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協官宣腰斬式限薪,多管齊下,不破不立!

2020-12-18 封面新聞

11月25日上午,中國足協在蘇州舉行中超聯賽工作會議。會上,中國足協向各中超俱樂部代表公布了中超俱樂部中、外球員「加碼限薪」的具體細則。2021賽季,中超每家俱樂部單季支出總額不得超過6億元,其中用以支付本土球員及外籍球員薪酬最高不得超過7500萬元人民幣、1000萬歐元。本土球員頂薪為稅前500萬元人民幣、外籍球員頂薪為稅前300萬歐元,中、外球員平均年薪最高分別不得超過稅前300萬元、150萬歐元。

為確保「限薪」工作切實有效,中國足協推出細緻而嚴格的監管措施,同時配以力度空前的違規懲戒措施。俱樂部一旦單季支出總額超標,將面臨最多「扣除24個聯賽積分」的重罰,而一旦有俱樂部違規發放球員薪酬,將被取消成績,並直接被處以降級處罰。球員若未按規定申報收入(收益)情況,將面臨被停賽2年的重罰。

這是一個醞釀已久的動作,足協方面的思路非常簡單和清晰:在2018年年底和2019年年底眾多俱樂部紛紛退出、2020賽季中超近半數俱樂部出現不同程度的欠薪、拖欠轉會費,以及疫情進一步衝擊了俱樂部生存環境的大背景下,保障俱樂部的生存成為中國足球的當務之急。

不破不立,大破大立:中超巨星夢醒時

中國球員的薪資泡沫,起源於資本短時間內大量湧入職業足球、年輕球員培養周期較長、中國轉會市場與國際轉會市場脫鉤這三點。那麼改革就要從這三點入手,一方面抓青訓,保證十年之後不會再有泡沫。另一方面開放轉會市場,讓物美價廉的優秀外援代替泡沫較高的中國球員生存空間。但放開轉會市場必須與抓緊青訓相輔相成,否則放開轉會市場會對中國國字號造成毀滅性的打擊。對國內球員來說,限薪以後需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競技水平,往更高水平的聯賽發展。

外援限薪:五大聯賽二流球員都來不了

對國外球員來說,限薪勢必會影響外援的競技水平。稅後300萬歐元,意味著中超再無可能籤下胡爾克、奧斯卡這樣的世界級巨星,甚至連伊哈洛、阿奇姆彭、伊沃這樣的二三線外援都無法籤下,中超未來的外援將只能是萊昂納多、馬爾康、帕萊塔、奧漢德扎、巴斯蒂安斯等檔次。300萬歐元的稅後年薪上限一出,中超的巨星夢就此破滅。此前歐洲五大聯賽和二流聯賽的一線球員,沒有3-4倍以上溢價的年薪,是斷不肯加盟中超聯賽的。以300萬歐元的標準,中超目前也只能吸引歐洲五大聯賽和歐洲其他聯賽目前年薪100萬歐元左右的球員,稅後300萬歐元的門檻限制,導致中超新選外援幾乎只能從五大聯賽的中下遊球隊入手,還必須首選普遍薪資不高的意甲、西甲、法甲下遊球隊。

天價頂薪將成歷史:實打實的俱樂部紅利

俱樂部中,原本經濟實力就排名前列的廣州恆大、上海上港、北京國安、江蘇蘇寧和上海申花,對如今隊內外援的取捨尤為受球迷們關注。其它如雖然已退出外援巨星競賽,但仍有相當實力競爭第一集團的山東魯能、河北華夏幸福、大連一方和廣州富力,同樣要為未來2-3年在中超的生存狀態進行規劃。至於原本就處於保級狀態的中超球隊,倒是無需有太多顧慮。它們原本籤約的外援薪資就不高,很多都沒超過300萬歐元的上限。球員工資降低後,俱樂部在薪水方面的投入大大減小,減輕了俱樂部的運營壓力,對他們來說是相對提升實力的政策紅利。

市場趨於理性:提供更好的造血能力

規範了市場,競爭更加公平,才能保證聯賽的正常運營。即便超級巨星們的年薪減少,足球照樣轉動,足球產業的發展並不會因為頂級球星拿不到天價高薪而受到阻礙。而更多中小俱樂部會從限薪令中獲益,生存之餘還能擁有更好的造血能力,為足球產業提供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這才是現代足球得以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要素。

限薪同時也面臨諸多需要解決的問題

其一,限薪理論上應該由職業聯盟討論並作出決策,但中國足協承諾的職業聯盟至今尚未成立。未來如果成立之後,政策如何延續,職業聯盟還是否具有相關的決策權,需要重視和探討。

其二,限薪幅度的合理性問題。稅前500萬人民幣,稅後在250萬到300萬左右,而在2004年,中超頂薪就超過了這個數字。

其三:突擊籤約的事情解決起來相對麻煩。如果買斷,反而在短期內加劇了俱樂部的負擔,如果廢除,則違反合同法。

其四:歸化球員等同於國內球員,如果嚴格監督並執行,一方面現有歸化球員或流失,另一方面未來歸化球員難度接近100%。

其五,外援水平的下降或降低中超的吸引力,也會較大幅度影響中超的贊助和其他相關收入,此外也必然會影響中超在亞足聯的影響力,比如亞冠,甚至不排除進而影響國家隊。

總而言之,一個規範運營的聯賽是保證球員競技水平的根本,既要讓球員有利可圖,又不能讓球員不思進取。很多人都在為中國足球努力,相信中國足球會朝著一個良性的發展方向越來越好。

