳納3000多元茶葉原料和設備約束金,月收入就能過萬,趙先生投資後,對方卻以茶葉包不合格為由,多次將其茶葉包退回,趙先生隨後向警方報案。6月3日,棗陽市公安局刑偵大隊聯合襄陽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成功打掉湖北省境內兩個詐騙窩點,抓獲17名犯罪嫌疑人,據查,該公司已詐騙全國各地1000餘名受害人,涉案金額高達200餘萬元。

日前,《湘問·投訴直通車》欄目記者調查了「湖南邦富公司制香回收」一事,並發布稿件《宣稱制香月賺上萬實際月入67元 當心「致富夢」成「噩夢」》。記者發現,不論是「制香加工」和「茶包加工」,背後的「套路」如出一轍,本欄目擬對「代加工」領域展開系列報導,如果你也有類似經歷,請來《湘問·投訴直通車》發帖爆料,我們將聯合市場監管部門,助你維權。

相關連結:

宣稱制香月賺上萬實際月入67元 當心「致富夢」成「噩夢」

https://ts.voc.com.cn/note/view/60183.html

爆料方式:

1.登錄華聲在線《湘問·投訴直通車》欄目(網址:http://ts.voc.com.cn/)在線投訴。

2.手機直接搜索「投訴直通車」,在線投訴。

3.關注微信公眾號 「hnweiquan」進行投訴。

4.爆料郵箱:ts@voc.com.cn

5.下載新湖南客戶端,進入《湘問》欄目投訴。

相關焦點

  • 廣州茶包貼牌代加工
    廣州茶包貼牌代加工,固定資產方面擁有全套的烘乾、磨粉、茶粉碎、分篩、滅菌、制粒、制袋、包裝等生產設備,標準化車間生產線,滿足各式茶葉分裝及代用茶的生產加工需求。廣州茶包貼牌代加工, 其它注入鹽湖的水流很小,且多為季節性河流。開採過的滷水,幾年之後又重新結晶成鹽層。真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 日本新華僑報:中國留學生需警惕快遞轉寄帳戶騙局
    日本新華僑報:中國留學生需警惕快遞轉寄帳戶騙局 2017-06-15   中新網6月15日電 據日本新華僑報網報導,儘管現在的中國留學生已經由「留學生養家」變成了「全家供養留學生」,但大多數留學生還是願意在學業之餘做做兼職。
  • 謹防落入分紅式網絡投資陷阱
    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金融的火熱,網絡理財產品成了網民投資消費的新熱點。各類金融投資網站應運而生成為金融犯罪的溫床,以「入股分紅」,「高額回報」為誘餌的投資理財陷阱層出不窮。投資理財陷阱通常具有以下特點:(一)網站經偽裝難辨真假。不法分子往往先註冊一個網站,並把網站包裝成實力雄厚並正常經營的公司,並偽造虛假交易信息,搏取投資人信任。(二)實行會員準入制。
  • 夜讀丨看似美味的「餡餅」背後,往往隱藏著意想不到的陷阱
    文/有書(ID: youshucc)相信每個人都曾幻想過「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兒。但現實是:「天上是不會掉餡餅的,天上掉下的餡餅,很可能是陷阱。」這便是社會學中的「餡餅定律」。生活中,我們會碰到一些巨大的利益誘惑,他們就像從天而降的「餡餅」,讓人垂涎三尺、難以抗拒。然而,這些看似美味的「餡餅」背後,往往隱藏著意想不到的陷阱。貪小便宜吃大虧曾讀過一個寓言故事。
  • 警方提醒:警惕網絡下注彩票賭博騙局
    新華社重慶11月23日電(記者柯高陽)重慶市公安部門近日破獲系列以非法彩票網站為掩護組織實施網絡賭博的案件,搗毀5個網絡賭博窩點,涉案金額達3億元。
