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最有「文化」的廣東名園、嶺南畫派策源地——東莞可園

2020-09-03 菲的二次方遊天下

眾所周知嶺南畫派的創始人,乃是二高一陳(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但是追根溯源,嶺南畫派的起源離不開「二居」,而說到「二居」,離不開廣東四大名園可園的園主張敬修,他在官場三起三落,最後建築了可園並扶助「二居」,不得不說是一個傳奇~

可園宣傳片中更以「張敬修以可園立名,以報國立功,以詩賦立言,以書畫立品,更以扶掖「」二居立德」來歌頌張敬修不平凡的一生~

可湖裡的黑天鵝,多麼的悠然自得啊~

張敬修(1824-1864年)第一次當官不是朝廷派遣的,而是用錢捐了個同知(副知府的意思,相當於現在的副市長,正五品,有錢捐官這點看得出張敬修的家底還不錯),因為張敬修在東莞嘛,東莞當時最多的就是炮臺了,於是張敬修去修了修炮臺,因修炮臺變成了有功之人,調到廣西做官,在當地捕獲了叛賊首領,升為慶遠縣同知,後來又當過縣官、知縣(這裡有點奇怪,知縣為正七品官職,比原來的正五品低了兩品,中間什麼緣故遍查不得而知),後來太平天國名將羅大綱在平樂起義,張敬修積極防衛,有功被升為知府(終於扶正了),而後廣東天地會起義,他力主派兵鎮壓,朝廷沒有採納,於是一氣之下,以弟弟病逝為名,辭官歸家籌劃建築「可園」(這也算是有錢任性吧,不聽我的,我就離開,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此乃一落~

現在的可園分為古建築區和新館博物館區

到了1850年,洪秀全出場了,他跑去廣西搞了個連歷史課本都有提及的「金田起義」,張敬修奉命在東莞招了300名士兵去廣西救援,因解了象州之圍有功,被封為潯州知府,這是他官場的二起,接著又因為鎮壓農民起義軍有功,升為廣西按察使(正三品)~

三年後,由太平天國陳開、李文茂帶領的起義軍攻克潯州並建立大成國,張敬修因此被撤職,此乃二落~

又過了三年朝廷任命張敬修東江督軍,次年大敗太平軍,以戰功官復原職,接著又做了江西按察使兼署江西布政使(從二品),此乃三起~

從張敬修的三起可以的看出其實朝廷是很看重張敬修的,就算他打敗仗,也是做撤職處理,並沒有囚禁他,並且多次重用,這與他生性灑脫、品行高尚的性格不無關係。後來張敬修由於生病退回東莞可園養病直到病逝,時年41歲,不得不讓人感到惋惜~

從可園正門進來看到一棵大大的盆景擺在正中間,完全擋住了池水與池中間的太湖石,開門不見景,反而有點亂~

正常來說開門應該開到的是這個景才對~

在張敬修任廣西按察使時,「二居」居巢和居廉跟隨張敬修成為他的軍師,因為他們自幼學畫,有一定的書畫造詣,而張敬修也是一位喜愛琴棋書畫的文人,看中他們的才華,留他們客居可園,供養他們畫畫,為他們之後取得的繪畫成就創造了非常好的條件,開嶺南畫派之先河,可以說如果沒有張敬修的扶持,之後的嶺南畫派也不會那麼快的崛起(嶺南畫派創始人高劍父、陳樹人是居廉的學生,而著名國畫家關山月師從高劍父)~

廣東四大名園其餘三園都是由當官的家族世代所建家族園林,而可園卻是嶺南文化的策源地,它的意義非同凡響~

可園的起名也是與眾不同,一般的園林大都是以古文詩句中的字詞命名,而可園二字卻是來自於「可以的園子」,乃是張敬修的自謙稱呼,居巢在可園作畫時,每當出現自己的佳作,都會蓋上「可以」印章,互相輝映~