封面新聞 謝靈捷

資料綜合於足球報、澎湃新聞、懂球帝

相關焦點

  •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足協一邊限薪限投資,一邊又開特例
    最近的足協可以說是忙得不亦樂乎,能夠看出來陳戌源是真想在自己的任期,為中國足球做點什麼?只是最終的結果是好,還是壞,也只有用時間去驗證了,比如說這兩天的限薪和限投資。只是有點讓我想不通的是,足協的有些操作讓人看不懂。比如一邊對俱樂部限薪限投資,自己卻又一邊開特例,給人一種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意思。
  • 中國足協的限薪令存在一個大漏洞,限薪令極有可能形同虛設
    近日,在中國足協召開的工作會議上,正式推出了下年度中國足球職業聯賽的投資帽和工資帽計劃,簡稱653計劃。也就是俱樂部年投資額不得超過6億元人民幣,本土球員年薪不得超過稅前500萬元人民幣,外援年薪不得超過稅前300萬歐元。
  • 本土球員高薪低能,足協限薪限資利在千秋,擠掉金元足球泡沫
    新一輪限薪浪潮在昨日(14日)正式下來,這也被媒體稱之為「史上最嚴限薪令」!這個限薪政策一出來,在社交媒體上是引發熱議,其中球迷吐槽聲音最大,部分媒體稍微比較看好,球迷普遍的看法認為足協這是瞎折騰、影響聯賽觀賞度。
  • 中國足球要變天!山雨欲來風滿樓,陳戌源展現鐵腕
    北京時間11月24日,中超聯賽結束未多久,中國足壇消息滿天飛。國內權威足球媒體《足球報》率先傳出消息。據了解,足協將會在11月25日在蘇州召開,中超俱樂部投資人會議,足協將會在會上正式官宣「腰斬式降薪」。
  • 出臺多項「減費限薪」規定,多角度解讀足協的這記「組合拳」
    這就是足協宣布限薪政策之後帶來的一系列問題。首先我們可以探究一下為什麼足協要限薪呢?足協主席陳戌源表示,中國球員的薪水是韓國的5.8倍,是日本球員的11倍,過高的薪資影響了足球的健康發展。限薪的目的大概有以下幾個:一是球員薪水過高一直以來備受詬病。
  • 限薪令終於開始了……足協要求各俱樂部暫緩籤署球員合同 意欲減輕...
    這也傳遞出一種信號——喊了一年多的限薪令終於要開始落到實處了。國足低迷神助攻限薪政策早在2018年,中國足協就出臺了「工資帽」規定,要求在籤訂新合同時,國內球員年薪不能超過1000萬元,國腳不能超過1200萬元。
  • 年薪=土炮頂薪十倍 足協限薪拉了一波仇恨
    歸化球員為錢而來,限薪的大環境下顯得格外扎眼。但僅在一個高拉特身上的花費就超過5億人民幣,區區12強賽已經讓中國球迷難以提起興趣,如果無法出現在2022年的卡達,即意味著大部分「投資」都將打了水漂,唯一受益的只是操辦歸化事宜的俱樂部球隊,畢竟球員還能以內援身份為己所用。 內援限薪,不包括歸化?
  • 中超限薪令只是一紙空文?足協設置特殊條款!千萬年薪仍輕鬆可得
    北京時間12月15日,在昨日召開的中國職業聯賽專項理事會上,中國足協公布了一系列的限薪政策,其中歸化球員的薪資水平不得超過外援薪資的標準,而降薪很可能成為大牌外籍球員歸化的「攔路石」,而《揚子晚報》則撰文分析,歸化大牌外援可能另闢蹊徑,利用「天價代言」。
  • 足協公布最嚴限薪方案:球員薪水攔腰斬,中超俱樂部賽季總支出不得...
    新聞晨報 甘慧    今天,中國足協在蘇州召開中超聯賽工作會議因此早在一兩個月前,足協已向俱樂部通報了進一步限薪的想法。  本次限薪令的力度非常之大。此前中超本土球員的頂薪標準為稅前1000萬元人民幣,外援頂薪為稅後300萬歐元。調整之後的標準是中超本土球員頂薪為稅前500萬元、外籍球員頂薪為稅前300萬歐元。
  • 曝建業或已確定二次更名,中衛也將官宣加盟閃電集齊4外援
    曝建業或已確定二次更名,中衛也將官宣加盟閃電集齊4外援 原標題:重磅!曝建業或已確定二次更名,中衛也將官宣加盟閃電集齊4外援北京時間2021年1月2日,中超聯賽當下最大的焦點是河南建業的更名操作。
  • 中超限薪令只是一紙空文?足協設置特殊條款!千萬年薪仍可遍地開花
    北京時間12月15日,在昨日召開的中國職業聯賽專項理事會上,中國足協公布了一系列的限薪政策,其中歸化球員的薪資水平不得超過外援薪資的標準,而降薪很可能成為大牌外籍球員歸化的「
  • 限薪令下的中超奇觀:外援選擇逃離,外教趨之若鶩
