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聯資本沈文春:掘金萬億A股定增機會

2020-12-05 騰訊網

作者:王騏驥

來源:GPLP犀牛財經(ID:gplpcn)

2020年美國東部時間3月6日8時,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最新實時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新冠肺炎確認病例超過10萬例,達到100113例。

隨後,美股本周持續下跌,與此同時,全球資本市場也開始遭受衝擊。

那麼,中國A股及資本市場將何去何從?

對此,GPLP犀牛財經專訪了凱聯資本合伙人沈文春,並與其對中國A股資本市場及2020年的發展機遇進行了探討。

疫情衝擊下的A股資本市場

毫無疑問,疫情對中國及全球經濟產生了一定衝擊。

2020年2月29日,統計局公布的中國製造業PMI為35.7%,環比下降14.3個百分點;非製造業PMI數據更是跌到僅為29.6%,環比下降24.5個百分點。

而在美國,近日,美聯儲破例在兩次例行貨幣政策會議之間召開一次緊急會議,聲稱新冠疫情對經濟增長形成嚴重威脅,降息0.5個百分點,召開這樣的緊急會議還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第一次。

在中國,央行在春節後投放巨量流動性以緩解疫情引發恐慌對市場的衝擊,並且小幅降低中短期政策利率,推出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用於向疫情防控重點企業提供優惠貸款。

那麼,疫情究竟對A股資本市場產生了哪些影響呢?

「短期來看,當新冠肺炎開始在全球蔓延的時候,疫情衝擊了正常市場,這造成全球資本市場波動加大,未來面臨更多的不確定性,因此,對於A股及全球資本市場來講,2020年的走勢更加充滿不確定性。」凱聯資本合伙人沈文春告訴GPLP犀牛財經,從全球範圍看,由於新冠疫情還沒有得到有效控制,疫情發展還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因此,這讓A股及全球經濟在2020年面臨一定的不確定性因素。

不過,未來行情雖然難以預料,但是目前也有一些市場趨勢被行業所公認,並帶來了與危機相對應的絕佳的投資機會。

對2020年的中國資本市場來說,目前有兩個趨勢可以確認:

1、A股板塊分歧加大,科技板塊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疫情下,我們可以看到口罩、防護服等相關板塊漲幅明顯,而旅遊業、酒店業則發展低迷,下半年這些產業是否迎來報復性反彈我們不得而知,不過,科技板塊將獲得持續發展則是一個大概率事件,比如疫情催生了機器人的需求;與線上方式結合的靈活用工模式在全社會範圍得到新的普及等。在此次疫情過程中,凱聯資本投資的多家企業也受益於疫情下新型經濟模式和新經營模式的更替,打開了業務的高速增長窗口。

2、A股定增市場迎來較大發展機會。

「凱聯資本觀察到,自從2020年2月14日,證監會發布再融資新規以來,據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2月27日,已有49家上市公司發布或修訂再融資預案,同時一大批上市公司修改定增方案。」凱聯資本合伙人沈文春介紹說。

在他看來,再融資新政頒布以來,將給投資人及上市公司帶來新的發展機會,與此同時,也有助於推進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讓定增市場再度活躍,進而形成一個上萬億規模的定增市場,這是2020年A股資本市場的一個重大變革,同時也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投資機會。

A股的確定性發展機遇:掘金A股萬億定增機會

「再融資新規下,將出現一批定增專業化基金及定增王。」

「市場進一步分化,強者恆強,腰部企業獲得最佳上升通道。」

「下半年之後,將出現CVC(企業風險投資)及併購的高潮。」

再融資新規發布後,這是所有投資人對定增市場的判斷。

2020年2月14日,證監會發布再融資新規規定,大幅減少發行主體限制,大幅縮短鎖定周期(由3年和1年縮減為18個月和6個月)。

為何再融資新規如此意義重大?

「在資本市場當中,再融資是上市公司融資的一個重要渠道,也是很多企業上市、發展壯大的一個重要融資渠道,因此,這個市場的規模在國外甚至比IPO規模還要大,比如在納斯達克,這個市場規模達上萬億美元,在中國的A股市場,曾經規模也是一度上萬億元,只是在過去兩年受到原有收緊再融資規則的限制,比如退出周期比較長等, 整個行業發展受阻,整個市場2019年的規模只有幾千萬元,2017年、2018年也是同樣冷清。現在這個市場重新開閘,相信將在2020年迎來高速發展。」凱聯資本合伙人沈文春表示,如今,在A股資本市場,企業的定增需求十分強烈,而對於投資者來講,也是機會難得,在供需雙方都需求強烈的背景下,相信2020年的A股定增市場將達到萬億規模。