博溪漁隱

現在的可園古建築區域呈三角形,由博溪漁隱、雛月池館、壺中天、可亭、可軒、問花小院、環碧廊、雙清室、邀山閣、擘紅小榭、湛明橋、滋樹臺、可堂等古建築組成,在三畝三(2204平方米)的土地上,山水橋樹、亭臺樓閣一應俱全,採用「咫尺山林」的造園方法,小中見大,並且把孫子兵法融入到建築中,猶如諸葛亮的八陣圖,走在裡面一不小心可能會迷路,非常的有趣~

雛月池館

雛月池館在可園中起到船廳的作用,在此觀景極佳~

滋樹臺

滋樹臺作為一個小露臺挺可愛的,取名於屈原「餘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是張敬修專門用來種蘭花的臺子,如果放在現代,個人覺得在上面打麻將也不錯,大小正合適~

湛明橋

擘紅小榭

這個擘紅小榭蠻有意思的,是在園內荔枝成熟時,張敬修請朋友在這裡邊吃荔枝邊吟詩作畫的地方,「擘」同「掰」,「紅」同「荔枝」,果然是文人雅士,吃荔枝的亭子起名都起的這麼有文採~

草草草堂

草草草堂是張敬修畫畫和休息的地方,可惜疫情原因暫不開放~

門外之景

邀山閣

邀山閣是一座碉樓式建築,是可園的制高點,在這裡可以360度一覽可園全景,風景絕佳~


現在由於疫情的原因,來可園首先要在可園微信公眾號預約時間,新館可園博物館暫不開放,可園古建築區現場買門票7.5折合計6元一張,需持有「粵康碼」入園,只有古建築區需要購票,西湖、可湖、東湖均不需購票,但也要預約進入~

