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松伶 乘風破浪,只願優雅地老去

2020-11-29 新華網客戶端

  《乘風破浪的姐姐》劇照

  接到《乘風破浪的姐姐》節目組邀請電話的那一刻,陳松伶的思緒一下子回到了1975年。當時,趙雅芝主演的女性題材電視劇《乘風破浪》正在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熱播。那一年,趙雅芝21歲,《乘風破浪》是她演藝事業的開端;那一年,陳松伶不到5歲,她坐在電視機前,羨慕地看著姐姐們乘風破浪。近半個世紀的時光,也未曾衝淡這一幕的記憶。

  「我那時很小,但基礎就在這兒奠定了。」陳松伶篤定地說。她雖然如今已經不太記得劇情細節,卻還能隨口哼唱起主題曲:「時時望前莫後退,人人莫愁無伴侶,迢迢路長萬裡也未覺疲累……」十年後(1985年),還是中學生的陳松伶參加了TVB舉辦的「葉倩文唱歌大賽」成為冠軍,由此開啟了她乘風破浪的演藝生涯。

  而這首歌,也仿佛她的人生寫照。

  電視劇《笑看風雲》

  與黎明合作《天涯歌女》。

 

  電視劇《天地男兒》

  電視劇《新上海灘》

  關鍵詞:半工半讀

  片場鄭伊健總會問功課做完了沒

  「14歲就半工半讀,很多人圍著我轉、照顧我。那時候讓我去銀行,我都不會。」

  《乘風破浪的姐姐》節目裡,陳松伶談到了她剛入行時的情形,坦承自己在生活上小白的一面,但也勾勒出了一位剛入行就成為寵兒的演藝明星的日常。那時的陳松伶,確實有乘風破浪的底氣和銳氣。

  才16歲,她就在電影處女作《鬼馬校園》中(1987年)擔綱女一;緊接著出演了電影《刑警本色》(1988年),該片的演員番位是——周星馳、甄子丹、陳松伶、吳鎮宇、劉江;18歲她與黎明合作電視劇《天涯歌女》(1989年),飾演一代歌后「金嗓子」周璇。此後的若干年裡,陳松伶出演了《月兒彎彎照九州》《蜀山奇俠之仙侶奇緣》《笑看風雲》《天地男兒》等經典劇集,成為TVB當家花旦。她搭檔過的男演員,從鄭伊健、郭富城、張智霖到古天樂、張家輝、羅嘉良、林保怡、鄭少秋……

  不過,陳松伶和他們的交集僅限於拍戲。在她北上內地發展後,聯繫就更少了。回想當初一起拍戲的青春歲月,陳松伶記得那時大家都是新人,年紀差不多,時常互相幫忙。大家體諒她半工半讀,搭戲的演員會幫她盯拍攝進程,不拍她的戲時就催她去燈光房趕緊寫作業。和她搭戲頗多的鄭伊健,片場見面打招呼的日常就是——「你剛放學啊,功課做完了沒有?」

  演藝事業前景大好,但陳松伶認為讀書更重要。如果演戲和考試發生衝突,她一定果斷選擇後者,為此推掉不少片約。在當時的大環境裡,這種堅持是個異數。「大家都覺得我很傻,因為人到80歲還可以念書,可演藝行業的機會不是每次都有的。老闆、經紀人,整天因為這個事情和我談話。」眾口一詞的勸說也沒令陳松伶退讓,她想到了偶像許冠傑、林子祥,他們都是大學畢業生。「他們的作品和呈現出來的氣質又是我那麼喜歡的,我就覺得是不是讀書的關係?」

  半工半讀的陳松伶最終如願考入香港中文大學。回頭看當初的選擇和堅持,她沒有後悔——讀書對於演藝沒有直接的幫助,卻為她提供了另一個層面的支撐。「念書給了我一個很好的基石,讓我知道明辨是非,也讓我在演戲時有了更多的參考。」演戲技巧方面,陳松伶坦言她本應去藝術學院進修,卻走了相反的路子,在表演中學習。就像她的首部電影《鬼馬校園》,全靠本能反應和現場摸索,通過不斷挨罵和表演上吃虧的地方,學到新東西。

