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老院子裡的舊時光,歲月泛黃,記憶不老

2020-08-16 敬書年華

寫在前面:《山漸青•思鄉懷舊》

村一層,路一程 ,身向故鄉怯怯行,唯恐鄉音冷 。

山一層,水一程 ,蕩盡天涯相思升,故土慰心聲。

整日裡忙碌,又在匆匆忙過了一段時間,難得的幾日假期,本想著簡單休息下,帶著父母孩子去玩上一天,然後開始做些自己學術上尚未完成的工作。我剛把自己打算說完,母親便試探性的說著出去玩就算了,能不能讓他們回家一二天。當聽到母親的話,我也才忽然發覺,自從自己有了孩子後,父母便從老家搬過來,幫忙帶孩子做飯,一連好幾年沒有幾日能回家看看,平時他們也是看著我很忙,從來不曾開口說要回家,總是偷偷地忍下在這城市裡的拘束不便,和那年邁思鄉的情愫,其實我也曾在晚上聽他們說著老家裡的事和念家的想法,只是我都沒有放在心上。

那一刻,才發覺已然經而立之年的我,卻還是讓父母為我操勞,忽然間鼻頭湧起一陣酸楚和愧疚,也才忽然發覺,父母的愛,真的是那麼厚重和深沉,作為兒女的我們,總會漸漸習慣了父母的愛的給予,而往往忽略父母內心的想法,只是想著讓父母吃好穿暖就好,這該是有多麼幼稚的想法和自私的理由呀。

父母年齡大了,總是會很想家,每一個老年人都是這樣,不管老家條件有多麼艱苦、生活有多麼不便,但他們總是舍不下那些他們用過的老物件、住過的老房子、待過的老院子、過過的老日子,他說總會惦記著院子裡那棵柿子樹今年又結了多少果子,總會擔心那陳舊的房子下雨天是否還會漏水,也總是會想起以前的老街坊身體可還好。他們總是會想著回老家的老院子老房子看看,是啊,何況是他們,就是常年在家待著的老人,也不願離開那個生活了多少年的破舊的家呀。

於是,我當即決定,放下手頭剩餘的工作,第二天回老家,讓父母回老家住上一段時間,調適下心情,讓他們和親戚鄰居們敘敘舊、嘮嘮家常,也算是讓父母調適下心情。而我自己,也趁機回那闊別已久的老家看看。

現在想來,也真得是很久沒有真正回到那個生我養我的地方看看了,這次回去,雖也時間很緊,但我也總想著能好好地待一些時間。

連夜收拾行李,簡單地置辦些物品,第二天早早我們就出發了,不是我想早走,而是父母天不亮就起床了,然後做好早飯等著我,我聽到父母收拾的聲響,也便起了床,草草吃了早飯,就載著父母開車出發了。

天還沒有完全亮起來,路上車輛也少,但是看著父母激動的情緒,聽著父母抵制不住的話語裡的興奮,我心裡卻是陣陣酸楚,我本應該讓父母多回家看看的,甚至也不應該只顧自己的想法就把父母從老家裡接來,認真的把好方向盤,就這樣踏上了回老家的路程。

回老家的路程並不遙遠,只是總是會覺得時間很慢,或許是因為回家的次數太少,也或許是因為太想回家了吧。

漸漸地臨近村子,天也亮了,那天的天氣很好,秋高氣爽,陽光燦爛,照在我們的臉上,還有老家那熟悉的土地上,像是披上了五彩繽紛的霞衣,格外的鮮麗好看。是的,回來了,一路上聽著父母說著家鄉裡的事,這裡長著一個什麼樹,那塊地是誰家的瓜園,還有哪家裡不知是否還養著黃牛,誰家的那個小娃娃前兩年考上了所好大學,還有就是和我當年一起玩耍的夥伴而今孩子都快要上初中了,等等。也會提起和他們年齡相仿的大伯嬸子有幾個已經不在人事,也會傷感感慨世事無常。

回到村子裡看到了街頭的老大爺老大媽們在在嘮著家常,看到我們依然會熱情的招呼著問長問短,也總要拉到家裡去喝完沒有茶也沒有糖的白水,儘管有些年月不見,但,他們依然還是那麼親切和溫暖,腦海裡也不時浮現出兒時在街頭巷尾玩耍的情形。

或許,我永遠也不會忘記這些熟悉的街道,和這些淳樸善良的鄉親,是他們,看著我成長,看著我走出家鄉,我到現在還記得他們那年說過的話:這是個有出息的孩子,將來是要做大事的。雖然直到現在,我也沒有多大的成就,但,在他們眼裡,我依然還會看到讚許、滿意和期待的目光。