    隨著中國足協專項治理會議的圓滿落幕,中超即將迎來新一輪的限薪政策。收入上的大幅度減少讓不少優秀外援紛紛萌生去意,義大利人佩萊就是其中一個。目前佩萊在山東魯能每年的收入可以達到1500萬歐元。但根據中國足協的要求,下賽季中超球隊外援的頂薪不得超過300萬歐元。雖然這看起來還可以讓人接受,但是在扣除各種稅收之後,最終外援們只能拿到175萬歐元左右。這顯然不能滿足義大利人的預期。因此在合同即將到期的情況下,佩萊更希望能夠返回義大利踢球。雖然在此之前,山東魯能主動向佩萊送上了續約合同,但是佩萊更渴望返回義大利。
  • 中超限薪令的組合拳講武德嗎?
    中國足協在11日24號召開的「蘇州會議」上就中超限薪令打出了一套組合拳: 政策:國內球員頂薪為稅前500萬人民幣,外援頂薪為稅前300萬歐元;本土球員和外援總工資,不超過7500萬人民幣和1000萬歐元;俱樂部年度總支出不超過
  • 大幅降薪、俱樂部命名去企業化,足協召開中超俱樂部投資人會議
    記者 | 吳夢玥北京時間11月25日,中國足協在蘇州召開中超俱樂部投資人會議,足協主席陳戌源親自出席。本次會議以降薪和俱樂部命名中性化兩項議題為重點。在這之前,足協主要採取限薪的方式調控各個俱樂部的支出。2018年年底,中國足協宣布從2019賽季開始,中超聯賽未來三個賽季內的俱樂部支出、注資、虧損、薪酬、獎金以及引援,都將進行限額。此外,足協還確定了中超球員的「工資帽」:中超國內球員個人薪酬最高不得超過稅前1000萬元人民幣,國家隊球員最多可以有20%的上浮。
  • 用不好成語,做不好PPT,低級失誤頻出的足協豈能管好中國足球?
    更讓球迷難以接受的是,足協在隨後官宣裡皮離隊時,出現低級失誤。他們竟然用差強人意這個帶有褒義性質的成語來形容被對手戰勝,毫無鬥志的中國男足。這種連初中生都不會犯下的低級錯誤竟然出現在一個國家最高級別的足球組織,真的是讓人哭笑不得。就連人民日報都不禁在之後旁敲側擊來提醒足協如此可笑的錯誤。
  • 淺析限薪、改名:足協要給資源,要有總路線圖,科學借鑑循序漸進
    足協陳主席如今中國足壇,最火的詞就是俱樂部中性名稱、限薪。而且還伴有最強硬懲罰措施。因為,要想實現這兩件事,足協還必須下放相應的權益和公布完成的足球改革路線圖,具體計劃到年到季度。如今,只是片面的要求俱樂部去做這個事情,足協方面的配套資源跟不上,不想去做。真是打的一手好算盤。現在,推進改名,推進限薪,接下來要做什麼?我們俱樂部與世界優秀俱樂部都有哪些方面的差距?共性的都需要改幾處?中性名稱和薪酬是最迫切要改的嗎?
  • 足協公布最嚴限薪令:一線隊國內球員單賽季個人薪酬不得超過稅前...
    14日,在2020中國足協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上,中國足協公布了新賽季中超聯賽的工資帽。其中規定國內球員單賽季個人薪酬不得超過稅前500萬人民幣,俱樂部一線隊國內球員單賽季平均薪酬不得超過每人稅前300萬人民幣。
  • 曝特謝拉相當接近上港,恐突破足協限薪規定,名記:必須查
    12月14日,多名記者證實,特謝拉特的轉會事宜已經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球員已經相當接近上海上港,距離成功歸化又近了一步。當然,特謝拉想要成功轉會上海上港,也並非易事。因為足協的限薪政策出臺在即。根據規定,外援的稅前年薪不能超過300萬歐元,歸化球員也只能按照這一標準。因此,特謝拉的歸化事宜非常複雜,不排除會出現反轉的情況。
  • 全新限薪令下,恆大幾乎全員降薪,打擊球員積極性咋整
    對於足協出臺的最新限薪政策,廣州恆大還是在不折不扣地執行。最近這幾天,恆大改名工作正在進行當中,如果沒有意外的話,「廣州恆大淘寶隊」要改名為「廣州隊「了。
  • 建業或確定二次更名,中衛也將官宣加盟閃電集齊4外援
    對於此次俱樂部中性化名稱的變革,河南建業顯得有些慌亂,球隊原先擬定了10個候選名供球迷投票,但是最終在2020年012月31日直接提交了不在候選名裡面的新名字:「洛陽龍門」,這一擬用新隊名也提交給了足協審核,如果無意外這也將是新賽季河南建業的新隊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