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的標準是什麼?

2020-08-28 華林講藝術

一直以來,藝術的標準困擾了很多人,很多人對藝術品不敢下手、無從下手,就是因為不了解藝術的標準。因此無論是藝術投資,還是藝術收藏,了解藝術的標準都十分重要。


如果你對藝術的標準存在各種各樣的困惑,可靜心聽完這段音頻,可能會讓你對藝術的標準瞭然於胸,也希望對你在藝術的認識和探究上所有幫助。

很多人說藝術是沒有標準的,就是憑喜好,喜歡什麼,什麼就是好的。其實藝術是有標準的,藝術的標準不能憑個人喜好來判斷的。如果只是裝飾門面或者放在家裡,可以憑自己喜好,但如果是系統的收藏,或者要做投資,甚至要做藝術館,那就不能憑喜好來判斷,而必須要真正搞懂藝術的標準。

藝術的標準是在藝術發展的歷程中,所有的藝術家、評論家,還有藝術行業的精英,大家共同建立起來的標準,這個標準是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所以,今天也有今天的藝術標準。而這個標準無論是在教學上、行業交流上,還是拍賣的選擇標準上,以及展覽的選擇標準上,都是適用的。雖然每個專家、每個學校所表達的標準會有一定差異,但是整體上的大原則是一致的,是有共通性的。


一、學術標準

藝術標準主要分「學術標準」和「實用標準」。一般人更多理解的是實用標準。而實際上,要先清楚學術標準(這個也是相對難理解的部分)。學術標準包括幾個內容:第一是學術本身,第二是思想,第三是文化,第四是審美。

1.學術——繼承傳統並創新

先說學術本身,核心就兩點,一個是傳統,一個是創新。傳統與創新這兩點好像矛盾,其實並不矛盾。尤其是中國的藝術,傳承跟創新一樣重要。不管多優秀的藝術家,創作的作品有多好,如果沒有文化的傳承,沒有歷史的傳承,完全是自己獨創的東西,往往也是不被接受的。比如書法,如果寫出一個很奇怪的書法,從來沒見過的字體,完全獨創的一種字體,是沒有根據、沒有由來的書法。這是創新,但是沒有傳承,沒人能看得懂,沒人會認為這是中國字。徐斌曾經做過天書,那也不是中國字,但他不是作為書法,而是作為裝飾藝術範疇。這種情況下,他寫的天書也是誰都看不懂的,當做一張畫來看是成立的,但不能算是書法。所以,無論是書法還是繪畫,都必須是有傳承的。

當傳承到極致的時候,就必須要創新。這個創新既是時代性的創新,同時也是個性的創新。比如說現代水墨,相對於傳統水墨,在時代上本身就是創新,這就是時代的創新。那同樣是現代水墨,你跟別人的區別就是個性的創新。所以創新是兩個維度的,一個是時代創新,一個是個性創新,兩個都具備才叫創新。當然在此基礎上,還可以有技法的創新,色彩上的創新,創新的點越多越好。但是最核心的還是時代創新和個性創新,而時代創新比個性創新更重要,只有有了時代的創新,才有了成為大師的一種可能,如果沒有時代性創新,只能算是在別人創新的基礎上有了一些個性化創新,不可能成為大師。所以兩者結合得越好的人,其學術價值越大。

而現在很多教學只講創新,不講傳統,這是錯誤的。其實根本原因就是他不了解傳統,沒有把傳統搞清楚,沒有學習過傳統文化,也沒有臨摹過古畫,所以,對傳統根本不懂,這種情況再怎麼說自己是創新的、獨家的,沒有傳統標準的衡量,也不能算是創新。

2. 思想——有深度、有高度、有共性

第二是思想,就是所表達的作品的內容必須是有思想的。創新是學術的方向,思想是創作的內容,就是所要傳遞的信息,所表達的內容。要有深刻性,有高度性,有普遍性,有廣泛性,有獨特性,有唯一性等等。總要找到一個別人沒有的東西,想到別人夠不著的地方。也就是說,別人有的,你要比別人更高,更深刻。別人沒有的,而你有獨特的發現和思考,這才形成作品的思想性。


