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在經歷「父母的道德綁架」

2020-12-16 做個會傻笑的人

您所謂的幸福是我無處可逃的噩夢!

文章開頭我不會去說大家有沒有經歷過這些明知故問的話,我認為在中國,父母對孩子的道德綁架如同一場看不見的基因病毒,剛開始看不見變化,但是到了孩子可以獨立的時候也就到了病毒的爆發期!

我都是為了你好!

我含辛茹苦把你養大你現在還學會頂嘴了!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來不來就開始教育上我了,你要是不想讓我在這個家待,我馬上就走

不管你選擇什麼工作,我們都支持你,你這工作不行,又髒又累,別幹了。

類似的情況出現次數太多,我已經記不大清楚了,不過父母對孩子的所謂關心如同一把鎖,把孩子關在一個飛不出去的鳥籠裡面,能看得見天空,但是飛不出去,怕你剛飛出去就摔死了。每個國家都有媽寶男,但是中國我感覺真的多,不是說那個人出生了註定就是媽寶男,而是作為父母,不但不能教會孩子生存的基本技能,在孩子想飛的時候還百般阻攔。而且在孩子在反抗出去受到挫折的時候,得到的不是父母的安慰與鼓勵,而是挖苦與恐嚇,什麼早跟你說了,現在好了吧,什麼都沒得到還浪費大好時間。

說句不好聽的,咱們看到外國的電影,裡面的孩子說出來的話,以及所掌握的技能,都是咱們所驚訝的,因為那麼小的孩子竟然有那麼成熟的思想,儘管電影有誇大的成分,不過咱們也要承認,外國的教育自有其先進之處,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只起到了引導的作用,不會去太多幹涉,因為每個人都是一個個體,都有自己獨立的思想,有時你所謂的幸福在別人看來確是痛苦。

大多數父母總抱著我給你養大,這是一種恩情,所以作為子女,在面對父母提出的所有請求都要無條件服從,不允許有絲毫的反抗,如果你反抗了,你就是不肖子孫,但是如果作為成年人的角度來看這種所謂的恩情,你會發現它是多麼的脆弱,維繫這種千年以來的父母與子女之間關係的詞是多麼蒼白,你可以去想想你把你對於某個人的好視為一種恩情,等到了你需要的時候就強行要求那個人反哺於你,你認為這現實嗎,是!父母是有血緣關係的,但是血緣關係不是決定一個人思維的唯一因素,畢竟這不是古代家族文化了!

什麼樣的關係是親情,是父母對於孩子無私的愛,如同你愛上一個女孩或者男孩,付出的那種純粹的愛,因為不單純的愛可以被人感覺出來,當你們的關係是用愛來維繫的話,這種關係可以跨越幾個輩分。當我這樣給你解釋和對待這種親情的時候你會發現彼此都很偉大,父母對你無私的付出,你也想在自己有能力的時候就開始贍養父母到老!

說到這,我也要強調一下我自己對於父母的道德綁架該怎樣處理,當然這只是我自己的方法,僅供參考。

一,如果你有了自己的獨立的成熟的想法,就主動與父母談話,表示出自己的態度,想法,而且要有自己感覺承擔一切的決心,不能嘴上說著不讓父母管教,三天兩頭向父母要錢!

二,要有自己獨立的思想,規劃。不能嘴上說,身體不去行動,要讓父母感覺到你想飛但是他們沒有力氣去攔,而不是做在家中跟他們爭吵,要出去成長,即使你失敗了,但是讓父母看見了你的確可以自己生存,只是缺少經驗。

