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訊)在川普政府任期的最後時刻,美國務卿蓬佩奧的反華表演還在繼續。近日,他在接受美媒專訪時,不僅又在中國臺灣和香港等問題上指手畫腳、大放厥詞,無端指責中國,還把中美關係「較為冷淡」的原因歸咎到中國頭上。
12月13日,《華爾街日報》發表了一篇題為「國務卿蓬佩奧談到世界應如何應對中國」的專訪文章。該報主編馬特·默裡(Matt Murray)圍繞「中美日益緊張的關係對美國商界領袖意味著什麼」這一話題,在《華爾街日報》年度執行長理事會會議上採訪了蓬佩奧。
《華爾街日報》:國務卿蓬佩奧談到世界應如何應對中國
在默裡指出「過去幾年中美關係較為冷淡」,問蓬佩奧如何評價這一狀態時,蓬佩奧立馬「甩鍋」中國。他宣稱中美關係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中方的走向」,而在過去幾年裡,中國「選擇了一個越來越激進的方向」。蓬佩奧為美國「自證清白」,稱因為現在的中國已經與10年、15年或20年前不一樣了,這才「迫使」美國不得不採取「真正的、嚴肅的行動」。
蓬佩奧還不放棄「中國應該按美國需要改造自己」的幻想。當默裡問他,在對待中國上,美國過去是不是在某些方面過於天真時,蓬佩奧宣稱,此前50年,美國的政策堅信,通過增進接觸、擴大商貿和促進相互間的交融,美國能讓中國「表現得像一個正常國家」。他無端指責中國「辜負」了美國的「好意」,因為中國沒有選擇走這條路。蓬佩奧藉機渲染「中國威脅論」,稱對此「世界現在需要作出回應,以捍衛我們最珍視之物。」
另外,《華爾街日報》主編默裡的部分提問也充斥著政治偏見。他不僅妄論中國內政,稱臺灣和香港形勢「堪憂」,還問蓬佩奧美國對臺灣能做些什麼。
蓬佩奧先是煞有其事地稱,「履行對臺灣民眾作出的承諾是美國的責任」。接著又稱美國有「『一個中國『的長期政策」,「本屆政府信守了這些承諾」云云。在鋪墊完這些前提後,他表示,美國已經給臺灣提供了武器方面的援助,而「這些都是我們可以為臺灣做的」。
《華爾街日報》主編默裡(左)線上採訪美國務卿蓬佩奧(右),視頻截圖
此外,蓬佩奧再次對香港問題指手畫腳,大放厥詞。他放言稱,因為中國「背棄」了對香港50年不變的承諾,中國必然要付出「相應的代價」。
這個即將丟掉國務卿工作的意識形態狂,似乎要把反華當成其最突出標記。他的涉華言論經常罔顧事實,大肆抹黑中國。很多國家對蓬佩奧不滿不屑,他最近一次出訪歐洲、中東、亞洲等多國,對中國的抹黑污衊到處碰壁,不受待見。
中國外交部更是屢次敦促美國這一小撮反華政客尊重基本事實,停止制假販假。我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12月8日答記者問時就曾指出,一段時間以來,以蓬佩奧為代表的美個別極端反華勢力日益瘋狂、不擇手段地加大對中國的政治打壓。他們固守陳舊的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從零和博弈角度看待中國發展和中美關係,把中國視為對手甚至敵人,攻擊中國人民選擇的制度和道路。
華春瑩表示,對於他們的真實目的,其實很多國際媒體都看得非常清楚,這是他們的「末日瘋狂」,他們想鞏固「壓制中國」的政策,限制未來美國新政府調整空間。華春瑩強調,他們的錯誤做法嚴重踐踏國際關係基本準則,損害中方利益,從根本上損害的是美國人民的利益。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延伸閱讀: 蓬佩奧:如果放棄 我們將淪為中國專制政權的殖民地
11月16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訪問巴黎時接受了法國《費加羅報》的專訪。在採訪中,為了煽動歐洲各國加入到其描繪的「反華同盟」,蓬佩奧對歐洲的前景下了一個非常危言聳聽的定義。
「如果我們放棄,有一天便會發現我們淪為中國專制政權的殖民地。」蓬佩奧對記者這麼表示。
上面這段讓中國人聽了一頭霧水的話,是蓬佩奧在對記者大談所謂「對抗中國同盟計劃」時說出的。據報導,蓬佩奧對歐洲國家喊話道:「對抗中國是符合歷史潮流的,但哪怕我們短期內要付出代價、哪怕有人想『押寶』中國,我也要必須說服我們的盟友(加入)。」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9月2日接受美國福克斯新聞的採訪時,蓬佩奧還稱美國在過去40多年來,一直對中國「卑躬屈膝」。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還反問蓬佩奧為何把美國「擺在如此仰望中國的位置上」。
圖源:福克斯新聞
除了上面這些危言聳聽的言論外,蓬佩奧這個採訪的另一大主題則是吹捧川普的「先見之明」。
當記者問蓬佩奧在打破了美國的許多外交傳統後,他在國務院任職的經歷有哪些教訓可供下屆政府參考時,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蓬佩奧沒談什麼「教訓」,卻興高採烈地給川普和自己開始「表功」。
蓬佩奧表示,川普當局在外交上「擺脫了許多傳統包袱」,更重視實際結果。他還強調,川普早在2015-2016年競選期間,就「發現」了中國的潛在威脅,並為此做了大量的準備。
筆者不清楚拉著大家一起對抗某個國家,符合的是什麼「歷史潮流」,但可以很肯定的是,按蓬佩奧的定位,歐洲人民的福祉並不是包含在他說的「我們」裡,而更可能是他設想的那個「代價」。
至於所謂「殖民地」的說法,就更是貽笑大方了。如果積極尋求與歐洲及各方開展互惠合作的中國,是在藉此「搶佔殖民地」,那已經在歐洲駐紮重兵、前幾天還被曝光監視丹麥,且長期對歐洲各國內政指手畫腳的美國,又該算什麼呢?