  陳松伶參加音樂劇巡演,都會隨身帶上粉絲的信。

  關鍵詞:音樂劇

  音樂劇演員,引以為傲的職業

  「我是一名歌手、演員、音樂劇演員,出道已經有35年。」

  陳松伶在《乘風破浪的姐姐》首期開場就演繹了《餓狼傳說》,經典旋律帶來的「回憶殺」讓觀眾秒回《雪狼湖》音樂劇現場。最近幾年,她一直專注於音樂劇《媽媽咪呀》的巡演。節目裡做自我介紹,她把「音樂劇演員」單獨拎出來,與歌手、演員並列。「這(音樂劇演員)是我引以為傲的職業。」陳松伶告訴新京報記者,可見音樂劇在其心目中的地位。

  出道35年的陳松伶,既品嘗過少年成名的繁華喧囂,也體驗過人生至暗時刻,如今正在經歷重新開始的柳暗花明。而每一個階段,音樂劇都是她人生的見證。

  2005年,她與前經紀人分道揚鑣遭遇重創,想要離開香港熟悉的環境,於是接受經紀人陳淑芬邀請參與《雪狼湖》的巡演。這是她第二次演《雪狼湖》,上一次演《雪狼湖》(1997年)時,她的演藝事業正如日中天。彼時,陳松伶剛剛因為前一年《天地男兒》《新上海灘》兩部劇的熱播,讓她紅遍華語圈。

  兩次演《雪狼湖》的心境完全不同,她認為第二次狀態更好。因為1997年第一次面對這麼大型的音樂劇,她一直擔心達不到要求,擔心觀眾的反應,無形中給自己很大的壓力。到2005年再演《雪狼湖》,生活上遭遇的變化分散了注意力也分散了擔憂,呈現出來的效果反而更好。「我那時就想,工作上不要鑽牛角尖。」

  談到2005年離開香港北上發展,她說,當時只想離開,並沒有明確的方向。「那個熟悉的地方讓我覺得壓力很大,就是想離開,不論去哪裡都好,可能是新加坡,也可能是舊金山,我有家人在那邊……但從來沒有想過,我會跑這麼遠。後來因為在上海工作時認識了我先生(張鐸),他給了我一種很安全的感覺。那時開始,奠定了我們感情的方向,也堅定了我北上定居和工作的想法。」

  到了近兩年出演《媽媽咪呀》音樂劇,她更放鬆了。雖然排練十分辛苦,還因為普通話不夠標準留堂加練臺詞,但她與丈夫張鐸感情甜蜜,工作上得到另一半的支持,心情也更快樂。「體力上挑戰自己,聲樂上更進一步,一定要達到百老匯音樂劇的標準。我沒有覺得這是壓力,反而是更自如了。好像我的羽毛更豐盈一點,能夠掌控得更好一點。」

  越過人生的那座山丘

  人生的困境有時就像一座望不到頂的大山。但不管多艱險,越過之後,就是寬廣。正如《山丘》裡寫的,望著大河彎彎,終於敢放膽,嬉皮笑臉面對人生的難。現在的陳松伶,不再是那個待在家裡也要拉緊窗簾的明星。她可以隨意在北京街頭閒逛,聽的哥侃大山,幫婆婆拍拋紗巾的打卡照。陳松伶說,她以前在香港的生活狀態很憋屈,來北京之後反而活得更自在,她喜歡這裡的樸實。

  生活 從憋屈到自在

  ——最愛坐計程車聽的哥侃大山

  剛來北京時,陳松伶保持著晚上開窗睡覺的習慣。有天醒來一下床,發現腳底沙沙的,每走一步都有腳印。「原來是沙塵暴!我像個孤陋寡聞的人,不知道要關著窗戶睡覺。」陳松伶笑著回想。「它就像一位18歲的少女,每年都有不同的變化。」她用一種偏文藝的腔調形容這座城市,話語裡透著喜愛。

  眼中所見常和心境有關。陳松伶以前在香港,沒有工作安排時很少出門,在家也整天拉緊窗簾,擔心狗仔隊用長鏡頭偷拍。「香港的藝人可能就會有這種壓抑感或者說恐懼感,加上人口多密度高,沒什麼隱私。確實我可以用這兩個字來形容,憋屈。」到了北京,她覺得生活得很自在,也沒有太多的人認識她,可以逛地攤,找大爺大媽聊天。

