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家劉樹允——中國畫作品欣賞》 第三輯
劉樹允工筆畫作品欣賞
樹允的工筆花鳥作品,是一種個性化的抒寫。其「虛靜」是通過雅逸清脫的藝術品質表現出來的。他的畫最為顯著的特色是書卷氣息極重,一如他神清骨寒、氣質淳和的為人。靜絕塵氛,澄明無染,清景可睹,清心可掬,其筆調超塵恬淡,極為雅致、安謐,卻風神燦然。劉樹允變「沒骨」的積墨積色為淡色多層渲染,使畫面清淡而不淺薄,淡而厚重,淡而有層次,淡中見典雅、爽朗、明潤。如此,空靈與衝淡,形成了劉樹允工筆淡彩花鳥的精神的兩元。——何香久
在品觀劉樹允的繪畫時,能夠明顯感覺其充盈於畫幅中的「暖調」,他的繪畫有著淡淡的熱度。他的繪畫有著特殊的靜逸和清淡,樹允先生的雅是內滲的,它不張揚,不刻意,帶有濃醇的書卷氣,初讀略平,卻經得起回味和品啜。他沒有在繪畫中像同行那樣「炫技」,而是有意淡化,使筆墨更多地符合於繪畫內需,使它有了更深層的「貼」。——李 浩
樹允的畫根植於傳統文化的沃土之中,他的作品高雅、清淡、雋秀、靜逸和超然,很好的把握了文化內涵和化品格調。畫面工整細膩,設色淡雅,清新自然,意境幽遠,層次豐富,色調和諧。秀雅不失淳樸,輕盈不是豐厚。——高群
樹允的作品中,《慈光》是最美的。秋日的郊野坦露在薄薄的天光下,蒼蒼葦草,萃萃其間。透過婉約可人的枝葉,分明有草木淡淡的香與清風的形狀,我確信,他肯定是在柔美地搖曳中見識了物的形,在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輪迴中見諸了草木的靈性。順著這個思路試著想像,輕輕閉上雙眼,那一刻,慈光悉照,人人可見。——方政和
樹允正在靜靜地創造著自己的境界和藝術,正一步步地探索著個性的語言與學術觀,畫面裡透出了恬靜,美雅,清新和幽逸,畫出了花鳥畫中少有的禪心道境。自然之感,天籟之象,浪漫之意,純淨之心,已遠離了當代畫壇中的燥氣、浮氣、俗氣和銅臭氣。——王 宏
我被劉樹允的花鳥作品中典麗高華的審美精神所陶醉,舒展、大氣、文雅、靜謐的獨特畫風如涓涓細流沁人心脾,以意求神,和諧沉靜,蕭散淡遠,氣韻生動,美不勝收,耳目一新,他牢牢把握住了文化命脈和學術根本,是中國花鳥畫中非常難得的筆墨氣象。 ——高玉濤
藝術家劉樹允,在當今尋求自我創作中擁有了自己獨特的表現方式,以長線短變,墨線相接,高雅的情調,在筆墨中情不自禁。表達了「東去秋來又時雨,荷白柳綠點桃紅」的情懷。我們從他的作品中,感受到他對生活的熱愛,對自然的理解與人生的傾訴,他把幼小生命同氣相求,呈現中國哲學、人與自然、風雨相擁、共枕生命之地。他的藝術是山川與靈魂的寫實,是民族精神與人文精神文化感情內滲。——王榆生
劉樹允的畫已經創新發展了傳統,他的作品汲取了古人花鳥畫的一些優勢,但止於借鑑,而無照搬和抄襲。其作品格調清雅,靜逸超然,亮麗陽光充滿畫面,構圖更精到,用筆更細膩,他的畫文化底蘊深厚,整體布局嚴謹而協調,這是時代造就的結果。樹允的畫,具有生活野趣,細緻入微,畫到這個程度很難,難在了精到和細膩,難在很好的把握和強化了情感與畫面,難在了其他畫家少有的其骨子裡的那種天分與靈性。——劉玉峰
樹允的畫根植於傳統文化的沃土之中,他的作品高雅、清淡、雋秀、靜逸和超然,很好地把握了文化內涵和化品格調。畫面工整細膩,設色淡雅,清新自然,意境幽遠,層次豐富,色調和諧。秀雅不失淳樸,輕盈不失豐厚。——劉春華