短短的街道,卻走了長長的時間,中間是那厚厚的鄉情和深深的溫暖。

我現在還能清晰地記得,父親用他那激動得顫抖的手,打開了老家那早已鏽跡斑斑的院門,院子裡長滿了雜草,還有隨意擺放著的閒置下來的早已不能再用的家具,還有當年我上學時用過那張書桌,房牆上也長滿了青苔,院子裡的那顆柿子樹又長高了長粗了好多,枝頭還一如往常的結滿了果子,這是我們兒時最最期盼的地方了。

沒做停留,我便和父親打掃起院子和屋子,母親便走到廚房收拾起那些很久用過的灶臺和炊具來,邊收拾邊回憶邊感慨,老家的老院子老房子雖然有些破舊了,但總還是覺得這才是最好的,心在在這是才會感到安寧和特別的舒適。

我拍了照片發到我的社交媒體上,朋友看到我家的房子打趣說:這在當年也算是富豪級別的家庭了。我也半開玩笑的說這是當年為了給我娶媳婦兒傾盡家產才蓋起來的。

那個時候,我家算是貧困的,傳統的父母為了要到我這個男孩傳承香火,固執地生下了四個姐姐,到我這才算是了了心願,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孩子太多,又沒什麼大本事只能靠在土地裡刨生活的父母,其實日子過得很苦,深深很長時間吃不到油,更別說是吃肉了,我的衣服也深深是媽媽用姐姐傳給妹妹,然後不能穿了才拿來修改下給我做件衣服,還有之前的更老的房子,我們那時總怕下雨,因為確實太多年歲的房子了,總是會到處漏雨,直到現在我母親還總是會在下雨天裡擔心。

日子雖然過得很苦,父母也總是會沒日沒夜的勞作,但我們家庭還是和睦,父母也很少打罵我們,即便我當年調皮異常,父母總是用他們的寬懷包容著不懂事的我們。

父母雖沒什麼本事,但父母的堅強和遠見是讓我最為佩服的,父母堅持讓我們上學讀書,哪怕再苦再累,他們都從無怨言,直到現在我都還記得那些年父親賣麥子以及到處求人借錢,只為給我們交上學費,為了讓我們住校吃好一點,他們在家從來連雞蛋也沒捨得吃過,還好我們也算是懂事,成績也還不錯。有一年我大姐突然提出不上學了,她要出去打工,那也是我記憶裡父親唯一打她的一次,我父母堅定,我大姐更是堅決,終於我父母是沒能拗過我大姐,我大姐去了很遠的地方打工,那年她16歲。

許多年後我才知道,不是大姐學習不好,而是她深知父母的艱辛,她要為那個家分擔,也為我們幾個弟弟妹妹有個未來而甘願放棄自己的一生。

院子裡的雜草已清除完畢,老房子也被打掃乾淨,母親還從我和父親拔掉的雜草裡找出了幾顆野菜做成了兒時的菜餚,擺放在餐桌上,父親也再次拿起了他那個用了很多年、也擱置很多年的粗瓷酒壺,讓我給他倒上酒,嘗一嘗那些陳年的味道。

老家老院子裡的老房子,歷盡滄桑風雨,卻依然溫暖堅固,房子是舊了些,院子也古老了些,那棵柿子樹也粗壯高大了些,但那些年月裡,一起吃苦卻不覺苦、一起勞累卻不覺累的往事卻不會老去,那些年的歡聲笑語依然還在這老院子裡迴蕩,那些溫暖依然在老房子裡流動,不管過去多久,也不管再過多久,這裡,依然也永遠是我們的家。

