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互鑑:各美其美 美美與共

2020-12-13 新華社客戶端

2019年5月14日,記者在北京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的新聞中心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互動區體驗畫「兔兒爺」。(資料圖片)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卻有著多樣的文明。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的不同民族在千百年來的歷史長河中創造了五彩繽紛的文明,共同推動了整個人類社會的繁榮和進步。世界因多彩文明而生機勃勃,文明因交流互鑑而美美與共。

1.思維方式與話語內涵

如何看待不同文明之間的關係以及如何實現不同文明之間的和諧相處,是當今世界面臨的一個日新又新的重要話題和現象。近二三百年來,西方話語依託其背後的強勢力量,塑造了西方至上主義的文明觀,把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文明不是視為低人一等,就是視為洪水猛獸。隨著時代的進步和不同文明之間的深入交流融合,人們愈加認識到闡釋不同文明之間關係的話語是豐富多彩的,以往那種概念化的和抽象刻板的思維方式已經陳舊不堪,取而代之的則是更為多元和立體的話語表述。

美美與共,是中國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提出的認識和處理不同文明之間關係的一個理想,以及實現這一理想的手段,是基於中華文明內在精神的話語表達,折射的是中國人一以貫之的整體思維方式,通常表述為十六個字: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其蘊藏的話語內涵在於,我們在欣賞本民族創造的燦爛文明的同時,也應該去欣賞其他民族的文明,將其他文明視為目的而不是手段,在互相欣賞的過程中促進不同的文明達到一種和諧,並呈現為持久而穩定的「和而不同」。

美美與共的本質是和而不同。早在西周末期的史伯就指出,「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他平他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歸之,若以同裨同,盡乃棄矣。故先王以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百物」。在中國人看來,不同事物都有其特殊性,也都有其價值性,從來不會以此生彼滅、此存彼亡的單向思維來看待問題。五色不同,交織而成章;五音各異,交響而成樂。世界文明亦復如是。每種文明都有其自我思維的方式和自我表達的話語,它正是民族多樣性和世界多樣化本身的一種映射,美美與共的文明觀正是對此多樣性的承認與描繪。

2.文化傳統與敘事邏輯

任何一個現代文明都有著久遠的歷史起源和發展脈絡,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傳統和敘事邏輯,並通過特定的話語傳達出不同的精神氣質和風貌。文明的內核是相通的,文明的表徵則多種多樣。正如古人所說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同文明之間的差異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的現實,折射出的是欣賞者從不同角度發現的各具特色的美,既不能粗率地以高低優劣來判斷,更不能以對立競爭的心態來對待。

美美與共理念的提出,得益於中國深厚的文化傳統底蘊和獨特的敘事邏輯,展現了中國話語在講述中國故事、展現中國形象方面的能力。中華民族在數千年的歷史實踐中創造和延續的中華文明,一直以來都富有一種「天下」情懷。無論是儒家的「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理想,還是法家的「以天下之財,利天下之人」的主張以及道家追求的「藏天下於天下」的境界,無不契合著古人一以貫之的「天下一家」的敘事邏輯,從小處而言要追求家和萬事興,從大處則要追求協和萬邦。正是在「天下一家」理念的一貫影響下,中華文明形成了和而不同、以和為貴、天下大同的文化傳統。

天下一家,意味著要融合而不要衝突,要協調而不要對立,要互鑑而不要敵視。隨著全球化的日益深入,世界各國和民族之間的交往也日益密切,不同文明形成了同呼吸共命運的多元一體格局,因此必須以更加包容和開放的心態來面對。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到如何看待世界文明時強調,要「理性處理本國文明與其他文明的差異,認識到每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是獨特的,堅持求同存異、取長補短,不攻擊、不貶損其他文明」。倡導文明之間要美人之美,美美與共,正是對西方長久以來持有的非此即彼理念的徹底糾正和解構,真正契合了人類文明發展的規律。

3.大國情懷與世界眼光

中國的和平崛起是當今世界的一個奇蹟,伴隨著這個奇蹟而來的還有中華文明的日漸復興。從來沒有一個經受重重災難的民族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改變自己的命運,實現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轉變。秉持著天下一家的文化傳統和敘事邏輯,新時代的中國以更加堅定、自信、負責任的大國情懷和博大、寬廣的世界眼光,努力踐行著推己及人的古老智慧,不僅讓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的中華文明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魅力,也給世界文明的多樣性發展提供了可資借鑑和依循的中國方案和路徑。

