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師的點醒:人生「迷茫」時,牢記這3句話,餘生順遂!

2020-12-20 萬家慧

弘一法師,俗名李叔同,是中國近現代佛教史上最傑出的高僧之一。

弘一法師一身廉潔,一世勤勉,集儒釋道之大成,長年在各地講經說法,著下了大量聲情並茂的、宣揚淨土的文章。

曾經,大師大張旗鼓地弘揚律法,為我國佛教文化的傳承和光大建立了不朽功勞。

大師有情眾生,可以說是天下人的心靈的導師。

弘一法師的點醒:人生「迷茫」時,牢記這3句話,餘生順遂!

一、凡事順其自然,結果就不會差!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弘一法師很喜歡這句話,在他看來,既然萬物皆空,又何必去滋生無窮煩惱呢?凡事順其自然,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這樣,結果反而會更好。

潘天壽是弘一法師的弟子。一次,他特意到杭州煙霞寺拜見師父,言談之間流露出想出家的意願。

弘一法師勸他說:「你以為佛門是個清靜的地方,如果把握不住的話,同樣也會有許多的煩惱。」

潘天壽聽了大師的話,思考許久,最終打消了遁入空門的念頭。

對於塵緣未了之人,即便是親近的好友、弟子,弘一法師也不會答應他們皈依佛門的。

此後,潘天壽經過不懈努力,終成為國畫大師。

事後,我們可以設想,假如弘一法師當初答應了潘天壽出家的請求,會出現怎樣的結果呢?

或許煙霞寺裡多了一個不安分守己的和尚,而塵世裡少了一位國畫大師。

弘一法師真不愧是一代宗師,他對佛學的理解,勸人順其自然的做法真是令人欽佩。

再回過頭來看看我們自己,在塵世間有太多的欲望,太多的貪慾,總是考慮太多自己的感受,總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做事,從不考慮客觀環境的限制,一意孤行,想去改變一些不可能完成的東西,而不是順其自然,結果呢?自然是碰得頭破血流,常常得到事與願違的結果,徒增無窮無盡的煩惱。

這,又是何苦呢?

切記:凡事都有自己的發展規律。遵守事物的發展規律,做起事情才會得心應手,成功的機會就會多一些;違背事物的發展規律,做起事情就會處處受制,處處不順。

二、除去妄想心,就不會有煩惱!

畏寒時欲夏,苦熱復思冬,妄想能消滅,安身處處同。草食勝空腹茅堂過露居,人生解知足,煩惱一時除。

對於這句話,弘一法師指出,它不外乎是告誡人們:人生只要知足,沒有妄想,一切的煩惱就沒有了。

的確,冬天感到寒冷時想要過夏天,等到了夏天酷熱難耐之時又回過頭來想過冬天。吃得再差也強過沒有吃的,住得再差也強過露宿街頭。

如果一個人沒有了妄想的話,在哪兒安身都是一樣的。

俗話說:「衝動是魔鬼,妄想是罪惡。」

可以這樣說,妄想是滋生煩惱的一切源泉。人一旦有了妄想,就會想方設法地實現它。如果僥倖成功了,又會滋生更大的妄想;如果沒有辦法實現,就會徒增無限煩惱。

人為什麼會有煩惱?就是人有了妄想之心。要想去除心中的煩惱,就先要出去妄想心。

弘一法師一再告誡我們,妄想太多並不是什麼好事,它會讓你因為妄想的難以實現而增添許多的煩惱,它將讓你的人生之路變得崎嶇坎坷。

「知足者常樂」,此言不差。人只要學會知足,擁有了一顆平常心,就能夠消除煩惱,人生的道路自然會變得越來越寬廣了。

三、樂觀的心態,收穫美好人生!

