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鄭州市工藝美術大師——周春枝

2020-09-07 鄭州市輕工業行業協會

——砥志研思,匠心獨運

時光匆匆,歲月流逝,當年天真爛漫、滿懷夢想的求學女孩,現已成長為為事業和生活而奮鬥的知性女人,那個整天摔泥巴摔到胳膊腫、磨刻刀經常割破手的毛丫頭,如今成為親鄰後輩們學習的榜樣,她就是來自新密的玉雕師——周春枝。

精雕細琢,突破自我

&34;,周春枝說。

從進入雕塑學校學習,到進入新密市聚寶樓玉器廠工作,周春枝由不懂到啟蒙,再到入行。在恩師趙國安大師的指點下,專業技能不斷提高,設計理念和雕刻手藝得到全面進步,從製作、設計製作,到現在指導徒弟設計製作,她最終完成了蛻變,形成了自獨特的創作風格。在諸類玉料的設計製作中。周春枝力求產品題材豐富、主題突出、精雕細琢,使作品玲瓏剔透、渾然天成、令人回味。

玉雕師大多都是男性,玉石又重又大,在雕刻時需要氣力,而周春枝卻極其喜愛雕刻大塊玉石。在她看來,雕刻大型玉石不僅是對雕刻技藝的考驗,更是一次次挑戰,難度越大越能激起周春枝的熱情。每當完成一件大型玉雕時,周春枝都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成就感油然而生。

不僅如此,每件作品從構思到製作再到成功,都帶給了周春枝無限的歡欣和喜悅,作品也同樣得到了業內人士的認可和好評。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專業技能,許多作品先後獲得了國家級和省級金獎、銀獎、優秀獎。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人生沒有一帆風順。周春枝30歲時被確診為滑膜炎,在患病的那段時光裡,她仿佛對生活失去了希望,感到無助和迷茫。從那以後,周春枝沒有信心再去觸碰玉雕事業,不過師傅趙國安了解徒弟,鼓勵她繼續從事玉雕行業,哪怕每次只上半天班。在師傅的不斷鼓舞下,周春枝慢慢找回了從前那個熱愛玉雕的自己,並且對玉雕有了新的認識。

古語有&34;一說,周春枝的理解是&34;。在繼承先輩技術的同時,不斷地汲取現實生活中的資源&34;,人間萬物皆可作為表現對象,一些抽象圖案也屢見不鮮,博採眾長,力求創新發展。

周春枝說:&34;

作品《愛蓮說》密玉

周春枝出生於農村家庭,但她一直堅信,雖無法改變環境,但可以改變自己。琢玉是技術,更是藝術,琢玉不僅是技術的增長,更是人生完善的過程、內心修煉的過程,把修心作為永恆的追求,這樣才會使琢玉更具有意義,更有價值。心態端正,心境寧靜從容。堅守心靈的淨土,拂去心靈的塵埃。留住一份本真,讓那份本真融入作品,讓藝術從中生發。