3. 文化——一個時代的象徵

第三是文化,所謂文化就是,作品呈現內容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或者一個地域的文化特徵。還有時代特徵,比如說文革的時候有文革的時代特徵,改革開放到今天有今天的時代特徵。現在連年齡都有特徵,比如說00後、90後、80後、70後、60後、50後,每一代人的作品的風格,都有一個時代的印記。這一代一代人的變化,也就形成了一代一代的文化特徵。

當然,也可以跨界,60後可以創作90後的作品,90後也可以創作60後的作品,但是更好的方式還是符合自己年齡,符合自己的時代性。比如現在很多藏家不買齊白石,不買張大千,而是選跟他同時代的藝術家作品,這是因為同時代人的作品更容易讀懂,其實這些同時代的優秀的藝術家,將來也會成為下一個齊白石,下一個張大千,所以選擇他們是沒有錯的。所以,我們不能說一定收藏古畫、玩古董,選近現代的就是不對的。一個藝術家的作品,同樣是要符合一個時代的文化特徵。


4. 審美——傳統性、當下性、未來性

第四是審美,雖然藝術品不是以美醜來評判,但還是有審美性的要求。這種審美性既有傳統的標準,還有當下的標準,以及未來的引領。所謂傳統標準就是我們的祖先,他們是以這種方式來作為審美標準的;當下的標準,跟文化的時代性類似,就是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審美特徵。比如,今天的生活習慣變了,居家的環境變了。裝修風格變了,這些變化也決定,藝術品跟環境的融合。其實很多成熟的藝術家和老年藝術家,最怕的是被時代淘汰了,就是說我畫的很好,但年輕人不喜歡,這很可怕。所以很多藝術家,更希望年輕人接受他的作品,被年輕人接受就代表了未來性,也就是未來的審美。也就是藝術品不僅要符合過去傳統的審美,還要符合當下性,同時還能引領未來,藝術品審美的這三個維度非常重要。比如我們今天看畢卡索的作品,雖然過了一兩百年,但是你會發現他的作品,和現在年輕藝術家的作用放在一起的時候,一點都不落伍,反而很時尚、很國際、很現代。同樣,我們可以看近現代一百年前的中國繪畫,放到我們現在空間裡,或者和現在的藝術家作品放在一起,能不能保持這種時代性和與時俱進的同步性。這其實也將決定對一個藝術家的審美評判。

二、實用標準

前面講的學術、思想、文化、審美是藝術的四個學術標準,下來我們講「實用標準」。

第一個實用標準是投資。

站在投資的角度,我們通常除了學術以外,還要考慮藝術家的出身、地位、職業、影響力、人品、發展力等等綜合考慮成為評判作品的一個標準。從投資的角度來講,確實需要多維度去思考作品和作者本人,所以把投資性也作為藝術標準。

第二個實用標準是收藏。

如果是以收藏為目的,要做長期收藏的話。最核心的兩點,一個是作品的學術價值。一個是作者的影響力,只要具備這兩點,隨著時間推移,作品就一定會達到很高的商業價值和收藏回報。

第三個實用標準是裝飾。

裝飾可以考慮的因素有很多,學術、出身、地位等等都可以考慮。但是最重要的是審美性。前面在學術標準也講到了審美性,審美要跟你所裝飾的環境吻合。比如一個別墅,如果裝修很西式,那當然更適合配油畫和雕塑。如果掛一堆的國畫或者書法,可能就不太符合。當然也有反其道而行的,那也是另外一種思維。一般正常情況下還是要選擇與裝修風格吻合的作品。另一方面,裝修的檔次和品味,也要和所選的藝術品吻合,並且是藝術品的檔次可以高於裝修檔次,但絕不能低於裝修的檔次。藝術品的檔次高,會提升空間檔次和氣場,如果藝術品檔次很低,就會拉低空間檔次。但現實中,我們往往看到的現象是,豪華的房子,豪華的裝修,卻用非常低端的藝術品裝飾。這可能大家還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或者是對藝術的鑑賞確實不了解。藝術品其實體現的是一種形象,一個家庭的形象,一個公司的形象,或者一個公共場所的形象,所以審美很重要。