停車場位於可園新館門口,停車免費~

可園地圖


圖文原創:菲的二次方

菲的二次方喜歡旅行,喜歡美食,更喜歡分享點滴生活,教你帶娃旅行好玩不累的秘籍,喜歡我的文文請『關注』菲的二次方,歡迎大家留言互相交流喔^o^

相關焦點

  • 東莞可園-廣東四大名園之一
    東莞可園,始建於清朝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是嶺南畫派的策源地之一,同時也是廣東園林的珍品,廣東四大名園之一(與順德清暉園、佛山梁園、番禺餘蔭山房合稱清代嶺南四大園林),是來東莞遊覽的必到景點。除了可以了解到嶺南傳統的園林文化的發展,園內還收藏有創建人張敬修以及嶺南畫派代表人物居巢、居廉的藝術作品,被國務院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中國嶺南明珠;清代廣東四大名園之一,詩畫名園,東莞可園
    可園,為中國嶺南私家所遺古典園林。襄國布衣2020中國私家古典園林可園位於廣東省東莞極為有名,中國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可園受世推崇。中國嶺南可園為廣東清四大名園之一,中國東莞藝術瑰寶可園有嶺南園林之冠美稱。莞城人張敬修於1850年創建了可園工程,1864年裝修完畢正式全家搬入可園之中。
  • 大隱隱於市,清代廣東四大名園之一東莞可園
    東莞可園位於東莞市莞城區博廈社區北面,東莞唯一值得遊覽的地方,是可園。東莞可園與順德清暉園、番禺餘蔭山房和佛山梁園並稱廣東四大名園。除了清暉園建於明代之外,其餘三園均建於清代。可園在道光三十年(即1850年)動土、在鹹豐八年(即1858年)完工。
  • 嶺南風名園韻——東莞可園博物館藏嶺南書畫精品展
    嶺南風·名園韻——東莞可園博物館藏嶺南書畫精品展前 言廣東地處祖國南疆,北背五嶺,南瀕海洋,史稱嶺南。在過去的幾千年中,嶺南人民用勤勞和智慧創造了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呈現了一批又一批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傑出人物,逐漸形成了兼收並蓄、務實進取、獨樹一幟的嶺南文化。
  • 嶺南四大名園——東莞可園
    東莞可園博物館位於東莞市西邊的博廈村,是嶺南園林藝術的著名代表,與順德清暉園、佛山梁園、番禺餘蔭山房並稱清代"嶺南四大園林"。現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他本身就擅長金石書畫、詩詞歌賦,所以邀請嶺南畫派的居巣、居廉在這裡傳授沒骨法、撞粉法,為嶺南畫派開創先河,成為了"居派畫法"和嶺南畫派的重要發源地。
  • 廣東東莞可園
    廣東東莞可園始建於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建築佔地面積三畝三分地,即2,204平方米。可園為清代廣東四大名園之一,其創建人張敬修(1824-1864)官至江西按察使署理布政使,詩、書、畫、印皆精,常在此以書畫會友,使可園漸為當時嶺南文人雅集之地。其後,居巢、居廉曾居可園作畫傳藝,開創嶺南畫派之先河。
  • 東莞旅遊必去的一個地方,廣東四大名園之東莞可園!
    東莞旅遊必去的一個地方,廣東四大名園之東莞可園!說起東莞,印象中是工廠遍布。其實東莞也是一座古城,在市中心還藏著一座小巧玲瓏的清代嶺南園林。說起嶺南四大園林,東莞可園可謂是甲秀一方。可園位於廣東東莞市區西博廈村,是嶺南園林的代表作,是東莞本市人張敬修所建。
  • 廣州‖ 十香園:從東莞可園到「嶺南畫派的搖籃」
    自此方知這裡是「嶺南畫派的搖籃」。嶺南畫派可是廣東文化的一張名片!入得園來,即為其中建築的精緻與典雅所迷醉,也喚醒了沉睡中的嶺南園林的記憶。移步換景,見人識物,留連於這亦家亦塾的小園。牆裡牆外,動靜兩重天;今古交錯,猶覺歲月靜好。復回案頭,多方查找資料,方知這園也非憑空而來,竟與廣東近代四大名園之一的東莞可園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 嶺南特色園林,廣東四大名園之一,東莞可園真的很可
    廣東這邊有很多嶺南文化的傳承,也有許多代表作,特別是一些嶺南園林,雖然沒有江南的園林那麼著名,但是在園林界也有一些地位的。廣東有清代四大名園,但是很多人卻只聽過在番禺的餘蔭山房,順德的清暉園和佛山梁園,很少人知道在東莞還有一個園子叫可園。
  • 東莞億元打造重點文化設施 嶺南畫院春節前完成主體工程