一看到劉樹允的作品,我感到大吃一驚,他確實畫得好!他的畫,一看就比較新穎,與眾不同,很高雅有文化,和別人的風格截然不同。他的畫有味道、有品位、有內涵,是青年畫家中很有發展前途的畫家。——米春茂
樹允用寧靜的心去靜觀世界,筆下所呈現出的自然景象,極其清新、淡雅,看到他的畫,可體察到作者的心境是何等的清澈、明亮。看到他的畫,自然的美浸潤著人們的心田。 ——閻 真
中國畫的筆墨意境是中國畫的精髓所在,需要藝術家有全面的修養,這一點非常重要。從樹允的作品中一眼就可以看出他的修為,他的工筆花鳥,以淡墨寫幹,稍加渲染,曲折秀逸;花鳥則用色淺淡,超塵脫俗。他的寫意畫則以水墨暈染,雅致靈透,神清韻足,書法則清秀自然,是當代出類拔萃的畫家。——曲 璞
樹允的畫,線型高妙,清新逸雅,輕鬆精緻。雖是工筆畫,有寫意畫的清心意趣。內蘊文化,互通圓融,飽含學術,無跡而化,極高明而道中庸,極人文而顯精神,這一文明認知和獨立風格,是樹允作品的情境意境特色。 ——馮 勇
劉樹允先生的畫,輕盈的抒懷,營造著心境,使繪畫本身跳開了形式上的意義,意象化地詮釋民族的大文化背景。他將樸素悠遠聯袂,傳承著文化內蘊的優良,鄙夷頹廢浮躁的劣根性,構成了視覺上的朦朧遠淡美感。畫境如幻,迷離煙波,如在水一方的伊人,此刻成為千百年來畫家、詩人心中永恆的企盼和無止的情深。其作品當歸屬於正確意義上的意境美。——滋 蕪
樹允做人做事真誠、熱情、認真、平實,是一位精神境界很高的畫家。樹允的作品不僅格調高雅,而且作品中的構成、開合、疏密、筆墨等極其講究,其藝術境界是通過富有生機的花鳥世界來表現的,畫面呈現出的寧靜、清新、舒朗、淡雅和韻致令人賞讀十分感動,我認為他已悟到了真「禪」。——郝愛平
繪製精美的花鳥畫,不僅需要深厚的筆墨功力和文化修養,更需要以持久的花鳥精神和境界作支撐。作為當代花鳥畫家,劉樹允先生不僅始終堅持博覽群書,研讀古今中外藝術名著,加強詩書畫印全面修養,更能堅持「厚人倫,美教化」,從而使自己的藝術面貌具有了濃鬱的東方文化氣息和中國傳統文化色彩。 ——孫文華
悟天地大德,納空靈於筆端。從樹允兄的畫面置陳獨具個性足以說明其才知充盈。清新俊逸的畫風,恰是其性情所在,有北人的樸茂,南人的清雅。觀其畫作,如品新茶,展卷撫冊,清香四溢,不但渾厚,且極具神採。——甘永川
我認為,劉樹允對中國畫有三大貢獻:一、無骨分染法。他在沒骨基礎上進行淡墨積彩無骨分染,作品呈現清麗、高雅、文人氣足。二、首創描法「鍛鐵描」。這種線條粗線如煉鐵敲打出的痕跡,鏗鏘有力、筆斷意連、變化豐富、用筆講究。三、陽光畫派。中國畫表現光是很難的,在劉樹允先生的作品中,我讀出了充滿魅力的陽光,他的作品充滿陽光,亮麗清新。他作品中的光是蘊涵的。 ——郭泰來
對樹允的工筆畫有兩個印象,一是色調富麗,氣象雍容;一是格調高雅,文人氣象。其作品不尚技法,只說文心,不描景觀,直抒心靈,去俗去匠,獨推逸筆,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清貴風格,這是一種審美自覺和審美追求,借古開今,意境超遠,才情智慧盡顯其中。——黃子平
中國畫的實質,是體現人對自然界所感悟產生的內心性情的流露,傳遞於紙端所營造客觀世界的自我寫照。樹允的花鳥畫所詮釋給人們的,是一種對自然物象的抽取與升華,在哲理中傳達了一種靜溢深邃的古典文化與現代意識相交融的清純境地。在他的花鳥畫中有著獨特的表現意趣,畫面構成與線條和色彩的清淡,透著高雅的品味與才氣及修養。他那如遊絲的細線疏密交替演繹著他那淡定的花鳥世界,在慈光的照耀下,把內心的淨化、通禪的語境幻化成昭示人心靈、靜靜的生命景觀,感染著人們並傳遞著一種今人審美的一個高度。 ——王貴華