第四個實用標準是送禮。

送禮當然要選擇大家公認的一些藝術家。一些名氣不太大的新人的作品,在送禮的時候往往就不太容易達成期望。儘量選擇約定俗成的,大家都認可的一些藝術家,也就看名氣和行內的影響力,然後在選一個這個藝術家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最好是收禮的人比較喜歡的類型的作品,這樣就相對比較穩妥,沒有風險。如果選擇一個,你自己認為非常好,但是收禮的人一點概念都沒有,或者社會上也沒概念的藝術家,風險就會比較大。所以還是保守一點,選擇大家都認可的藝術家作品。


以上從學術角度和實用角度,簡單給大家分享了藝術的的標準是什麼?其實藝術的標準還要分解到不同類型的作品中來看。接下來我們還會分解到國畫、油畫、陶瓷、書法中,具體的標準是什麼,下一期我們再來繼續分享。

相關焦點

  • 書法有沒有標準?什麼是「書法藝術標準」?
    《草訣百韻歌》局部書法作為中國特有的民族藝術,從文字是記事功能經過千百年的發展成為藝術,並沒有統一的標準,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審美意識。作為藝術的說法有技法上的標準,有美學上的審美標準,也有文化視野的標準,甚至有藝術層面與實用層面的不同標準。如匾額書法,歪斜、纖細的書體不適合題扁,匾額書法都是敦厚方正,有「福」相的字。
  • 沒有標準的藝術
    是的,人類社會中普遍存在各種標準但唯獨藝術沒有標準。所以米開朗基羅說他是上帝派來的使者,藝術來自上天。         於是發現沒了成人世界的標準和條條框框,我可以理解更多事物。我開始能看得下從前看不下的畫作與書本,我終於明白,當你拋開標準,你可以得到更多。
  • 藝術是什麼?什麼是藝術?
    我在這個創作中試圖用過去已知的答案(有形)去向過去已知的答案提問,同時也向現在未知的答案(無形)提問(藝術是什麼什麼是藝術在過去是已知的答案,在現在這個人人都是藝術家事事物物都是藝術的時代是未知的答案)。在過去,藝術是什麼什麼是藝術在不同的地區都有著不同且明確的標準,而隨著時代的發展,經濟全球化的同時藝術也在快速全球化。
  • 藝術是什麼?什麼是藝術?| 楊梓靖
    在過去,藝術是什麼什麼是藝術在不同的地區都有著不同且明確的標準,而隨著時代的發展,經濟全球化的同時藝術也在快速全球化。當杜尚的現成品《泉》被搬上藝術的舞臺後,藝術的邊界與底線徹底的被打破,以至於現在藝術是什麼什麼是藝術已經不再有標準可言,這並不是件壞事,時代科技都在發展,每個時代都有屬於每個時代的東西,我們想要進步就要在過去的基礎上推陳出新革故鼎新,這是每個時代都需要經歷的,藝術走到現在這一步也是必然的趨勢。
  • 黃純堯:生活低標準、藝術高標準
    曾任南京師大教授、江蘇美協副秘書長、常務理事;中國美協會員、四川省文史館館員、四川省詩書畫院藝術顧問、四川省政協書畫院副院長。出版有《黃純堯畫選》、《黃純堯畫集》、《黃純堯山水畫集》、《黃純堯作品集》、《黃純堯山峽系列》。 1947年,畢業於前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師承徐悲鴻、黃君璧、謝稚柳、傅抱石、陳之佛諸大師。
  • 論中國畫藝術創作的標準