另據觀察者網,川普在大選中「敗象盡顯」,如若真的輸掉選戰,其內閣成員都將走人。可偏偏這個時候,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仍在世界各地「刷存在感」。
當地時間11月14日,蓬佩奧抵達法國,開始了他在歐洲和中東的七國之旅。16日,為了鼓吹和兜售他的「反中抗中」思想,蓬佩奧竟借著法媒專訪對歐洲人發出恐嚇:如果不和美國一起對抗中國,各國都將淪為「中國的殖民地」。
為了找藉口打壓中國,蓬佩奧不斷拋出「中國威脅論」,甚至還曾說出「美國已對中國卑躬屈膝40年」這種話。對此,我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曾犀利反問蓬佩奧:為何把美國「擺在如此仰望中國的位置」?
蓬佩奧到訪法國後接受《費加羅報》專訪
從11月13日到23日,蓬佩奧將前往法國、土耳其、喬治亞、以色列、阿聯、卡達以及沙烏地阿拉伯這7個國家,而令他和川普政府感到尷尬的是,這7個國家的領導人均已對拜登「勝選」表示了祝賀。
更可笑的是,蓬佩奧四處訪問卻不幹正事。出訪前,他放話欲到土耳其討論「宗教自由」,已被土方怒懟「美國自己先照照鏡子」;而到達法國後,他在接受《費加羅報》專訪時,更是又扯上中國。
據報導,在談到川普政府和他所採取的「外交策略」時,蓬佩奧又對著記者大談所謂的「對抗中國同盟計劃」,向歐洲國家喊話。
蓬佩奧宣稱,對抗中國符合歷史潮流,哪怕這樣做在短期內可能要付出代價,哪怕有人覺得「押寶」中國是個好選擇,但美國還是要說服盟友加入。
也許是覺得自己的話還不足以說服別國,蓬佩奧隨後更是朝著歐洲說出了一句危言聳聽的話:「如果我們放棄了,面對中國,我們會發現自己將淪為(中國的)殖民地。」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蓬佩奧第一次針對中國說出如此「包藏禍心」的話了。他的相關言論看似「抬高中國的實力」,實則是想給美方對抗和打壓中國找藉口。
9月2日,蓬佩奧在接受福克斯新聞等媒體採訪時再次提及中國剝削美國、摧毀美國就業,要求中國對疫情負責,以及美限制中國外交官活動等事。採訪中,他更是宣稱,美國40年來對中國「卑躬屈膝」,美國對此已經受夠了。
福克斯新聞網報導截圖
對於蓬佩奧所發表的這一番「卑躬屈膝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9月4日的例行記者會上曾犀利反問道:「我不知道為什麼蓬佩奧會把美國擺在了一個如此需要仰望中國的位置?」
華春瑩強調,蓬佩奧所言並不是事實。中國是禮儀之邦,一貫主張各國無論大小,都應當平等相待。相反,美國長期以來對其他國家頤指氣使、肆意霸凌,動輒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或者制裁,對此國際社會是有是非觀念的。
而在法國《費加羅報》16日的專訪中,蓬佩奧除了大肆鼓動歐洲同美國一起對抗中國之外,另一大重點就是吹捧美國總統川普具有「先見之明」。
記者向蓬佩奧發問,在打破了美國此前許多的外交傳統之後,他在國務院任職的經歷中,有哪些可供下屆政府來吸取教訓。
對於這一問題,蓬佩奧根本不談什麼「教訓」,而是誇誇其談起來。他聲稱,川普政府在外交上擺脫了一些原有的「禮節」,轉而採取注重結果的策略,而川普其實早在2015-2016年競選期間,就「發現」了中國的潛在威脅,並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訪問法國,蓬佩奧在推特上還特意強調了美法兩國間的「共同價值觀」。但是法媒「France 24」卻認為,蓬佩奧此行的目的是繼續向各國遊說川普政府「反華和伊朗問題」相關政策,但這恰恰是他「尷尬之行」的開端。
法媒「France 24」報導截圖
滿嘴胡言亂語的蓬佩奧,實際上在國際社會已猶如「過街老鼠」一般。而針對他近一段事件以來攻擊中國言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1月12日答問時也曾作出過回應。他表示,蓬佩奧不斷炮製抹黑攻擊中國的政治謊言,充分暴露了其根深蒂固的意識形態偏見和謀求一己私利的政客面目。
汪文斌強調:「對於蓬佩奧的謬論,中方已多次闡明嚴正立場。我想強調,歷史是公正的,一切挑動對抗分裂、倒退回冷戰年代的言行都不得人心。撒謊、造假、誹謗阻擋不了歷史前進的步伐,只會使蓬佩奧之流的個人信譽破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