吃過飯坐在以前待過的屋子的窗前,心裡安靜異常,或許,只有在這裡,才能真正放下所有,讓心靈悠然自由。

老家,其實不老,之所以說是老,是因為它是永遠……

相關焦點

  • 「讀書」《一器一物:遇見舊時光》:那些寄居在時光縫隙裡的老物件
    那些經受時光之河洗禮而倖存的老物件美麗又放達,能帶給我無數的啟示,勾起我對泛黃的舊時歲月的回憶和懷念。器物作為一種物品的存在是沒有生命的,是冰涼呆板、無知無覺的。可是一旦它與人有了親密接觸,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便被賦予了生命與情感。它也漸漸成了我們的熟人、朋友,甚至家庭成員,和我們一起凝視這個世界、應對這個世界,也目睹著我們的喜怒哀樂、成敗得失。
  • 旗袍,老夏天的舊時光
    長期以來就對那些舊時光裡的美好心馳神往,雖然身體從未曾在那個年代待過,內心卻仿佛一直有個角落屬於那個年代,從未離開。慶幸旗袍能給我帶來這種溫暖如昨的感覺。只不過所有這些都是溫暖的事情,讓日子的外表給掩埋已久,在不經意間滲透進內心時,總覺得有一些飄忽不定的不真實。 想起這些,突然覺得旗袍再適合不過來印證和見證一段段歲月,好像一位20多歲的女兒和一位50歲的母親,一件旗袍兩種氣質。而每一位母親,曾經也是20多歲的女兒,看著女兒,看著她們穿上的或秀麗或俊俏的旗袍,母親可以追憶一段最美好的時光,卻也顛覆起沉澱了許久的故事。
  • 夜讀 | 老報紙,舊時光的見證
    70來歲的老頭兒,人很普通,面色肅穆,衣著大多深色發舊,眉骨凸起,有幾根長眉毛誓不罷休地竄出來向外生長,頭髮花白,遠遠望去如撒滿了霜。在媒體記者的報導中,老王的書屋是一個舊時光陳列館。紙張已泛黃,變得薄脆,但印刷的字體尚清晰。那報紙的刊名,是孫中山先生題寫的,望著那敦厚字體,孫先生的音容笑貌,栩栩如生浮現眼前。
  • 黃河文化展覽館:百餘件老物件喚起「舊時光」
    牆上釘著泛黃的老照片,櫥架上整齊的擺放著各種工具,陳舊的桌子擺設就像剛剛有人在工作的樣子……走進梁山黃河河務局小路口管理段的「黃河文化展覽館」,滿屋子的老物件讓人恍惚間穿越了時空的錯覺。
  • 楚雄記憶——從老照片裡開啟我們的舊時光
    它們縱向地記憶著城市的史脈與傳衍,橫向地展示著它寬廣而深厚的閱歷,並在這縱橫之間交織出每個城市獨有的個性和身份。每座城,都有一段歷經時光洪流而遺留的記憶;每個時代,都有屬於它最留戀的色彩;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段老城記憶。 今天,我們就從楚雄這些珍貴的老照片裡開啟我們的城市記憶,去尋找這個城裡的舊時光。
  • 詩歌:時光不老,我們不散
    時光不老 我們不散文/靜若幽蘭筆尖旖旎在泛黃的書箋上時光重疊在潺潺的小溪旁花開有聲網海相遇是緣分相同愛好見真情輕輕輾轉的時光把記憶留在花叢深處真摯的友情一路舒展延伸至遠方透明的心懷著詩意和遠方溫暖著我每天的靜謐時光歲月蔥蘢寫意在往事的扉頁上半卷素箋裡寫不盡彼此悠悠歲月那份懂得讓我們對生活充滿嚮往
  • 「老物件」裡的鐵道兵記憶
    一個人在榮譽室裡梳理、擦拭眼前的「老物件」,是二十三局一公司檔案管理員劉雪蘭最靜謐開心的時刻。綠色鐵皮檔案櫃、老式步話機、一冊冊泛黃的老照片和掛滿牆壁的榮譽錦旗,時光流逝中,與這些似乎有生命的「老物件」的每一次凝視和相遇,都是一次與鐵道兵記憶的重逢和對話。
  • 老茶館裡,飲一杯舊時光
    斑駁的牆壁古老的柴火灶清一色方桌竹椅幾十把長嘴銅茶壺上百隻青花瓷杯一壺熱氣騰騰的茶一碟花生米話家常、敘舊情談歷史、過嘴癮五花八門、五色人等猶如一鍋大雜燴容了喜怒哀樂納了離合悲歡在老茶館裡飲一杯舊時光老舍說:「茶館就是一個小社會,這裡三教九流,無所不有,天地玄黃,共存俱在。」風雨飄搖的年代,小小的裕泰茶館,目睹了中國社會的光怪陸離,也見證了這片土地五十年的滄桑巨變。
  • 泛黃的照片如舊時光,這是若的流年……
    菜裡沒有一滴油,不知道那裡買來的又黑又黃的爛大米;每天,水煮南瓜、土豆和附近爛泥田裡割下來的空心菜,連同雜草、小蝸牛一窩煮……深圳的天空很藍,深圳的本地人很現實!,雖然不能外出,但躺在宿舍裡給家人寫信,有錢的,買部凱隆收音機,在宿舍聽收音機,是日常功課!
  • 老物件裡的光陰故事
