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展閱讀:雅昌藝術網關於「以冒用'雅昌'名義騙取藝術品等犯罪行為」的聲明
往屆寶龍藝術大獎
40位獲獎,709位入圍入選,10餘場展覽,累計覆蓋205家媒體傳播,這是寶龍藝術大獎在過去兩年發掘、扶持當代藝術家所做出的成績。「看藝術家們在自身簡歷上提到寶龍藝術大獎,雖然是很小的事情,但我們卻很感動」,寶龍文化集團執行董事許華琳表示。
與上海寶龍美術館同年誕生的寶龍藝術大獎,是寶龍文化集團發起的一項持續性藝術賽事。經歷兩屆之後,通過公開透明的獎項及作品收藏,寶龍藝術大獎組委會已累計發放獎金超200萬元。除了前期作品徵集,依託寶龍集團集群產業優勢,也助力了大獎的後期推廣,為藝術家提供一個廣闊的平臺,來推動中國未來藝術創作力量的繁榮。
首屆寶龍藝術大獎優秀作品入圍展現場
首屆寶龍藝術大獎一經推出,面對的人群不限年齡、學歷和有沒有舉辦過展覽,只為「尋找對藝術真誠,真正尊重繪畫的人」。大獎雖只設置油畫和國畫專項,但收到近8000件投稿,來自全國各地的近2000位參與者。這樣的響應對於首屆寶龍藝術大獎來說,收穫了滿滿的驚喜。
當時國畫組金獎獲得者李孔,雖然非院校出身,但因其畫風細膩風格獨特,經過首屆評委老師一致投票評選為國畫組金獎。在組委會鼓勵下更加專注於創作,個人風格日趨突出。2018年新作亮相臺北INK水墨博覽會後獲得好評,並被藏家收藏。
2018寶龍藝術大獎獲獎藝術家作品展
作為後續展示的寶龍系實體藝術空間,寶龍藝術大獎不僅面向專業收藏家,同樣特別注重消費型大眾,比如,家庭形式的消費,「培養每個家庭或個體慢慢地去欣賞藝術,也是美術館和藝術平臺要肩負的責任」。因此,第二屆寶龍藝術大獎逐漸明確「品牌化」打造,設立「美麗家園」主題單元,加強了與藝術院校的合作,讓更多年輕力量參與進來,希望通過徵集評選讓當代藝術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構建「生活美學」。
今年,即將開始的第三屆寶龍藝術大獎全新升級,以「細分化」的方式為藝術家提供更多機會。在鼓勵藝術家專注所擅長領域上,首次分單元,每個單元單設徵集主題,如「美麗家園」主題下為油畫、綜合材料、坦培拉單元;工筆畫徵集也將設置不同主題。而在過去兩年的大獎中,有來自日本、韓國、臺灣、香港、澳門等國家或地區的藝術家參與,大獎在過往展覽的反饋基礎上,首次面向全球徵集,設置「今日日本」主題的日本專場。這樣的設置有利於單元內公平競爭,增加藝術家獲得獎項的機會,也一定程度上鼓勵更多藝術家參與。
在獎項設置上,第三屆寶龍藝術大獎也體現了新的思考和關懷,設立了鼓勵式收藏。如果藝術家願意,作品一旦入選即使沒有獲獎,寶龍藝術大獎組委會將從專設的入選基金中,對優秀的入選作品進行收藏。據介紹,這樣的設置希望能夠幫助更多的藝術家,給那些剛剛起步或者剛剛走出校門的藝術家,在精神鼓勵之外能在物質上給予幫助,助力他們走的更遠。
對於第三屆寶龍藝術大獎背後的「三年之變」,雅昌藝術網特別對話寶龍文化集團執行董事許華琳。
雅昌藝術網對話許華琳
雅昌藝術網:經過兩屆之後,寶龍藝術大獎有什麼積累和優勢?
許華琳:寶龍藝術大獎是一項長期計劃,可以沉澱年輕的藝術家,而這些藝術家都將是我們的資源和優勢。通過一屆屆的賽事累積,希望有更多值得關注的潛力藝術家,湧現更多的優秀作品。我們希望在美術館、藝術中心、藝術酒店等實體空間支撐下,讓藝術家的作品來說話。
首屆寶龍藝術大獎金獎:李孔 《垂釣者》紙本設色 69×138cm 2016
首屆寶龍藝術大獎金獎:李吉亮 《鞋》布面綜合材料 250×200cm 2017
雅昌藝術網:藝術家參賽情況怎麼樣?
許華琳:參賽藝術家很自由,即使每屆都來參加也非常歡迎。因為寶龍藝術大獎每年徵集的主題、作品尺寸均不一樣。藝術家願意來參加,也是對我們的認可,也讓我們更有動力去提升獎項的各個細節。
雅昌藝術網:為什麼即將開始的第三屆寶龍藝術大獎有這麼大變化?這些細分專場又是如何考量設置?