  在北京,陳松伶喜歡和計程車司機聊天,也喜歡到菜市場買菜。「(坐計程車)我只要開一個頭,之後就是他們說了,好像聽相聲一樣。經常會聊買房啊,或者經過的這個地方以前是什麼樣的呀,然後聊哪裡的菜好……我能得到很多信息。」張鐸經常問喜歡聽的哥侃大山的陳松伶:「今天又坐了幾趟計程車啊?聊得開心嗎?」

  陳松伶平時保持規律的健身——做tabata(一種高強度間歇訓練),一周三到四次的快走。她聽過一句話,人老了腿很重要,所以在腿部鍛鍊上下了苦功。「我現在做的很多事情都是為了防老、為了健康。我覺得如果不想看到以後自己變成什麼樣,就要從今天開始防止。」

  女藝人大多對年齡有些介懷,陳松伶倒看得開。「因為真的沒得瞞,也不需要隱瞞,買機票肯定要看身份證的。生老病死是正常的現象,最主要的是能優雅健康地老去。」

  陳松伶與老公張鐸。

  感情 有「埋怨」更多是共鳴

  ——紅燒魚做成魚湯,照樣還是好吃

  陳松伶2006年和張鐸因出演電視劇《血未冷》相識相戀。2011年結婚至今,他倆的相處慢慢透出了相濡以沫的味道。

  在陳松伶眼中,張鐸是比較「黏人」的另一半。「我喜歡一個人走來走去,但他喜歡兩個人共同行動。甚至他喜歡的運動,也一定拉我參加。」陳松伶指的是高爾夫球,但她每每拒絕張鐸的邀請,「真的不喜歡,而且太曬了」。但這不影響張鐸陪她一起健身,一起逛菜市場。陳松伶微博上常曬自己做的美食——香茅牛腱、泰式蝦餅、鮮蝦馬蹄餛飩、筍乾可樂雞翅。被問起張鐸的廚藝,陳松伶忍不住樂了。兩人談戀愛時,張鐸頗以廚藝為傲,做過紅燒魚。「他一直打電話問媽媽怎麼做,放多少水。結果做出來的不是紅燒魚,是整鍋的魚湯。愛情的甜蜜讓我相信這個『紅燒魚』很好吃。」

  陳松伶與張鐸父母也相處融洽,她覺得公婆是說東北話的開心活寶,尤其喜歡他們帶來的生活氣息:他們每天早上6點就起床出門買菜,用新鮮食材把冰箱塞得滿滿的。「他們還教我,買魚要注意,不要讓小販偷偷放很多水進去。買菜一定要上公平秤,我以前都不知道公平秤是個啥。」說起公婆,她語調裡不自覺帶了點東北味兒。每年安排一家人一起旅行,陳松伶會不嫌麻煩地幫婆婆收拾出一包的絲巾。「她到了一個地方覺得喜歡,就抽出一條絲巾來拍照。拋絲巾的動作是一樣的,但不同顏色的絲巾,情緒是不一樣的,特別有趣。」

  陳松伶主演音樂劇《媽媽咪呀》中文版。

  工作 有受限也有願景

  ——「中年演員」被淘汰,不公平也不健康

  如今,定居北京的陳松伶,感情生活美滿,工作也更從容。近幾年她接的工作不算多,更能夠專注地沉浸在音樂劇《媽媽咪呀》的巡演上。她特別享受舞臺上的表演,喜歡這種能夠與觀眾直接交流的感覺。

  「演一部戲,要等上映或者播出後才能知道觀眾喜愛不喜愛,都猴年馬月了。舞臺上表演,立馬就可以知道觀眾的反應,知道自己的表演有沒有問題,對自己的挑戰和衡量都是比較直觀的。如果說演唱會是歌手的終極目標,我覺得音樂劇就是演員加歌手的一個終極目標。」

  很多內地女藝人都感慨過「中年危機」。陳松伶對此也頗有同感。「有流量、白瘦美和年輕感已經是一種趨勢了。這會讓實力很強的中年藝人,很少能演到適合她們的題材和角色。這有些不公平。而且這樣的淘汰,我覺得也不太健康。」