心志要苦,意趣要樂,氣度要宏,言動要謹。——清·金纓禪語

弘一法師常常用這句話來總結做人必須養成的四種品質,在弘一法師的眼裡,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是人生最重要的修養之一。

法師指出,一個人之所以幸福,是因為他的心靈感到幸福。

樂觀的人,終將收穫樂觀的人生;悲觀的人,則只能躲在歲月的角落裡偷偷地哭泣。

人生「迷茫」時,想要走出迷茫的狀態,只能選擇的就只有樂觀。

畢竟,樂觀能使人戰勝挫折,給人以希望,賦予人們力量,它使人笑對人生,使事業成功,家庭幸福。

樂觀是幸福的種子,是快樂的源頭,是生活的開心果。

樂觀的滋味是甘甜和醇香,是清新和清涼,樂觀使我們心潮澎湃,心想事成,心心相印,心花怒放,樂觀的感覺真的很好。

悲觀能使人精神萎靡,眼界狹窄,沒有自信,悲觀失望。

悲觀是撲滅理想之火的水,是事業成功的絆腳石,是家庭幸福的攔路虎;悲觀是失望的兄弟,是失敗的根源,是苦惱的要素,是煩惱的土壤;悲觀之樹只能開出苦澀的花,結出煩人的果;悲觀使人心煩意亂,心存疑慮,心急火燎,心急如焚,悲觀的滋味很不好受。

當然,弘一法師也提示我們,真正的樂觀,不是盲目的樂觀,不是對未來不切實際的狂想,同樣不是面對困難毫無畏懼和不假思索地前進。

真正的樂觀心態,是知道人生會遇到困難和挫折,也相信人生的道路不會一帆風順,肯定有艱難險阻。但是,他始終相信經過自己的努力就會獲得成功。始終對生活和生命抱著積極的、樂觀的看法,對困難和挫折是積極地面對,且不斷學習,積極地尋找解決的方法,直至成功。

這樣,人生自然會變得更加完美!

