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有座不一樣的故宮(你所不知道的一級館)

2020-12-06 人民網

  瀋陽故宮鳳凰樓。本文配圖均由瀋陽故宮博物館提供

  清雍正款青花紅龍大盤

  清太宗皇太極御用鹿角椅

  提起故宮,大多數人會想到北京那座氣勢恢宏的明清皇家宮殿。而在遼寧瀋陽,也有一座故宮。它是清代定都瀋陽後至遷都北京前的帝王宮殿,又稱盛京皇宮,與北京故宮並稱為中國現存兩大宮殿建築群,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早在20世紀20年代,瀋陽故宮就被闢為博物館並開放參觀。2019年10月,隨著大清門東側的太廟完成修繕並開放展覽,瀋陽故宮實現100%對公眾開放。作為收藏明清歷史與藝術精品的國家一級博物館,瀋陽故宮博物館以其珍貴的古建築、富有特色的文物藏品吸引著海內外觀眾。

  三個皇帝分期建造

  「瀋陽故宮自努爾哈赤後金天命十年也就是1625年始建,至乾隆四十八年即1783年基本建成,共經歷努爾哈赤、皇太極、乾隆三個建造時期,歷時158年。」瀋陽故宮博物館館長李聲能介紹。

  瀋陽故宮佔地面積超6萬平方米,共有古建築114座、房間500餘間,按照建築布局和建造先後,分為東、中、西三路。

  東路為努爾哈赤所建的大政殿和十王亭。大政殿為八角重簷攢尖式建築,為皇帝舉行大型慶典和集會時使用,也是皇帝與八旗諸王和大臣議政之處。1644年,順治皇帝在此登基繼位。

  大政殿東西兩側有10座大小形制完全相同的亭子,稱為十王亭。離殿最近、略微向前突出的兩座為左右翼王亭,其餘八亭呈雁翅狀排列,東為鑲黃、正白、鑲白、正藍四旗王亭,西為正黃、正紅、鑲紅、鑲藍四旗王亭。「八旗亭是各旗官員處理本旗日常事務的衙署。」李聲能說,「大政殿與十王亭的布局,與滿族皇帝和八旗旗主出徵狩獵時扎設營帳的排列方式一致,體現了滿清八旗制度的文化特色。」

  中路又稱皇太極皇宮,自1627年開建,由「前朝」和「後寢」組成。南半部為「前朝」,即皇帝處理政務、接見使臣及舉辦慶典之處。大清門北側正面的崇政殿為瀋陽故宮正殿,即皇太極時期的「金鑾殿」。「公元1636年,後金改國號為大清的大典就在崇政殿舉行。乾隆、嘉慶、道光幾位皇帝東巡盛京期間都曾坐在殿裡接受群臣朝賀。」李聲能介紹。

  崇政殿北側為鳳凰樓,這是瀋陽故宮最高的建築。樓下層是進入寢宮區的通道,中層和上層是皇帝后妃便宴和讀書之處。鳳凰樓北側正面為清寧宮,其東間為皇太極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哲哲的寢宮。

  乾隆行宮分兩期修建。1748年在中路兩側建成東、西二所,東所為皇帝東巡時皇太后居住之地,西所為帝後行宮。1781年,乾隆帝下令修建嘉萌堂和文溯閣等建築,形成後來的西路。文溯閣是收藏《四庫全書》之所,皇帝駐蹕期間在此讀書。

  「瀋陽故宮雖為分期建造,但最終形成一個主次地位分明、功能區分嚴謹、整體構圖統一的有機整體。」李聲能說,皇太極即位後突出中路,東路改為禮儀大典之用,而乾隆帝建造的行宮雖然造型和裝飾接近北京故宮,但殿頂琉璃瓦沒有採用北京皇宮的滿堂黃,而是與盛京皇宮早期建築保持一致,採用黃心綠剪邊。