  去年上映的電影《愛爾蘭人》讓她看到,影視科技的進步未來也許能化解演員們的「中年危機」。但回歸到當下,陳松伶承認因為年齡的緣故,自己在影視劇方面的發展會有點限制,未來希望在音樂劇方面有更多的作品。「我認識很多很棒的音樂人和音樂劇演員,會一起創作音樂劇,因為真的是我喜歡的。」

  採寫/新京報記者 楊蓮潔 攝影/新京報記者 鄭新洽

相關焦點

  • 陳松伶:乘風破浪、越過山丘,只願優雅健康地老去
    當時,趙雅芝主演的女性題材電視劇《乘風破浪》正在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熱播。那一年,趙雅芝21歲,《乘風破浪》是她演藝事業的開端;那一年,陳松伶不到5歲,她坐在電視機前,羨慕地看著姐姐們乘風破浪。近半個世紀的時光,也未曾衝淡這一幕的記憶。「我那時候很小,但基礎就在這兒奠定了。」陳松伶篤定地說。
  • 陳松伶不畏風浪 只願優雅地變老
    陳松伶乘風破浪,只願優雅地老去 《乘風破浪的姐姐》蒸餾器 當時,由趙雅芝主演的女性電視劇《乘風破浪》正在由TVB播出。那一年,趙雅芝21歲,《乘風破浪》是她演藝生涯的開始;那一年,陳松伶還不到5歲。她坐在電視機前,羨慕地看著她的姐妹們乘風破浪。近半個世紀沒有衝淡對這一場景的記憶。 「當時我很年輕,但基礎是在這裡打下的。」陳松伶絕對肯定地說。
  • 乘風破浪的陳松伶,似乎沒有泛起一絲漣漪
    乘風破浪的陳松伶,似乎沒有泛起一絲漣漪現在話題度最高的綜藝節目是什麼,它就是《乘風破浪的姐姐》,如果你沒有看過應該也是聽過吧。這個讓我們看到了很多許久沒有露面的女明星,而陳松伶便是其中的一位。這次在節目中看到的陳松伶,與我印象中的陳松伶差距還是比較大的。我印象中的陳松伶還停留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她還是《笑看風雲》中的林貞烈,《天地男兒》中的方巧蓉。再說回到這個節目,陳松伶在這些人中似乎沒有什麼存在感,而且似乎也沒有什麼關注度,說實話從唱功來說,她強過裡面的大多數人的,但這又不單純是一個歌唱類的節目,可能就是她缺少那種綜藝感吧。
  • 20年積蓄被霸佔,因腫瘤丁克9年,49歲陳松伶歷經磨難收穫真愛
    49歲的鐘麗緹有點發福,但依舊大膽地展現了性感的舞姿。48歲的寧靜顏值氣場都在線,看完第一期,就有網友期待「靜靜子斷層C位」了。49歲的陳松伶能來參加《乘風破浪的姐姐》,很令TVB劇粉期待。01善良大氣的松松《乘風破浪的姐姐》初舞臺表演前,大多數姐姐都不想第一個上臺,這時候陳松伶站了起來。她說自己的衣服太緊了,所以想先表演完,可以去換一身輕鬆的衣服。在沒有彩排的情況下第一個上臺,本就風險很大。
  • 49歲陳松伶太A了,全新海報引領秋季時尚,哪有一點「大媽感」
    每一個整數年齡對於女性來說似乎都是一個全新的起點,比如50歲,但是每個人對於年齡的認識是不一樣的,有些人覺得50歲等於半百,意味著衰老,所以快50歲或者50+的女性都會被貼上衰老的標籤,趕緊撕掉這個標籤吧,快50歲就得「扮老」?
  • 陳松伶:一個人最美麗的狀態,永遠與年齡無關
    陳松伶曾經是TVB多部電視劇的女主演,出演過《笑看風雲》、《天地男兒》、《上海灘》、《金裝四大才子》等回憶滿滿的經典劇作,合作的更是古天樂、鄭伊健、羅嘉良、鄭少秋等大咖男神。年輕時的陳松伶笑容甜美、短髮爽朗。如今的她一頭長髮,優雅而自信。她將女性溫婉和樂觀爽朗完美融合而毫不違和。