許華琳:我們每個空間、美術館都會迎接不同類型的觀眾,其實藝術大獎一開始的設想便是希望涵蓋多元藝術面,包括架上繪畫、雕塑、裝置、書法等。目前藝術大獎雖沒有涉及全部門類,但也並不希望獎項太單一,而且不同藝術形式的作品不能用統一標準來評選,因此細分單元,可以讓觀眾和藝術家有更多機會與我們互動。
也不能說今年寶龍藝術大獎是突然間發生變化,我們每次變化都會經由專家討論,該如何公平地去給對的藝術家提供平臺。因此第二屆寶龍藝術大獎嘗試設立了「美麗家園」主題,以主題性創作徵集將作品定位為美化日常生活空間,讓藝術更多融入大眾生活,希望每個家庭可以慢慢地去欣賞藝術品。
所以,精細的主題劃分很重要,這幾年負責大獎徵集的是一批固定團隊,不管想法還是運作,在一步步徵集中可以看見整個團隊的進步,過程很辛苦,但結果都很好。
第二屆寶龍藝術大獎評選現場
雅昌藝術網:第三屆大獎的評委和評審環節是怎樣的?
許華琳:寶龍文化一直堅持用專業的手法做專業的事情,為保證徵集、評選的學術性和公正性,第三屆寶龍藝術大獎不同單元分別邀請了華雨舟、漆瀾、謝建明、徐可、趙力、鄭妍等不同領域的資深人士擔任評審委員。
本次首次開設的「今日日本」日本專場,主要是日本當地一些美術大學教授與老牌畫廊社長擔任評委,比如,小井土滿、畑中優、高田光等專家學者的參與。
雅昌藝術網:「日本專場」會成為常設版塊嗎?之前是否有「試水」的舉措?
許華琳:其實寶龍美術館、寶龍藝術中心、言午畫廊曾多次舉辦過日韓藝術家展覽,如言午畫廊開館第一年的「行進中」日本青年藝術家群展,受到上海觀眾的喜愛。所以我們很早已經開始了解日本藝術家,確定設立「日本專場」徵集,也是認為日本藝術家的潛力值得關注。另外,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前夕,為增強中日兩國文化間友誼,促進中日文化藝術交流,並以此推動亞洲文化藝術交流。
並不排除會成為常設版塊,除了必要的延續也會拓展更多新的可能。
「美麗家園」2018寶龍新繪畫大獎入選展現場
雅昌藝術網:今年前期徵集和宣傳方式是什麼樣的?
許華琳:我們希望可以讓大家看到好的作品,並在我們的能力之內提供更多選擇,所以才開始拓展國外藝術。這次主要負責日本徵集的是藝術總監潘微,非常榮幸除了藝術資源對接,他還助力我們落實大獎在當地的細節合作。
在國內徵集,我們沒有年齡、經歷的限制,徵集上大部分是藝術圈前輩、藝術家間的互相推廣。除了社會徵集,藝術獎項也針對美院學生,但是我們希望更多更寬的渠道,通過這些不同渠道的推廣會有更多的驚喜。
第二屆寶龍藝術大獎:黃俊偉 獲獎作品
第二屆寶龍藝術大獎:景婧恩 獲獎作品
雅昌藝術網:今年整體獎項進程上,您認為可能最有難度的會在哪個環節?
許華琳:獎項中最擔心的問題就是沒有找到好作品。我希望團隊的付出,評委的專業性能夠達到好的結果,這樣獎項才能長期延續下去。
寶龍藝術大獎不是為了做而做,在過程中我們會階段性地去總結,階段性反饋很重要。比如說,在徵集前期,團隊在收到與主題相悖的作品後,我們會主動打電話與藝術家溝通,確定參賽藝術家是否明確主題,是否需要更換作品等等,這些細節都需要去引導。如果發現問題,我們可以及時做更多修正。
但也因為我們前期溝通準備,所以評委進行集體評選時,也能在同一標準下進行公正評選。畢竟每次舉辦大獎,質量才是最核心的。
第二屆寶龍藝術大獎:楊洋 獲獎作品
第二屆寶龍藝術大獎:胡·賽額尼斯 獲獎作品
雅昌藝術網:大獎後期是什麼樣的規劃?
許華琳:寶龍藝術大獎公布之後,我們會分版塊聯合上海、杭州、廈門等各地寶龍文化機構舉辦巡展。例如即將開幕的廈門藝術中心,首展之一便是第二屆寶龍藝術大獎的入選的部分作品。我們也會選擇部分藝術家,繼續合作舉辦展覽,在專業媒體上持續宣傳,然後利用我們體系優勢把他們成功推向市場。我們最終是提供平臺,吸引更多優秀藝術家來參加。
第二屆寶龍藝術大獎:金璐 獲獎作品
第二屆寶龍藝術大獎:徐海軍 獲獎作品
雅昌藝術網:寶龍藝術大獎還會有哪些布局嗎?
許華琳:今年寶龍藝術大獎開始時,有計劃在幾個亞洲地區國家的徵集,但我們還是希望一步步來。因為國外拓展與國內不同,會遇到很多流程上的問題,包括與當地合作人員、機構、評選、展覽手續等等。
雅昌藝術網: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