    凝望塵封多年的老物件,那些腦海裡隱藏的段段往事,全都寫滿了光陰的故事······80-90年代家裡有一個掛鍾或座鐘每一個半點或整點噹噹作響不過需要每天上發條來提供鐘擺的能量「奇書古畫不論價,紅葉青山應有詩」書畫長情從一捧泛黃的畫卷裡挑一佳作墨香可會不可說
  • 迷人的老電影,珍貴的「舊時光」
    他們修的東西不一樣,但是一樣的,是虔誠的心,和緩緩流動的時光。  他們確實是把膠片當作文物的,片中不止一個人說到面對膠片時的態度,無論是負責膠片修復,還是數碼掃描,他們都覺得這是一項有意義的工作,而且都要避免對這些電影「投入過多的感情」。
  • 一張泛黃老照片定格青蔥歲月 22年後老工友再相聚感慨憶往昔
    浙江在線09月12日訊(今日早報通訊員陳向文 黃國龍 記者 魏皓奮)一張泛黃的老照片,一位位青年男女的音容笑貌猶在往昔,一群樸素老絲織廠工人們的集體青春記憶……  22年前的1992年春天,當時,如日中天的杭州紅雷絲織廠24位長日班的優秀班組成員,集合在廠區「絲織女工」雕塑前,定格下了火熱青春的一幕。
  • 鄉情詩:舊日時光裡,故鄉的記憶已有些泛黃
    文:李紅霞圖:來源網絡舊日時光裡故鄉的記憶已有些泛黃一座村莊 一條白楊路 幾棵槐花樹陽光清淺 瀰漫著五月的香氣你就是那盛開在塵世的薔薇花>藏著前世滿天花火的相思搖曳在夢裡多少次 我陪你走在回家的路心也溫熱無比多少年 不曾相見多少年 亦不曾忘記夢裡青春才一頁
  • 熟悉的老院子裡,那小院裡的似水流年,那回憶如夢中
    夢到無花果,夢中那無花果沒有長在我熟悉的老院子裡,夢中也沒有我的姥姥。我一生中見過的唯一一株無花果樹,種在姥姥家的院子的大花盆裡,自我記事以來,它就長在那裡,自我記事以來,它就能結出香甜的果子。先是院子裡的樹悄悄地開花了,蘋果花、杏花、梨花,甜甜的花香飄在空中,美麗的花朵裝點著這個小院。爺爺是中醫,院子裡好多花都是中藥材。五月芍藥開放的時候,它們便成了院子裡的主角,像商量好似得,它們一夜之間開了好多,大朵大朵的美麗的花,像是梳妝打扮好的大家閨秀。黃花菜細細的枝葉,細細的花苞,害羞地鑽出來,好似嬌羞的鄰家姑娘。黃花菜是可以吃的,用開水焯一下,就能做成可口的飯菜。
  • 那些隨時光逐漸泛黃的舊課本
    一、回憶像舊書,日漸泛黃前幾天跟奶奶視頻,她說家裡下大雨,到處生黴,書櫃關著櫃門,都能聞到一股黴味。我說,那你怎麼不幫我曬曬呢,她說你又不讀書了,要那些舊書做什麼,而且好些書還都被蟲子咬了,被老鼠啃過。
  • 穿越時光丨尋覓老照片裡的歲月靜好
    穿越時光丨尋覓老照片裡的歲月靜好 2020-10-27 17: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老底子弄堂裡的那些舊時光,儂還記得伐
    上海老底子老底子弄堂裡的那些舊時光,儂還記得伐?這些照片捕捉了歷史的瞬間,記錄了人生的軌跡,見證了時代的變遷,反映了上海的發展。每張照片的背後,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故事。因篇幅有限還有好多故事遺漏。
  • 臺灣——老房新生,歷久彌新
    尋訪城市過往風華,每座城市的老建築似乎都承載著一段歷史。在臺灣,人們對老屋舊居有一種莫名的偏愛,這裡新、舊建築和諧共存,而老房子則不緊不慢的屹立在市區,就如同記憶的載體,讓人觸景生情,透過它尋找過去的痕跡和遺失的美好。
  • 老物件裡的舊時光
    來源:長城網立井水車,舊時灌溉工具。犁、耬、打鼠匣、織布機……在石家莊市博物館的農耕與民俗展廳,一些能叫上名和叫不上名的老物件總能勾起人們對舊時光的回憶。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老物件已經或正在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 這些老物件在「講」舊時光
    讓人難忘的不倒翁娃娃。頭髮卷卷的塑料洋娃娃。我們總是感慨「時間都去哪兒了」,卻忽略了在我們生命中,那些承載著時光的老物件。它們,或許還堆砌在你家裡的儲藏室裡,或許早已隨著時光消失得無影無蹤。但是在記憶深處,或多或少,都有它們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