  • 張鐸與陳松伶的丁克婚姻:有一種愛情叫相濡以沫
    《乘風破浪的姐姐》讓我們再次見到了當年TVB花旦陳松伶的風採,儘管已經49歲,但陳松伶在舞臺上依然遊刃有餘。雖然最後因為排練時腳扭傷,得分不高離別了這個舞臺,卻勾起了我們對於年輕時陳松伶的回憶。但這些困難沒有嚇跑張鐸,他一直默默陪伴著陳松伶,做她愛做的菜,陪她去想去的地方,徹底打消了陳松伶的顧慮。張鐸和陳松伶2011年步入婚姻殿堂,9年過去了,張鐸除了拍戲,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家庭上,也從未有過任何緋聞,信守了他的誓言。姐弟戀負擔最大的往往是姐姐,尤其是愛上這樣一個沒有名氣的演員,會給感情帶來很多的不確定因素。
  • 陳松伶和張鐸救贖式的愛情,老公既是愛人又是恩人
    陳松伶參加《乘風破浪的姐姐》綜藝的時候,陳松伶腿部受傷,老公張鐸推著輪椅送她去機場,坐在輪椅上的陳松伶肚子上有小肥肉,老公親切地叫她「肉鬆」。陳松伶不堪忍受離家出走後,住在閨蜜阿寶家,和閨蜜相處了20年,什麼事情都交給閨蜜處理,甚至包括片酬也存在了閨蜜的帳戶。有一次閨蜜不滿陳松伶和陳的女助手關係好,想讓陳松伶把助理辭退,但是她沒有答應,閨蜜把陳松伶趕出了門,那時的陳松伶可以說是身無分文。
  • 烏鴉哥張耀揚也演過大英雄,女主是陳松伶,被忽略的經典電影!
    但是張耀揚其實也是演過大英雄角色的,只是因為不是很出名,所以不被大家知道,這部電視劇的女主角是香港的歌壇天后陳松伶,電視劇的名字叫做《英雄地之小刀會》,兩個人當時合作的時候都很年輕
  • 陳松伶聯手鄭伊健,主演的仙俠大戲《仙侶奇緣》,你看過嗎
    近日,綜藝大劇《乘風破浪的姐姐們》猶如一場龍捲風,席捲了網絡所及,每一個角落。不同於以往的同類型節目,一群靠顏值粉墨登場的小鮮肉、小女生說著不知所云的話,做著莫名其妙的事,譁眾取寵。《乘風破浪的姐姐們》邀請了30位經驗豐富的娛樂圈大齡或高齡姐姐,展現才藝的同時,分享自己風雨歷程中的人生感悟。給觀眾帶來很多收穫。陳松伶,這個曾經香港TVB電視臺的當紅花旦,也有幸參加了這期節目,聲情並茂,以一曲《餓狼傳說》獲得滿堂彩聲。
  • ...打卡長沙城」快閃又現,人氣「姐姐」金莎、陳松伶、朱婧汐冰雪...
    我們熱衷於芒果 TV《乘風破浪的姐姐》這麼好的節目,由衷地為所有的『無價之姐』打 call,也為市民、遊客朋友送上美好的祝福!" 活動依舊以快閃開場,兩位芭蕾舞者在冰上劃出優美的曲線,優雅的身姿讓現場觀眾仿佛親臨如夢似幻的童話世界。
  • 陳松伶,請允許一個這樣的女星洗盡鉛華
    乘風破浪的姐姐,我只看了2期,於我而言,倒覺得稱它「興風作浪的姐姐」更為妥帖。看著姐姐們群魔亂舞,不用後續報導,也知道陳松伶肯定會被淘汰。因為她的格格不入。只是在她自告奮勇地第一個出場時,大家才投以了貌似欽佩的歡呼,但是這歡呼中究竟有幾分是真心讚許,又有多少是輕視暗笑和如釋重負,只有各位姐姐和觀眾們自己體味了。正如前文所說,陳松伶在外形上的劣勢是大家有目共睹卻心照不宣的。
  • 陳松伶:深陷同性戀醜聞,被家暴、被害的只剩內衣,差點抑鬱而死