- The End -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請留言,大家一起交流。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弘一法師:人到中年倍感迷茫,熟記這「3句話」,讓你豁然大悟!
    弘一法師:人到中年倍感迷茫,熟記這「3句話」,讓你豁然大悟!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這一個人物,就是民國時期的一代宗師,弘一法師。弘一法師原名叫做李叔同,他十分的有才華,在中年的時候看過了紅塵,於是毅然決然的選擇了出家,做到此等地步的,那他的境界一定是常人難以達到的,他最後也是用自己的思想證明了其中的境界高深之處。
  • 弘一法師:真正聰明的人,懂得牢記這「3句箴言」,人生越走越順
    民國才女張愛玲在外人眼中一直都是高冷孤傲的姿態,但她在弘一法師面前,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小迷妹,她曾說過:「不要認為我是個高傲的人,我從來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師寺院轉圍牆外面,我是如此的謙卑。」弘一法師這一生可謂是精彩至極,他對於人生有三句箴言需要諸位謹記。
  • 弘一法師:一個人一旦領悟這3句話,人生必將一片坦途,越走越順
    弘一法師:一個人一旦領悟這3句話,人生必將一片坦途,越走越順民國時期可以說是我國文化得以空前發展的一個時期,在那段時間出現了很多文人雅士,他們都是時代的先覺者,擁有著極其高深的思想。在那一時期出現了一位古今罕見的奇才,那就是弘一法師。
  • 人生不順時,悟透弘一法師這三句話,好運隨之而來
    作為佛門大德高僧,弘一法師對人生的徹悟早就已經是登峰造極,他的一字一句,對於世人都有著非常深刻的啟示作用。法師就曾說過,命運只有掌握在自己手裡,才不會被人任意拿捏。人生不順之際,心中不妨默念這三句話來激勵一下自己,試著努力去改變自身不順的現狀,好運必將會隨之而來。
  • 弘一法師:人生暢通無憂的秘訣,在於這8句話,助你越來越好
    他就是弘一法師李叔同,一個永不過時的傳奇。弘一法師曾說過這樣一段為人處世的至理名言:「明鏡止水以澄心,泰山喬嶽以立身,青天白日以應事,霽月光風以待人,謙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詳是處世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灑脫是養心第一法。」
  • 弘一法師:做人做事要牢記的8句箴言,做好了,人生路寬敞
    濮存昕是飾演過弘一法師的一位演員,他對弘一法師的人生,有著非常深刻的理解,甚至一度被弘一法師所影響,再三思慮著,他自己是不是也要像弘一法師一樣,遁入空門。,這弘一法師到底是何許人也?弘一法師,本名李叔同,生於民國時期的天津巨富之家,但他雖生於豪門,卻並不快樂,大宅門裡的恩恩怨怨,深深影響了弘一法師,所以有人說,他這一生投效於藝術事業,包括最後遁入空門,其實都是在求一個「解脫」。
  • 弘一法師:人生想要暢通無憂,關鍵在於這8句話,助你越來越好
    與他人打交道時,要懂得包容。修身養性,是不要斤斤計較,要懂得灑脫行事。,後世的無數人都以此為座右銘,時刻牢記於心。從這「八箴」便能找得到原因,他對待生活,是一個智者,即便是在重回質樸的生活,每天三餐的寡淡小粥,他也可以從中找到樂趣,或許也是因此,弘一法師最終才能對我們說出「大道至簡「的人生格言。
  • 弘一法師:人在低谷時,悟透這3句話,好運就在前方等著你
    自己又可曾認真想過:「為什麼人生會不順利呢?」原因看起來撲朔迷離,實際上有跡可循。 我有一位事業「常年不順」的朋友,近段時間事業突然順風順水,出於好奇便向他請教,他便與我分享了這段時間的經歷。 原來他一直在家參悟著名佛學大師弘一法師的著作,對人生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也明白了為什麼自己一直都不順利、沒好運。
  • 弘一法師:人在低谷時,悟透這3句話,好運就在前方等著你
    原來他一直在家參悟著名佛學大師弘一法師的著作,對人生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也明白了為什麼自己一直都不順利、沒好運。弘一法師說:「身處低谷,悟透三言,受益終身。」因此在生活中要做一個心志堅定的人,不為外物的幹擾而改變自己的想法,只要是正確的觀念就要堅持,生活不會虧待一個心志堅定的人,「時運」也會逐漸好起來,人生會慢慢變得順利。
  • 弘一法師智慧:當你熬不住的時候,就看看這8句話
    民國年間,有一位得道高僧,成為了那個時代的傳奇,他就是弘一法師李叔同。這段話出自他的著作《格言別錄》,是弘一法師依照清代金纓的《格言聯璧》編撰而成的。這8句話可以這樣理解:一、心要保持澄澈點,就是弘一法師「八箴」的意思。
