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出最新文白對照本,張大可說這個版本人人能讀懂

2020-12-10 北京日報客戶端

《史記》(文白對照本)讀者見面會日前舉行,該書譯者、著名歷史學家張大可與讀者分享自己多年的研究心得,解讀《史記》的當代啟示。

《史記》已有多種文白對照本,由商務印書館推出的這本最新文白對照本,體例創新,有本紀、表、書、世家、列傳五體說明。單篇題解,篇中有結構段意,使白話本更貼近司馬遷的原創,體現了五體結構紀傳體的魅力所在。此外,書後五個附錄,展現了譯者的譯文態度與方法,以及譯者的部分研究成果,對讀者閱讀全書大有裨益。該書還對以往一些版本的訛誤進行了糾正,語言上力求信、達、雅,行文簡潔明快,是人人都能讀懂的版本。

張大可認為,《史記》奠定了中國史學的獨立地位,規範了史學研究的對象和範圍,創立了史學研究的基本方法, 樹立了史學研究的歷史觀。在中國傳統文化國學精品中,《史記》之樹生命長青,有取之不盡的思想源泉,養育著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具有無與倫比的凝聚作用。他說,「《史記》是一部百科全書,由此全方位了解人生百態,濃縮了古代三千年社會的變遷與人際關係,給後世留下寶貴的做人原則與經驗教訓,知古鑑今。」

談到研讀《史記》與當下生活的聯繫,張大可表示,《史記》向今人展現了古代生活畫卷,和其中的許多溫暖、情趣、智慧。西門豹治鄴的故事,晏子節儉的故事,蕭何治家的態度,漁夫不圖報的俠義等,這些故事閃爍的智慧火花,烙下的道德印記,會帶給我們潛移默化的力量。他希望有更多讀者加入到讀史的行列,從古代典籍中汲取生活的智慧。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路豔霞