對此,中金公司表示,新政調整略超預期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放寬非公開發行股票融資規模限制,擬發行的股份數量佔發行前總股本的上限20%放寬到30%;

二是調整「新老劃斷」時間點,將徵求意見時計劃按「核准批覆時點」作為新老規則劃斷點調整為「發行完成時點」;

三是強化對「明股實債」的限制,粗略估算未來12個月採取定增的上市公司可能會達到500家至1000家,數量佔A股上市公司的15%至30%。

以美的集團為例。

再融資新規發布後12天,2020年2月26日,美的集團公告,擬發行總額不超過200億元(含)的債務融資工具。募集資金將用於滿足公司生產經營需要,包括不限於償還債務、調整債務結構、補充流動資金、項目投資或重要支付等。

可以說,在疫情衝擊下,對於大部分企業尤其是A股上市公司來講,幾乎每一家都在渴求資金,而優質上市公司的快速復工復產和再投資,也將對行業鏈條的起到重要的帶動作用,從而帶來中國經濟的全面修復。

而從投資人和投資機構來講,則打開了一個不錯的投資渠道,可以充分享受企業成長紅利。

「客觀而言,中國的投資者可以選擇的投資渠道並不多:

1、房地產行業經過20年發展,且政府堅持「房住不炒」政策,這些都在降低房地產市場的吸引力。

2、資管新規逐步落地後,理財產品剛兌有序打破,這讓非標產品需求持續萎縮,帶來全社會無風險收益率的持續回落;

3、未來可以看到儲蓄資金持續流向股權和股票市場。伴隨居民資產配置習慣改變,A股有望迎來長期牛市。

以定增市場為例,如果現在投資人按照一定折扣參與企業定增,則其獲得不錯受益的概率很大,因為從歷史經驗看,市場低迷時參與定增可以獲得更好收益,因此我們認為本次新冠疫情引發的市場波動有望帶來參與A股定增的良機。」凱聯資本合伙人沈文春介紹說。

退出渠道暢通 股權投資市場的重大利好

再融資不僅開拓了一個新的市場,對中國的資本市場影響重大,同時對中國的股權市場而言也是一個重大利好。

當發展科技成為中國是A股甚至整個社會共識的時候,股權投資機構,包括凱聯資本對人工智慧、高端裝備製造等硬科技領銜的科技創新領域布局也同時持續加速,然而,在過去,由於種種客觀原因,中國股權投資市場的退出案例數量僅為投資案例數量的約1/5,科技企業投資的退出難成為行業共識。

再融資新規的頒布則讓股權投資機構的退出難題得到緩解。

「這次疫情讓凱聯資本一直關注的遠程醫療、遠程辦公、大數據、雲計算等行業都獲得了高速發展,創新模式成為社會共識,然而,具體到這些創新公司,它們很多屬於智力密集型公司,很難從傳統渠道,比如銀行獲得資金,需要從資本市場或者股權市場進行直接融資,再融資新規之後,這讓這些創新企業的融資全面鬆綁,這些新經濟公司不僅可以從資本市場獲得資金,而且還讓早期參與投資的股權投資機構通過再融資實現儘快退出,一二級市場聯動,大大緩解了股權市場退出難這一難題。」凱聯資本合伙人沈文春表示說。

據其介紹,通常,投資機構退出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併購,這是國外股權投資的主流退出渠道,通常佔據其退出的一半以上;另外一種則是上市,不過這個比例並不高,再融資推出後,這讓股權投資通過併購退出更加容易實現。

以凱聯資本為例,凱聯資本曾與某A股上市公司聯合發起行業併購基金。該基金曾參與投資某新三板公司的定增計劃,後來該公司通過上市公司的再融資成功實現併購退出。

「這是我們的切身體會,那就是參與定增投資的時候一定要規範運作,一定要充分進行信息披露,同時價格還要公允,加強與監管層溝通,這樣公司及機構投資人才能幫投資人帶來真實的價值,才能夠獲得長遠發展。」這是沈文春的切身體會,雖然定增市場發展潛力巨大,也讓投資機構擁有了很好的退出機會,為了機構及企業能夠長遠發展,A股定增投資一定要規範化運作。