  如今,瀋陽故宮內大多數宮殿根據歷史檔案《黑圖檔》進行復原陳列,讓觀眾得以窺見幾百年前清朝皇宮的真實面貌。

  凸顯滿族建築特色

  作為清代早期皇宮,瀋陽故宮建築具有鮮明的滿族文化特點。

  與北京故宮「宮低殿高」的建築格局截然相反,瀋陽故宮為「宮高殿低」的形制,鳳凰樓前的崇政殿高11.85米,樓後的清寧宮高16.33米,5座寢宮均建於高臺上,四周圍以2.4米高的院牆。「這種建築格局與滿族人的生活習慣有關。」李聲能告訴記者,滿族人早期主要在山區生活,形成了高處建房的習慣,可以躲避野獸、防範敵人。努爾哈赤遷都瀋陽後,沿襲了這一習慣。由於瀋陽是平原城,故夯土築臺,將寢宮建於高臺之上。

  「口袋房,萬字炕,煙囪立在地面上。」這句老話描述的滿族傳統民居特點,在清寧宮體現得格外明顯。清寧宮宮門不開在正中間,而在偏東的東次間,整套房間形似口袋,是為「口袋房」。側開門使清寧宮分為東稍間和西四間兩部分,東稍間為皇太極與哲哲的寢宮,又稱暖閣。暖閣由間壁分成南北二室,兩室均有炕,稱為龍床。西四間為寬敞的堂屋,是皇太極舉行家宴的地方和薩滿祭祀的神堂。西四間搭設有南、西、北三面相連的轉彎炕,稱為「萬字炕」。其南端設有肉案,北端有兩口煮祭肉的大鍋。炕內有連接鍋灶的煙道,用來燒火取暖。煙囪不在房頂,而是建在室外西北側地面上,狀如小塔,又稱「跨海煙囪」。清寧宮前的院子裡豎立著薩滿教舉行祭天典禮使用的索羅杆,這也是滿族民居的標誌物之一。

  觀眾評選心愛文物

  清代康熙、乾隆、嘉慶、道光4位皇帝東巡拜謁祖陵期間,每次都要在瀋陽故宮駐蹕。與此同時,大量皇室用品和宮中珍藏被運至瀋陽,從而使瀋陽故宮成為清代皇家文物收藏寶庫。1914年,北洋政府建立「內務部古物陳列所」,瀋陽故宮收藏的11萬餘件皇家珍寶被運往北京。新中國成立後,經故宮博物院、南京博物院、上海文管會等單位多次調撥和數十年持續不斷的文物徵集、社會捐贈,瀋陽故宮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館藏系列。

  瀋陽故宮博物館現藏文物10.5萬件,種類豐富,尤以清代宮廷用品、清代官窯瓷器、明清書畫藝術品見長,其中一級文物206件。

  2019年,瀋陽故宮博物館精選100件館藏文物展出,邀請觀眾在微信平臺投票評選「瀋陽故宮百姓最喜愛的三件文物」。經過幾個月的評選,清太宗皇太極御用鹿角椅、清金漆九龍「紫氣東來」匾、清乾隆掐絲琺瑯甪(lù)端脫穎而出。

  鹿角椅相傳由皇太極所獵之鹿製成,後又經乾隆帝修飾並雕以御製詩文,堪稱瀋陽故宮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椅上部以鹿角製成扶手和靠背,下部為木製,椅心為棕繩編織,四腿外加護板並浮雕花卉,塗以金紅色漆。椅背正中刻有乾隆御製詩,表達對先祖的懷念敬仰:「彎弓曾逐鹿,制器擬乘龍。七寶何須羨,八叉良足供。庫藏常古質,山養勝新茸。那敢端然坐,千秋示儉恭。」

  「紫氣東來」匾懸掛於鳳凰樓正門上,由清宮內務府製造、乾隆皇帝親筆御題,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匾外框浮雕金漆雲龍紋飾,9條龍首採用圓雕工藝,生動靈活。匾心為洋藍色,中間鑲有銅製乾隆帝御筆行書「紫氣東來」四字,題字上部中央鑲陽文篆書「乾隆御筆之寶」璽印。