編輯:金力維

流程編輯:吳越

相關焦點

  • 《史記》(文白對照本)
    《史記》(文白對照本) 商務印書館出版內容簡介  《史記》是中國歷史上一部體大思精的歷史著作,同時又是一部優秀的文學傳記著作。《史記》已有多種文白對照本,本書特點是體例創新,有五體說明,單篇題解,篇中有結構段意,使白話本更貼近司馬遷的原創,體現了五體結構紀傳體的魅力所在,不只是機械的古今語言轉換。單就古今之互譯,亦當後出者勝。書後五個附錄,展現了譯者的譯文態度與方法,以及譯者的部分研究成果,可擴大讀者視野,對閱讀全書大有裨益。
  • 史學家張大可分享《資治通鑑》和《史記》兩司馬文史名著研究心得
    2019年8月14日,商務印書館主題為「兩司馬文史名著」的主題活動亮相2019上海書展,著名史學家張大可先生向讀者分享了他對《資治通鑑》和《史記》的研究心得。2019年5月,張大可先生與商務印書館合作推出白話本《資治通鑑》,全新的文白對照本《史記》也將發售。這兩套書對以往一些版本的訛誤進行了糾正,語言上以白話直譯為主,輔以意譯或串譯,力求信、達、雅,行文簡潔明快,是人人都能讀懂的版本。考慮到讀者在閱讀中可能會有困惑之處,張先生用「導讀」、「大事提要」和卷後「點評」的形式與讀者分享了研究心得。
  • 張大可先生談《史記》
    《史記》是中國歷史上一部體大思精的歷史著作,同時又是一部優秀的文學傳記著作。西漢司馬遷撰。歷來受到眾多讀者追捧,魯迅評價《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今天就由中國《史記》研究會會長張大可先生為大家詳解,《史記》究竟有哪些值得捧讀深思之處。司馬遷,西漢史學家、文學家和思想家。
  • 傳世經典文白對照《史記》新舊版本有何不同?
    傳世經典 文白對照《史記》面世以來,受到了許多讀者的關注。新舊版本有何區別?新版詳盡展示了「表」的面貌,我們該如何使用它呢?書裡竟然有字倒過來了,你們印刷是不是有問題?! 小劇場今日再度更新,為您帶來關於這套真正全本全譯《史記》的故事。
  • 康乾御批評點本《文白對照資治通鑑》,堪稱讀「通鑑」的最佳版本
    今天給大家推薦這套由團結出版社最新出版的「康乾御批評點本《文白對照資治通鑑》」(簡稱「御批評點本」)。已經有好幾種,但是沒有評點,字體也較小,今天我們給大家推薦的這套「御批評點本」,和一般的文白對照本相比,有著四大優勢,更具閱讀和收藏價值:1、全文無刪節
  • 張大可先生的《史記全本新注》
    《史記全本新注》稱得上名家名作名注。注釋者張大可先生為中國史記研究會會長,出版有《史記研究》《史記文獻研究及選講》《史記論贊輯釋》《史記精言妙語》《史記二十講》《司馬遷評傳》《論項羽》《張大可講史記》《史記》(白話本)等著作。《史記全本新注》是其普及《史記》的力作,其優長,至少有以下七點可述。
  • 讀《史記》,該選啥版本,該如何讀?梁文道:竟都不如這位外國人
    讀《史記》,首先面對的困擾,其實就是版本的選擇問題。這個問題,說小很小,說大又極大,就看你準備讀它到什麼地步。過去,中國人讀《史記》,必先從「三家注」入手,除此一途,別無捷徑。因為這些書固然很淺顯,你是能藉此輕鬆看懂情節,但是史記絕不是一部小說,它有他生命的東西,有它文氣、性情、抑揚頓挫,乃至血肉牽連的東西,浮光掠影讀白話本,你是永遠也不可能體會出這種深意的。甚至極端而言,讀白話本簡直味同嚼蠟,論時又不見得比讀三家注省出多少,讀了多半白讀。但是,三家注之繁難,又實非今之普通讀者如我,所能承受。
  • 二十四史之首,《史記》這麼看,像讀小說一樣有趣,愛不釋手
    《史記》這麼好,但卻很少人能真正讀懂、讀透它:一是,讀原著,文言文枯燥隱晦,讀起來吃力,也不容易讀懂;二是,讀純白話版,又覺得滋味平平,失去其精華;關於《史記》的版本已有多種,但水煮君推薦讀《文白對照史記》這套精品之作,文白對照,既能體會到文言文的韻味
  • 《文白對照少年叢書》一套可以給孩子帶來睿智和涵養的書
    所以說,推薦書,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但是,如果是好書的話,就是另外的一種樣子。我對於下面要推薦給大家的這套書,還是很有信心的。之前,有一位媽媽問我,要不要給孩子報個培訓班,我說,有那個時間,請你和孩子閱讀一套優質的書籍。並非反對大家給孩子報培訓班,只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莫過於讓他先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另外一個方面就是養成讀好書的好習慣。