  • 弘一法師:男人慾成大器,當記住這2句話,做人做事遊刃有餘
    弘一法師是民國歷史上的一個傳奇人物,前半生為風流才子,滿腹經綸才高八鬥,就連才女張愛玲都謙卑地說道:「不要認為我是個高傲的人,我從來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師寺院圍牆的外面,我是如此的謙卑。」到了後半生,弘一法師遁入空門成為了一位得道高僧,這從才子到高僧的轉變,更讓無數人欽佩不已。就比如林語堂先生,他就仰慕的說道:「他曾經屬於我們的時代,卻終於拋棄了這個時代,跳到紅塵之外去了。」
  • 弘一法師說:人在不夠強大時,最容易犯這3個錯誤,千萬別輕視
    對於這句名言,佛教界的一代大德高僧,弘一法師也是極力推崇。他告訴我們,人在不夠強大時,就會有這三種表現。別不在意,想要人生有所改變,就應該要重視起來。一、識不足則多慮弘一法師曾對這句話解釋道:「見識不足的人、遇到事情難以決斷,就會思慮過度、擔憂狐疑、沒有安全感。」見識,是在自身才學和經驗上發展起來的品質,代表人的眼界,格局以及對未來趨勢的判斷。
  • 值得收藏的八字短句|江海共餘生|八字|弘一法師
    ——《江海共餘生》2.生有熱烈,藏與俗常。3.星海橫流,歲月成碑。4.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弘一法師5.凡是過往,皆為序章。——莎士比亞6.玻璃晴朗,橘子輝煌。——北島《過節》7.凜冬散盡,星河長明。
  • 弘一法師智慧:累了倦了,切莫自暴自棄,這8句話,教你為人處世
    他就是李叔同,也就是後來的弘一法師。弘一法師在民國就是一段不朽的傳奇,無論是詩文、詞曲、話劇,還是繪畫、書法、篆刻,他都無一不精、無所不能。在弘一法師整理的《格言別錄》之中有這樣一句話:「明鏡止水以澄心,泰山喬嶽以立身,青天白日以應事,霽月光風以待人,謙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詳是處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灑脫是養心第一法。」
  • 弘一法師極力推崇的一句處世精華,悟透它,一生受益無窮
    最近有讀者留言:他感嘆道,人生在世,為人處世是最困難的,小到日常生活中的說話,每一樣都需要考慮周全。而且每天活得特別迷茫,感覺自己好像每天都沒有閒,但卻還是莫名地空虛。他說,2019年馬上又要過完了,可感覺自己一年到頭沒啥成就。
  • 弘一法師:人生猶似西山日,富貴終如草上霜
    文/墨華不冷「人生猶似西山日,富貴終如草上霜。」這是李叔同的禪聯。前些天,墨華赴明孝陵,望著朱元璋之墓所在的寂寂山林(上圖),腦海裡蹦出這句話。那時的他,大富大貴,衣食無憂,但早早識破人生短暫、世事無常的生命本相。他的佛性,他的早慧,與生俱來,這亦與禮佛的家庭環境氛圍,息息相關。孰料到,此禪聯,一語成讖,隱含著他告別繁華塵世的命途。
  • 稻盛和夫:當你迷茫無助時,牢記這3種思維,看似簡單實則了不起
    也正是這段經歷讓稻盛和夫明白,自己人生的所有遭遇,都是自己內心的顯現,心不喚則物不至。當你處於迷茫無助之際,首先要改變的就是思維方式。稻盛和夫還給出了自己成功的人生方程式:人生=思維方式×熱情×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思維方式,當你迷茫不知道自己想要幹什麼,請牢記這3種思維,富人早就知道了。1.最好的是現在,而不是下一個我們經常會看到,很多人經常換工作。
  • 弘一法師是個「拋妻棄子」的人?
    首先,先聲明下做為一個弘一法師的忠實粉,寫這個標題是沒有惡意的,具體為什麼要這麼寫,讀完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像我之前文章說的一樣作為一個藝術從業者應做到一個群眾教育、藝術知識普及的責任。這是我第3次寫弘一法師了,目的還是想讓更多人知道關於弘一法師的一切。
  • 執著時是驚才絕豔的李叔同,放下後是弘一法師
    中國書畫郵 今天||執著時是驚才絕豔的李叔同,放下後是弘一法師!他叫李叔同,也叫弘一法師。許多人只知李叔同,卻不知弘一法師;了解他在文學藝術方面帶給我們的驚喜,卻不知他在佛學上的造詣與貢獻;只知他遁入空門苦修戒行,卻不知他前半生鮮衣怒馬。李叔同的半生,光輝燦爛;弘一法師的餘生,終歸寂滅。
  • 弘一法師李叔同悲欣交集的傳奇人生
    弘一法師弘一法師(1880年10月——1942年10月),原名叫做李叔同,字息霜,別號漱筒、演音等,祖籍是浙江省平湖。青年時,李叔同的性格開始趨向叛逆,拒絕接受私塾的傳統教育,極為崇尚西學。不僅如此,他還迷上了戲曲,經常流連於梨園之地,甚至與一個戲子萌生情愫,揚言非她不娶。直到這名戲子被賣到官家以後,他才悻悻作罷。為了讓李叔同能早日定性,母親安排他與門第相當的茶商之女俞氏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