相關焦點

  • 凱聯已投企業阿爾特於今日上市
    凱聯近年來已在汽車行業進行了深度布局,阿爾特作為凱聯投資的明星項目,其成功上市也驗證了凱聯汽車產業投資邏輯的合理性及前瞻性。凱聯資本投資阿爾特,與優秀企業共同成長凱聯關注整個汽車產業及新能源領域的投資機會,阿爾特作為中國汽車設計行業龍頭企業,是凱聯的重點布局對象。凱聯資本投研部總經理沈文春先生擔任阿爾特董事,參與公司管理,與優秀企業共同成長。
  • A股定增融資太火爆!高瓴資本殺入,爆賺70%
    高瓴資本第一時間殺入,浮盈70%春江水暖鴨先知,A股再融資市場的復甦,讓越來越多機構投資者嗅到了機會。同時,高瓴資本承諾,若在戰略合作期內為凱萊英帶來的訂單未達到8億元,不轉讓此次定增認購的股票。而就在當天,高瓴資本攜手淡馬錫富敦投資,將另一家生物醫藥上市企業—凱利泰(300326)的10.96億元定增項目全部包圓,其中高瓴資本出資額為3.93億元,並成為凱利泰的戰略投資者。
  • 頻現定增戰投名單 高瓴資本A股布局青睞醫藥股
    來源:北京商報今年來,A股市場定增案例潮湧,作為知名投資機構,高瓴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高瓴資本」)更是頻現定增戰投名單加速布局A股。7月13日,健康元(600380)披露公告稱擬定增募資超21億元,高瓴資本將全額認購。由此,高瓴資本A股版圖進一步擴大。
  • 高瓴資本頻現定增戰投名單,醫藥生物股成其偏愛領域
    其中,知名投資機構高瓴資本頻現定增戰投名單,且醫藥生物股成為其偏愛的領域。   據Wind數據顯示,今年1月1日到7月13日,高瓴資本擬定增入股的A股公司有5家,其中屬於醫藥生物行業的有3家,包括凱利泰、凱萊英、健康元。而此前已經入股的醫藥生物公司還包括金域醫學、泰格醫藥、愛爾眼科、藥明康德、甘李藥業、君實生物、信達生物、瀚暉製藥等。可見高瓴資本尤愛醫藥股。
  • A股再融資嬗變:160字催生出12萬億元市場
    風起於青萍之末,短短160個字,在近30年間,催生出一個高達12.36萬億元的A股再融資(僅指股權再融資,下同)市場,是IPO募資金額的3.4倍。  這是制度改革釋放的資本力量。30年波瀾起伏,再融資制度幾經改革,向著市場化的方向持續邁進;30年謀新求變,再融資手段隨時代發展而日新月異;30年碩果纍纍,6690份再融資方案助推了一大批企業走向高質量發展。
  • 睿遠、高瓴資本、易方達爭搶通威股份的定增 劉格菘卻在減倉
    (原標題:睿遠、高瓴資本、易方達爭搶通威股份的定增,劉格菘卻在偷偷減倉……)
  • 一個月內豪擲190億,高瓴資本A股投資邏輯起底
    投稿來源:投資者網帶著傳聞的130億美元(約910億人民幣),高瓴資本衝進中國的資本市場。整個7月,公司斥資約190億元,先後在A股、港股參與三家企業的定增。若把時間線拉長到今年,公司至今已認購5家A股企業的定增。
  • 高瓴資本擬斥資逾6億 參與國瓷材料鎖價定增
    來源:上海證券報 原標題:高瓴資本擬斥資逾6億參與國瓷材料鎖價定增⊙張問之 ○編輯 全澤源看好中國市場,今年以來在A股市場買買買的「超級戰投」高瓴資本,又出手了。就定增對象來看,張曦為國瓷材料董事長,定增前已直接持有公司股票1.92億股,佔總股本的19.96%,為公司第一大股東、實際控制人。高瓴懿成系珠海高瓴煦遠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設立的投資主體,設立於2020年5月27日。高瓴煦遠的股東為張海燕、馬翠芳、曹偉、李良和祝佳,其中張海燕、馬翠芳、曹偉為一致行動人,共同控制高瓴煦遠。
  • 時代伯樂王曉玲:定增投資機會周期會持續較長時間
    中證網訊(記者  吳瞬)自再融資新規出臺之後,今年的定增市場也再次火爆起來。近期,時代伯樂合伙人王曉玲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指出,這次定增市場政策紅利的釋放來源於國家對於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的支持,因此政策更具有持久性。
  • 南華生物吃深交所關注函 掘金定增概念股要防方案變臉
    廣州日報訊 「去年的方案還沒下文,今年又重新推出,上市公司現在搞定增和過家家差不多,這樣的公司根本沒法摸得準啊!」近期上市公司的定增方案反覆多變,讓投資者捉摸不定,這其中大多數上市公司下調定增規模和價格,甚至終止定增方案。
  • 資本充足率下滑 珠海華潤銀行定增補血