    正興建中的嶺南畫院位處東莞歷史文化標誌——可園的旁邊,是東莞可園傳統文化區的重要組成之一,與可園博物館、東莞文學藝術院「抱成一團」。畫院主要包括嶺南畫院辦公樓、嶺南美術館和畫家村三部分。記者昨日來到該畫院的施工地看到,建築工人正在緊張地建設當中,其中畫院辦公樓及畫家村的主體工程已基本完成,嶺南美術館的地下室工程也正緊鑼密鼓地建設中。
  • 廣東四大名園之東莞可園,就藏在東莞市區,仿佛能窺見時光的痕跡
    文/1廣東是我國不可多得的一塊兒寶地,這裡不僅擁有廣州、深圳這樣的發達城市,還有很多古老的以及和園林,豐富多彩的旅遊資源成功的吸引著人們前往,其中最有名的四大名園就不得不提一下。廣東的四大名園分別是佛山梁園、順德清暉園、廣州餘蔭山房以及今天的主角東莞可園,四月正是踏春賞景的好時機,如果你海沒有決定去哪裡的話,我極力向你推薦可園。春天總是能夠讓人有一種愉快的感覺,趁著陽光正好,微風不燥,約上三五個好友來東莞的可園溜達溜達,來感受一下春日下的嶺南園林,保證不會讓你失望。
  • 東莞可園書畫社三老書畫精品展昨開展,展期至12月13日
    為展現莞邑人文風採,繁榮東莞市書法藝術事業,昨天,由東莞市莞城圖書館特舉辦的「薪火相傳——可園書畫社三老書畫精品展」在鄧爾雅·黃般若文獻陳列館(東莞市人民公園內)開展,展期至12月13日,感興趣的市民可前往免費觀展。
  • 莞博奇珍|可園博物館「鎮館之寶」——清居廉十二花神圖冊頁
    近日,記者繼續「尋寶」,第二站來到清代廣東四大名園之一的可園,見識了可園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清居廉十二花神圖冊頁。以撞水撞粉法繪畫十二花神走進可園博物館二樓《古園畫心——居巢居廉與可園》的固定陳列展廳,第一眼映入眼帘的就是這組清居廉十二花神圖冊頁。
  • 今天介紹廣東四大名園之一:東莞可園
    2015年那會在廣州工作,假期把廣東四大名園都轉了一遍,今天發布的是可園,當時拍了一些照片,前三張是自我感覺最好的,這張圖片裡的小女孩正在餵魚,因為當時還沒有孩子,本人又喜歡女孩,心裡想我要能生個女孩就好了,如今夢想成真,感恩!
  • 「可園書畫社三老書畫精品展」今日亮相
    為弘揚莞邑人文風採,繁榮東莞市書法藝術事業,莞城圖書館特舉辦「薪火相傳——可園書畫社三老書畫精品展」,10月16日在鄧爾雅·黃般若文獻陳列館(東莞市人民公園內)展出,展期至12月13日。據悉,此次展覽精選可園三老(楊丙垚、陳蔭餘、王國忠)歷年創作的行書、楷書、隸書、甲骨文、國畫等58幅作品,皆為可園三老的精品力作,形式多樣、構思精巧,既有法度嚴謹、古樸典雅的書法作品,也有用筆精妙、氣韻古逸的意筆花鳥,充滿了濃厚的文人氣息。東莞人傑地靈、人文薈萃,是一座有著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城市。
  • 【東莞故事】去過那麼多次可園,你了解它的前世今生嗎
    但讓他沒有想到的是,這一營造就是十多年,直到他去世前都沒有完全建造完畢,期間又戎馬各地、宦途漂泊,也沒太多時間留在可園頤養天年。張敬修也沒有想到的是,其去世後的一百多年時間內,可園成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順德清暉園、番禺餘蔭山房、佛山梁園合稱廣東近代四大名園。
  • 廣東東莞可園博物館、嶺南畫院正式啟用
    廣東東莞可園博物館、嶺南畫院正式啟用 2008年04月23日 00:19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東莞四月二十二日電(
  • 東莞這個可園是廣東四大名園之一,對比江南園林如何?
    東莞的景點不少,其中有一個園林很多人會推薦,說這是廣東四大園林之一,特別漂亮,值得一去,小編於是乘興前往,走了一圈下來,感受頗多,這座園林確實很有特點,也很雅致,下面就跟隨著小編的鏡頭欣賞一番吧。園拱門,假山,還有頗為壯觀的古時小樓一下子看出跟江南的不同,嶺南的風格還是很明顯。那假山不知道是用什麼石頭做的。雖然這裡也有一些慣石,但應該不是江南常見的太湖石,不是那麼漂亮。這個園子精巧的地方還在於它很高,很少有園林像它這麼高,有三層吧,人們可以登階而上,一覽四周。
  • 東莞—可園「清代嶺南四大園林之一,覽一園而知嶺南園」
    東莞可園以「小巧玲瓏、設計精巧」著稱,將住宅、庭院、書齋等藝術地揉合在一起。在三畝三土地上,亭臺樓閣,山水橋榭,廳堂軒院一應俱全。園林布局高低錯落,曲折迴環,空處有景,疏處不虛,是嶺南園林之珍品。 [2] 東莞可園是保存較完整的嶺南四大名園之一,具有嶺南園林的代表性。 [3] 東莞可園孕育了一批藝術家和文化名家,對莞邑文化乃至嶺南文化產生了重要影響,是東莞寶貴的文化資源。
  • 來可園「打卡」楊善深畫展吧!
    來可園「打卡」楊善深畫展吧! 2020年06月24日 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