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爆炸門」持續發酵48天之後,Note 7正式全面停售,其中自然也包括了被三星瘋狂洗地的安全國行。這款曾備受期待的高端手機的前景幾乎可以劃上一個句號。
對於這樣的結果,很多人或許會評價: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回顧整個事件,韓國人的自私和愚蠢完美的暴露了出來,從一開始的心存僥倖,到後來的跪舔美國爹,區別對待國內用戶。就可以看出來三星是個怎麼樣的公司。
8月2日,包含虹膜識別、四曲面對稱外觀設計等創新科技的Note 7在美國紐約發布,當日銷售過萬,風光無限。
僅僅過了半個多月,8月24日,Note 7在韓國發生首起爆炸事件。對於這起事件三星方面以個例看待,官方給的解釋是用戶操作不當。
然而8月31日,多起三星Note 7爆炸的消息在國外網上流傳。三星似乎開始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發緊急聲明表示,由於要對產品質量進行額外測試,Note 7的出貨時間將被推遲。
截至9月1日,全球一共有35起事件報告,受影響的Note 7比例為百萬分之二十四。雖然這個概率看起來並不高,然而正常的手機電池次品率應該低於萬分之一。
9月2日,三星決定暫停Note 7在10個國家的銷售並對其進行全球召回換機計劃。在韓國首爾舉行的新聞發布會現場,三星電子手機業務負責人高東真當場鞠躬道歉,並表示召回決定的原因是消費者的安全最重要。
讓中國消費者後來心存芥蒂的是,在補救海外市場的同時,三星的最大海外市場中國卻一再表示是安全的沒問題,,在中國市場發售的Note 7國行版本不在此次召回之列,因此消費者可以繼續放心購買。
9月1日晚上11點,Note 7在中國地區正式啟動線上線下首銷。天貓、京東等網上銷售火爆,其中Note 7珊瑚藍版很快便告售罄。當時三星依然認為局勢在自己的把控之中,希望以最小的代價挽救這場危機。但事故的嚴重性遠超出了三星的預料。
由於發生多起電池故障事故,9月8日起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建議民航乘客,不要在飛機上使用Note 7手機或給它充電;隨後國內14家航空公司對旅客發出類似警告。三星電子股價當天創四年來最大跌幅,兩個交易日市值蒸發約228億美元。
9月18日國行版Note 7「首爆」事件的出現更將三星拉入危機的深淵。雖然三星與其電池供應商ATL回應稱該事件與電池問題無關,懷疑是人為原因導致,並保留向相關人員提起訴訟的權利。但隨著多起國行版Note 7爆炸事件浮出水面,三星的說辭和態度遭到了更大的質疑。
自9月14日國家質檢總局的約談後,三星方面有限召回1858臺Note 7體驗機,9月29日三星再次向國內消費者發表非常敷衍的道歉聲明。三星表示,對Note 7事件給中國消費者帶來的困擾與不安致歉,同時強調「從未且永遠不會對中國採用雙重標準」。
與此同時,經歷了一個多月的折騰後,三星在美國等部分國外市場完成了Note 7的召回更換工作。正當Note 7打算重回「戰場」時,10月5日更換過的Note 7安全版「首炸」成了壓垮Note 7的「最後一根稻草」,無論是合作方或是消費者的忍耐均到了極限。
隨後,一周內美國連續發生四起「安全版」Note 7冒煙或起火事件,導致AT&T、T-Mobile等美國電信運營商宣布停止銷售三星Note 7手機,並不再提供新Note 7來替換召回的手機。
10月10日,韓聯社傳出消息,三星已暫停Note 7的所有生產。10月11日,三星官方首次公開表態,將停止銷售所有Note 7,包括曾宣布「不存在電池問題」的中國國行版。
「對於近期Galaxy Note7燃損事件給各位消費者帶來的不安與困擾,我們表示誠摯的歉意。我們高度重視近期在國內外發生的Galaxy Note7燃損事件,為了確保中國消費者能夠安心使用我們的產品,我們決定在中國大陸地區停止銷售國行版Galaxy Note7產品,並召回在中國大陸地區銷售的全部國行版Galaxy Note7產品。」在10月11日發表的致歉聲明中,三星官方無奈宣布對所有國行版Note 7進行召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