  • 50萬買你的「網絡關鍵詞」系騙局,別只怪受害者貪心
    「深圳一家上市企業願意出50萬元收購你的『新疆化妝品』網絡關鍵詞。」2018年8月的一天,新疆的唐先生接到了一個電話,電話那頭開出了驚人的價格,但本以為「天上掉餡餅」的他,卻被步步誘騙損失數萬元。據檢察日報報導,近日,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檢察院對一起「網絡關鍵詞」詐騙案中的苗某、劉某、朱某、陳某等16人以涉嫌詐騙罪提起公訴。對於「網絡關鍵詞」詐騙,可能很多人會感到陌生。其實「網絡關鍵詞」是繼IP位址之後的第三代網際網路資源名稱,用戶在瀏覽器輸入關鍵詞,就可以直接訪問目標網站。說的直白點,一個「網絡關鍵詞」背後,往往對應著一定的搜索曝光度,這一點它具備了詐騙價值。
  • 湖南善普韻香商貿有限公司茶包代加工,市場需求量大,風險低
    今天就來介紹一下現代茶葉代加工的相關內容。  對於愛喝茶的人來說,茶葉的加工環節是非常重要的,除了茶葉的種植過程,加工過程是最為關鍵的一道程序。在古代,基本上都是手工加工茶葉,到了現代,由於市場化的需求,已經用機械化的生產流程來代替,工廠建立了專業的茶葉加工流程。中國作為全世界茶葉產量最大的國家,出口和內銷的需求都非常的大,茶葉生產加工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 為什麼一再披露手工串珠外發活賺錢的騙局還是有人上當?
    網絡圖片為什麼一再披露還是有人上當?1 信息的不對稱:目前雖然目前中國的網民數量已超過幾個億,但是很多中老年人還對網絡的認知不是很多,這樣的騙局信息也不可能被每一個傳統媒體報導的到,即使是報導了當事人也許會由於各種原因並未看見,這樣就形成了一個信息的不對稱,一面是大面積的網絡報導或者小範圍的傳統媒體報導,一面是沒能及時接收到相關信息,通常這部分人通常在50歲以上的人群。
  • 餡餅?陷阱!
    天上掉餡餅之時,就是地上有陷阱之時。黨員幹部走上領導崗位之初,就要警惕被「圍獵」的風險,在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眼裡,權力越大,「圍獵」價值越高,各種誘惑、算計都會衝著你來,各種討好、捧殺都會對著你去。只要「獵物」有喜好、有欲望,「圍獵」者就會千方百計把「誘餌」送到面前,讓其在不知不覺或舒適享受中落入陷阱。「圍獵」的本質是「圍獵」公權力,目的就是以小博大。警示片中,一名行賄者說出真心話:「我們花很多心思去揣測他、觀察他,花很多精力去逢迎他、討好他,就是一本萬利的投資。在我們眼中,他就是我們獲取利益的一個工具,沒有其他的,只是工具而已。」
  • 卡神小組提醒:創業不易,警惕加盟傳銷騙局陷阱!
    不過根據卡神小組了解,現在不少朋友被加盟、連鎖經營騙局所套路,創業不成,反而深陷傳銷泥潭。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情呢?今天卡神小組就來和朋友們聊一聊創業不易,警惕加盟傳銷騙局陷阱!朋友們一起來看看詳細內容吧。
  • 警惕這些買房陷阱和騙局 不然你真的會上當
    *小編為大家揭曉買房陷阱和買房騙局,請大家一定要警惕。 買房陷阱有哪些?
  • 谷歌開源首個可製造PDK,餡餅還是陷阱?
