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城百年老商埠,歷經滄桑卻書寫著傳奇,老濟南人原始的回憶之一
提及一座城,人們首先想到的是這座城的標誌,提起濟南,泉水當然是眾所周知的濟南印象,可是卻鮮少有人知道濟南這座歷史悠久的古城,在一百多年前,可是開創了近代內陸城市對外開放的先河,濟南自從開商埠,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承載了老濟南的歷史,見證了濟南城市化進程的發展。
一百年後的今天,濟南的發展可謂是日新月異,曾經的新城變老城。老商埠區在歷史的車輪下被無情的碾壓成為過往,隨著泉城濟南商業區的轉移,老商埠被漸漸的遺忘。
幾年前,這裡發生了巨變,老商埠的原始風貌慢慢的被復原,老商埠以全新的姿態迎來第二次「開埠」。時至今日,老商埠區,經過修復重建以及本來尚且保留的數座清末至民國時期的洋樓,它們既是記錄濟南城市變遷的見證物,也是承載濟南開埠歷史的老地標。
老商埠15號樓是中式風格,牆面處理是參照的濟南天主教方濟各會仁慈堂的風格,整棟建築具有濃厚的老濟南風貌,這棟建築有許多的店面,門面錯落有致,很有意境。
這座二層小樓復古式建築是張採丞故居舊址,中西結合的建築風格相得益彰,頗具趣味。張採丞是濟南著名的民族企業家,在民國時期他創辦了很多實業,濟南家喻戶曉的興順福醬園便是他創辦的。
寶隆洋行是丹麥人在此開設的,主要用於農副產品的出口,以及作為經理的住宅來使用的,當然如今的這座建築已經發生了變化,現為鵝島酒屋。如今的這座建築在過去古老的歲月基礎上,加入了現代酒吧的元素給了這座建築新的生命與活力,當你步入這座老建築時,你會切身地感受到這裡的每一磚每一瓦似乎都在訴說著老濟南百年商埠的傳說和繁華。
這座建築賦予了這家星巴克成為了濟南最文藝的一家,這座前廊式的建築風格借鑑的是原本位於經七路的《支部生活》編輯部,古老的建築加上咖啡的香味,這應該就是古代和現在最完美的結合了吧。
老商埠每天仍在變化著,日日的人來人往給這片建築書寫著新的面貌。百年光陰緩緩講述著歲月,商埠的故事從未停歇,只不過在今時今日更換一種方式展示著它的繁華,百年一夢,宛如浮生。每一棟老建築都有一段故事,一個傳奇,雖經歷滄桑歲月,風吹雨淋的腐蝕,再也難覓當初的盛景,卻仍然保持著最初的本色,散發出幽亮的厚重。來濟南老商埠,行走在百年老建築中,邂逅民國風裡的意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