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文明距今約5000年至3000年左右的古蜀文化,是中國20世紀重大的考古發現之一。三星堆位於四川省廣漢市南興鎮北,這裡有一條古河道叫「馬牧河」階地形似月牙,人們便給它起了個美麗的名字—月亮灣」,而三星堆則得名於河道南岸的3個大土堆。三星堆遺址的最初發現,是非常偶然的。當地農民在宅旁挖水溝時,發現了一坑精美的玉器,由此拉開三星堆文明的研究序幕。直到1986年,三星堆兩個商代大型祭祀坑的發現,上千件稀世之寶赫然顯世,轟動了世界,被譽為世界「第九大奇蹟」。
1933年秋,葛維漢與同是華西大學教授的林鉻鈞、戴謙和等人組成了對三星堆遺址進行考察的考古隊。考古隊在發掘中,發現了許多陶器、石器、玉珠、玉圭等稀世珍寶。1936年,考古隊將發掘所獲加以整理分析,在《華西邊疆學刊》上發表了《漢州初步發掘報告》的文章。在報告中,把有關遺址文物稱之為「廣漢文化」。不幸的是,第一次發掘工作僅僅持續了4年,就被1937年開始的日本侵華戰爭阻斷了。第二次正式的發掘工作開始於20世紀50年代初期。為配合寶成鐵路的建設,考古學家們又一次來到了月亮灣進行考古調查,繼續十餘年前對遺址的勘探。
他們採集了大量石器和陶器標本,根據初步考遺址可能是西周時期的古遺址。1963年的一次規模較大的發掘是由四川大學歷史系考古學教授馮漢驥帶領他的學生進行的。他們來到月亮灣,馮教授深有感慨,他認為這裡極有可能是古代蜀人的「都城」。1980年,在全面發掘條件成熟的情況下。由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員會組織的對三星堆遺址搶救性的發掘全面開展,發現了大量的房屋基址和4000多年前的墓葬。在這次成功發據的激勵下,考古學家們試圖進一步揭開古蜀王國之謎。1986年7月23日凌晨2時30分,他們又有了一個重大收穫。考古學家們發現了「金腰帶」令人驚奇的是,上面除了刻有魚、鳥紋外,竟然還刻有一個王者之像。三星堆又一次成為世人關注的焦點。繼「金腰帶」之後,大量的玉器、象牙、青銅器及金器也被陸續發現,尤其是青銅器中的各式人頭像和黃金面罩是中國考古史上的首次發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考古人員不知疲倦的奮戰下,一具具神奇的青銅面具,一件件晶瑩剔透的玉器,閃閃發光的金魚、金葉,離開了它們沉睡的泥土,發出了熠熠光輝。尤其是1986年發現的兩座祭祀坑,是三星堆遺址的代表,坑裡出土了439件青鋼器,131件玉石器,此外還有骨、象牙等器物。它們的發現令世人矚目。這些3000年前的青銅人像雕塑,在中國古代文明史上十分罕見,在東方乃至世界藝術史上都佔有十分重要的歷史地位。其中一件大型青銅立人像的發掘,填補了美術史上商代大型雕塑的空白,是目前為止發現的幾尊最大的青銅鑄像之一。兩座祭祀坑中除了青銅立人像和銅樹外,還有玉石器和青銅禮器也是頗為重要的。出土的玉器,其中一部分像斫、斧、鑿、刀、鋤、舌形器、橢圓形穿孔附飾等,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很明顯是當地人製造的、蜀人本來就有的玉器;而另一部分像玉璋、玉蹤、玉戈、玉瑗等,它們的製造則體現出中原文化的影響。
三星堆遺址重新出現在世人面前,它的社會影響和學術意義是十分重大的。英國《獨立報》曾以《中國青銅像無與倫比》為題發表文章,稱三星堆青銅像是「古代最傑出的藝術製品」,而這次大量的青銅文物的出現,也將使人們對中國金屬製造的認識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讓我們感受到了一個高度發達的早期蜀王國文明的無窮魅力。雖然過去專家們在研究殷墟卜辭時也曾發現有「徵蜀」、「伐蜀」、「至蜀」的記載,然而遺憾的是,由於人們懷疑商王朝根本無力攻入像四川這樣的遙遠之地,所以這些記載以前並沒有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至於商文化是如何從遙遠的中原地區傳人四川的,專家們提出種種推測,著名歷史學家李學勤經過考察三星堆出土的若干青銅器,認為商文化可能是在向南推進的過程中,經由淮河流域,穿過洞庭湖,沿著長江流域逐步發展到四川地區的。
但同時有一部分歷史學家、地理學者發現三星堆文明與古瑪雅文明、埃及文明都處在神秘的北緯30度。5000年前的瑪雅人神秘而輝煌,突然間就消失,5000年前的三星堆文明和瑪雅文明一樣神秘輝煌,也同樣消失了。從目前的考古來看,三星堆文明持續了1500年,但令人不解的是繁榮昌盛的古蜀國突然消失了,像瑪雅文化一樣,人間蒸發了。是文明大遷移、洪水泛濫(考古專家在古遺址發現了洪水留下的沉積層)還是被異族徵服後古蜀國文明消散了。三星堆文明比殷商早1200年,對應的不僅是夏朝,而且還有夏朝之前的唐虞傳說,徹底顛覆了中華文明起源黃河文化的史學觀,增加了西亞兩河流域文明來源史學觀。
歷史漸漸離我們遠去,關於三星堆文明猜想還有很多,神秘的三星堆文明,僅憑它留給我們的青銅遺產,就足以震驚世界。當然,我們從中所感受到的只是一個早期蜀王國燦爛文明的物質表現,至於它那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神秘的青銅藝術則需要我們慢慢地去品味、去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