    這是餡餅還是陷阱呢?PDKPDK(process design kit)就是一組包含晶片的設計規則、模擬模型、單元規格、數據的文件。這種說明,比較不是人話,接下來我翻譯成比較能理解的那種。所以晶片是不可能直接設計出來就立馬讓代工廠測試生產的,畢竟這麼電晶體可能不符合物理規則放錯個幾十個就會導致流片。因此IC公司,也就是晶片設計公司必須自己通過PDK的各項規則下設計,組合併通過PDK的自帶的物理校驗,最後才能交給代工廠進行試生產。
  • 警方教你識破非法傳銷騙局
    2.純線上傳銷陷阱 純線上非法傳銷陷阱形式多樣、名目繁多:愛心慈善互助、投資消費返利、金融互助、虛擬貨幣、網絡社交平臺等。無論是以何種形式,都離不開「交會費、拉人頭、建層級」這個傳銷本質,而且大多宣傳「無風險,高收益」,誘惑性強。
  • 閒魚免費送,是餡餅還是陷阱?
    最近自媒體差評君,曝光了二手交易平臺閒魚的新騙局。其報導稱,閒魚上出現了很多好心人在免費「送」東西,在閒魚上輸入關鍵詞「免費送」,就會出現各種免費送連結,手錶飾品外,就連施華洛世奇的名牌項鍊都有人在送。說是送,其實是一種誘導手段,下單之後會收取十幾元不等的快遞費,而實際到手的「寶貝」,更是與宣傳頁面天差地別。
  • 警惕「免費旅遊」陷阱!青島上百名老年人被騙20餘萬元
    警惕「免費旅遊」陷阱!青島警方提示島城市民:當心這不是「天上掉餡餅」,而是「地上有陷阱」!近日,在秋冬嚴打整治攻勢「雷霆9號」行動中,市北警方根據群眾報警,迅速行動,重拳出擊,抓獲一名以「加入會員免費旅遊」為名實施詐騙的犯罪嫌疑人,切實維護轄區治安穩定,為轄區居民「捂好錢袋子」。
  • 「中石化加油卡」新騙局出現!20多萬不翼而飛,怎麼回事?
    臨近春節 不論是回家還是出行 汽車加油又到了一個高峰期 這也給各種騙子以可乘之機 各種騙局不斷不斷上演
  • 金融互助還是精心陷阱?教你認清龐氏騙局
    早在今年9月,新聞報導:國內有22萬投資者陷「龐氏騙局」,民眾損失高達430億;11月中旬,北京市金融工作局黨組書記霍文學也曾指出,中國人的金融意識亟需提高,警惕例如剛剛進入中國的MMM平臺騙局等龐氏騙局。那麼,這個「龐氏騙局」究竟是什麼,竟能讓民眾接二連三地受到矇騙?
  • 餡餅是假,陷阱是真
    讓人不禁感嘆:天上真能掉餡餅?餡餅是假,陷阱是真。媒體調查發現,上述這些APP,在用戶按要求刷完任務後,或是壓根兒無法提取現金,或是拿成千上萬個虛擬「金幣」忽悠人。更可惡的是,這類APP還熱衷於「空手套白狼」:當用戶輸入個人信息準備提款時,它們已經把隱私賣給了兼職、刷單、網貸等灰色產業;當用戶按照任務要求積極推廣、頻頻「收徒」時,其實已經陷入了傳銷的泥沼。
  • 王朔《懵然無知》:天上不會掉「餡餅」,掉下來的都是陷阱
    天上不會掉「餡餅」,掉下來的都是陷阱。騙子都是抓住了我們對錢、權、性、命等欲望的需求,利用人性的弱點,進行行騙,使我們繳納智商稅。從外歸來的於德利拆穿了這個騙局,所謂的導演是一個鄉下來的無賴,編輯部主任「何必」是假冒的,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子。
  • 警惕騙局,2020培訓機構陷阱,擦亮眼睛不上當
    消協提醒,網絡交易不要隨意提供個人信息,不要見碼就掃,注意保護個人隱私,不輕信「飛來橫福」和「中獎信息」。重點打擊培訓「速成班」陷阱問題。認知決定你的思維,思維決定你的行為,行為決定你的人生。天上是沒有餡餅掉下來的,速成什麼都通通不靠譜。悶聲發大財,真正發財的人不會去到處宣傳。真的是在網際網路,論膽子,只有更大,沒有最大。20天教會你成為社交高手。從小白到PPT大師,只需7天。22天訓練營,讓你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