    而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人們對於藝術創作和藝術鑑賞和作品價值的界定卻局限在另外的視角上,某些傳統觀念認為,藝術創作本乎自由,藝術欣賞又各有所好,這與統一之標準之間似有不可跨越之鴻溝,尤其當人們拈出倪瓚「逸筆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娛」的觀點時,更在客觀上拉大了標準與自由之間的距離,殊不知,二者的機械對立,必將會成為藝術亂象的助推劑,因此我們必須找到二者之間對立統一的有機結合點,並使其成為助推藝術健康發展的積極力量
  • 于右任「標準草書」對於書法藝術的發展有什麼意義?
    中國書法中的草書是一種重要書體,它不僅形體活潑,利於抒情,藝術價值很高因此于右任先生為了節省國民書寫時間,倡導標準草書。
  • 郭德綱定義什麼是藝術,按這個標準,主流相聲界無人及格
    主流認為郭德綱的相聲太三俗,低俗庸俗媚俗,姜昆曾經在採訪中說真正的藝術一定是積極向上的,這才是藝術的塔尖。郭德綱對此卻不屑一顧,他認為真正的藝術是為觀眾服務的,觀眾連掏兩塊錢都覺得虧得慌,你教育誰去?郭德綱提出了自己對於藝術的定義,他認為「藝就是你的能耐,術就是把這個能耐賣出去」,只有兩者結合了,才是真正的藝術,否則你自認為藝術水平很高,但是觀眾們不認可,你說你的能耐是高呢還是不高呢?
  • 于右任「標準草書」對於書法藝術的發展有什麼意義?
    中國書法中的草書是一種重要書體,它不僅形體活潑,利於抒情,藝術價值很高,而且書寫簡便。因此于右任先生為了節省國民書寫時間,倡導標準草書。草書社的成立與全體同仁的團結一致,勤懇工作,為出版草書範本《千字文》打下了基礎,為於先生創立和推廣普及標準草書的宏偉藍圖鋪平了道路。
  • 國家藝術基金進入「標準時間」
    這表明經過4年的努力,國家藝術基金進入資助項目申報評審、實施監督和結項驗收的「標準時間」,方便項目單位的申報和運行,也讓國家藝術基金的管理更規範有序。  4年來,國家藝術基金累計立項資助項目3089項,立項資助資金26.22億元,既有具備精品品相的項目,又有服務藝術事業長期發展的基礎性項目,資助項目成果顯著。
  • 學生藝術素質有了測評標準
    (原標題:學生藝術素質有了測評標準) 本報訊(記者牛偉坤
  • 冰雪雕塑藝術行業將建立標準
    (以下簡稱冰雪文藝專委會)在哈爾濱馬迭爾賓館召開的工作會議上獲悉,我國冰雪雕塑藝術行業將建立藝術評價體系和賽事標準。據冰雪文藝專委會冰雪雕塑藝術顧問、我國第一代冰雪人張德祥先生說,自上世紀60年代初哈爾濱第一屆冰燈遊園會開始,冰雪雕塑的藝術活動在我國已經發展了近60年,直至九十年代末期20世紀初千禧年之際隨著哈爾濱松花江冰雪大世界的開園,將我國的冰雪雕塑藝術的發展在世界上推向了一個空前的高度。
  • 圓桌|「具像的當代性」,隱藏著對藝術標準多元的焦慮
    參展藝術家肖敏提出:「具像的當代性」這個主題背後隱藏著一種焦慮心態,而今藝術手段變得更加多元,但藝術家卻似乎沒有變得更加自由,藝術標準的多元化,讓藝術家更不自信,需要依賴外界坐標來肯定自己。國畫現在有兩種類型:一路還是按照傳統基因的要求;還有一路就是擺脫,完全顛覆,沒有標準,實際上就是沒有國畫標準,這樣就會打亂我們國畫原有的審美和形式語言。語法沒有了,怎麼叫中國畫?中國畫如果要走到成熟、給人認可,需要花很多年工夫,光一個線條就讓你練很長時間。很多人耐不住寂寞,不願意這樣做,就弄一個沒有標準的,現在很多作品都是這樣,所以我會談到這個問題。
  • 為民歌、小戲制定標準?不要違反藝術規律