  甪端是古代傳說中的瑞獸,形似麒麟而只有一隻角。明清時期,常將甪端形狀的香爐置於宮廷大殿內。瀋陽故宮這對乾隆時期的甪端,頭部稍向上仰,兩排整齊的牙齒間調皮地伸著舌頭,短頸周圍是披肩般整齊的藍色描金頭鬣,臉部、頸部、足爪等處為鎏金,獨角和身體為豆綠色琺瑯釉地,嵌以精美的纏枝花卉紋,因造型生動可愛受到觀眾歡迎。

  近年來,瀋陽故宮博物館不斷擴大開放面積、增加展陳文物,舉辦「瀋陽故宮講壇」等社教活動,讓文化遺產發揮出更大的社會價值。2019年,瀋陽故宮博物館參觀人次達254.1萬,同比增長24%,創歷史新高,「萬紫千紅——中國古代花木題材文物特展」「金玉滿堂——瀋陽故宮的奢華典藏」等展覽取得良好反響。

(責編:劉穎穎、魯婧)

相關焦點

  • 瀋陽,有座不一樣的故宮
    來源:海外網瀋陽故宮鳳凰樓本文配圖均由瀋陽故宮博物館提供清雍正款青花紅龍大盤清太宗皇太極御用鹿角椅提起故宮,大多數人會想到北京那座氣勢恢宏的明清皇家宮殿。而在遼寧瀋陽,也有一座故宮。瀋陽故宮博物館館長李聲能介紹。瀋陽故宮佔地面積超6萬平方米,共有古建築114座、房間500餘間,按照建築布局和建造先後,分為東、中、西三路。東路為努爾哈赤所建的大政殿和十王亭。大政殿為八角重簷攢尖式建築,為皇帝舉行大型慶典和集會時使用,也是皇帝與八旗諸王和大臣議政之處。1644年,順治皇帝在此登基繼位。
  • 《你所不知道的國家一級博物館》上市
    《你所不知道的國家一級博物館》由人民日報海外版文藝部主編,以生動活潑的文字和豐富精美的圖片,介紹了36家富有特色的國家一級博物館,講述了博物館的歷史沿革、館藏珍寶和精彩故事,其中不乏對各館鎮館之寶及其價值意義的解讀。 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單霽翔為本書作序推薦。
  • 《你所不知道的國家一級博物館》出版
    日前,人民日報出版社推出《你所不知道的國家一級博物館》。這本書由人民日報海外版文藝部主編,以生動活潑的語言和豐富精美的圖片,介紹了36家富有特色的國家一級博物館的歷史沿革、館藏珍寶和精彩故事。  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單霽翔為本書作序。他指出,博物館不僅是收藏、保管、展示文物的場館,更是連接歷史與當下生活、連接公眾與多元文化的紐帶。
  • 參觀不一樣的宮殿,體會不一樣的風情——瀋陽故宮
    1/序言 東北是滿族的發祥之地,瀋陽故宮也是滿清入關之前的議政之所,而入關之後,這裡作為陪都宮殿,也成為了幾名皇帝東巡時的駐蹕之地,這瀋陽故宮在中國的歷史上便也可以佔據一席之地,只不過它的地位並不會如現下感受的那樣重要罷了。
  • 你知道北京故宮,但或許不知道瀋陽也有一處故宮
    今天給大家介紹瀋陽故宮,看看瀋陽故宮有什麼值得看看的東西吧。瀋陽故宮作為我國現存保存最完好的兩座宮殿之一,與北京故宮遙相呼應,卻又有著與北京故宮截然不同的建築風格和格局樣式。瀋陽故宮,又稱「盛京皇宮」,位於瀋陽老城中心,是清朝入關前的宮闕,建於後金天命十年1625年,距今已有近400年歷史。盛京皇宮佔地6萬多平方米,分東、中、西三路格局,分別為老罕王努爾哈赤、清太宗皇太極、乾隆皇帝修建。全部建築70餘座,300餘間,組成20多組院落。
  • 有一處不輸北京故宮的美景,人稱「瀋陽故宮」
    而其中有一處頂級美景,叫做北京故宮,早已名滿天下,讓人稱讚。但是大家可能並不知道,在瀋陽也有一處皇宮,大家都叫它為瀋陽故宮,風景同樣絕美。到了瀋陽旅遊,大多數都是來體驗這裡的人文景觀,許多建築大多有幾百年的歷史,飽經滄桑之後依舊屹立不倒。而瀋陽故宮便是當地的一大美景。這座皇宮可是除了北京故宮以外的又一個宮殿建築群。
  • 知道北京故宮和臺北故宮,你知道瀋陽還有一座故宮嗎