較之完全來自對花鳥自身的鋪陳與刻畫的前輩花鳥畫家們,劉樹允更多強調的是其主觀意識,也就是他所說的「真實再現生命情感,通過畫筆將抽象的感知轉化為具象直觀」。通過對時間和空間境界的營造,使作品朦朧混沌且頗具幽寂意味,直抵藝術家的心靈深處,才具有了無限精神和文化內涵,還使通常靜態的花鳥畫,彌散出勃勃生機與暢快的流動感。新鮮、新穎、獨特,是他藝術創作中遵循的學術主張,觀其作品,無疑畫家做到了這一點。劉樹允作品之所以能打動觀者,還在於他已經把「霎那」的寫意感覺,凝固在筆墨和色彩之中,體現了諸多寫意元素及西洋繪畫基因,這也是其作品學術價值的支撐點。——貟冬鳴
樹允以敏銳的觀察力,使眼睛觀察到了物質世界中被滲透了心靈情感所追求的意境逐漸融化,使傳統工筆花鳥畫的程式越來越淡化。雖師古而不為其囿,精於勾染刻畫,工整精細之間,筆意秀勁,格調高雅,意境清幽,畫面色彩淡雅清逸,給人以平中有奇,出奇制勝之感。標新尚意古風獨存,每每布局入奇而渾然天成,內蘊豐富,充滿生活氣息。——賈俊春
劉樹允老師的花鳥畫,具有現代意識又不失傳統工筆國畫的神韻,基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作品向觀者傳遞著淡雅、灑脫、清新、明快和天真妙趣。具有國畫藝術的學術性和代表性,風格獨特,格調高雅,是領軍人物,當代最具潛力的實力派畫家。——趙小明
當我第一次見到劉樹允的畫時,感到十分驚訝。一股清風撲面而來,透出畫面的那種含蓄、朦朧、空靈、悠遠、詩意、野趣的美是不言而喻的,的確令人折服。他的畫張揚著自己的個性,體現出他對民族性格的藝術表現和傳統文化的悉心領悟,在回歸的自然感覺中,形成了雅、靜、神、韻見長的獨立畫風。他筆下的景、物都透著靈性,讓人感覺到了那種美、妙、動人的意境。——孫瑞成
劉樹允藝術簡歷
劉樹允,別名劉恩銘。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學會理事、滄州市文聯副主席、滄州市美協副主席、民盟滄州市美術院院長、滄州工筆畫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滄州儒學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滄州市第六批專業技術拔尖人才、滄州師範學院美術學院教授、教學名師、師院榜樣、學科帶頭人。北京雪域西藏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中外名人藝術研究會副主席。
國畫作品曾被中國美術館、中央黨校、文化部、中央美院等單位及眾多國內外收藏家收藏。作品及論文多次在《美術》、《美術觀察》、《收藏界》、《中國美術報》、《美術報》、《美術大觀》、《人民藝術家》等報導。已出版《中國畫心靈觀照下的心性藝術觀》等學術專著10本。國畫作品參加中國美協主辦的全國展覽獲獎13次。作品《金秋祥瑞圖》被中國美術館收藏。作品《慈光》第十一屆全國美展獲獎提名。作品《美麗家園》國家藝術基金立項資助。
責任編輯:王紅雷 ●投稿或訂購作品: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