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打算橫下一條心來學習書法,那麼恭喜你,你已近到了書法藝術殿堂的圍牆外面,裡面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景象。不過,你也別高興太早。學習書法不像學習唱歌,張嘴、用氣、出聲就可以練習。練習書法的道具除文房四寶,還有與文房四寶匹配的其他物品,今後到了學習章法的時候,還要印章、印泥、裝裱紙等。那麼,學習書法,應該從何練起呢?自古以來,凡是在書法上有建樹的書法家都從楷書練起,這是經過歷史驗證的一條學習規律。那麼學習楷書,又選哪些碑帖來臨摹呢?

在中國書法歷史上,楷書字體最有代表性的是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和趙孟,還有虞世南、褚遂良等名家。每一家的書法都各有所長,風格各異。選誰的碑帖臨摹,要根據自己的愛好和興趣來有針對性的選擇。

如今,市面上的書法名帖魚龍混雜,形式不一,花樣百出,印刷質量也參差不齊,特別是原碑文字體,經過加工後,有些基本保持了碑文的原貌,有些則在印刷後期做了修復美化,基本失真。正規出版社出版的字帖,印刷質量一般不會有太大落差。不建議購買那些臨摹本和教學版,因為這些字帖大都經過人為加工,有些字體與原碑文相差十萬八千裡。所以建議購買原碑帖的高清印刷版來練習。由於原版碑文,歷經歲月風雨腐蝕,一些字體已有破損,看不清原貌,但是那是歷史留給我們的藝術精華,那叫「殘缺美」,悟進去反而更能體會其書法藝術的魅力。

有三種人不宜學習書法:急功近利者不宜學書法,見異思遷者不宜學書法,心浮氣躁者不宜學書法。因為練習書法,本身就是一種漫長的修身養性藝術。
只有經過幾年的楷書練習,基本把握字體的筆畫、結構,能順暢運筆寫出規範的楷體字,才考慮是否學習行書。在學好楷體字的基礎上再去練習其他字體,才能以不變應萬變,做到胸有成竹,筆隨心走,字隨意成。

既然要學習書法,就要做好學習的準備,在選好需要學習的碑帖後,就要著手選購一些好的筆墨和紙張來練習。毛筆的選擇有一定的講究。好的毛筆幾百元一支,用的都是精選狼毫或兔毫精製而成,無論是吸墨性還是彈性都堪稱一流。一般初學者,建議選大、中、小楷三種尺寸的筆各一支,再根據筆鋒選擇長鋒、中鋒、短鋒各一支,交叉使用,體驗不同型號的毛筆寫字的順暢度。

練習書法用的紙張,有幾種選擇,有些人為節約成本,用舊報紙練習,達到廢舊物品循環使用的好習慣。當然,如果想真正把字練好,找到練習書法的那種感覺,還是要在乾淨的紙面上練習,便於直觀了解自己在書寫的字體當中,各個筆畫之間的搭配和架構是否合理。現在,練習書法普遍使用的是宣紙和毛邊紙,便宜的毛邊紙十幾元錢一刀,一般有50張左右。練習一段時間之後,如果想創作書法作品,進入章法的學習階段,開始謀篇布局,可以選擇一些質量較好的宣紙來練習,當然,除了宣紙,還要準備好印章和印泥。在後面的文章中,我將就書法的章法做專門介紹。

選好筆和紙,就要選擇墨汁。市面上的墨汁品種繁多,選擇哪一種類別可根據個人的喜好。有些人喜歡用墨塊,自己研磨,然後用清水勾兌,調劑濃度。有些墨塊工藝精巧,有一股芬芳的墨香味,在書寫當中給人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這是學習書法的另一種境界。
初學者,墨硯的選擇大可不必過於強調奢華,能用即可,越是簡單越好。筆洗也沒有必要專門去選那些華麗高檔的瑪瑙或翡翠製品,一般用陶瓷即可。
文房四寶準備之後,還要記得買一塊毛氈墊,大約十元錢左右。主要是為了防止紙張滲墨,玷汙桌面。