    前段時間,在《乘風破浪的姐姐》的舞臺上。陳松伶一身黑色的爵士風裝扮,一頂酷到爆的帽子。渾厚的唱腔,自信的微笑,讓臺下的觀眾忍不住爆發一聲聲的驚呼。49歲的她,光芒萬丈。阿寶不但與陳松伶單方面解約,還將陳松伶的所有財產給轉移到了自己的名下。阿寶曾經擔任了陳松伶20年的經紀人,兩人既是同事關係又是生活上的好閨蜜,無話不談。不知有哪個吃飽了撐的媒體,居然開始傳言「陳松伶戀上同性戀助理」的緋聞。
  • 人生贏家陳松伶:你只管善良,其他交給天意
    在《乘風破浪的姐姐》中,有一位看起來跟其他女演員不太一樣的姐姐:不再年輕的容貌,有點發福的身材,不張揚的性格,很多人問:「她是誰呀?」1971年,陳松伶出生在印尼一個富庶的華僑家庭,3歲那年,她跟隨父母移居香港。後來家道中落,曾經的富足生活一去不復返。陳松伶從小就愛唱歌,並展現出了過人的天賦。
  • 《乘風破浪的姐姐》伊能靜曬照片引熱議,網友:姐姐真的不會老
    正是因為《乘風破浪的姐姐》這檔節目,大家又一次對女明星們的「凍齡」讚嘆不已。節目中30位來自60後、70後、80後和90後的大姐姐、小姐姐們,以超強的陣容為觀眾和網友展現了「能抵半邊天的乘風破浪」。伊能靜在社交平臺上面對「質疑」不但曬圖還連續發文「力證」自己的「駐顏有術」,網友們紛紛發言到:「姐姐真的不會老,最多25歲。」《乘風破浪的姐姐》這檔節目是「對於30+女性,青春從來不缺位,也不讓位,而是自信歸位。」
  • 因太胖而被嘲笑不能加入女子劇團的陳松伶是TVB的第一代女神
    原名:陳松伶,因太胖而被嘲笑不能加入女子聯盟,是TVB的第一代女神。《乘風破浪的姐姐》開始的舞臺表演已經進行了幾天了。熱度沒有下降,而是上升了。畢竟,30個姐妹就是30個傳奇。抓住任何有故事的女同學。光是陳松伶就充滿了驚喜。
  • 尋找生命的平靜與安寧,優雅閒散地老去
    人到中年就像季節之秋落葉滿地雖滄桑夏季的枝繁葉茂也依稀可見若記憶好些還能想起曾經的春色滿園在美好留戀中優雅閒散地老去>少了青年的激情但多了成熟也多了穩重臉上還有了歲月的印痕品一杯茶香做一頓豐盛的美食在平淡快樂中優雅閒散地老去
  • 唯有讀懂時光的溫柔,人才可以優雅地老去
    人總會老去,因為沒有誰能逃過歲月的「摧殘」。在漫長又短暫的一生中,人都會或快樂,或憂愁地走完一生。誰都想優雅地老去!這是每一個人的夙願,特別是女人。每當提到「優雅地老去」,男人總是不顧一屑,因為「優雅」一詞,似乎跟他們無關。但女人就不同了。對「優雅」特別地敏感,特別地渴望。一個女人的優雅,其實和她漂不漂亮,美不美麗並沒有多大的關係。
  • 乘風破浪的姐姐,30+還不足以談人生的詭譎多變
    從「乘風破浪」這個題目來說,其中那些剛過30+的姐姐們如果用乘風破浪,還會稍顯單薄了一些。她們的人生閱歷還不足以談乘風破浪。前30年縱然有些高低起伏,但對於相貌優等、資源不錯、在自己領域也小有成績的她們相對於社會上大多數的同齡女子,還算是幸運和幸福的,乘風破浪真真的有點小題大做。
  • 寧可恣意張揚的「真老去」,也不要三從四德的「偽青春」
    《乘風破浪的姐姐》又默默放出了加更版。 前一天被趙兆老師精準打擊的張小雨,在學舞的過程中終於對自己的唱跳實力有了清晰明確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