世界文明多樣性共存和發展的格局早已經越來越明朗,儘管不時還有文明衝突、文明優越論等舊調重彈的現象出現,但事實證明,這種西方的文明敘事是一個極其淺薄而又充滿偏見的分析範式,世界範圍內很多國家也已經開始反思甚至扭轉西方奉行的文明策略和話語範式。古人說,「君子成人之美」。美美與共的文明觀體現了中國將自身古老文明和世界文明相統一的大國情懷和世界胸襟,真正是從世界格局出發而作出的合乎不同國家和民族實情的倡議,為破解世界文明發展難題提供了中國方案,在世界範圍內贏得了普遍共鳴。

習近平總書記在出席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時指出:「文明特別是思想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無論哪一個國家、哪一個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丟掉了思想文化這個靈魂,這個國家、這個民族是立不起來的」。世界文明的百花園中,從來不是也不會只有一種文明。每一種文明都在漫長的人類歷史中先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作出了獨特的貢獻,因而也就必然擁有傳承自己文明之美的權利。

中國人歷來主張「世界大同,天下一家」。中國人民不僅希望自己過得好,也希望各國人民過得好。推而廣之,我們不僅希望古老的中華文明能在新時代通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得到繼承和弘揚,也希望世界各國各民族的古老文明都能得到繼承和弘揚。「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文明的出路不止一條,文明的發展也不限一隅,只有大家篤守包容精神,秉持世界文明一家親的理念,才能共築美美與共的世界文明家園,才能把世界各國文明經由我們這一代之手,並以更加絢爛和美好的姿態傳遞給未來的人們。(谷文國 作者系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群書治要》傳承委員會執行主任)

