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嶺南畫派的創始人,乃是二高一陳(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但是追根溯源,嶺南畫派的起源離不開「二居」,而說到「二居」,離不開廣東四大名園可園的園主張敬修,他在官場三起三落,最後建築了可園並扶助「二居」,不得不說是一個傳奇~
可園宣傳片中更以「張敬修以可園立名,以報國立功,以詩賦立言,以書畫立品,更以扶掖「」二居立德」來歌頌張敬修不平凡的一生~
可湖裡的黑天鵝,多麼的悠然自得啊~
張敬修(1824-1864年)第一次當官不是朝廷派遣的,而是用錢捐了個同知(副知府的意思,相當於現在的副市長,正五品,有錢捐官這點看得出張敬修的家底還不錯),因為張敬修在東莞嘛,東莞當時最多的就是炮臺了,於是張敬修去修了修炮臺,因修炮臺變成了有功之人,調到廣西做官,在當地捕獲了叛賊首領,升為慶遠縣同知,後來又當過縣官、知縣(這裡有點奇怪,知縣為正七品官職,比原來的正五品低了兩品,中間什麼緣故遍查不得而知),後來太平天國名將羅大綱在平樂起義,張敬修積極防衛,有功被升為知府(終於扶正了),而後廣東天地會起義,他力主派兵鎮壓,朝廷沒有採納,於是一氣之下,以弟弟病逝為名,辭官歸家籌劃建築「可園」(這也算是有錢任性吧,不聽我的,我就離開,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此乃一落~
現在的可園分為古建築區和新館博物館區
到了1850年,洪秀全出場了,他跑去廣西搞了個連歷史課本都有提及的「金田起義」,張敬修奉命在東莞招了300名士兵去廣西救援,因解了象州之圍有功,被封為潯州知府,這是他官場的二起,接著又因為鎮壓農民起義軍有功,升為廣西按察使(正三品)~
三年後,由太平天國陳開、李文茂帶領的起義軍攻克潯州並建立大成國,張敬修因此被撤職,此乃二落~
又過了三年朝廷任命張敬修東江督軍,次年大敗太平軍,以戰功官復原職,接著又做了江西按察使兼署江西布政使(從二品),此乃三起~
從張敬修的三起可以的看出其實朝廷是很看重張敬修的,就算他打敗仗,也是做撤職處理,並沒有囚禁他,並且多次重用,這與他生性灑脫、品行高尚的性格不無關係。後來張敬修由於生病退回東莞可園養病直到病逝,時年41歲,不得不讓人感到惋惜~
從可園正門進來看到一棵大大的盆景擺在正中間,完全擋住了池水與池中間的太湖石,開門不見景,反而有點亂~
正常來說開門應該開到的是這個景才對~
在張敬修任廣西按察使時,「二居」居巢和居廉跟隨張敬修成為他的軍師,因為他們自幼學畫,有一定的書畫造詣,而張敬修也是一位喜愛琴棋書畫的文人,看中他們的才華,留他們客居可園,供養他們畫畫,為他們之後取得的繪畫成就創造了非常好的條件,開嶺南畫派之先河,可以說如果沒有張敬修的扶持,之後的嶺南畫派也不會那麼快的崛起(嶺南畫派創始人高劍父、陳樹人是居廉的學生,而著名國畫家關山月師從高劍父)~
廣東四大名園其餘三園都是由當官的家族世代所建家族園林,而可園卻是嶺南文化的策源地,它的意義非同凡響~
可園的起名也是與眾不同,一般的園林大都是以古文詩句中的字詞命名,而可園二字卻是來自於「可以的園子」,乃是張敬修的自謙稱呼,居巢在可園作畫時,每當出現自己的佳作,都會蓋上「可以」印章,互相輝映~
博溪漁隱
現在的可園古建築區域呈三角形,由博溪漁隱、雛月池館、壺中天、可亭、可軒、問花小院、環碧廊、雙清室、邀山閣、擘紅小榭、湛明橋、滋樹臺、可堂等古建築組成,在三畝三(2204平方米)的土地上,山水橋樹、亭臺樓閣一應俱全,採用「咫尺山林」的造園方法,小中見大,並且把孫子兵法融入到建築中,猶如諸葛亮的八陣圖,走在裡面一不小心可能會迷路,非常的有趣~
雛月池館
雛月池館在可園中起到船廳的作用,在此觀景極佳~
滋樹臺
滋樹臺作為一個小露臺挺可愛的,取名於屈原「餘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是張敬修專門用來種蘭花的臺子,如果放在現代,個人覺得在上面打麻將也不錯,大小正合適~
湛明橋
擘紅小榭
這個擘紅小榭蠻有意思的,是在園內荔枝成熟時,張敬修請朋友在這裡邊吃荔枝邊吟詩作畫的地方,「擘」同「掰」,「紅」同「荔枝」,果然是文人雅士,吃荔枝的亭子起名都起的這麼有文採~
草草草堂
草草草堂是張敬修畫畫和休息的地方,可惜疫情原因暫不開放~
門外之景
邀山閣
邀山閣是一座碉樓式建築,是可園的制高點,在這裡可以360度一覽可園全景,風景絕佳~
現在由於疫情的原因,來可園首先要在可園微信公眾號預約時間,新館可園博物館暫不開放,可園古建築區現場買門票7.5折合計6元一張,需持有「粵康碼」入園,只有古建築區需要購票,西湖、可湖、東湖均不需購票,但也要預約進入~
停車場位於可園新館門口,停車免費~
可園地圖
圖文原創:菲的二次方
菲的二次方喜歡旅行,喜歡美食,更喜歡分享點滴生活,教你帶娃旅行好玩不累的秘籍,喜歡我的文文請『關注』菲的二次方,歡迎大家留言互相交流喔^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