    首先,無論是民歌,還是小戲,說到底都是藝術。藝術的最大特點是它們的獨特性。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因為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的不同,各地的民歌、小戲,都會呈現出明顯的差異。就是在同一個地方,人們也會因傳承渠道的不同,而呈現出明顯的差異。
  • 標準圖書,版權保護的標準是什麼?
    在我國,標準包括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國家標準分為強制性標準、推薦性標準。其中,對於強制性標準,僅由出版單位享有出版權,並通過國家標準委網站向社會免費公開。這種規定引發行業關注:同為標準,強制性標準的保護方式為何與其他標準不一致?免費公開是不是意味免費使用?近日在京舉行的國家標準版權保護工作專題會上,各界專家就此展開深入探討。
  • 標準圖書 版權保護的標準是什麼?
    原標題:標準圖書,版權保護的標準是什麼?一文看明白 在我國,標準包括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國家標準分為強制性標準、推薦性標準。其中,對於強制性標準,僅由出版單位享有出版權,並通過國家標準委網站向社會免費公開。這種規定引發行業關注:同為標準,強制性標準的保護方式為何與其他標準不一致?免費公開是不是意味免費使用?近日在京舉行的國家標準版權保護工作專題會上,各界專家就此展開深入探討。
  • 「莫名其妙」的觀念藝術看不懂?藝術沒有標準答案,但有好壞之分
    對於「莫名其妙」的觀念藝術,我們看不看?怎麼看?看什麼?一起來聽聽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副館長、藝術管理學系副教授胡斌的講解吧,或許能夠讓您豁然開朗。網絡圖片胡斌:首先,對於藝術沒有所謂標準的答案。尤其是觀念藝術,可能是在啟發一種思維,是一種和以前的、日常的設想不一樣的方式,更多地是在打開人們的新視角和新視野,不存在一個統一的判斷、一個對作品的解讀正確與否的絕對性導向。
  • 冰雪雕塑藝術行業將建立藝術評價體系和賽事標準
    9月11日上午,中華文化促進會冰雪文化藝術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冰雪文藝專委會」)在黑龍江哈爾濱馬迭爾賓館召開工作會議,會議上宣布我國冰雪雕塑藝術行業將建立藝術評價體系和賽事標準。,自上世紀60年代初哈爾濱第一屆冰燈遊園會開始,冰雪雕塑的藝術活動在我國已經發展了近60年,直至九十年代末期20世紀初千禧年之際隨著哈爾濱松花江冰雪大世界的開園,將我國的冰雪雕塑藝術的發展在世界上推向了一個空前的高度。
  • 什麼是藝術,藝術可以被定義嗎?
    要說清藝術這兩個字真不是很容易,這也是藝術的魅力所在,有定式也無定式,有標準也無標準。這個時候的藝術是有標準的,這個時候的繪畫藝術就是要講究造型的準確,畫面的光影,色彩的冷暖,和畫面完成感等等。到印象派出現,藝術的邊界又一次的被拓寬了,畫畫也可以畫成像草稿一樣就結束了。到了現當代,藝術就沒有邊界了,行為藝術,裝置藝術,電影藝術,攝影藝術。
  • 好照片的藝術標準有哪些?攝影藝術沒那麼高深,循規蹈矩挺簡單
    在本專欄第34節我們說了好照片的技術標準,但是單技術過硬還不能算一張好照片,必須在技術過硬的基礎上融入主題、審美等藝術範疇的東西,這些東西看似高大上,其實還是有章可循的,只要循規蹈矩其實挺簡單,你也可以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