相關焦點

  •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1990年12月,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在其80壽辰聚會上發表了「人的研究在中國—個人的經歷」主題演講,他總結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這一處理不同文化關係的十六字「箴言」。「各美其美」,旨在強調尊重文化的多樣性和差異性。
  • 中國國家畫院與澳門藝術家演繹「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本次展覽活動的主題「美美與共」是藝術家致力於發現美、創造美,並將美的創造的成果推向社會、共惠於民。 2020年12月4日,中國國家畫院與澳門美術協會、澳門聖若瑟大學共同主辦的「美美與共——中國國家畫院與澳門藝術家交流展」在澳門聖若瑟大學開幕。
  • 「勞動美超市」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走進壽縣堰口鎮許寺民族中心村,村公開欄裡張貼的「新時代勞動美超市文明新風評比光榮榜」特別醒目,新當選的衛生示範戶、最美家庭戶、好媳婦、好婆婆等照片整齊地張貼著,每一張照片後面都有一個美麗故事。「我們村有一個勞動美超市。
  • ...的大同美 費孝通先生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今年5月15日上午,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隆重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稱:「堅持美人之美、美美與共。每一種文明都是美的結晶,都彰顯著創造之美。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相通的。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嚮往,是任何力量都無法阻擋的!各種文明本沒有衝突,只是要有欣賞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
  • 嚴飛:探索「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社會治理格局
    嚴飛:探索「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社會治理格局 2020-08-25 10: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其實世界並不缺乏美,而是本來就很美,只是你沒發現,風動是美,雲起是美,日出日落是美,風吹草動是美,雨打芭蕉是美,這是自然之美,它們用各自的節奏和方式來表達自己的美。是花朵,它就綻放,是飛蛾,它就撲火,是知了,它就鳴叫……哪怕這種美很短暫,但是卻很精彩,也很有意義。那麼你是如何展現你的美的呢?
  • 【文旅要聞】各美其美 美美與共 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佛教遺產共享網絡展覽開幕
    11月30日,由印度文化部、印度國家博物館主創和策劃,上海合作組織各成員國共同參與的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協調,敦煌研究院承辦的「絲路明珠——敦煌石窟藝術展」,作為展示中國佛教藝術寶庫的代表,以中國石窟寺簡介為篇首,敦煌石窟藝術為焦點,通過對窟體、壁畫、塑像的線上特寫陳列、重點展示、VR體驗、動畫演示,全方位、多維度、廣角度的展示了敦煌石窟藝術的起源發展、分類分布、藝術特徵、歷史演變、傳承保護,闡述了中國石窟藝術與世界多元佛教藝術的交匯交融、文明互鑑
  • 青年論壇交流展示各美其美 美美與共
    新疆經濟報訊(記者張雪紅報導)7月16日下午,2017第三屆全國區域少數民族(維、藏、朝、蒙)舞蹈課程展示暨課程建設研討會舉行了青年論壇,主題為凸顯「各美其美」、探尋「美美與共」。9位主題發言人以語言、圖片、視頻展示了自己的研究與觀點。北京舞蹈學院教授潘志濤、劉建擔任青年論壇評議人。
  • 對傳統君子之道的現代解讀: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的主體正是我們自己;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的舞臺正是我們的生活世界;傳統文化傳承與創新的載體正是我們要建設的文明。」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何懷宏在「傳承的氣度」分議題發言中表示,現代中國人的氣度應當是放眼世界,「海納百川」。「但我們尤其不能忘記我們的根本,不能忘記我們的由來。
  • 銅鼓全域旅遊:各美其美 美美與共
    今年1至4月,全縣共接待遊客128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9.8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和23.4%。為讓城鄉之間、鄉村之間各美其美、美美與共,銅鼓集中精力做美縣城、做特集鎮、做靚鄉村,統籌推進城鄉互動、一體發展,全力打造精美縣城、精品集鎮、美麗鄉村三大迎賓「會客廳」。把縣城作為一個景區來規劃建設,銅鼓城市建設不斷提速升級。
  • 評論: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這種期待,是對美的追求,也是對美的享受,更是為實現美好夢想所持有的不懈努力的激情。 世界之美看中國,中國之美看新疆。中國新疆國際民族舞蹈節,就是用舞蹈藝術這種世界上最通用的形式之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 「從文明交流互鑑中汲取力量」(文明互鑑 美美與共)
    &nbsp&nbsp&nbsp&nbsp「從文明交流互鑑中汲取力量」(文明互鑑 美美與共)&nbsp&nbsp&nbsp&nbsp——訪法國當代中國國際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皮埃爾·皮卡爾&nbsp&nbsp&nbsp
  • 文明交流互鑑推動人類發展進步
    既講求參差多態、各美其美,又注重美美與共、天下大同,世界從習近平主席的演講中,觸摸到了不同文明和諧發展、和平共處的密碼。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鑑而豐富。文明交流互鑑,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
  • 海南日報數字報-各美其美 美美與共
    、同步邁進、提質升級,促進城鄉之間、鄉村之間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努力實現城鄉一體化融合發展。  變美的不僅是沙美村,還有馮君的生活。他說:「過去,只能靠種地、打零工掙錢。現在村裡變美了,遊客過來了,我以自家住宅和土地入股沙美休閒農業合作社發展鄉村小吃業,經營五穀豐登雜糧店,今年3月15日正式開業。」  開業以來,生意越來越紅火,他自己忙不過來,就將原本在海口打工的兒子、準兒媳婦叫回來幫忙。「現在的日子,可舒心了!」馮君笑著說。
  • 「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滿滿乾貨的周義發教授從藝五十年之感悟
    【編輯薦語】「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回顧50多年以來的書畫詩文從藝歷程,確實感悟良多。愛國心、民族情從藝五十年之感悟: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周義發教授新冠疫情期間乃至喜相逢「雙節」,我基本宅家。而由此產生的藝術之美,雖然和而不同,各美其美,卻能夠美美與共。
  • 文明交流互鑑的哲學意蘊
    對於我們深刻把握人類文明進步規律,推動文明交流互鑑,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歷史意義。  一、文明進步動力論蘊涵著豐富的唯物辯證法思想。「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鑑而豐富。文明交流互鑑,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這就從人類文明的發展趨勢與潮流高度闡明了文明進步的動力論。唯物辯證法認為,矛盾是客觀普遍的存在。
  • 全國模範是這樣煉成的:從「各美其美」到「美美與共」
    全國模範是這樣煉成的:從「各美其美」到「美美與共」 2020-12-01 10: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積極推動文明交流互鑑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人類創造和發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鑑,因互鑑而發展。中國主張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以文明互鑑超越文明衝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應平等對話、互學互鑑,共同推動構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的多彩世界。
  • 追憶大師|費孝通: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編者按 從實求知,深耕學術 既有社會人類之關懷 亦細察中國的山川風物 從「蘇南模式」到「溫州模式」 從「文化自覺」到「美美與共」
  • 追憶大師|費孝通: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與共 天下大同
    從實求知,深耕學術既有社會人類之關懷亦細察中國的山川風物從「蘇南模式」到「溫州模式」從「文化自覺」到「美美與共」他將自己的生命融入中國精神的追尋與開拓立足「中國鄉土」尋找「富民之路」他是北京大學教授是中國社會學和人類學的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