    哈嘍,大家好,這裡是陪你出去走走。身體和心靈總得有一個在路上,如果你也喜歡旅行,那就一起去看看這美麗的世界吧。幾乎所有人都知道北京故宮,很多人也知道臺北有一座故宮,那麼你知道瀋陽也有一座故宮嗎?瀋陽故宮又稱盛京皇宮,是清朝初期的皇宮,共經歷努爾哈赤、皇太極、乾隆三個建造時期,歷時158年。它的規模比北京故宮要小得多,但它在建築上有自己的特色,既有漢族的建築特點,又有著濃鬱的滿族文化色彩。
  • 李現到的瀋陽,故宮文化你知道嗎?
    隨著《我為故宮修文物》、《國家寶藏》等節目的相繼播出,故宮變得更加有溫度——「高而不冷」。今天貓貓就帶大家一起去感受瀋陽故宮的溫度。瀋陽故宮又稱盛京皇宮,是清王朝的第一座大氣莊嚴的帝王宮殿建築群。相對於當時滿族政權、財力、國力來說,建造這樣一座宮殿已經是很不簡單了,從後宮的布置來看,當時的皇家生活也是很樸素粗放的。瀋陽故宮在建築形式上,更符合滿族人的生活傳統,滿族人的政權只有不到二十年的歷史。他們選擇了自己最熟悉的房屋式樣,吸取其他民族建築藝術和技術,按照本民族喜愛色彩鮮豔、火爆熱烈的審美習俗進行建造,在琉璃使用顏色上也更豐富豔麗。
  • 《你所不知道的國家一級博物館》帶你走進36家博物館
    珍貴精美的元青花「四愛圖」梅瓶,指的是哪「四愛」……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人民日報出版社推出《你所不知道的國家一級博物館》,書中匯聚了許多與博物館有關的歷史文化知識,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可以在書裡找到。
  • 詩意之城的歷史跫音(你所不知道的一級館)
    原標題:詩意之城的歷史跫音(你所不知道的一級館)「大地灣既有房址,又有墓葬,出土了國內年代最早的一批彩繪陶器和炭化的糧食標本。我館收藏的寬帶紋三足彩陶缽,就是大地灣一期陶器,距今約7800年。」  展廳裡,一件造型特別的陶瓶吸引了記者的目光。「這叫紅陶葫蘆口尖底瓶,是7000年前先民們使用的汲水器。」李寧民介紹,這種陶瓶的瓶底尖,容易入水,入水後又因浮力和重心下移,自動橫起灌水。同時,由於口小,搬運時水不易溢出。
  • 北京有個故宮,南方人很多不知道關外也有個故宮,叫瀋陽故宮。
    說起故宮,首先想到的是北京故宮,北京故宮舊稱紫禁城。南京和臺北也有故宮,而關外也有個故宮,很多人尤其是多數南方人就不太知道了。關外故宮位於瀋陽市,又稱瀋陽故宮。瀋陽故宮在關外努爾哈赤時期,曾作為定都瀋陽改稱盛京時勤政的皇宮。順治元年,遷都入關,瀋陽皇宮成為「陪都宮殿」。民國時期,瀋陽皇宮成為博物館。
  • 風雅錢塘韻悠長(你所不知道的一級館)
    「杭州博物館展區面積7000平方米,由南館和北館組成,擁有常設展《最憶是杭州——杭州歷史文化陳列》《珍藏杭州——館藏文物精品陳列》。館藏文物2萬餘件,尤以陶瓷、繪畫、書法、玉器為特色。」杭州博物館館長金霄航介紹。「8000年前,蕭山跨湖橋一帶的先民已泛舟於湘湖……」進入南館,「尋蹤跨湖橋」單元以圖文形式介紹了「中華第一舟」的發現過程。
  • 「5·18」國際博物館日|《你所不知道的國家一級博物館》帶你走進...
    珍貴精美的元青花「四愛圖」梅瓶,指的是哪「四愛」……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人民日報出版社推出《你所不知道的國家一級博物館》,書中匯聚了許多與博物館有關的歷史文化知識,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可以在書裡找到。
  • 中國為什麼會有三個故宮,瀋陽故宮、北京故宮和臺北故宮?