周春枝作品展示

作品《覓》密玉

作品《母愛》密玉

作品《誕生佛》密玉

個人榮譽

河南省玉石雕刻大師

國家一級/高級技師

工藝師

新密市珠寶玉石協會常務理事

2008年百花玉緣杯金獎

2009年百花玉緣杯金獎

2010年中國玉器百花獎優秀獎

2012年大河杯銀獎

2012年大河杯金獎

2013年中華龍獎銀獎

新密市崗位標兵

2015年中國玉石雕刻陸子岡杯金獎等

相關焦點

  • 2020年鄭州市工藝美術大師授牌儀式暨產業發展論壇成功舉辦
    9月19日,由鄭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主導,鄭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聯合指導,鄭州市輕工業行業協會主辦,鄭州市文化館協辦的「2020年鄭州市工藝美術大師授牌儀式暨鄭州市工藝美術產業發展論壇」,在鄭州市文化館隆重舉行。
  • 鄭州新添26位「工藝美術大師」
    推出一批大師,帶動一個產業,影響一座城市。9月19日下午,「2020 年鄭州市工藝美術大師授牌儀式暨首屆鄭州市工藝美術產業發展論壇」在鄭州文化館舉行。為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發展傳統文化產業,修復民藝生態,留存工藝匠心,推動傳統文化對外傳播,促進鄭州傳統文化復興,今年4月,由鄭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主辦,鄭州市輕工業行業協會承辦的「2020年鄭州市工藝美術大師」評選活動啟動。
  • 2020年鄭州市工藝美術大師即將開評,誠邀合作支持單位共贏
    評選在即,屆時將有工藝美術大師、教授、業界大拿等資深專家,數百位手藝人,多家行業協會和工藝美術人才匯集於此,評選出屬於鄭州市的工藝美術大師,暢敘新時代下工藝美術傳承與傳新的新思境!「2020年鄭州市工藝美術大師評選」由鄭州市輕工業行業協會主辦,鄭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為指導監督單位。
  • 2020年鄭州市工藝美術大師——楊曉飛
    楊曉飛作為年輕的80後玉雕大師,在密玉雕刻行業已浸染22年,從玉雕學徒到後來成立個人工作室,一路堅守密玉雕刻,創造出一批批超凡脫俗的玉雕作品。在得知獲得本屆鄭州市工藝美術大師後,楊曉飛說:「鄭州市工藝美術大師只是對以往的一種認可,我們還在前進的路上。」他相信用心設計,精心雕琢,砥礪前行便是玉雕行業的本質所在。
  • 2020年鄭州市工藝美術大師——李石磙
    ——銀鍛九州,技藝傳承 近日,鄭州市輕工業行業協會秘書處工作人員前往夢祥公司專訪李石磙老師在李石磙看來,在首飾銀器行業傳承27年裡,從祖輩傳承到藝徒,直到成立個人工作室,他一直堅信: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 2020年鄭州市工藝美術大師——張惠
    2020年鄭州市工藝美術大師中有一位生於黃河邊,成長於黃河邊的80後手藝人——張惠。>承習名門,始於熱愛張惠的父母在1986年被張惠的父親張存生和母親王玲一生追尋藝術,著重於民族傳統文化的宣傳, 弘揚黃河文化,歷經十幾年的研究和創作,使黃河澄泥硯再現於世,雙雙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34;稱號,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並榮獲國家級&34;藝術家稱號,承擔了1999年河南省為慶祝澳門回歸製作禮品《九龍晷巨型黃河澄泥硯》。
  • 重磅:2020鄭州市工藝美術大師結果重點推薦國家級、省級評選依據
    最終評選出的鄭州市工藝美術大師將爭取由市政府授予榮譽稱號,並頒發證書,推動我市工藝美術事業的發展,弘揚我市特色精湛的傳統工藝技藝,在手工藝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重點推薦國家級、省級工藝美術大師評選 隨著時代的發展,許多傳統技藝因為在生產生活中的作用減少,而被人們忽視、遺忘。本次評選煥發現代人對傳統手工藝學習與傳承的欲望,讓更多年輕人愛上老手藝、迷上手作之美。
  • 2020年鄭州市工藝美術大師——陳振強
    他是河南開封人,1956年出生,因製作麥稈畫而名揚四海,用半生走了一條艱辛卻註定輝煌的從藝路。陳振強在麥稈畫上的付出得到了大家的肯定,1986年,他的作品在我市集體經濟辦公室在汴京公園組織的工藝品展會上一鳴驚人,獲得特等獎,並在1988年河南省工藝品展覽上獲得了一等獎。他的作品還獲得開封市工藝美術展特等獎等榮譽。
  • 2020年鄭州市工藝美術大師——崔勇銳
    2020年,崔勇銳所在的學校被批准成為鄭州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示範傳習所。除了在學校傳授給學生們麵塑的技藝的同時他還積極推動傳統文化進校園,進社區,他說,一方面是讓自己的技法更加嫻熟,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擴大麵塑的影響力,讓更多的人了解麵塑這門傳統的文化。
  • 麥秸畫非遺傳承人陳振強被授予「鄭州市工藝美術大師」榮譽稱號
    為了追逐夢想,陳振強一路跋涉,用了足足40年的光陰,終於將故鄉的麥秸稈幻化成一件件令人嘆為觀止的藝術品9月19日,鄭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在鄭州市文化館隆重召開「2020鄭州市工藝美術大師授牌儀式暨首屆鄭州市工業美術產業發展論壇
  • 2020年鄭州市工藝美術大師——胡振林
