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為政篇第二 2.9

2020-11-25 騰訊網

20190811:大家早上好,歡迎準時分享《論語》為政篇第二

【原文】2.9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譯文】孔子說:「我整天給顏回講學,他從來不提反對意見和疑問,像個蠢人。

等他退下之後,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論,發現他對我所講授的內容有所發揮,可見顏回其實並不蠢。」

【評析】這一章講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他不滿意那種「終日不違」,從來不提相反意見和問題的學生。

希望學生在接受教育的時候,要開動腦筋,思考問題,對老師所講的問題應當有所發揮。所以,他認為不思考問題,不提不同意見的人,是蠢人。

有大智慧的人,不顯山露水,不賣弄聰明,表面上看起來很愚笨,其實卻很聰明。有句俚語說得生動:「面帶豬相,心頭撩亮,』可惜顏回沒有照片留下,我們不知道他長得怎麼樣。

《小兒語》告訴我們:「洪鐘無聲,滿瓶不響。」俗話說」滿罐水不響,半罐水響叮噹,」如果你留意觀察生活中這種現象真是不少。

有經驗的教師都知道,課堂上發言最踴躍的不一定是成績最好的。而往往是所請的「小聰明」。

《老子》有句名言:「大直若屈,大巧若拙。」蘇東坡補充說「大勇若怯,大智若愚。」顏回不正是這樣一個大智若愚的生動形象嗎?

相關焦點

  • 論語 | 為政篇第二十四
    為什麼把這兩句話作為《為政》篇的結論?而且為什麼提到鬼呢?中國文化講孝道,敬祖宗,就要拜鬼了。所以鬼在這裡,不是一般人講的魔鬼,而是祖宗的靈魂。孔子所崇拜的是人文文化,這是上古歷史文化演變有名的轉捩點,所以孔子在這裡提到鬼以後,第二句就說:「見義不為,無勇也。」看到應該做的事情,不敢去做,沒有勇氣。沒有智、仁、勇就無法從政,換句話說,也不應該從政。歷史上有許多人是見義不為,對許多事情,明明知道應該做,多半推說沒有辦法而不敢做。我們作人也是這樣,「看得破,忍不過。想得到,做不來。」
  • 《論語》為政篇第二2.17
    20190819:大家早上好,歡迎準時分享《論語》為政篇第二 【原文】2.17子曰:「由,誨女,知之乎?
  • 《論語》為政篇第二
    20190818:大家早上好,歡迎準時分享《論語》為政篇第二 【原文】2.16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第二種,解釋為「批判不正確的言論,禍害就可以消滅」。楊伯峻等人執這種觀點。 第三種,解釋為「攻擊與自己觀點不一致的言論,這樣很危險」。 對於異端邪說的看法,歷來有保守和激進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
  • 《論語心解 為政篇第二》:2.21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2.21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云:『孝乎惟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注釋】1. 或:有的人。2. 奚(xī):為什麼。3. 為政:參與政治。4. 《書》:《尚書》,以下為《尚書》逸文,採入《古文尚書》。5. 施:延及。
  • 「論語」新解 為政篇第二 第7、8、9章
    「論語」新解  為政篇第二  第7、8、9章引錄第7章:子遊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第9章:子曰:「我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 學習《論語》「為政篇」——為政以德,是一種「王道」
    咱們之前學習完了《論語》的第一大篇章「學而篇」,今天開始學習「為政篇」。為政篇講得主要是治理國家的道理和方法,但是所謂「家是最小國」,這裡面的道理也可以用在治家以及對公司的管理上。整個「為政篇」分為二十四章節,也是非常簡短,但是言簡意賅,裡面蘊藏的道理,非常值得我們深入咀嚼。
  • 論語為政第二2.10、2.11、2.12原文及翻譯
    論語為政第二2.10原文及翻譯「原文」:論語為政第二2.11原文及翻譯「原文」:子曰:「溫故①而知新②,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第二2.12原文及翻譯「原文」:子曰:「君子不器①。」「注」:①不器:不局限於一才一藝。
  • 再讀《論語》:為政第二.4
    再讀《論語》為政第二四
  • 《論語心解 為政篇第二》:2.1為政以德譬如北辰
    2.1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論語 顏淵篇第十二》第十七篇「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此篇裡第一個政,意思是國家治理方面的事情,後一個政,其意思和正道、端正、正氣意思相近了。
  • 讀《論語——為政第二》:為政以德有感
    2021年1月28日,逸品讀書會《論語》共讀第二篇為政。文中第一章就點明了主旨: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拱之。
  • 論語為政第二2.13、2.14、2.15原文及翻譯
    論語為政第二2.13原文及翻譯「原文」:論語為政第二2.4原文及翻譯「原文」:子曰:「君子周③而不比④,小人比而不周。」論語為政第二2.5原文及翻譯「原文」:子曰:「學而不思①則罔②,思而不學則殆③。」
  • 論語為政第二2.22、2.23、2.24原文及翻譯
    論語為政第二2.論語為政第二2.23原文及翻譯「原文」:子張問:「十世①可知也?」論語為政第二2.24原文及翻譯「原文」:子曰:「非其鬼①而祭之;諂②也。見義不為,無勇也。」以上就是論語為政第二2.22、2.23、2.24原文及翻譯,歡迎交流指正。
  • 論語為政第二2.19、2.20、2.21原文及翻譯
    論語為政第二2.19原文及翻譯「原文」:論語為政第二2.20原文及翻譯「原文」:季康子①問:「使民敬、忠以②勸③,如之何?」論語為政第二2.21原文及翻譯「原文」:或①謂孔子曰:「子奚②不為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注」:①或:有人。②奚:疑問詞,相當於「為何」。③《書》:指《尚書》。「本段的意思及翻譯」:有人對孔子說:「你為什麼不從政呢?」孔子回答說:「《尚書》上說,『孝敬父母啊!
  • 湯殷權《論語》講義:《為政第二》篇「子曰為政以德章」
    湯殷權《論語》講義(原創)【原文】2.1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翻譯】孔子說:「用德來進行治理,那就可以像北極星一樣,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不動,然而天上其它所有的星星都圍繞著它轉動。」
  • 湯殷權《論語》講義:《為政第二》篇「孟懿子問孝章」
    湯殷權《論語》講義(原創)【原文】2.5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翻譯】孟懿子向孔子問孝。
  • 論語為政第二2.16、2.17、2.18原文及翻譯
    論語為政第二2.16原文及翻譯「原文」:第二種譯法很大程度上是鬥爭哲學的反映。第三種譯法則體現了儒家和而不同的氣度。論語為政第二2.17原文及翻譯「原文」:子曰:「由①,誨女②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 「論語」新解 「為政篇第二」 第1、2、3章
    引錄:第1章: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第2章: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第1章解釋詞句1、為政以德:為:動詞,從事,治理;為政,可以有兩個方面的理解,治理國家
  • 論語為政第二2.4、2.5、2.6原文及翻譯
    論語為政第二2.論語為政第二2.5原文及翻譯「原文」:孟懿子①問孝,子曰:「無違。」論語為政第二2.6原文及翻譯「原文」:孟武伯⑤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以上就是論語為政第二2.4、2.5、2.6原文及翻譯,歡迎交流指正。
  • 論語:為政篇第三十六篇
    #論語這篇涉及了國家文化人民尊敬我,家庭的教育孝順慈,教育是舉善而教不能用正直的人,培養不會的人。下期預告: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日:「《書》云:「孝乎惟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 再讀《論語》:為政第二.6
    再讀《論語》為政第二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