三,家中的活能伸手就伸手,生活中的基本技能學會了總不會吃虧的,這是你以後獨立生活的必備條件。也能讓父母看見你的改變或者能力的一面。

希望大家點讚支持,我寫這些沒什麼目的性,就是傳播自己生活成長中面臨的困擾,分享給大家,讓大家能理智對待生活中的困擾,不要自己把自己打敗

相關焦點

  • 關於道德綁架,90%的深圳人都經歷過……
    公交車上不讓座,就是沒素質沒教養;學習外語,就是崇洋媚外,不愛國;不結婚不生孩子,就是不孝,對不起父母的撫養;被校園暴力,就是一定是受害者的錯......以上這樣道德綁架的事件,你遭遇過幾個?季裡不敢說全都經歷過,但是也會遇到過部分,因為總有那麼一部分人喜歡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對別人指手畫腳,進行道德綁架。在深圳,你遇到過哪些類似的事情?不讓座,就像做了十惡不赦的事 @曉琳記得有一次,因為起的太晚,沒吃早餐有點低血糖,再加上趕時間跑得太快,上車後開始頭暈腦脹,渾身冒冷汗,難受極了。
  • 父母說「為你好」屬道德綁架嗎?這樣心酸的童年誰經歷過?
    文/母嬰期刊父母是孩子們在這個世界上的第一個意識。他們從記事起就會知道誰是自己的爸爸媽媽,誰會是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永遠都不能遺忘的人。同樣的道理,孩子也是父母在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在孩子還沒有自主能力的時候,父母需要去告訴他們什麼是應該做的,什麼是不應該去觸碰的。這樣的童年你經歷過嗎?
  • 你有被道德綁架的經歷嗎?
    圖文│執筆 每日下午茶 你有被道德綁架的經歷嗎?所謂道德綁架,是指捏造或使用高於常理的標準去要求、威脅甚至攻擊別人,但很多人喜歡濫用這個詞語以彰顯自己過高的逼格,把一切批判和指責都視為對方站在道德制高點在進行道德綁架,其實不然。但道德綁架確實存在且有時到達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 父母說為你好是在道德綁架嗎?
    最近有一款真人秀節目《親愛的小課桌》很受歡迎,其中的一個話題引起了我的注意:「父母說為你好是在道德綁架嗎?」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傳承中,孝道歷來是最基本的價值觀,更有「百善孝為先」的經典語錄,而孝通常被理解為一定要聽父母的話。
  • 你經歷過哪些道德綁架?
    剛上大學那會,還不懂得什麼是道德綁架,但是仍然記得我們的口語老師講過的故事:一次他去坐船,遇到了一件不太公平的事,就找人理論。過程中有人認得他,說周老師算了,不過一點小事,不算什麼大虧,拉倒吧!(上海話不會翻譯,整成了東北話,見諒。)對方見狀馬上聲張:呦呦呦,還是老師哇,吵架吵得兇哦!
  • 什麼是道德綁架?遇到道德綁架該怎麼辦?
    道德綁架在生活中很常見,比如插隊,吐痰,乞討的要錢,這類行為本身道德低下,人們本能會拒絕,但他們會以「急事兒」「弱勢群體」「公德心」「別人都這樣」等反駁,插隊這個事,其實可大可小,大的話就是它侵犯的不是你個人的權利,而是集體的權利,道德就這個時候,就應該站出來,把不道德揪出來,公示於人。
  •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被道德綁架
    小女孩的媽媽連忙把小女孩拉到身後護著,對女子說:「你這人怎麼這樣?不就是一個書籤,至於跟孩子過不去嗎?」孩子一哭,整個車廂的人都看著女子,指責女子弄哭了孩子:「小姑娘看上去文文靜靜的,怎麼一點愛心都沒有?」「小孩子要就給她嘛,這麼點東西,又不貴。」
  • 心理學:喜歡「道德綁架」的人都是什麼心理?看熱鬧不嫌事大
    很多人看到這個新聞,都說:軍人也是人,憑什麼要給你這種巨嬰讓座。 最重要的是,他買車買房花的是自己的錢,也每個月都來看望父母,給父母生活費,他覺得自己並沒有什麼可虧欠的,為什麼這些人要道德綁架呢?
  • 什麼叫做道德綁架,為什麼現在的人都愛道德綁架
    什麼叫道德綁架,就是一個人做了一個善舉被人無限的放大,比如你給一個乞丐兩元錢,那麼好,這時就有人來說你了,你給兩元怎麼夠,你至少要給一頓飯錢,你給了一頓飯錢,好,你還要解決他的溫保問題,其中有一樣你沒有做好,那麼就有站出來說你了,你這樣不對,就算你這些都做對了,哪麼又有人來說你了,你怎麼能只解決一個人的溫保問題
  • 面對無恥的道德綁架,每個人都有權利說不!
    隨後,經過記者和媒體,全社會都知道了有一位不讓座的墨鏡姐,學校以她為恥,同事議論紛紛,她成了社會不道德的典範和「楷模」。 這就是道德綁架最經典的一幕:搶佔道德高地,隨後發出譴責,媒體和圍觀者作為輿論放大器,活活的將一個守規則的人壓成了不道德。
  • 別拿孝敬父母 來道德綁架我的狗,謝謝!
    別拿孝敬父母 來道德綁架我的狗,謝謝! 愛父母和愛狗、朋友、事業 這些根本就不衝突啊 愛父母和愛狗,並不衝突 按照那些人的說法 那我們花在寵物身上的錢 可能還要比下面這些都要更多 疼愛孩子
