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閣下來到詩詞歌賦匯,更多文章請持續關注我,感謝!本文已加入維權騎士,侵權全網追究!
本期為「詩詞歌賦匯」原創賞析連載第320期
宋代文壇,詩與詞可以說是齊頭並進,所謂「詩、詞兩開花」,一點都不假!
在詞極速發展的宋朝時期,湧現出了很多專注工詩的文豪。比如我們經常提到的著名田園派詩人楊萬裡。他一生寫下的宋詩數量極多,流傳於世的就有5000多首。比如我們熟知的《小池》,《宿新市徐公店》,《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等名作。
宋朝的穩定與和諧,給了詩詞極大的發展空間。宋朝時期湧現出的一首首流傳於世的千古名作,除了像楊萬裡這樣著名的詩人之外,也有一些佳作出自於僧人和官員之手。
比如我們熟悉的志南僧人的那首傳世絕作《古木陰中系短篷》;還有宋代一位官員徐俯揮筆寫下的一首寫景名詩《春遊湖》。志南僧人的那首《古木陰中系短篷》,小編在前幾期的文章中已經做過賞析,就不再贅述。
今天我們就來品讀一下宋代這位官員徐俯所寫的這首名詩《春遊湖》,這首詩的意境非常優美,而且這首詩的最後2句也成了千古名句,很多人都應該聽說過。那麼我們就來一起看看徐俯的這首《春遊湖》吧!
春遊湖
宋代:徐俯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春雨斷橋人不渡,小舟撐出柳陰來。
那麼徐俯何人也?徐俯乃是宋代一名官員,也是一位詩人。自號東湖居士,乃是大臣徐禧之子,還是黃庭堅的外甥。看來徐俯的詩詞基因還是蠻強大的。
這首詩是詩人春遊時,他見到了飛燕、盛開的桃花、被水漫過身的小橋、還有一葉小舟,詩人被眼前的美景吸引到了,於是便揮筆將它們融到了一幅美麗畫卷之中。這一體的美景真是美得讓人心醉!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首詩的大體意思:
一對對燕子,你們什麼時候飛回來的?小河兩岸的桃樹枝條浸在水裡,鮮紅的桃花已經開放。下了幾天雨,河水漲起來淹沒了小橋,人不能過河,正在這時候,一葉小舟從柳陰下緩緩駛出。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起句詩人以反問句起筆,意在表達詩人當時驚訝和喜悅的心情。
詩人在春日溫暖的陽光下漫步,愜意地行走在長滿花草的河邊。驀地,從遠處飛來了幾雙燕子,它們嘰嘰喳喳地相互追逐、嬉戲,掠過瀲灩的湖面,激起了點點漣漪,之後在桃樹之間穿梭。岸邊的桃樹此時也開滿了桃花。花影映在水面,一片嫣紅!湖面上有雙燕齊飛,岸邊有桃花依水盛開,這景美啊!
「春雨斷橋人不渡,小舟撐出柳陰來。」
這兩句是千古名句,很多讀者都應該知道。
詩人漫步前行,他看見了一座被河水淹沒橋身的小橋,他這才想起前兩天剛剛下過幾場春雨,此時河水上漲,淹沒了橋身, 斷了人們過河的路。正在詩人緊鎖眉頭為過橋為難之時,一葉小舟正從柳蔭下緩緩劃來!小舟的出現既解決了詩人的困擾,又點綴了詩人眼前的美景!詩人這手法真是妙!
在徐俯的這首《春遊湖》中,詩人以仔細的觀察,細膩地描寫,將飛燕、桃花、小橋、扁舟全部融到了一起,恰是一幅愜意、優美的農村田園畫,這景色寫得可真是美!
對於徐俯的這首《春遊湖》,你喜歡嗎?你有什麼看法嗎歡迎評論區留言與我討論!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還請幫忙點讚、收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