    工藝美術大師胡振林經歷了新密市玉器行從十幾家到上百家的發展過程,從玉雕藝術到玉文化,他有著自己的獨到的視角和見解。胡振林從事玉雕行業近三十年,作品在國內外的評比中多次榮獲大獎,得到了更多業內人士與客戶的認可。但胡振林並不拘泥於此,多次南下求學開拓視野,在技藝的不斷提升中,對玉雕文化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
  • 2020年鄭州市工藝美術大師——曹慧貞
    1980年曹慧貞從青海省回到鞏義,在一公司擔任主管會計。工作之餘,將自己所創作的剪紙放在一起,辦了一個剪紙藝術展覽。曹慧貞說:&34;經過曹慧貞堅持不懈的努力,其作品《四城聯創》被永久收藏在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2008——2010年連續三年獲得鄭州市精神文明建設&34;優秀成果獎;2010年被名為市&34;;2012年被批准為鄭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剪紙)傳承人。
  • 中牟縣兩位工匠喜獲市級「工藝美術大師」稱號
    近日,2020年鄭州市工藝美術大師評審工作落下了帷幕,中牟非遺傳承人許道先、張明彥喜提「工藝美術大師」稱號。工匠精神是嚴謹認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勇於創新的精神。張明彥是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麵塑》市級代表性傳承人,自幼學習書法和捏麵人,後進入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拜湯派麵塑第二代傳承人董鳳歧為師,以刻畫人物形象和展現生活場景著稱。據悉,兩人多次在國家、省、市大賽中摘得桂冠,此次入選工藝美術大師也是實至名歸。
  •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張存世社旗收徒記
    2020年9月6日,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張存世先生光臨賒店古鎮,在一、二十位嘉賓的見證下,成功收徒22人,贏得大家陣陣掌聲。 張存世,1954年6月16日生,安徽省界首市人,美術大師韓美林入門弟子,國家一級美術師,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
  • 2020年廣西工藝美術作品旅遊工藝品暨大師精品展評選揭曉
    玉林新聞網-玉林晚報訊(記者 周立華)記者昨日從市二輕聯社獲悉,9月7日2020廣西工藝美術作品旅遊工藝品暨大師精品展覽在南寧國際會展中心圓滿落下帷幕,我市在展覽中喜獲5個金獎和多個其他獎項。2020廣西工藝美術作品旅遊工藝品暨大師精品展覽由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自治區二輕聯社主辦,三展合一,是廣西工藝美術界水平最高、規模最大,集作品展示銷售、技藝傳承交流、現場互動體驗、學術交流合作於一體的工藝美術界標誌性盛會。
  • 2020年鄭州市工藝美術大師——王武松
    1997年時調入華龍玉器廠,跟隨兄長王冠軍大師學習。 有了之前雜件雕刻技巧的入門經驗,在兄長王冠軍的帶領下,開始系統的學習密玉雕刻。玉雕首先需要練習繪畫雕刻基本功,從速寫開始,結合體面關係,打線稿,從而逐步掌握雕刻藝術的方法技巧。 在進行了無數遍練習後,王武不但領會了密玉雕刻的精髓,還創造出自己的獨特方法。俏色雕刻的獨門絕技是俏色雕,而王武松的獨創之處是分類到彩。
  • 2020廣西工藝美術作品旅遊工藝品暨大師精品展開展
    9月4日,為貫徹落實《廣西壯族自治區傳統工藝美術保護辦法》,宣傳展示我區工藝美術發展成果,承辦好自治區人民政府主辦的「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2020廣西藝術作品展覽,由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自治區二輕聯社主辦,廣西工藝美術協會協辦的2020廣西工藝美術作品旅遊工藝品暨大師精品展覽開展,此次展覽免費向公眾開放,展期4天,至7日閉幕。
  • 微寸乾坤——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李浩
    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首屆浙江省玉石雕刻大師浙江省精微藝術研究會會長杭州玉石雕刻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2006年進入現代微雕史上少有人涉獵的玉石微雕領域,開始在和田玉、青海玉、俄玉等材質上進行創作,並在翡翠、瑪瑙、水晶等硬度在摩氏7
  • 工藝美術大師李文輝作品欣賞
    1967年7月生,籍貫湖南婁底,大學文化,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會員,南陽職業學院客座教授,工藝美術師。深圳市工藝美術創意研究院-紫砂研發中心陶刻設計師,深圳林鴻鑫盆景大師工作室研究員,浙江溫州紅欣盆景藝術博物館高級工藝美術師,深圳一雍紫砂博物館陶藝雕刻師,深圳合正藝術博物館高級工藝美術師,深圳結緣奇石博物館工藝美術和雕刻師,浙江楠宋瓷業有限公司國瓷設計師。
  • 安徽省工藝美術大師「擴容」
    省工藝美術大師和名人隊伍又要「擴容」了,11月23日,記者從省經信廳獲悉,每兩年一次的安徽省工藝美術大師和名人評審工作將於11月25日開始。據介紹,我省工藝美術大師和名人認定申報工作根據《安徽省傳統工藝美術保護和發展辦法》(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233號)規定執行,省工藝美術大師每2年評審認定一次,由省傳統工藝美術保護和發展促進會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