  • 家庭教育最可怕的不是孩子不懂感恩,而是父母的道德綁架!
    如果用這個思路去養育孩子,無形之中,會形成對孩子的道德綁架。 感恩沒有錯,我們要養出一個感恩的孩子,也完全正確。因為感恩父母,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 人的天性就是不感恩父母、只牽掛子女。 無論原始社會,還是現代社會,人類要想進化——而且是往好的方向進化,子女就必須更加獨立、更加進取,這和「感恩父母」的道德約束相悖。 原始社會中,孩子一旦成年,就會和父母形成競爭甚至敵對關係,他必須自立門戶。
  • 道德是什麼?對道德綁架的人說句話:你認為你就是聖人?
    我相信你們都聽說過這樣一個詞,那就是道德綁架。雖然這句話聽起來離我們是很遠的,但是他卻是切切實實的存在在我們的生活中的。我相信,你的父母都對你說過這樣一句話,那就是我都是為了你好。雖然他們是我們的父母他們,經歷的事情是比我們多,但是這樣的一句話,卻堵塞了我們所有的想法。
  • 俗語「天下無不是的父母」,是最赤裸的道德綁架
    按中國的傳統文化來說,父母無論怎樣,都是對的,都是該孝順的。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弟子規「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到孟子「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都告訴我們,「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可現實真的是這樣嗎?我覺得這完全是赤裸裸的道德綁架。
  • 如何拒絕道德綁架
    你被道德綁架過嗎有人昂貴的收藏品被熊孩子不小心弄壞之後被要求別跟孩子一般見識,有人在公交車上被老人強迫讓座還被出言辱罵,有人捐款了一輩子卻在九十三歲時被催款信件道德綁架委屈自殺,道德綁架者最噁心的地方在於他們慷他人之慨,自己站在說話不腰疼。
  • 「房子和裝修都是我父母操心,你憑什麼道德綁架我來孝順你父母」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人,都是自私的,尤其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更是考慮自己的利益。可是,張鵬很愛宣宣,一直沒有聽從母親的意見選擇分手,宣宣也為了倆人能夠順利結婚,期間做了很多討好未來婆婆的事。經過這一件事,張鵬也是有些後怕,如果搶救不及時,或者自己沒有及時趕到,是不是連最後一面都見不到。
  • 幫人是情分,不幫是本分,拒絕無底線的道德綁架
    很多人總是習慣性的站在一個角度去批判別人的做法,事不關己的他們總是還能說出一大堆的道理強硬的要求你去做,你若是沒能滿足,就成了大過,昨晚就有一位粉絲和我們分享了他的經歷。聽完相信大家會深有感觸,今天我們來說一說,幫人是情分,不幫是本分,拒絕無底線的道德綁架小木說雖然他現在的生活很不錯,但是以前的家境並不好,那時候家裡只能勉強維持溫飽,有一次他重病急需手術費也是父母問朋友借的,為什麼不問親戚借呢,因為那些人早就已經躲得遠遠的了。後來父母開始創業,日子一天比一天要好過了起來,那些親戚也開始黏了過來。
  • 你不曾了解一個人的過去,就別隨便對人道德綁架
    「舉手之勞」是我的謙辭,不是你用來道德綁架的說辭。2你開口求我,我就一定要幫你?在這個夏天大熱的《乘風波浪的姐姐》中,#張雨綺幫李斯丹妮拒絕藍盈瑩#的熱搜引發網友的熱議。姐姐們的第二次公演即將開始,每個團都在抓緊時間練習。
  • 心理學:日常相處中,有這些特徵的人,往往都很擅長道德綁架
    【道德綁架的概念】心理學表明:道德綁架是種偽道德主義,常常被有心人利用,以高尚的口號,滿嘴的仁義,來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很多人乍一聽「道德綁架」這個詞,就聯想到職場中的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畢竟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職場真的猶如戰場,讓人心驚膽戰也是情有可原。其實,道德綁架無處不在,與我們朝夕相處且密切相關的原生家庭,就存在著一系列的道德綁架的戲碼。
  • 最經典,最常見,最無奈的道德綁架,無非這幾種
    最近刷到很多關於老人「道德綁架」讓座的視頻。每個人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遭遇過道德綁架。道德不像法律一樣,有明確條款,因此具有強烈的主觀性與不確定性。所以我們也不能排除一些人將道德作為牟利的工具,站在道德的制高點約束、脅迫或攻擊別人並左右其行為的一種現象。這種行為被稱為「道德綁架」。我總結了下網友們的經歷,羅列出最經典,最常見,最無奈的幾點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