  • 白話史記,讓你讀懂中國第一部大規模的社會史
    一生傳奇也坎坷的司馬遷,忍辱負重著寫了《史記》,整理了諸子百家事跡,貫穿三代而下至其當代的史事,記錄了中華先祖的歷史事跡。所以才會說:只有讀過《史記》,領悟《史記》,才能真正了解中國人的先祖智慧。所以我以為,《史記》是中國第一部大規模的社會史」。當然了,假如你只是想閒時尋一兩本好玩的讀物,讀一讀裡面峰迴路轉的故事,看看曲折離奇的情節,作為飯餘飯後的讀物消遣,《史記》也是你的首選。
  • 《資治通鑑》全譯本 4冊全集 文白對照
    《資治通鑑》全譯本 4冊全集 文白對照 2017年09月08日 13:10作者:網絡編輯:網絡 《資治通鑑》全譯本 4冊全集 文白對照
  • 比如《史記》《資治通鑑》?如何選擇權威版本?
    不時有朋友詢問:想讀《史記》《資治通鑑》,該選擇哪個版本好?因本人學習《史記》《資治通鑑》的緣故,我購買過以下幾個版本的《史記》《資治通鑑》介紹給大家。文白對照、注音注釋,雖然有些地方翻譯的一般,但是入門來說是最好的一個版本。
  • 文言文版本的《史記》難以閱讀嗎?請試試我的親身體驗
    有人常說,文言文版本的《史記》很難讀通,下面我把自己的閱讀體驗分享出來。說真話,如果沒有一定文言文功底,讀文言版本的《史記》,會有晦澀感,有點難以讀通。如果你只是衝著其中故事去讀史記,我建議可以看文白對照版本。理解起來容易,故事情節突出,也有利於快速了解內容。如果有一定文言文功底,我想應該直接讀原文。但是我也建議,先讀其中的傳記部分,因為傳記故事性強,便於理解。
  • 直播預告|光頭王說「史學兩司馬」,有獎徵下聯活動繼續
    這次,光頭王將全面介紹司馬遷、司馬光中國史學兩位大家,《史記》《資治通鑑》兩部史學巨著,將中華書局各版本一一梳理,向不同的讀者推薦適讀版本,介紹閱讀方法。繼第一季推出「有獎徵下聯」活動後,本季繼續進行,並確保相當數量的讀者可以對出下聯,節目最後還將頒發大獎!「光頭王說書」第一季上線。
  • 團結出版社發布「讀懂王陽明」系列圖書
    本報訊 9月19日,由中國文化書院、中國陽明心學高峰論壇組委會、團結出版社聯合主辦的「為天地立心」心文化研討會暨《文白對照王陽明全集》《讀懂王陽明——陽明心學入門》新書發布會在京舉辦。
  • 「為天地立心」——「讀懂王陽明」系列圖書在京發布
    《文白對照王陽明全集》《讀懂王陽明——陽明心學入門》就是在這個背景下誕生的,他們是中國陽明心學高峰論壇的研究成果。後續,論壇將會和團結出版社一起共同推出更多「讀懂王陽明」的系列圖書。《讀懂王陽明》就是他在以上原則下,系統整理自己學習「陽明心學」的讀書筆記和思考感悟集結成書的。作者希望這本書能幫助到那些在「陽明心學」的學習上有疑問的人。
  • 「史記學」 豈能在日本
    於是,在1983年第6期的《人文雜誌》上,張大可先生首次提出了成立全國性《史記》研究組織的構想,他說:     成立一個《史記》研究中心,組織全國力量,通盤考慮,改善研究條件,培養專精隊伍,有計劃地開展工作,分工合作,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有條件的。
  • 2019商務印書館人文社科「十大好書」發布,你打卡了哪本閱讀?
    《史記》(文白對照本)(全四冊)8.《梅耶荷德談話錄》9.《匠意營造:中國傳統建築》10.讀懂拜佔庭,便讀懂了世界。本書的一大特點是,在每一章的最後一部分,都專設欄目介紹本章所述同一時代的學術、文化及藝術成就,相對於涉及拜佔庭歷史研究的同類學術著作,這種處理方式顯示了作者對於各個時期拜佔庭文化-文學-史學和藝術等的特別關注和全面把握。
  • 難覓知音的司馬遷 | 閱讀《史記》
    世上多的是不能理解他的俗人,他無可奈何,能做的就是保持沉默,「是以獨鬱悒而無誰語」,即使說出來,說給誰聽呢?「誰為為之?孰令聽之?蓋鍾子期死,伯牙終身不復鼓琴。何則?士為知己者用,女為悅己者容。」可謂沉痛。酒逢知己飲,詩向會人吟。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司馬遷是孤獨的。將心比心,他很同情孤獨者,但他能做什麼呢?
  • 難覓知音的司馬遷|閱讀《史記》
    李白聽到這樣的評語應該不會高興,因為陰鏗在文學史上名氣太小、地位太低,李白這樣心高氣傲的人,絕對不會滿意,他或許會想:「子美老弟,『李白一鬥詩百篇』這個評價我接受,至少說明我寫得快,但是陰鏗能跟我比嗎?你修學好古,也是讀書破萬卷的人,豈不知『譽人不增其美,則聞者不快其意?』我不要你誇張,但起碼的實事求是還得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