    除此之外,還有來自南京中央博物院籌備處的文物853箱,以及來自瀋陽故宮、熱河行宮、國子監等其它地方的文物482箱。這些文物分幾批運送到臺灣,每次運送都有國民黨兩名少將一級的軍官親自押送,到場有三方交接。蔣經國下令,所有文物必須有三個少將在場嚴格密封,啟封時三個部門的負責人在場。
  • 青島有個故宮文創館 家門口看不一樣的走心文創
    來源:青島信網信網9月17日訊在青島的海岸線上,有一座白色的球形建築,名叫「海上皇宮」,它毗鄰青島火車站和著名的棧橋景區,是青島的標誌性景觀之一。這座曾經的標誌性景觀經過改造,如今已經變成青島故宮文創館。
  • 瀋陽故宮旁的小廟,一不留神就會錯過,免費開放,你去看過嗎?
    大家好,這裡是小七講旅遊,今天小編我要帶你們去一個地方,這裡是瀋陽故宮旁邊的一座小廟,可是呀,稍微一不留神就會錯過的,這裡雖然免費開放,但是卻因為很容易錯過便很少有人看過,你去看過嗎?去瀋陽最有名的旅遊勝地「瀋陽故宮」的路上,無意中發現了這樣一座小廟,叫「中央廟」,雖然名字聽起來挺大氣,其實規模很小,很不起眼,遊客稍不留神就會錯過。由於《中央廟》免費開放,所以我不禁好奇想要進去探探究竟,看看這個緊鄰《瀋陽故宮》的小廟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但當我走進「中心廟」,發現裡面除了我以外,再沒有任何來訪者,顯得特別冷淡。
  • 把故宮和瀋陽的歷史講給不同人聽
    景區一天走上七八圈  解決午飯不超過5分鐘  手腕上的曬痕清晰可見……  這就是瀋陽故宮95後講解員>  劉媛媛的夏季日常——  「請大家注意腳下,瀋陽故宮是建於清代的瀋陽古城中心,佔地面積6.6萬平方米。
  • 我國實際上有四座故宮,除了北京故宮,其他三座你知道在哪裡嗎?
    說起故宮,相信每個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雄偉壯觀的北京故宮,它以其獨特的建築風格和神秘的傳說吸引著世人。但你知道麼?我們國家實際上有四個故宮,除了北京故宮,還有三個在哪兒?咱們一起去看看吧。中國北京故宮北京故宮是我國明清兩代的宮廷宮殿,歷史上曾居住過24位皇帝,被稱為「紫禁城」。
  • 中國竟有4個故宮?除北京故宮,其他三個故宮在哪裡,你知道嗎
    說起故宮,首先大家想到的是北京故宮,歷史悠久,獨特的建築風格和神秘的傳說吸引著全世界的人,但是你知道嗎?其實中國一共有四座故宮,北京、瀋陽、臺北、南京還有一個,今天小編帶大家去看看我國的這四個故宮。北京故宮北京故宮古稱紫禁城,是我國明清兩代王宮,載著明清兩朝24位皇帝,北京故宮是古代宮廷建築的精華,也是古代中國的象徵,位於北京的中軸線中心,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是世界上現存最大規模的木造建築之一,北京的故宮被稱為「世界五大宮之首」,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點,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 北京故宮、瀋陽故宮、臺北故宮,他們都是做什麼的你清楚嗎?
    說起故宮,在我們的腦子裡第一反應就是北京故宮了。北京故宮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還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1961年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北京故宮,值得每一個國人去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