    來源:時代周報[摘要] 近年來,珠海華潤銀行資本充足率呈下滑趨勢。截至2017年末,該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資本充足率分別為9.48%、9.48%和12.42%,較2016年末下降0.26、0.26和0.39個百分點。
  • 高瓴資本A股定增再下一城 拿下首單化工新材料項目 三大募投項目均...
    據媒體報導,馬翠芳、李良、曹偉、祝佳均為高瓴資本高管,而張海燕的身影此前也出現在高瓴資本通過珠海明駿受讓格力電器15%股權的過程中。而自今年2月14日再融資新規落地後,高瓴資本更是熱情高漲,兩日後就火速出手23億全額拿下凱萊英(002821.SZ)定增,隨後又相繼定增入股了凱利泰(300326.SZ)、廣聯達(002410.SZ)等公司。不過,根據公開可查詢的資料,高瓴資本在化工領域布局有限,而國瓷材料也是其在A股拿下的首隻化工股。
  • 肝素概念橫空出世 A股產業鏈機會幾何?
    【今日直播】  高管解讀中芯國際2020年第二季度業績 分析師把脈行業未來  CRO巨頭泰格醫藥赴港上市 機構現場解讀  掘金大消費|汪毅:近期市場投資風格及邏輯研判  掘金大消費|陳雯談化妝品:粉脂凝香,朱唇皓齒,愛美之心恆不變  掘金大消費|李冠華:疫情衝擊明顯減緩,家電龍頭價值回歸  廣發基金姚曦
  • 國瓷材料引入高瓴資本 A股戰投式定增現突破口?
    (原標題:國瓷材料曲線引入高瓴資本 A股戰投式定增現突破口?)此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曾多次報導,監管層嚴控「戰投式定增」,自2月中旬再融資新規落定後,截至目前,市場仍沒有一個引入戰略投資者參與鎖價定增且限售期為18個月的過會案例。膠著對壘之下,不少上市公司通過調整定增對象、「鎖價」改「競價」、延長鎖定期等方式,試圖破冰,而國瓷材料此舉,亦有效規避了定增戰投監管難題,同時又有效滿足了自身業務需求和投資人訴求。
  • 國資入局,三六零回A股後首次定增縮水過半、耗時超2年
    今天,三六零收跌近3%,15.93元/股的價格較定增預案初次通過時已下跌60%左右。三六零股價走勢一波三折的定增三六零此次定增時間跨度長達兩年半,也是該公司回歸A股後的首次募資。2018年2月,在紐交所私有化退市一年多後,三六零借殼江南嘉捷正式回歸A股。
  • 博時基金陳鵬揚:定增+固收 安全墊投資新選擇
    ——博時弘盈定開混合基金擬任基金經理 陳鵬揚2016年以來,滬深兩市延續震蕩態勢,市場風險偏好顯著降低,尋找安全邊際成為資產配置的重要目標。對於如今的市場,陳鵬揚相對較為樂觀,他認為,中長期來看市場上仍是機會大於風險,在當下時點,「定增+固收」是投資者進行「安全墊」投資的較好選擇。
  • 通威股份60億定增項目落地,發行對象包括大成基金、高瓴資本等
    12月10日,通威股份(600438)披露了定增發行情況報告書,確定本次定增的發行價格為28元/股,發行股份數量2.13億股,募集資金總額約59.8億元。與此同時,通威股份總股本由42.87億股增加至45.01億股。
  • 機構掘金萬億不良資產市場 從「三打」轉向價值重塑
    摘要 【機構掘金萬億不良資產市場 從「三打」轉向價值重塑】將一些被外界視為「燙手山芋」的「錯配資源」盤活,不良資產收購處置是屬於能耐人的好買賣。
  • 高瓴又買買買:6.45億元包攬國瓷材料逾四成定增,後者今日早間一度...
    再下一城:6.45億參與國瓷材料定增並承諾為其促成2億投資今日早間國瓷材料披露的公告顯示,其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7256.894萬股(含本數),未超過本次發行前總股本的30%。降低參與門檻,定增市場的參與資金更加多元化,私募基金也成為了一個活躍的參與者。新規落地以來,高瓴資本、基石資本等大型PE紛紛出手。在業內人士看來,定增市場有望回歸萬億規模。縱觀高瓴今年以來在定增市場的表現,儼然相當活躍。
  • A股「散戶之王」又有大事:200億天量定增來了 120萬股民懵了!
    A股「散戶之王」又有大事:200億天量定增來了!股吧吵翻了中國基金報記者吳羽這個周末,京東方A的股民吵起來了。原因是京東方A拋出了一份200億的定增計劃。據悉,該募資規模為2021年以來新高。消息一出,股民瞬間就炸了,有的表示200億定增對股價會有極大的壓力;有的則分析定增完成後,鎖定了未來新增產能,股價則會大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